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7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7篇_1.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7篇教学设计是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怎么写呢?书包范文为您分享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小学语文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通过朗诵、书下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
2、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哪位同学知道其他关于思乡的诗歌呢?(学生自由回答)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静夜思吗?那我们一起有感情地齐背这首诗。那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再学习一首同类型的诗歌秋思(学生齐读题目,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张籍呢?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ppt中张籍的文学常识。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
3、女生赛读。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这首诗歌名为秋思,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在秋天时的所见所思。 2、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3、全班齐读前两句,学生思考回答: “洛阳城里见秋风”,仅仅是要说秋天到了吗? 明确: 秋天大雁南归,秋风萧瑟,更能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增添悲凉的气氛。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
4、地。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更能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意万重”是什么意思?能看出什么? 明确: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作者离开家乡和亲人很久了。 如果是你离开家那么久,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回答,表达思乡意思即可。 4、学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 作者为什么会把封好的信又拆开了呢? 明确: 因为诗人要说的话太多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太深切了,信都封好了,还怕落下什么没有写在信上,所以才会又打开来看,再多写点。 从这两句感悟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浓浓的思乡之情。 作者想说的话能都写下来吗?为什么呢? 明确: 不能,因为作者想说的太多了,信纸根本
5、不够写,不够作者表达,而且“匆匆”也说明了写家书时的匆忙,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作者把想写的内容都写下来。通过这个细节,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急切地要与家人交流的心情。他的心情因思乡而纷乱,所以才出现了“又开封”的事。 (四)拓展延伸 书信,是联系游子亲情的纽带,所以诗人借家书写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很多。如,唐代孟郊归信吟中说的“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我相信,当书信被捎走的时候,诗人的心也随之而去了。此情此景,让人生出多少感慨啊!ppt出示其他与家书有联系的诗歌,积累下来。 (五)小结作业 小结: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
6、常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作业: 1、背诵秋思,积累与家书有关的诗句。 2、如果你也是离家很久的游子,请你写一封家书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时,由于学生经验不够,对于思乡类型的诗歌把握得不够深刻,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思乡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例如列出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诗的比较表格,对比分析,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总结思想类诗歌的特点。 秋思说课稿 各位领导,
7、老师好! 我这节课所教授的秋思是人教版五年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我就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及教后反思等方面简单的谈谈自己的感受,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导、帮助! 一、明确教材地位 小语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教师要围绕“主题”来设计和组织教与学的活动,做到心中有目标,心中有要求,心中有学生。 第九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浓浓的思乡情”,单元单元训练重点有三个: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都是抒发思乡的情感,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
8、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 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 秋思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人张籍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二、设计理念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亮丽的瑰宝,或喜或悲,或叙或议,浓缩在方寸之中,读来令人神思激荡。 秋思语言平实而情韵绵长,诗歌的语言、意境方面有很大的挖掘、发挥的空间,按照新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本节课旨在通过引领学生经历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即: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
9、情,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诗人的内心感受,进入古诗描写的意境,在朗读吟诵中感悟古诗的意蕴和情感。 为了引导学生能从看似平常的文字背后品读出诗人潜藏的浓郁情感,领悟诗人复杂深沉的乡情,教学中,教者力求通过主线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读、思、议,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很快进入特定的思乡怀亲的情境,营造出浓烈的思乡氛围,使学生、教者、作者融为一体。在品读感悟、合作交流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背诵,积淀优秀经典文化的兴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能有所发展和提升。 三、内容确定 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教学重点,本节课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 2、结合解释,边读边想
10、象,读懂古诗大意。 3、在具体的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学习作者叙事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诗意,品味诗句,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在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学习作者叙事抒情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 本节课,我综合运用以下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1、读思结合法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课采用诵读为主,读思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多层次,多形式朗读课文的方法,帮助学生领会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法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
