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5898404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疼惜商品,轻拿轻放。 5.激发幼儿学习爱好,体验数学活动的欢快。 6.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7.进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预备: 1.场景布置: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

2、)取款 1.师:今日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看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觉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熟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

3、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用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登记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伴侣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老师留意关怀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 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日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示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1.师:今日我们都做了小仆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宠

4、爱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日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简洁遗忘,那怎么办呢?(登记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登记来,老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状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四)小结 师:今日我们会用加减运算本领取钱、购物,还会用记录单记录登记自己购物的状况,真能干,那你觉得用记录单记录这

5、种方法好吗?为什么(便利、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更好的表格来关怀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绍给爸爸妈妈或小伴侣。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乐观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沟通,孩子将这次活动的阅历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2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的数字后支配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玩耍为主,通过玩耍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赛”中增士气,“乐”中长才能。意在通

6、过趣味性的玩耍激发幼儿学习爱好,把枯燥的数学学问融入玩耍,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科教学关怀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教学学问”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把握概念、法规等学问,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活动目标: 1.熟识相邻数,初步探究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在玩耍的情景中让幼儿能感知相邻数。 3.进行伴侣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4.体验数学活动的欢快。 5.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气。 6.进展观看、辨别、归案的力气。 7.宠爱数学活动,情愿参与各种操作玩耍,培育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预备: 1.圆片教具若、

7、,磁性黑板、1-10的数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 2.幼儿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小伴侣们,你们有伴侣吗?你们的伴侣是谁呢? 二、熟识相邻数,初步探究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老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数量分别是2和3.师:第一排圆片有几个?其次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其次排圆片怎样?其次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2比3少1,3比2多1。 2、老师在3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4个圆片。 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其次排圆片怎样?其次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3比4少1,4比3多1. 3

8、、老师以中间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 师:3比2怎样?3比4怎样? 4、师小结: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伴侣”就是2和4.通常我们就把这排在一起的3个数叫相邻数。 5、老师把2个圆片取下,在4个圆片的下面贴上5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4比3怎样?4比5怎样?所以4的相邻数是3和5. 6、老师把3个圆片取下,在5个圆片下面贴上6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5和4怎样?5比6怎样?所以5的相邻数是4和6。 7、老师直接说数字6、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

9、10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三、玩玩耍“找伴侣”,巩固对相邻数的熟识。 1、“找伴侣”的玩耍。 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110的数卡。老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伴侣时,音乐开头,幼儿找本组的伴侣时,音乐开头,幼儿找到本组的伴侣,音乐停止,2、3、4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位幼儿演示,然后玩耍连续。) 2、卡片玩耍。 师事先发给幼儿110的数字卡片,老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伴侣”,并将卡片举起。 (通过玩耍的形式巩固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四、结束部分。 1、玩耍后评价。 2、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相互关怀,团结友爱。 (设计

10、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支协作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爱好,再连接到数字伴侣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叙述、幼儿玩找伴侣的玩耍、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关怀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孩子们心情高涨,老师请幼儿找伴侣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伴侣们做“找伴侣”的玩耍时,活动气氛特殊活跃。 但在最终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快速地找出卡片,

11、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10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玩耍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玩耍。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宠爱动手操作,进行简洁的对比、分类、估量、推断等活动,对四周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轻重、大小感爱好,宠爱尝试比较,针对这个特点,因此,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让幼儿用自然估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推断物体的轻重,进展感知与推断力气。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能正确推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接受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

12、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力气。 5.激发幼儿学习爱好,体验数学活动的欢快。 6.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 7.有爱好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能正确推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活动预备 1.小熊、小兔、小鸭子毛绒玩具各一件;跷跷板;电脑课件。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推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

13、轻、谁不重也不轻。通过目测的方法推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人了活动,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爱好。 2.多种材料的探究。 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觉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 (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 (4)发觉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球重。 (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惊异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3.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供应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

14、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制造性思维。 (1)先比较、推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2)引导幼儿自由探究,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转变物体轻重。 老师引导幼儿比较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比较时,通过幼儿探究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制造性,而对于思维品质的培育是大班数学活动必不行少的重要目标。 通过前面的活动,幼儿对轻重有了感性的熟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阅历,挑战幼儿思维,通过对天平中不同的西瓜与梨,同等重量点燃着的蜡烛,皮球与溶化冰块的比较,为幼儿探究比较制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幼儿在争辩中,思维进一步激活

