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管理学课程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31572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组织管理学课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行政组织管理学课程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组织管理学课程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组织管理学课程知识点梳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组织是两个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2、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物质要素: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首先要选择一定数量和质量的 人员,并对选择的程序和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经费(是维持行政组织运营与 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质条件(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精神要素:目标(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和 工作目标)、责权结构、人际关系。3、行政组织的性质:(1) 一般性质:静态的组织结构;2动态的组织过程;3生态的组织环境; 4心态的组织意识。(2)特殊性质:行政组织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

2、织类 型,表现的特性:1阶级性,是行政组织的核心,行政组织建立及运行的 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统治 阶级的利益、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2社会性,是行政组织的基础。3权威性,行政组织是国家权力的具体实行者、体现者,强制服从是行政组织 权威的突出特征。4法制性,是行政组织权威性的基础,行政组织的任务、责任、权力是由宪法 和法律赋予的,必须以法律为基本依据。5系统性,行政组织从纵向看,主要以分层管理的方式开展工作;横向看,横 向职能部门划分,分工领导和管理各有关的事务。6主动性,是现代行政组织的特征。4、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1)行政组织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主体;(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

3、用的物质基础,具体表现在行政管理中:1 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载体;2行政组织关系到每个行政人员能否发挥积极性、 创造性,更有效开展工作。3行政组织将孤立的个体结合成一个能动的整体, 发挥出巨大的力量。5、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1管理对象不同;2服务内容不同;3活动依据不同;4活动目的不同。6、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1政治功能,最集中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其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2经济功能,组织经济建设成为行政组织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3文化功能,主要包括进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和进行科 学文化教育。4社会功能,主要包括(1)提供社会保障(2)促进公证的收入分配(3)控制

4、人口增长(4)环境保护。7、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广泛性与有限性,行政组织的功能涉及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 又是有限的,表现在:(1)行政组织功能发挥的领域和程度要以社会需要为限。(2)私人生活领 域,只要不触犯法律,行政组织就不干预。(3)行政组织功能发挥要以法律为依 化,总有些因素导致目标具有模糊性和难以测量。如果强行通过一些替代性方法 使目标具有量化特征,可能会因此损害目标的意义,造成人为的意义扭曲。例如, 文化部门的目标就无法完全量化,我们不能通过电影或电视剧的发行数量判断公 民享受到的精神服务的数量或质量,因为通过电影或电视剧的发行数景来判断公 民精神享受的目标具有不确定性。

5、(3)管理权变性差。目标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各个环节之间街接很紧,目 标与资源的配置高度相关。很多情况下,政变目标的代价非常高,往往不得不继 续实行不合理的目标。(4)容易导致管理缝隙。行政组织中总有些工作任务无法纳人目标管理中,这 样,组织成员会对没有纳入目标管理的工作任务漠不关心。因此,目标管理可能 会导致管理缝隙。18、在行政血织中进行目标管理的注意事项:(1)适于目标管理的组织与情势。一般而言,目标确定性强、周期性强的行政 组织比较适合采用目标管理方法,因为这些组织的目标容易得到准确界定,便于 目标评估与奖惩。当行政组织遇到急需实现的目标时,可以通过目标管理的激励 作用来调动人力与其

6、他资源开展集中攻关活动,提高组织效率和激发组织成员的 创新热情。(2)组织的成熟度与组织成员的素质。一般而言,在成熟的组织中推行目标管 理比较容易,执行目标管理的成本也比较低,原因是成热组织的文化比较稳定, 组织认同感高,组织成员间比较熟悉,容易合理配置目标与人力和其他资源。目 标管理的实施需要发挥组织成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高素质的组织成员更容 易自觉地执行组织(3)合理组合组织目标。为了提高实现组织目标的效率,提高组织目标的效率, 提高组织士气,应该合理组合组织目标,将战略与战术、内部与外部目标进行科 学、合理的组合,推动行政组织和谐发展。第六章行政组织结构1、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在行政