11、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同桌之间讨论问题,交流看法,充分发挥同伴的智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互助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 3、情境教学法 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想象能力,也累积了一些生活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场景,可以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特定的背景下,人物内心的感受以及情感的表达,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语言表达得到发展和锻炼。 五、学习方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个别朗读、互相读、自由读、默读、放声诵读,反复吟诵,教师富有感染的范读、引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接触文本,理解诗句意思,
12、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读增智。学生在朗读中仔细咀嚼语言文字的“味道”,体味语言文字的情感,品出语言文字的魅力,读出语言文字的精彩!营造出以情动情,以声传情的古诗词教学氛围。 六、教学思路和流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朗读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名句导入新课,理解诗题的意思。 因为这首诗学生前面已经学过了,所以就将同学们熟知的诗句归类整合到一块儿,通过诵读,把学生带到思乡诗的氛围中来。 (二)读古诗,在读的基础上,练习读出节奏,再读古诗了整体把握古诗大意,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品诗、入境。 在这个环节
13、,首先是以一个大问题“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抓住诗中“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等关键词来启发学生默读思考,深入文本内容,为学生找准思维的支点,也是作者情感生发,教学重难点内容的突破点。 然后就在交流感悟中,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了解作者背景,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语言,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对比迁移,明白张籍在洛阳见到的是什么,见不到又是什么,感受作者复杂的内心,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一步一步地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从而深切地感受到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情的浓烈,写封家书的艰辛与不易。 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引导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将浓烈的思乡情流露出来,表达出
14、来,古诗诵读自然有了韵味,学生的感受也更丰富了,这既是学生体会古诗表达情感的过程,也是对古诗的意思和内容的再认识。 (四)主题升华,悟诗情 补充了孟郊的归信吟中的诗句,更加凸显了诗人的无奈,凄凉,甚至还有对捎信人的嘱托。最后,在配乐反复吟诵整首诗和诗题,学生早已熟读成诵了,情感得到升华,再度彰显秋思主题,与导入呼应,结构完整。写作手法的探讨自然明了,点到为止,没做过多分析。 (五)拓展阅读 补充阅读了古人思乡名句,在诵读积累的基础上,简单比较了诗人表达情感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读更多的思乡诗,提前印发的阅读材料,读一读,背一背。激发学生主动背诵古诗词的兴趣,轻轻开启诵读经典的大门,幽幽书香伴随还
15、成长。 (六)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设计体现了分层、开放式作业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设计了基础性的默写,难度较大的习作练习,小学主要是练习写记叙文,古诗中已经提供了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师提醒学生在写作时注意,习作的内容就会更具体,明白。 选做题,唱一唱思乡的歌曲,背一背思乡诗词属于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全面发展。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功的板书设计,可以突出知识的重点与关键,给学生以启迪,本课的板书设计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主体由古诗重点词语主
16、要内容组成,古诗表达的思乡情及叙事抒情的写作特点,整个板书简洁、明了。 七、教学反思 (一)目标达成情况 本节课,学生的朗读、诵读练习充分,完成了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目标。在回环往复的诵读中,感悟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了解了叙事抒情的写作方法。默写古诗和改写故事在第二节课上得到落实,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课件制作及运用 课件选用了和秋天很协调的深色图片做幻灯片的背景,设计简洁朴素,呈现的是本课重难点,较好地发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这节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恳请各位领导、老师们针对这节课和古诗词教学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17、 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篇二 一、学情分析: 本班总体情景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十分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教师和家长随时提醒。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 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本事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本事没有构成。 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明白两者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资料,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资料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
18、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就个体而言,班上最差的孩子作业速度异常慢,做作业时注意力从来都集中不了,所以导致了语文各方面的本事都十分欠缺。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本册教材共有28篇主体课文,安排了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7单元为开放单元。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经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资料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本册教材重视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除在阅
19、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练习题“笔下生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习作成为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机部分。本册教材在交际本事、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此刻:做重点发言人;做讨论主持人;分辨讨论中的不一样意见,与不一样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我的分析、确定和综合本事。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本事,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
20、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我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资料;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我觉得新奇趣味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资料,愿意将自我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欢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我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资料,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书面和口头结合表达自我的观察所得
