《高中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句式(一)特殊句式1.判断句(1)由“者”和“也”构成的判断句。由此变形组合的句式主要有:”者,也” ”,也”,者也” 者,者,者也”儿种。这些句式,也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处之匿将也。项春轩,旧南阁子也。今念而求子,是家人之过也.(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 “诚” “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赦令之秋也。不知天上官阙,今夕是何年。梁父即楚将项燕。此皆良 实,志虑思纯。此战危急存亡之秋也。如今人方为力俎,我为鱼肉。法是大家子。(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姿禹而招,皆非加长也.而见者运。(4)表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如:一夫作难而七庙成,身死人手
2、,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 选而攻守之势异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无标识的判断句 如:刘备,天下条雄。刘族州王室之胄。回归课本死生变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此韭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固一世之雄也。是(代词,这)造物者之无 尽藏也。韭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邻之厚,君之薄也。2 .省略句是(代词,这)寡人之过世。此天子气也。楚左尹项伯季,项羽季父也。 夺项王天下置,必沛公也。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假舆马意,非利足也。师置,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韭臣陨首所能上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灭六国置六国也,韭秦也。 族秦宣秦也,韭天下也。 燕虽小国而后忙,斯用兵之 效也。梁,吾
3、仇也。此三者,吾遗恨也。所在皆是(代词,这样)也。(1)省略主语承前省。如:原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大破之。承后省。如:“沛公谓张矢日:T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八。”自述省。如:丫予)爱是溪,r予)得其尤绝者家焉。”不若与人。对话省。如:“一孟子)日:独乐乐,与人乐乐,拓乐? (王)日:(2)省略谓语如:“军中无以为乐,靖以剑舞(为东)”(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4)省略介词宾语如:“私见张羡,具告(之)以事。”至大风浪不能呜,焉。(5)省略介词“于,以,自” 如:“今以钟磐置(于J水中,“或王命急室,有时朝发j白帝,泉到江陵。”.倒装句(1)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
4、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何” “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良 问日:“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 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三岁贯法,其我肯顾。”硕鼠“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116 .莫:同“暮”.晦:同“亩”117 .内:同“纳”.那:同“挪”120.呐:121.孽:122.女:同“讷”同“孽”同“汝”,日落时,引申为“末”“莫春者,春服既成,。”,土地面积单位。量词
5、。“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晦,接纳、接受。动词。“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抽。动词。“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说话迟钝或口吃。“只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灾害,罪恶。名词。“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123.殴:通“驱”,驱逐。动词。“今殴民而归之农。”124.畔:125.旁:126.127.齐:128.薪:129.契:130.襁:通“叛”通“傍”同“颦”同“剂”同“祈”,背叛。动词。“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依附、接近。动词。“吾灵尚依旁汝也。”,皱眉头。动词。“西施病心而瞳其里。,量词,例句中为名词。“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求。动词。“薪胜于人
6、而取于人邪?”同“锲”,亥U,动词。“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同“襁,婴儿的被子,如现在的包袱。名词。“则人物归亡,襁至而辐凑。”131.蹶:同“嗷” qido,牲畜的口,一般指牲畜的后窍,即肛门。名词。牛羊蹄蹶各以千计。”132.禽133.讪134.取135.去136. SP137.郤138.阙139.140.疆141.善142.沈143.生144.声145.识146.食147.矢148.式149.逝150.受151.孰 公不君152.说153.竦154.太通“擒”,捕捉。动词。“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同“屈” 通“娶” 同“奔” 同“却” 同“隙” 通“缺” 通揉” 同“箸” 通“缮
7、” 同“沉” 同“性” 通“伸” 通“志” 同“饲” 同“屎” 通“轼” 通“誓” 同“授”,弯曲。动词。“讪右臂支船。”,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ju,臧。动词。“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退。“大军谷人 离城三里止营。”,空隙。名词。,缺点。名词。,使弯曲。,等竹。名词。,修治、拭擦。“若白驹之过郤。一庄子”“必能裨补阙漏”动词。“木直中绳,糅以为轮。”“中轩敞者为舱,碧篷覆之。”动词。“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程度深。副词。“沈醉不知归路。”,资质、禀赋。名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陈述、说明。动词。“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标志、记号。
8、名词“出珠授之,封识宛然。”,喂。动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粪便。名词。“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夫子式而听之”,发誓。动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同“熟”,煮熟了的。形容词。“宰夫月而红(煮)熊踊(熊掌)不孰,杀之”晋灵同“悦”,高兴、愉快。形容词。“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同“耸”,高。形容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通“大”,大部分。形容词。“死者太半。”10155 .汤:同“烫”.田:同“畋”157.帖:158.庭:159.涂:160. :同“贝占”同“廷”同“途”同“仕”,用热水焙。动词。
9、“疾在膝理,汤熨之所及也。”,打猎。动词。“今王田猎于此。”,用标签标出。动词。“不用,则以纸帖之。”,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道路。名词。“失迷涂知返,往哲(先哲)是与(赞赏)”,作官。动词。“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161.橐:通“托”,托付、委托。动词。“重争土橐(通托,依附),非下(卑下)也,权重也。162 .顽:163 .亡:164 .罔:165 .惟:166 .文:167 .无:168 .希:169 .熙:170 .郤:171 . :172 .县:173 .乡:174 .飨:同“玩”,开玩笑。动词。“我又不同你顽。” 同“无”。”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同
10、“网” 通“唯” 同“纹” 通“毋” 同“稀” 同“嬉” 同“隙” 通“纤” 同悬”,罗网。张开罗网掳捉。”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应答声。“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纹路、 ,不要。 稀疏、 ,欢乐、 ,隔阂、 ,精细。 ,挂着。同“向”,对着、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副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少、罕见。形容词。有志乎古者希矣。” 快乐。形容词。”其余则熙熙而乐。” 嫌怨。名词。“令将军与臣有郤。” 形容词。“古之治天下,至媒至悉也。” 动词。“胡瞻尔庭有县廛兮?”朝着。“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同“享”,受。动词。“飨德怀恩,