7、机构的运行中,良好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完成行 政组织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1)合理的组织结构能有效地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2)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4)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5)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推动行政方式的创新。2、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1)任务与组织平衡。(2)按比例设置单位和人员。(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3、行政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战略与结构,规模与结构,技术、任务与结构。4、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优缺点:(1)优点:分层

8、负责,使各级政府在各自管辖地域范围内,能做到事权集中, 统一指挥;行动迅速,能及时地根据本地情况做出决策,就地实施;能发挥 各个层级行政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各层级行政首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管理人才;(2)缺点:各层行政首长管辖的事务过多,难以事事精通;容易形成地方 政府的条块分割;不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容易犯地方主义的错 误,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控制5、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必要性:(1)适应行政管理有效性的需要;(2)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化的需要;(3)适应行政管理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需要;(4)适应行政管理程序化的需要。6、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种类:按任政业务性质分工

9、:(如财政、外交)优点:符合专业分工的原则;有利于政策、法规的统一;事权统一,便于 协调缺点:如业务事权过于集中,易造成条条分割;如分割过细,易造成部门林 立;如业务性质不清,易产生组织冲突。按行政管理程序分工:优点: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降低物质投入;有利 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整体效能。缺点:容易产重技术、轻政策,重手段、轻目的的倾向;多数工作程序无法 独立出来,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3)容易导致负责各个程序的行政组织 忽视相互间的协调。按行政管理对象分工:(如农业部、铁道部、交通部)优点:可使行政工作专业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使政民关系简单化,易 于沟通民政关系。缺点:

10、随着管理对象的增加,会导致行政组织部门林立;容易割裂对象之间 的相互联系,导致综合性工作无人负责;容易造成行业的本位主义;容易与 按业务性质划分部门发生重复、交又;(5)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按地区分工:优点:(1)便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便于一个地区内各项工作的协调、 配合;能分担上级政府的工作,有利于提高上级政府的行政效率。缺点:划分行政区划的标准难以掌握;容易导致地方主义,妨碍国家、民族 整体事业的发展。7、行政组织横向结构的优缺点:(1)优点:使行政组织成员在专的基础上精通业务;从上到下形成条条, 易于形成统一的方针政策;各个部门分工负责,使各个层级的行政首长能够集 中精力考虑

11、全局的大问题。(2)缺点:易于形成各个部门条条分割,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难以相互 沟通和协调;自上而下的各部门形成的条条伸向各个基层,不利于地方层级的 行政组织因地制宜地贯彻上级的政策,抑制了地方的积极性。第七章行政组织体制1、行政组织体制的分类:(1)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看:有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2)从决策权归属来看:有首长制、委员会制、混合制。(3)从层级与部门关系看:有完整制、分离制。(4)从新出现的城市行政首长的权力关系看:有名誉市长制、市经理制。2、集权制、分权制、均权制:集权制:优点:(1)政令统一,防止政出多门;(2)层级节制,指挥灵便,有利于提高 效率。(3)集中力量

12、办大事,防止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缺点:(1)事事听从中央安排,不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主动性。(2)容易导 致中央独裁。(3)层次繁多,不能及时果断地处理政务。(4)下级对上级过分 依赖,不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责任心。(5)无法有效满足地方对公共物品和服 务的差异性需求。分权制:优点:(1)地方政府能够因地制宜、更加灵活机动地处理本地事务。(2)分权 分工,可以防止上级专断与个人独裁。(3)分级治事,符合民主原则则,可以 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激发其责任心,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4)可以有效满 足地方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差异性需求。(5)有利于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读 地方政府的监督作用,培育公民的参与

13、精神,完善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机制。缺点:(1)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地方主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2)分权 过度,必导致全国各地经济的畸形发展,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3)地方权限 过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统一的政策、法规难以得到有效贯彻。均权制:优点:既可保证中央的政令统一,又能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点:若均权制不当,则会扬集权制和分权制之短,而避二者之长,既不利于中 央的统一指挥,也不利于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发挥。3、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的正确运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关系): (1)制约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关系的两个因素:社会的需要,特别是经济上的需要。国家的结构形式:单

