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教学目标:1、能认识“塞、鳜、箬、笠、蓑”这5 个字,读准字音,会正确写“鳜、箬、笠、蓑”。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读出词的节奏感和韵味。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江南春景的优美和谐;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浓郁的江南春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描绘词中的情景。教学难点:体会“不须归”的意境。教学辅助: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伴着悠悠的古筝乐曲,我们一起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宋词的艺术氛围。你一定会有
2、一种至纯至美的精神享受。(播放古筝乐曲渔舟唱晚)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著名的词渔歌子(伸出手指,跟我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3.“渔歌子”又叫“渔父”,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所以你看这个“渔”是有三点水的。这里的“子”读第三声,你来读准它。(指名两人读。)渔歌子,是一种词牌名,让我们再读课题。(再读课题)二、理解词意,读出词的味道。1.请打开课本,把这首词多读几遍,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谁愿意亮开嗓子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2-3 人评语: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好极了!/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真的做到了正确流利,不简单!)2.释义。在这首词里,你最想知道哪个字词的意思?有学生知道的
3、就来释义。西塞山:塞,这里读“s i”,一座山名,在今浙江湖州市的西面。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我们常熟人说的“ji 鱼”。学写“鳜”箬笠、蓑衣:跟我一齐读这两个词。你们见过箬笠和蓑衣么?知道干什么用的吗?(图片出示),箬笠,就是戴在头上的帽子,是古代劳动人民常用的避雨工具。看,是用什么编的?(竹子!)所以,是竹字头。在桌上写一遍。蓑衣,相当于现在的雨衣。是用草、棕编的,都和植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一起来书空一下。3.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词读一读,做到字正腔圆。2 4.读词,读准了字音,读流畅了,那是远远不够的。诗词和文章不同,诗词在古代都用来唱的,特别是词,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让我
4、们再来读词,读出词的节奏感,读出点词的味道。(出示划分节奏的词,学生练读。)5.指名读词。评价:有点感觉了!像是在读词了!有音乐感,有韵律美!6.齐读。师引读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生接。三、反复吟诵,体会词的景色之美。1.读全词,发现美景之多。同学们,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景和物呢?(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是啊,短小的词里藏着的美景真多呀!2.读全词,感受景物色彩之美。(1)再请你轻声读读这首词,找出词中表示色彩的词。(白、青、绿)(2)你再默读这首词,找找藏在词背后的色彩?(西塞山、桃花)(3)青的山,白的鸟,粉红的桃花,青的箬笠,绿的蓑衣,这些景
5、物的色彩也很多,很美!一起读,让我的眼前出现这么多缤纷的色彩!3.美景需要细细品,静静品。请大家闭上眼,现在,你就在一叶小舟之上,请静心聆听,静心想象,会有一个怎样美妙的世界展现在你的眼前呢?(师配乐读词)A 西塞山前白鹭飞1 坐在小舟上,向远处望去,你看到了什么?(高耸入云、连绵起伏、青翠欲滴的西塞山,一群自由自在飞翔的白鹭,)学生说到什么就什么,相机指导朗读。(请你带着我们一起读,读出“西塞山”的连绵起伏,让我们的声音也跟着山势高低起伏。请你读,让我看到这一群自由自在飞翔的白鹭!)2 此时,你的脑海还能飞入哪一句诗?(一行白鹭上青天。)嗯,我想这肯定也是一群悠闲自在的白鹭!)3 我们一起读
6、,读出山的青翠、连绵起伏,让目光追随着白鹭,一起高飞。B桃花流水鳜鱼肥过渡:青山,白鹭,一动一静,这是一幅多么明丽、和谐的画面,如果词人是一个摄影师,那他所摄取的这个画面应该是远景。那么,让我们调整焦距,把视线拉回到溪边,回到河面。出示“桃花流水鳜鱼肥”1 此时,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预设:桃花如仙子落入凡间,在枝头悄然绽放,请你读好这句词。流水清澈见底,请你带着我们一起静看流水!(看着这潺动的江水,清澈明洁,真可谓是“春来江水绿如蓝”啊!)鳜鱼肥美,在水里自由地嬉戏,是啊,鳜鱼多自由,多欢快,似乎要跃出水面来了呢,请你读好这句词!2 桃花红,溪水蓝,鳜鱼跃,这样的美景需要慢慢欣赏才是啊