11、词不悉心。”175.向:通“响”,响声。名词。善xii(皮骨相离声)然向然,奏刀酷hub(以刀裂物声)然。”176.邪:177.羞:178.虚:179.畜:同“耶”.炎:通180 .奄:同.厌:通181 .燕:通.阳:同182 .邀:同.要:同183 .耶:通.夷:通184 .己:同“饯” “墟” “蓄” “焰” “唯” “庵” “宴” “佯” “要” “邀” ,爷” “怡” “以”,“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食物名词。“玉盘珍羞直万钱。”,市。名词。“之虚所卖之。”,积聚、储藏。动词。“故其畜积足恃。”,火焰。名词。“顷之,烟炎张天。”,日无光。形容词。“奄
12、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满足。,安逸、,假装、,要挟。形容词。“暴秦之欲无厌。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表面。“皆阳应日:诺,”。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约。动词。”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父亲。名词。“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和悦。形容词。“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同“以”。“从此已去,勿复如是!”190 .以:通“已”。副词。“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困 苦、受辱)乎?”以:同“已”;止。动词。“无以(言),则王(王道)乎?”191 .佚:同“逸”,安逸、安闲。形容词。“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192 .益:同“溢”,涨水。动
13、词。“潦水暴益。”193逸:通“佚”;散佚。动词。左忠毅公逸事。”11194.翼:195.阴:196.有:197.与198.豫199.员200.原201.圜202.芸通“翌”,明(天)。名词。“翼日进宰。”通“萌”,树荫。名词。“绿杨阴里白沙堤。” 同“又”,更。副词。“殆有甚焉。”o语气助词。“可得闻与?”:同“欤”,,“吗”:通“预”,,预先、:通“圆”,,圆形。:同“源.源泉。:同“圆,圆形。:同“耘”,,锄草。事先。 名词。 名词。 名词。 动词。203.暂:通“渐”,欺诈。动词。 (赦免)诸国。”副词。“豫备走舸,系于船尾。”“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多
14、平方,少圜。”“植其杖而芸。”“武夫力而拘诸原(原野,指战场),妇人(指文嬴)暂而免204 .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205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名词。“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206 .曾:同“增”,增加。动词。“曾益其所不能。”.旃:同“毡”,毛织的毡毯。名词。“与旃毛并咽之。”1.1 .1:同“沾”,浸湿、浸润。动词。“因泣下雷衿,与武决去。”.振:通“震”,震动。动词。“虽董(监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209 .振:通“震”,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形容词。“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征:同“徵”,证据。名词。“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210 .支:通“肢”
15、,肢体。名词。“四支犹温,一目未瞑,”214 祗:215.直:216.指:217.质:218.质:219.降220.属:同“只” 通“值” 同“旨” 通“贽” 同“锚” 同“渚” 同“嘱”211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浅近平 常)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弘扬)也。,只是。副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旨趣。名词。“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名词。“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朝发枉睹兮,夕辰阳。”,嘱托、托付。动词
16、。“属予作文以记之。”221 .住:通“驻”。“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著:同“着”,穿。动词。“著我旧时裳。”222 .转:通“唯”,鸟宛转地叫。动词。“蝉则千转不穷。”224 .椎:通“锤”225 .濯:通“浊”226 .兹:通“滋”227 .咨:同“谄”228 .卒:通“猝”229 .椎:通“锤”230 .濯:通“浊”231 .兹:通“滋”232 .咨:同“谄”233 .卒:通“猝”兵器。”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污浊。形容词。“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更加。“赋敛兹重。”询问。动词。“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229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
17、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坐:同“座”,座位。名词。“直上载公于上坐。”借助“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句 谈之不知,武之不瞥。去我三十里,惟令是听。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 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谁与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谁与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宾语放在介词前:如:王问 归?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薮之。沛公北向生;张彘西向侍。回归课本:各版教材例句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
18、何以解忧? 不然,籍何以至此?何辞为?客何为者?何以知之?君会何以知燕王?(2)定语后置何功之有?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子卿尚复谁为乎?之二虫又何知?比且奚适也?比且恶乎待哉? 昊以知其然也?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惟兄嫂是依。子何苦而目蜃如是?洞庭君安在哉?臣未之闻也。牛何之?(之:至U。)何以能鼓乐也?惟弈秋之为听?(为:无实 意。)1 .中心词+定语+者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2 .中心词+定语+者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客有吹洞箫者。3 .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子:石之锵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4 .中心词+之+定语例子:蚓
19、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匈奴使留在汉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凌万顷之茫然。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1: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例2: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 “于南阳、于乱世”后置,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1: “屠快,投以柠。”
20、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例2: ”为坛而盟,祭以豺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 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例3: “辞能同其乐,濯能述以丈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译为“用文字来记述”例4: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 讨贼兴复之效”后置。回归课本:教材例句悟言(于)一室之内。 会于会稽山音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悟言(于)一室之内。 会于会稽山音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牛