21、,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本事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的同时,既教给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学生的阅读本事。经过自我提问,自我解决,经过讨论完善问题,提高阅读本事,读懂课文资料,懂得课文内涵。 2、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分辨讨论中的不一样意见,与不一样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 3、写有根有据(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资料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 4、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需要进一步完善。 5、提升独立阅读技能,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6、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本事。 7、写真实、有新
22、鲜感的习作。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景,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本事、,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
23、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5、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每一天中午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录查好词佳句。继续开展每日一首古诗的默写和背诵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篇三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
24、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知道傣族吗?它有什么风俗呢? (板书: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来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的)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傣族,看一看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场面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找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3、小组合作练读生字。 4、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 5、同桌之间合作读文。 (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方式,如轮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1、2自然段: 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弄清泼水节的时间以及傣族人民
25、为什么特别高兴。 指导读好人们高兴的心情。 2、导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从这些欢迎的场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赶来”“四面八方”“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等词句中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欢迎及热爱 ) 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迎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3、导读4、5自然段: 设疑: 周总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小组合作学习4、5段: 划出有关句子,相互读一读,说一说。 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相机理解“祝福”一词,想一想,总理和傣族人民会互相祝福什么呢? 交
26、际互动: 师演总理,生当人民,互相祝福。 引导学生设疑讨论: 姑娘和小伙为什么会流下幸福的热泪? 指导朗读“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的呢”。 你们想看看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吗?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人们的欢乐心情给读出来吧!自由练读4、5、6自然段,再选择喜欢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 4、导读7、8自然段: 师述:在这一天里,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他们泼啊、洒呀!他们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多么难忘的时刻呀!让我们也一起记住1961年这难忘的泼水节吧!齐读7、8自然段。 四、扩展升华 1、课后查资料,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小组内交流。 2
27、、收集周总理的故事,读一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宛转”等词语。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3、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夜莺”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兵的。 难点: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
28、景、有关故事) 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自主预习: 1、学生汇报搜集有关夜莺和杜鹃的资料。(出示幻灯片) 2、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讲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小故事。(板书课题)“夜莺”指谁?夜莺为什么要唱歌?唱的是什么样的歌?读了课文大家就会清楚了。 提练主线: 自学理解课文,结合“阅读提示”,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步骤方法: 初读,学字词; 再读,知结构; 细读,明中心; 精读,表情感。 2、默读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幻灯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分几部分写的?你是怎么分的?课文的重点部分写什么
29、? 找出小孩回答德国兵的话,想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在给敌人带路时,小孩有哪些言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游击队员是怎么知道敌人情况的?说明了什么?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夜莺的歌声,说说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3、各小组讨论。(逐题出示) 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写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消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事。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分为三部分。课文的重点部分写小男孩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兵的。 小孩对德国兵说:“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用这些话来戏弄敌人,说明他是个沉着机智的孩子。 另外还有,“刚刚一开火,
30、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六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入学教育”共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另外就是使学生从小学会爱惜学习用品。 2、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 3、识字,分2组编排,
31、每部分每课都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文,共安排20篇课文,分6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14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305个,写字168个,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新点,具体表现在:(1)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2)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3)课后练习都是两次,一次是朗读,背诵或复述,一次是有关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 5