14、一制国家多实行集权制;凡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多实行分 权制。(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 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总体要求。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市场经济要求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法制规范下主要负责实施本地区的各种保 障职能。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即均权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4、首长制、委员会制、混合制:首长制:优点:事权集中,办事果断,指挥统一,行动迅速,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责任明确,权责利统一,可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无人负责等弊端的发生; 易于保密。缺点:首长个人独揽全权,易形成个人专制;若无有效的监督,首长

15、易滥用 职权,拉帮结派,营私舞弊;首长一人智力、精力有限,若不充分发挥民主, 易陷于短见,对问题的考虑难以周详。委员制:优点:能够集思广益,容纳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多人的智慧,考虑问题比较全 面;集体承担责任,利于协调一致地推行计划;互相监督,不徇私舞弊。 缺点:责任分散,且很不明确,对决策后果易出现争功逶过现象;委员之间 地位平等,权责相同,难于彼此协调,人多嘴朵,也难以保守国家秘密。混合制:优点:可同时兼顾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弊端,既有利于权责 集中统一,又便于集思广益。既可避免个人独裁,又可避免无人负责。缺点:若运用不当,则会同时兼有首长制与委员会制之弊,一方面是个人专断,

16、 以权谋私,另一方面是权责不清,争功逶过。5、完整制、分离制:完整制:优点:在同一级政府内权责集中,指挥统一,可令行禁止,防止迟缓推诿; 在同一级政府内权责集中,各部门互相合作,协调配合,可减少单位间的摩擦与 冲突,并避免单位间的工作重复。缺点:权力过分集中于地方政府,易形成一级行政首长的个人专权;易形成 地方本位主义,不利于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利于中央政府对全国的宏观 控制。分离制.优点:领导权力分散,并互相牵制,可防止一级行政首长的独裁专权;实行 二元化领导,既有利于上级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也有利于下级政府因地制宜地 实施。缺点:权力分散,易导致多头指挥,政令冲突,使得任何一个领导机

17、关均指挥 不灵;政出多门,易导致下级无所适从,或利用矛盾为自己服务。6、名誉市长制、市经理制:名誉市长制:优点:权责集中,机构精简,可有效避免行政与立法机构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缺点:没有一个统一负责的行政首长,各行政部门之间难以协调;行政、立 法职能由同一委员会行使,使行政失去了立法的控制与监督;议会或与委员会 的组成人员由选举产生,难以保证其能力和专长适宜于其所从事的行政工作。 市经理制:优点:有一个统一而高度负责的行政首长,便于统一指挥,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行政首长由市政专家担任,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市经理对民 选的市委员会负责,市委员会对选民负责,使得专家的特长与民选的意志得

18、以较 缺点;市经理制的弊端是它可能产生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7、行政组织类型:以行政职权大小分类:统率机关、被统率机关以行政业务性质分类:业务机关、辅助机关、综合性管理机关、专门性管理机关 以行政活动程序机关:决策机关、执行机关、咨询机关、信息机关(统计局)、 监察机关以其他标准分类:以行政层级分类(中央行政机关、地方行政机关)、以行政组 织设置的时间分类(常设机关、临时机关)、以行政组织的特殊性分类(派出机 关、分支机关、合署办公机关)第八章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1、行政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1)行政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行政组织是适应外部环境的

19、需要而产生的;外部环境的需要不仅决定行政组 织的产生,而且制约着其价值观、目标、规模、结构与行为方式;行政组织的 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都从外部环境输入。(2)行政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选择与塑造。行政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必然要从外部环境中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 入。但它不可能接受外部环境所有的投入,而是应当有所侧重。行政组织不仅 选择外部环境,更要设法改善、控制外部环境,从而使外部环境得到优化,使其 按照行政组织的要球发展。3、经济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存亡和性质。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 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而生产资

20、料所有制的形式又决定行政组织的阶级性。因此,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行政组织阶级性质发展变化的最后根源。(2)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着行政组织的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受到生产力 发展状况明显影响)(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组织运行的物质基础。(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人口的发 展制约着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制定与实现;人口的多少也直接决定着行政 组织的人口管理政策及部门设置。人口的多少还影响着行政组织的编制多少及 改革难易。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着行政组织性质和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行政组织属于上层建筑,