15、并得到拓展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敬重幼儿的进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头,老师以玩耍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爱好。接着,老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特别生疏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乐观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制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接受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爱好,能乐观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培育幼

16、儿的观看力、推断力及动手操作力气。 3、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 4、激发幼儿学习爱好,体验数学活动的欢快。 5、宠爱数学活动,情愿参与各种操作玩耍,培育思维的逆反性。 6、培育幼儿边操作边叙述的习惯。 7、提高规律推理力气,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预备 水鬼卡片若干、手套、筷子、袜子等,卡片110圆点幼儿每人一张,三角形、圆形卡片幼儿每人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在森林里住着两个小精灵,一个叫单单,一个叫双双。单单小精灵全部的东西都是单数的,双双小精灵全部的东西都是双数的,可是有一天,调皮的小猫把它们的东西全弄乱了,这可急坏了单单和双双,它们想请小

17、伴侣帮帮忙,把它们的东西分出来,好不好?(出示单一的,成双的日常用品)让幼儿来分一份,哪些是单数,可以单独用;哪些是双数,要两个一起用。 2、小结: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单数的,像剪刀、笔等, 可以单独使用,有些物品是双数的,如筷子、手套、袜子等,要两个在一起才能使用,这叫成双成对。 二、查找单、双数物体。 请小伴侣找一找,在你们身体上有那些是单数的好伴侣,那些是双数的好伴侣。 三、巩固区分单、双数。 玩耍:查找单单和双双给我们寄来了邀请卡,请我们到森林里玩。(出示图形)可是邀请卡上必需请小伴侣填上正确的密码才能进入森林,小伴侣看三角形图是单单的邀请卡,你要填上10以内的单数,而在双双的圆形图邀请

18、卡上要填上10以内的双数。 四、练习: 请小伴侣在已画有110圆点的纸上用笔圈一圈,然后把单数和双数按要求填写好。 教学反思 单数、双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知幼儿单、双数的条件,幼儿能简洁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久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情愿去查找发觉,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查找身体上的单双数”我觉得特殊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看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熟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19、。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欢快。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究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体验数学活动的欢快。 6、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7、进展观看、辨别、归案的.力气。 活动预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支配。 2、请家长为孩子预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老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知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看钱币,读一读上

20、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争辩: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预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伴侣只有10元钱,每个小伴侣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争辩,作出预备。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老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相互沟通,叙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熟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迟疑着是让老师自己预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

21、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协作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或许预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欢快,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准备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协作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准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熟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觉他们大多已经能精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

22、其实就是一个发觉,探究,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知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受,那欢快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确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信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6 设计意图 在进行“动物王国”主题活动中,我们发觉幼儿由于前期阅历的缺失。常常会错误地认为“大的物体重,小的物体轻”。为关怀幼儿形成正确的阅

23、历,我以跷跷板为切入点。设计了集体教学活动,并与区域活动有机融合,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记录来分析比较、推理推断物体问的轻重关系。尝试在玩耍情境中,引领幼儿乐观地探究,欢快地学习。自主地成长。 活动目标 1在玩耍情境中尝试操作并用计数形式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记录表分析推理和推断物体间的轻重关系。 3培育合作意识、分析观看力气,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学问阅历预备:幼儿事先玩过跷跷板玩耍。 物质材料预备:亲子制作“简易天平跷跷板”,师幼共同收集各种材质的小动物玩具和小动物玩具的图片。 老师示范用材料:三个小动物(跳跳虎、小老虎和小狗)、示范用记录表一张(附后)、跷跷板示范图(同幼儿操作卡

24、,附后)、简易天平一架、呈现板。 幼儿操作用材料:每3人一组,每组一架亲子制作的简易天平和一张记录表,每组一个篓子(里面有三个动物玩具,每组都不一样),自选跷跷板操作卡人手一张(图片可插入相应地方,便利幼儿改错),幼儿绘画的小动物图片若干,硬币、记号笔、篓子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引题 1老师出示天平跷跷板:最近,我们班的小伴侣迷上了玩天平跷跷板。这么好玩的玩具,不但吸引了我们小伴侣,也吸引了许多小动物。看,谁来了?(跳跳虎来了) 2老师引导语:跳跳虎可宠爱玩天平跷跷板了,它一下子就跳到了跷跷板的一头。咦,现在跷跷板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二、操作探究:怎样让跷跷板两边一样平