32、、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个语文园地,内容包括认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复习笔画、笔顺,进行词、句训练和说话训练。6个练习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6、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23个声母
33、、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在四字格里书写、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愿意与别人交谈,声音清楚,态度自然大方
34、、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5)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6)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5、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7)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8)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三、教学措施 1、帮助
35、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入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
36、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9、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教学进度安排 1周(9月1日-4日) 入学教育a o e I u y w 2周(9月5日-11日) b p m f d t n l复习一 3周(9月12日-18日) g k h j q x z c s Zh,ch,sh,r, 4周(9月19日-25日) 复习二,ai,ei ,ui ao,ou iu 5周(9月26日-30日) ie ue er复习三 庆祝国庆 7周(10月10日-16日) an en in un ,ang en
37、g ing ong 8周(10月17日-23日) 复习四一去二三里,口耳目,在家里 9周(10月24日-30日) 操场上语文园地一有趣的游戏,画四季 10周(10月31日-11月6日) 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 11周(11月7日-11月13日) 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静夜思,小小的船 期中考试 12周(11月14日-11月20日) 阳光,影子,比尾巴,语文园地三, 13周(11月21日-11月27日) 这样做不好比一比,有选商场, 14周(11月28日-12月5日) 菜园里,语文园地四,我会拼图) 15周(12月6日-12月12日) 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
38、16(12月18日-12月24日) 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平平搭积木 17周(12月25日-12月31) 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借生日 庆祝元旦 18周(1月4日-1月10日) 雪地孩子,小熊住山洞, 19周(1月13日-=1月17日) 语文园地六,小兔运南瓜 20周复习期终考试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材简析 月球之谜是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
39、下无穷无尽的?谜?。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与太阳相比较,两文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一文有着说明文清晰的表现方式,用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但月球之谜却是紧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以疑问或表述的形式介绍出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40、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法、合作探究法: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 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学法:情景激趣法、朗读感悟法、发散训练法。遵循?激趣质疑探疑?的思路,重点放在激趣和探疑这两部份。重在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探究、自读自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五、教学程序 一、自读课文 理
41、清思路 1、导入揭示课题 导语:神秘的太空,月球是我们的近邻,对于它,人们充满太多的好奇与幻想,为此,这月球对于人类而言就如谜一般。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的月球之迷(板书课题,齐读)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准备好了吗? 预习探究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向我们讲述了哪些谜? (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弄清楚。 合作交流 交流读书收获 (1)出示本课词语及生字。 夜幕降临 悬挂 奥秘 登上 任何 曾经 估计 年龄 神秘 探索 自由认读,同
42、桌互读,指名读。 (2)、以?令人费解?的理解为引线,再次读文,熟悉课文 二、品读重点,读中悟写 (一)、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1)让学生初知课文大意后,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想象、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整体认识。 (2)让学生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抓住?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这个句子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交流各自对月亮的认识。 (二)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谜。 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七 教材分析 翠鸟一课是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
43、课文,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作者在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和准确的用词进行了说明。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纯真善良,富有爱心。在他们居住的周围,时常可以看见麻雀、鸽子等小鸟,像翠鸟这样的水鸟他们却很少见到,加之翠鸟又如此漂亮,孩子们对翠鸟这篇课文的学习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孩子们年龄特点,他们活泼好动,精力不易集中,故教学设计一定要注意直观与趣味性,让孩子
44、们在“赏”中学,在“玩”中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背诵课文2、3自然段。 2、体会作者“抓住翠鸟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写法,并试着用这种写法写一个片段。 教学重点 体会写法 教学难点 运用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翠鸟的外形美丽这一部分,咱们一起来看着屏幕上的图片背一背这一自然段。 齐背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段是对翠鸟外形美丽进行的描写,那翠鸟在动作上又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第五课翠鸟。 二、写法感悟 师:打开书,默读课文2到3自然段,找出描写翠鸟动作的句子,用浪线画出。再好好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句子表现了翠鸟动作的什么特点? 学生自学。 师:翠鸟的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快、灵敏。 (板书:快、灵敏) 学生汇报: 师:你从哪看出来翠鸟的动作快、灵敏?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汇报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翠鸟的动作非常快)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吗?比如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疾飞就是非常快的意思。 师:还有吗?老师这里有两句话,请你对比来读一读,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