21、其性质与变化是由其经济基础的质和变化所决定。(2)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自然经济体制 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之上,决定了自然经济社会中行政组织政治功能、社会治安 功能较为突出,而经济功能、社会服务功能较为微弱。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社 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经济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计划经济体制中行 政组织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4、行政组织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具有特征:直接而广泛;命令强制,层 级节制;企业被动适应,完全没有自主权。5、政治环境对行政组织的重大影响有:(1)基本的政治制度直接决定行政组织的基本性质,而且决定着行政组织性质 的变化。(2)政权组织形式决定行政

22、组织的具体形式及在国家政权系统中的地位。(3)政治生活的民主与平等程度制约行政决策与执行的平民化、科学化程度。(4)政党制度影响行政组织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5)政治形势的动乱与稳定直接影响行政组织现行的状态与秩序。(6)法律制度规定和保障着行政组织在整个国家系统中的地位和权力关系。(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的程度制约着行政组织协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水 平。6、文化、民族和宗教对行政组织的影响:文化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行政组织一般行为的期望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不同国家行使对行政 组织的管理范围有着不同期望。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组织输入、输出的期望是不 一致。人民对行政组织系统的认同感不同

23、,特别是对中央人民政府认同感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众参与行政输入方式。(2)行政组织首脑权力的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不同的行政文化,具有不同 的行政组织权力观念,而权力观念上的不同,又将直接导致不同行政权力的行为 模式,决定人们的行政参与意识与状况。血统论、唯意志论、法治论(3)行政组织内部人际关系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行政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 观念,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具有不同内容。(4)行政组织运行方式的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一种是以人为主的人治观念; 一种是以法为主的法治观念。(5)行政道德的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有以下儿个方面: 它指导行政组织成员的政治方向;

24、它制约着行政组织成员个人利益的欲望; 它制约着行政组织成员的社会地位。民族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民族环境影响到国家对民族的管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组织的设置;(2)民族环境影响着行政组织体制,即行政组织结构中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 权力分配关系;(3)民族环境制约着行政组织权力行使;(4)民族环境关系到行政组织对人民群众是否具有凝聚力;(5)中国的民族环境对政府行政组织的影响。宗教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宗教制约着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和职权行使(2)宗教推动或妨碍着行政组织的管理活动(3)在新的历史时期,宗教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动员教徒们参加国家 建设,有利于行政组织目标的达到;宗教宣

25、扬惩恶扬善,在客观上起到了调节 人际关系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团结和行政组织的稳定。从消极方面看,宗教使 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影响行政组织的效率;同时,宗教活动过多会造 成不必要的浪费;特别应当反对,利用宗教活动引起教徒与行政组织对抗的活动。 7、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自然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地球环境影响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制约着各国行政组织的 发展模式。(2)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从而制约着其行政组织的 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3)自然资源环境影响着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制约着行政组织的 部门设置与功能体系。(4)地理形状

26、影响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组织稳定状况。(5)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国家之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组织的职能、政策及机构。(2)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也会促使一些国家专门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性 机构。(3)国际社会中的共同问题,使各国政府都相应设置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职能及 机构。(4)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及机构。(5)国家行政组织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和调整, 受到规范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所制约。8、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1)巩固、发

27、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2)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3)充分调动一切人力、财力、物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建立科学微 观控制基础,将个人、企业积极性与提高社会生产率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科 学宏观调控机制,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1)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组织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2)自觉地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 行政管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3)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 作用,保证其社会

28、主义方向。(4)大力推动法制建设。创建良好的民族、宗教和文化环境:(1)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树立民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法律要反映民 意,人民要服从法律。树立双向沟通意识。社会大众、政府了解和支持政府。 树立政绩意识。以个人成就及政绩作为行政职权分配的标准。树立新的行政 道德意识。与民主行政相适应的行政道德标准,应该是爱国、民主、服务、创新、 廉洁。(2)创建良好的民族环境 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语言 文字乃至风俗习惯。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民族意识。在多民族国家,解 决民族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积极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文化事业,逐步缩小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