25、 1沟通争辩。老师引导语: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天平跷跷板的两边一样平吗?(可以在跷跷板的另一头也放上东西) 老师:跳跳虎找来了许多硬币,那要在跷跷板的另一头放多少个硬币两边才会一样平呢? 2老师请一幼儿在跷跷板的另一头慢慢放上硬币,直到跷跷板变平衡为止。(提示:硬币要一个一个轻拿轻放) 3点数硬币个数。老师引导语:现在跷跷板的两头一样平了吗?刚才这位小伴侣在跷跷板的另一头放了几个硬币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4老师示范记录(小狗和小老虎后面的格子里先空着):在跳跳虎后面相应的格子里写上数字“9”。 老师小结:原来跳跳虎和9个硬币一样重。 三、小组合作,在操作中巩固10以内的计数 1分小组合作探究。

26、老师引导语:许多小动物都想来玩一玩让天平跷跷板两边平衡的玩耍。在你面前来了哪些小动物,你熟识它们吗?假如把你面前的某一个小动物放进天平跷跷板的一头,那另一头需要放进去几个硬币才能使跷跷板两边一样平呢?小伴侣想不想试一试?老师提出具体要求:A三个小伴侣一组,协商一下,一个做记录员,记录操作结果,另两个是操作员。B一个操作员把小动物轻轻放进去,另一位操作员轻轻地一个一个增加硬币,直到天平两边一样平。C当天平跷跷板平衡的时候,三位小伴侣一起数一数有几个硬币,记录员把硬币的个数记录到小动物后面的格子里。 2幼儿分小组探究并记录,老师重点指导幼儿数清楚硬币的个数,并把数字填写到小动物后面相应的格子里。

27、四、分析记录表,比较三个动物的轻重 1观看分析记录表。老师出示示范记录表:刚才大家在操作的时候,老师也做了一张记录表,请你们看一看老师记录的是哪三个小动物?表格上的三个小动物谁最重,谁最轻呢?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呢? 老师小结:原来我们只要比较记录表上硬币的个数,就可以知道三个小动物谁最重谁最轻了,这个方法真好。 2用两种不同的标记区分最轻和最重的动物。老师引导语:请你们也仔细看一看你面前的记录表,比一比,三个小动物谁最重谁最轻,请每组的记录员在最重的小动物前面的格子里画上“O”,在最轻的小动物前面的格子里打“”。 3幼儿分组操作,老师指导幼儿比较记录表上数字的大小并在相应的地方做标记。 五、运用

28、记录表。推理推断跷跷板两头动物的轻重关系 1观看分析跷跷板图片。老师引导语: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好玩的跷跷板呢,假如在跷跷板的两头也坐着两个小动物,请你猜猜看,哪一头的小动物比较轻,哪一头的小动物比较重?为什么?(轻的一头会翘起来,重的一头会垂下去。) 2推理小动物在跷跷板两头的位子。老师手指示范用记录单:这里的三个小动物,也想坐上这个跷跷板。仔细看一看记录表,想一想,你认为谁会坐在跷跷板的这一头,谁又会坐在跷跷板的另一头呢?还有小伴侣有不同的想法吗? 3老师依据幼儿的回答在跷跷板图片的两头摆上相应的动物卡片,并适时追问:你们同意这位小伴侣的想法吗?为什么? 4幼儿自选跷跷板操作卡独立操作。老师引

29、导语:请仔细看看面前的记录表,然后帮记录表上的小动物在跷跷板两头找到合适的位置。(老师巡回指导提示同一小组的小伴侣可以相互检查一下同伴的操作卡。) 5集体沟通争辩。老师引导语:你的跷跷板两头可能坐着哪两个小动物,请带上你的记录表和操作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为什么? 老师小结:依据这张记录表,我们就能知道可能是哪两个小动物在玩跷跷板了。 六、拓展提升:初步感知加减法的实际运用 1引出问题。老师引导语:小伴侣刚才在操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问题?遇到了什么问题?幼儿:表格上的三个小动物轻重都不一样,它们怎样玩让跷跷板平衡的玩耍呢? 2争辩沟通。老师手指示范用记录表