21、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唐浮图慧褒始舍王基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以其无礼垂,且贰于楚也。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良曰:长于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余威震于殊俗。师不必贤于弟子。其闻道也亦先乎吾。du 4 du du du 卜 du du du du du dy 仞仞仞伤介仞伤伤仞伤伤 用 用 用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矣,法之不患。渺 涉今于怀。4.被动句(1)从语义上表示被动例1: “锲而不舍,金石可馍。”(功学)例2: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寓 蜃r报
22、任安书)(2)借助某些词来表示被动用介词“被”表示被动。1: “信而见疑,忠而破谤,能无怨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 “于犹记周公之谀遗,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3: “今兄弟破侵,必攻者,廉也;如友谀冬,随者,贞也。 r韩非子五叠)见”“见于”(“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1: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2: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与张仪。”(史记桀世彖)3: “臣诚恐见欺与王而负赵廉颇莉相如列传)词“于”“受于”表示被动。1: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弟一个“于”表示波动)(师说)2: “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3、)3: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1: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2: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3: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唐。”(鸿门宴)戍卒叫,函谷茎,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洎牧已谗诛。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二)固定句式L表示疑问智勇多困王所溺。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为婢仆所惑。百姓之不见保。西伯,伯也,拘王里。为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终不可用。下流多谤议。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方正之不容也。不凝滞于物
24、。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回归课本:各版本教材篇章经典被动句(1)奈何“若何(何若)”(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沛公日:“今者出,未辞也,为之秦何” ?(鸿门宴)(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 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秦何取之尽镯铢,用之如泥沙?(阿房仓赋)(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 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2)如何、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霖人之于国也“求,余何如?”(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等)一旦J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_?触龙说处太后何以伐为?季氐将伐颛
25、臾(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皇诗(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怎么对付(处置、安顿)”)虞今虞今秦若何?垓下歌其妻故疑自:“以君之力,等不能演魁父之女,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以成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我款与城北徐公关?邺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何也”“何哉”,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 语中的“为什么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蒋碗.问曰:“今幼常得罪,
26、既正军法,丞粕何故哭耶? ”失街亭何故怀瑾握俞,而令见放为?屈原列传(8)何者、何则(表设问,可译为“为什么呢”)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百仞高的山,载重的车能登上,为什么呢?是因 为山势督渐倾斜。)2.表示反问(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何可胜道也我?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2)何为? 奚以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 还要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道遥游)(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 ”)勾践口:“苟得同子丈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
27、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 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 ”)(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氐将伐颛臾(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呜呼!盛衰之理,屋日夭令,岂非人事我!外官传序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数人手?鸿门宴(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 ”“怎么呢? ”)照雀安如鸿鹤之志我?陈陟世彖然掾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唯孑?赤壁之战(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不为乎”(不是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手?论语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孑?(两小儿辩目)(8)非欤?(可译为“不是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9)宁耶?(可译