29、等。(3)创建良好的宗教环境 实行政教分离,因为在政教合一的国家,人们没 有信仰别的宗教的自由;保护宗教活动的正当场所;加强行政组织与宗教界 的双向沟通,取得教徒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宗教信仰自由与其他民主权 利一样,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宗教活动不得妨碍公共秩序和损害国家、人民的 利益。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1)培养行政组织成员的国际意识,即人们关于国际问题的知识、观点、立场 及理论体系的总和。(2)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3)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4)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家社会的全方位交流。第九章行政组织

30、的内部条件1、行政组织的物质条件:人员、物资设备、图书资料、经费2、物质条件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人员决定行政组织的生存、结构与活动效率。物资设备制约行政组织的活动及其效率。经费是影响行政组织全部活动的命脉。图书资料影响行政人员素质及行政工作效率。3、制度条件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制度使行政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制度使行政组织具有统一性。制度促进行政组织活动的法制化,有利于克服行政组织中的官僚主义。制度的健全、完善与否,影响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制度的优劣影响行政组织的生存与发展。4、人际关系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人际关系影响行政组织成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人际关系影响行政组织的内聚力。人际关系影响行政组织的

31、工作效率。5、非正式群团对行政组织的影响:(1)积极影响:非正式组织能帮助行政领导全面及时地掌握情报、信息。 非正式群团可以增强行政组织的团结,增强行政组织的内聚力。非正式群团可 以弥补正式群团的不足,促进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以及整个组织系统工作效 率的提高。(2)消极影响:当正式群团的任务与目标妨碍正式群团成员的利益与需求时, 它们有可能抵制正式群团的目标和政策,妨碍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反对变革 和创新,妨碍行政组织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破坏行政组织内部的团结与纪律。 6、组织摩擦产生的原因:客观方面有:组织结构与组织体制的不合理;角色冲突;信息沟通的渠道 受阻;分配资源的有限。主观方面有:利

32、益、目标上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性格爱好的不同。7、组织摩擦对行政组织的影响:积极影响:(1)能使行政领导全面听取摩擦双方的意见,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2)能促使群团中摩擦双方的有效沟通,统一个群团成员的思想,促进行政组 织的协调运转。(3)能增强各群团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使行政组织效率的提高。(4)能使群团成员自由表达各自的情感和心态,保持其心理平衡,从而也有利 于行政组织的稳定。(5)能使行政领导及时、充分地发现组织中的问题,有利于行政组织的自我完 善。消极影响:(1)造成摩擦双方彼此对峙的局面,妨碍行政组织的团结。(2)是行政组织成员的心里更加不平衡,并导致工作情绪低落,妨碍行政组织

33、效率的提图。(3)导致摩擦的双方片面地最求局部利益,妨害行政组织整体利益和目标的实 现。8、创建良好的物质条件:(1)科学选任、严格培训、合理调配人员。(2)按需适时购置、统一分配使用、及时维修和更新物质设备。(3)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行政经费。(4)大力节约行政开支。9、创建良好的制度条件:(1)填补空白,使行政组织制度配套化,形成结构合理的制度网络。(2)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能反映行政组织运行规律的切实可行的制度。10、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1)平等民主的原则与方法。坚持平等的原则。平等的实质是人们在社会、 经济、政治和法律上的机会均等,人格平等。只有坚持平等原则,才能激发人们 的工作

34、热情,形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坚持民主的原则。它要求行政组织成 员作为行政组织的平等主体,都应该享有管理行政组织的权利和义务。(2)利益共享的原则和方法。(3)意见沟通的原则和方法。(4)激励强化的原则和方法。11、创建良好的群团关系:(1)使群团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当两者目标一致时,群团将成为行政组 织的动力与助力;反之,就会成为障碍与阻力。为了达成两者目标的一致,最重 要的是要使决策民主化,坚持决策中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2)增强群团的内聚力。群团的内聚力,是促使群团的成员在群团内部积极活 动,并拒绝离开团体的一种力量。要增强群团的内聚力,行政组织需要设法引导 展团做到维持群团的适