7、,让我们慢慢地读好这句词“桃花流水鳜鱼肥”。3 3 你们想象的画面真美妙。一起来读这两句词,让白鹭飞得更高,让鳜鱼跳得更欢腾。(齐读前两句词。)C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 这般美妙的春景把我们都陶醉了,还有一个人他也不例外,你瞧,他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他是谁?(张志和,板书“张志和”)下面,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他。2 请仔细观察画面,此时的天气情况如何?谁来描绘一下?(微风轻轻柔柔的,天空下着霏霏细雨)在这样的“斜风细雨”中,他在干什么?(垂钓)在这大自然美妙的画卷中垂钓,多逍遥!齐读!(出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 虽然,他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但此时,我想你一定能看到
8、他的神情,是怎样的?(悠闲自在、从容快乐、陶醉、自得其乐。)3 如此美景,怎么不令人陶醉,怎么不令景中之人流连忘返呢?读词,读出那份陶醉,读出那份逍遥自在!4 多么优美的画面,多么悠闲自在的词人,请站起来,把你看到的,想象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齐读全词)5 听着你们的诵读,我看到了,白鹭飞得真高!桃花开得真艳!鱼儿游得真欢!我感觉到了,垂钓是那么悠闲自在啊!所以,即便有微风有细雨,张志和也说:“(斜风细雨)不须归。”(红色出示“不须归”)四、理解“不须归”,品词中人1.“不须归”是什么意思?(不回家,不想回!)都下雨了,词人还不想回,难道词人真的只因景太美而“不须归”么?还有其他原因吗?让
9、我们先来走近词人,了解下张志和。2.简介张志和,出示:张志和,初名鬼龄。唐代著名词人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 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从此早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3 他哥哥张松龄,怕他流连山水不回家,也怕他在外惹出麻烦,不但出钱给他盖了一间草堂,还写了一首词,同样是采用渔歌子这个词牌来写的,请看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张松龄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4 轻声读读这首词,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从哪看出来?5 现在我是哥哥张松龄,你们是弟弟张志和,让我们用词来直接
10、对答,行么?(生读渔歌子,师读和答弟志和渔父歌)6 学到这儿,你能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吗?张志和为何“不归?(喜欢钓鱼,钓胜于鱼,喜欢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7 老师还想告诉你。张志和的好朋友,书法家颜真卿说他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的,那他能钓到鱼吗?(不能!)可张志和说他钓到了很多,他钓到了什么?4(悠闲、逍遥、自由、宁静、淡泊,)五、练习写话,想象渔歌子描绘的景象。1 同学们,张志和用短短 27个字,描绘了一幅充满了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那春景,迷人,那画卷,轻悠宁静。下面,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用灵动的笔墨,用现代的好词妙句去描绘张志和词中所写的那景,那情。2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放
11、古筝曲渔舟唱晚)3 个别同学交流渔歌子描绘的景象。4 是啊,景不醉人人自醉。身处这样的美景中垂钓,钓得一份清闲,作者多么希望自己能远离世俗的争斗,在这样和谐秀丽的大自然中自由地生活生读词。5 作者多么希望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勤劳,获得这样一份安宁的生活啊生读词。6 作者多么希望人们能远离战乱,永远过着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啊生读词。7 小结:这,就是张志和一生的追求!他的垂钓,钓来清闲,钓来淡泊,钓来一份悠然自得。让我们跟随作者,怀揣着“心志平和”,一路前行。(板书:心志平和)六、课外拓展,升华情感1.潇潇春雨洒江天,渔人垂钓好悠闲!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历代文人墨客对它推崇至极,争先填写唱和,
12、请看浣溪沙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试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吗?3.是啊,苏轼太喜欢这首词了,直接把它嵌入到自己的词中,让这不须归的美景在他笔下百年千载地悠悠回荡,读词!七、齐读渔歌子,回归主题,升华诗情。1.假如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看哪座山?(西塞山)2.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张志和)3.想到张志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吟诵一首词(渔歌子)4.来,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让它在我们心中定格成一幅清丽自然、醇香久远的永恒画卷吧!(齐读渔歌子)八、作业1.搜集有关垂钓的古诗。2.有条件的,可上网再搜集下“张志和”,了解作者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