28、为“哪里呢? ”)当时星崎梦幻想,字如此为归皆所那?祭珠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 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顾不如蜀彼之僧我?为学(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 ”)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ri2j “庸孑”,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里呢”。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C3) “何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国唯”“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条”。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得非欤” 岂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29、“难道不是吗”。例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封建论)“能无乎”,可译为“怎么不呢”。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而)况乎”,可译为“何况呢二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安能” “何能” “何得”,可译为“怎么能”。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例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 .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何如”孰与”(比怎么样”和(同、跟)相比,谁更”)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产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4 .表示感叹(1)何其(可译为“为什
30、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至于普天新发,注下沾襟,何其衰也!伶盲传序(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口:“不可,直不百步耳,是赤走也!粢人之于国王变孑色口:“漆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左暴见孟子(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4) 一何(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吏呼一何怒!石壕吏(5)亦哉(可译为也啊!)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6)何如哉?(可译为该是怎样的呢?)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31、指南录后序5 .表示揣度(1)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 ”等)无万余是过与?季氐将代颛臾(孔子说:“冉求,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谟臣,无乃后手?勾践天吴(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日:“日食饮得无衰手? ”触龙说处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3)其欤?(兼表反问)“其之谓也”“其之谓乎”,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一 啊” “大概说的就是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例 谙所谓“辅车相依,
32、昼亡齿案”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吾王庶几无疾病欤?6 .表示选择(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与其有誉于前,轨若无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孤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与 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2)欤(耶),欤(耶)?(可译为是还是呢?)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无那,抑未死那?梅花岭记(3)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不则” 不即”(不是,就是”)例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教战守策)例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书何
33、易于)(5) “非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却”。例 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7 .表陈述语气(1)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2)有以。(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袁州的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对付的方法。)(3)有所。(“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 的办法。)无所。(“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 办法,没有条件0)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34、,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些自己的兴趣,我独爱美习以为常。)今人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真(4)比及(可译为“等到.的时候”)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表示强调的习惯说决“唯(惟)为”,可泽为“只”只有” “唯独例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说苑杂言)(2) “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例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庄子杂篇说剑)译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允许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行比试。9.其他“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的原因”。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35、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 “然则1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新。可泽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且JL”,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一面一面”“又又”一边 一边”。例 且引且战。(史记李将军列传)(3) “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罢了”。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以为”表判新,相当于“认为”杷当作” ”凭借(依余)作为”等。例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译于是河伯很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之类”“
36、之属” “之伦”“之徒”,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一类的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有者”,可译为“有个的人”。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1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2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3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5 .暴:同“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6 .梧: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梧杓,不能辞。”7 .倍:
37、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8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9 .被:通“披”,顶。动词。被明月兮琳I宝璐。”10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伸倪.”11 .辟12 .敝13 .彳扁14 .宾15 .不16 .材17 .裁18 .采19 .仓20 .藏21 .廛22 .唱23 .钞24 .雕25 . ffl26 .细27 .从28 .淬29 .厝30 .错31 .当32 .党33 .道34 .得35 .吊36 .辟37 .敝38 .彳扁39 .宾40 .不41 .材42 .裁43 .采44 .仓45 .