35、度规模;尽可能满足群团成员的合理需要;加强 群团成员之间的意见沟通,平衡群团成员的价值观,以形成正确的共识;促使 群团实现其预期的正确目标。12、正确处理组织摩擦:(1)订立平衡目标。订立一个能尽量满足各群团合理需要的平衡目标和方法, 使摩擦双方利益的合理部分都能得到满足。(2)增加沟通机会。消除误解和分歧,解决一些摩擦。(3)设立共同而合理的竞争目标与规范。以把摩擦双方的注意力和竞争的矛头 转向共同的竞争目标,将彼此阻碍对方的言行除掉,从而使双方的行动成为并行 不悖的竞赛。(4)强调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群团、个人对组织的贡献。引导群团顾全大局,讲 求团结,克服本位主义、个人主义。第十章行政组织的

36、设置与自身管理1、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指导思想:(1)主观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2)科学 性和阶级性的对立统一。(3)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对立统一。2、传统理论时期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1)组织目标原则。任何行政组织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围绕目标来设计结 构,配置成员。(2)指挥统一原则。一个下级一般只有一个上级。(3)层级节制与幅度适中原则。(4)权责相称原则。组织成员所享有的职权与职责保持一致,法定事权与实际 事权应保持一致。(5)授权原则。行政领导要把某些事情的执行权与补充决策权下放给下级。(6)专业分工的原则。(7)精简节约原则。3、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2)

37、人与组织平行原则。(3)参与、沟通、激励原则。(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互动的原则。4、系统权变时期的行政组织设置原则:(1)系统原则。行政组织是一个由各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处于环境的包围中, 受环境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2)整体原则。行政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合理,则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反之,则小于部分之和。(3)开放原则。行政组织系统要存在与发展,必须与环境实现信息与能量的交 换,否则便会走向分化、瓦解和灭亡。(4)封闭回路原则。行政组织系统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与反馈形成一个完 整的封闭回路,各环节相互联系,缺一不可。(5)权变原则。当行政组织系统的外部或内部环境发生改变时,其组织原

38、则与 管理方法必须随之调整,一个有生命力的行政组织系统必定是一个善于适应性调 节的系统。5、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作用:(1)有助于设计与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2)有助指导与规范行政组织的日常管理。行政组织建立之后,最大量、最 经常的工作就是日常管理。(3)有助于改革与完善行政组织。一方面,行政组织原则可以指导行政组织机 构的再设计;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管理中,行政组织原则根据内外部的变化对行 政组织进行微小调整。6、中国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1)服务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我国行政组织设置的根本宗旨,一切行政组织的 设置都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组织建立和组织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职能原则

39、 组织职能是行政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职能原则有如下 含义:要根据组织职能设立相应的机构。要围绕组织职能安排组织结构,形 成用总职能指导分职能,用分职能支持总职能的良性循环,达到以职能为中心的 既分工又合作的优良组织结构。根据职能的发展、变化或消亡我国行政机构的 设置也应相应的增加、调查或撤销。(3)法治原则 其含义是:主要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体制要有法律上的根据; 机构的设置与变更要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4)统一原则在目标法制统一的基础上,我国行政组织建立的统一原则的含 义是:领导指挥要统一。一个下级组织或人员只应听命于一个上级组织或领导, 一个上级组织或领导也应只指挥命令它的下一个层次的

40、组织人员。机构设置要 统一。这有助于国家政令的统一而迅速地实施。职责与职权要统一。每一个职 位所应享受的行政权力与所应承担的行政及法律责任应保持一致,职权与职责应 有法律明确的说明。(5)系统原则首先保持整体功能。其次要坚持开放,还要坚持平衡,(6)效能原则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层次于幅度要适中; 据。(4)行政组织自身的能力也有限。2稳定性与变异性。8、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行政组织理论是研究行政组织构成、建立、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其内容包括: (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包括研究行政组织的性质、要素、作用、历 史发展和理论发展。(2)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

