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甘孜县城关第一完全小学布友吉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 1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段落结构,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 音,感受大自然的美。3、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让 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感“美妙” (3分钟)1、展示朗读声、笑声、哭声、议论声,让学生分析出除了人类可以发出声音外, 还有大自然的声音。2、展示大自然声音,如:水流声、鸟叫声、
2、雨声、风声,边展示边提问:同学 们你听到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有一个小伙伴陶醉在这些声音里,让我们一起听听 都听到了哪些声音。今天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吧!3、板书课题。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写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美妙”1、全班齐读课文,读通读顺。师: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停顿,语调变快)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7 页,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初读了课文,你听到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板书(风、水、动物)是啊!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出示: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指名读。 齐读。三、精读课文,品味“美妙”(1)请同学朗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
3、象,划出你各个自然段的 中心句。(2)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1、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句?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风是怎样演奏手风琴的?它的特点是什么?3、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那两种风?4、“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 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 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预设:我喜欢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 自然的温柔。我从拂字读出了风的力量很小,就像抚摸了一下,还从轻轻柔柔、呢 喃细语、温柔等词想象出声音的轻柔美。试读,指名点评朗读。我觉得这些词要读的很轻很慢,才
4、能体现风声的温柔。试读。我从呢喃细语似乎看到我和妈妈在说悄悄话,妈妈温柔地抚摸着我。指导表情 朗读。是啊,微风拂过时是妈妈在耳旁亲切的呼唤,像妈妈温柔而温暖的手抚摸着我 们。那狂风声音呢? 一样的吗?谁来读读写狂风的句子。你为什么这样读?我从吹字 看出力量大了些,激动看出很有激情,雄壮、力量、威力都让人感觉到力量之大,狂风的雄壮。你试着读读。评价,再读。前半句如妈妈的温柔、后半句如爸爸的威 严、谁能读处这种变化。老师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男女生配合读:女同学是温 柔的微风,男同学是雄壮的狂风,教师适时用手势画出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 伏。仿说:当,当四、按此结构自学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批划
5、。1、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提出自学要求。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在玩什么?(板书:打击乐器)谁来 把省略号补充完整?(声音的延续或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不同声音)引导学 生说出雨滴会落在哪儿,发出怎样的声音。(劈劈啪啪,淅淅沥沥,叮咚叮咚,叮当 叮当等)2、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干什么呢?(会唱歌)想听水的歌唱吗?播放水的声音, 学生说说自己自己听到的声音。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1)出示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 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2)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体会水声的变化,水流
6、量的变化,理解“汇聚”“汹 涌澎湃”“波澜壮阔”)指导朗读。(3)师生小组合作朗读:1组同学读小溪的句子,1、2组同学读河流的句子,1、2、 3组读大海的句子,1、2、3、4组读最后一句话。五、按此结构小组学习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批划。1、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听到风演奏的手风琴,水玩的打击乐,动物们是歌手,(板书:歌手)他们也来 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请同学快速默读,谁来说说动物的声音怎样美妙?2、指名两位同学读。总结: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真可谓天籁之音,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 儿回闻”的感受。六、总结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你一 定是幸福的。课文里描写了很多声音,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