38、藏46 .廛47 .唱48 .钞49 .雕50 . ffl51 .细52 .从53 .淬54 .厝55 .错56 .当57 .党58 .道59 .得60 .吊通“避” 通“弊” 同“遍” 同“候” 同“否” 同“才” 通“才” 同“彩” 同“苍” 同“脏” 通“缠” 通“倡” 同“抄” 同“仇” 同“锄” 通“黜” 同“纵”,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弱点。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敝”,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诵,民弗从也。”,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才能。 ,刚刚。 ,彩色、 ,黑色。 ,脏腑。 ,量词。 ,倡导。 ,
39、抄写。 ,仇敌、 ,锄头。名词。 副词。 颜色。 名词。 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手裁举,则又超忽(遥远貌)而跃。” 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胡取禾三百廛兮?”动词。动词。仇人。名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适中手自钞录。”及仇雕己灭,天下己定,“ifl梭棘矜,非钻xidn (锋利)于钩戟长钱也。”,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细,”,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通”炸,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同“措” 同“措” 通“挡” 通“倘” 同“导 通“德” 同“掉
40、”,放置。动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抵挡、,倘若、,引导。,恩惠。抵偿。偶然。动词。名词。动词。“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副词。“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所识穷乏者得我钦?”,落。动词。“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36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37 .读:通“逗”,即现在的逗号。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8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39 .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40 .敕:同“夺”,强取、夺取。动词。“再放门,门
41、闭不得出。”41 .堕:通“嚓”,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42 .而:通“尔” ”,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43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时人伤之,为诗云尔。”44 .蕃:通“繁”,多。形容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45 .反:同“返,返回。动词。“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46 .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47 .缶:同“备瓦”,盛酒浆的瓦器。名词。“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48 .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49.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
42、父。”50.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技盖至此乎?”51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52 . ft:通“贾”,商人。名词。53 . :通“盥”,洗手。动词。54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55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56 . ft:通“贾”,商人。名词。57 . :通“盥”,洗手。动词。58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置之河之干兮。”“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媵人持汤沃灌。”南声函胡,北音清越。”55.曷:56.衡:57.华:58.画:55.曷:56.衡:57.华:58.画:同“何” 通“横” 同“花” 同“划”59 .爆:同“欢”60 .还:61 .还:62 .皇
43、:63 .皇:64 .65 .麾:66 .惠:67 .憎:68 .混:同“环” 同“旋” 通“惶” 通“惶” 同“恍” 同“挥” 同“慧” 通“昏” 同“浑”,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焜黄华叶衰。”,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欢聚。动词。“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L ,绕。动词。“秦王还柱而走。”,回转、 ,恐惧、 ,恐俱、 ,恍然, ,指挥。 ,聪明。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惊慌。形容词。“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惊慌。形容词。“赢得仓皇北顾。”猛然醒来的样子。“帆惊起而长嗟。”动词。“麾众拥豪民马前,”形容词。“甚矣,汝之不惠。”,昏乱糊涂。形容词。“吾憎,不能进于是矣。”,浑浊、污浊,形容词。“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69.溷:同“混”、“浑”,混浊。形容词。、“世溷浊而莫余知兮。”69.溷:同“混”、“浑”,混浊。形容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