41、混合制、类型。(3)行政组织的生态和心态研究,包括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4)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包括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变革。9、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行政组织理论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是行政组织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思想,是行政管理学的专业基础理论;行政管理学又是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 理论。(2)行政组织理论与管理学的关系:1管理学研究主要局限于组织自身,管理 学研究是全面的。2组织学是管理学的分支。(3)行政组织理论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1行政管理学先于行政组织理论而产 生,行政组织理论是从行政管理学中分离饿独立HI来的。2行政组织理论是行 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42、。(4)行政组织理论与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对行政组织理论有着重要的渗透作 用。10、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1)阶级分析的方法。行政组织是国际政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管 理全社会的工具,因此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时必须从各个时期国家的阶级性出发。(2)系统分析的方法。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观察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本身不仅 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系统,而且还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把握行政组 织的系统性,才能获得对它的完整认识。(3)理论联系的方法。行政组织理论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具有直接的实践性, 必须从实践中寻找其自身的规律性。(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静态的研究方法是早期西方行政组织理论

43、者经 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侧重于对行政组织结构、制度、规章和权力分配的研 究,因而又被称为结构的研究方法。动态的研究方法则不拘泥于组织法规、结构、 制度的静态考察,而是着眼于组织中的行为主体一一人的因素以及组织环境条件 对组织发展的影响,进行动态的研究。在行政组织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既要把 握作为静态行政组织,又要考察和分析动态行政组织,考虑行政组织环境和人的 能动因素。只有这样才会不失于片面。(5)纵向与横向结合的方法。既要从纵向的历史角度去考察和研究行政组织起 源与发展,又要横向地考察和比较各国行政组织的现状及特点,确定各种因素的 异同关系,从而将对行政组织发展规律的探索建立在全面、客

44、观和现实的基础上。 11、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意义:(1)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体 系。(2)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需 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3)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它可以为行政组织改 进行专业化分工;简化办事程序。7、如何看待组织中的人,中西方思想家提出的有关认识有:(1)认为人性本恶。好逸恶劳、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X”理论)荀子 (2)认为人性本善。人具有生理、心里、社会及自我实现的多方面需求,在一 定的条件下,人们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各项工作。(“Y”理论)孟子(3)认为人

45、性有善有恶,亦善亦恶。即作为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人,其人性 有善有恶;就是同一个人往往既有好逸恶劳的一面,也有奋发工作的一面。(“Z” 理论)战国时代学者世硕8、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意义:它是行政领导控制与管理行政组织的工具。做好行政组织的自身管理是行政组织有效实施对社会事务管理的前提。9、规制型管理:规制,即规章制度。规制型管理,是一种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 约束行政组织成员的行为,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是工 业革命的产物。10、规制型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是:(1)组织标准化。为了完成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规制型管理在组织中推行标 转化方法,以此提高工作绩效。它包括三各方面:分

46、工专业化。工作指标化。 人员统一化。(2)工作秩序化。秩序是一切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规制型管理方法强调在 行政组织内部的各要素、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相关组织之间互相协调、 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工作流。(3)管理规范化。规制型管理严格按规章制度行事,坚决抵制人情关系的干扰。 它包括: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原则为指导;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使组织成员具有平等感和公平感;明确规定每一职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 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为依据公正地进行奖惩。11、规制型管理的缺陷:缺少灵活性;标准化的管理忽视人的差异性;成员容易墨守成规,不负责任;机构不断膨胀,职能交叉

47、重叠。12、情感管理的基本方法:(1)激励。就是对人进行某种刺激,以诱发其高亢情绪的过程。通过这种刺激, 行政组织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率。需求是激励中的主要因素。(2)沟通。情感型管理方法认为人与人之间由于出身、教育、地位、个性等因 素的差异,对组织目标等问题的认识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与隔阂。为了消除这种 差距与隔阂,就需要经常地进行纵向与横向、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从而产生强 大的内聚力.(3)参与。参与管理的方法充分肯定人性的积极方而,认为只要让组织成员参 与行政组织的管理,他们是乐于工作并寻求全面发展的。(4)协调。协调是指消除行政组织内、外部的矛盾,减少管理过程中的功能损 耗,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组织的整体功能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13、市场化管理的具体内容是:(1)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市场化。即在行政组织内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