30、:假如让这张记录表上的小狗和小老虎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头,跷跷板会变得怎么样?为什么? 老师:要让它们坐上去跷跷板还要保持平衡。怎么办呢? 老师适时追问:假如我们在小老虎这一头加硬币,请你仔细看看记录表,猜猜看,你认为需要在小老虎这一头加上几个硬币跷跷板就会变平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幼儿:加一个硬币就可以了,由于5减4等于1,它们俩相差一个硬币的重量。 3老师用天平跷跷板验证幼儿的想法并记录。 老师小结:从记录表上我们发觉它们只相差一个硬币的重量,所以在小老虎这边加上一个硬币两边就平衡了,真好玩。 4引出问题。老师引导语:刚才我们用加硬币的方法让天平跷跷板保持平衡,假如不加硬币可以让跷跷板两边

31、保持平衡吗? 老师将跳跳虎放进天平跷跷板的一头:小伴侣想一想,另一头假如不放硬币,怎样让跷跷板保持平衡呢?为什么呢? 幼儿:另一头同时放上小老虎和小狗,由于5加4等于9,正好和跳跳虎一样重,天平跷跷板两边就会一样平了。 5幼儿再次用天平跷跷板验证猜想并记录。 延长活动 老师引导语:在你的记录表里也有三个小动物,假如也让它们玩一玩让跷跷板变平衡的玩耍,你会怎么做呢?我们在区角玩耍的时候再来试一试好吗? 附:老师示范用记录表 比一比谁轻谁重 动物名称 硬币个数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比较2-3种物体的轻重。 2、初步学习运用等量替换的方法感知、理解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3、

32、学习运用推理的方法解决活动中消逝的问题。 4、引导幼儿乐观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爱好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预备: 1、天平1台,玩具水果,教学挂图二。 2、形状不同的积木若干,幼儿用书第39页的操作材料。 3、幼儿已有使用天平的阅历。 活动过程: 一、老师用天平称量,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1、老师出示天平,启发幼儿叙述天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2、老师引导幼儿观看用天平称水果,实际感受水果之间的重量关系。 3、老师出示玩具水果,用天平称量,引导幼儿发觉它们之间的重量关系。 4、引导幼儿观看、了解三种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推导、理解西瓜和苹果之间的重量关系。 二、引导幼儿

33、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玩耍那组找得又对又快。 三、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39页推断推理中给一样重的打勾和跷跷板的练习。 活动反思: 在进行本课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出示图片跷跷板。问大家:玩过跷跷板吗?现在出了一个问题:只有你爸爸一起玩跷跷板,那你怎样把爸爸翘起来呢?这个问题较具有激发性,同学能够较好的依据生活阅历进行发言。有的同学说可以自己报一块大石头,或者再找一个伙伴。这个时候,我强调一遍,只有你和爸爸,不能抱起她的东西,或者找一个同学。这样同学们的思维就只能从爸爸,自己和跷跷板身上进行找了。同学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这个较为情景较为单一的环境中,这样同学就能够更好的的思考。从同

34、学的回答中看,同学能够进行较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下面的解决问题:利用杠杆尺怎样能够将另一侧进行翘起。同学依据自己的猜想,纷纷进行操作。在操作之前我给出的问题是在位置3处,挂3个钩码,问在另一侧挂几个钩码才能够将另一侧的钩码进行翘起。在操作的过程周中,同学在另一侧的挂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一个位置过一个,有的三三两两的挂。总之他们的将我提出的问题解决。但是这现象进行总结量化的时候就较为的简洁。而同学不需要进行这样的简洁的学习。至少不是全部需要这样简洁的探究。现在看来,可以在指导试验的时候,指导个别现在的同学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汇报得出结论。或者再探究之前将这个问题简化:比如在另一侧只能在固定的位

35、置挂钩吗,要求挂一位置,要么2位置,这样同学就会更加明确的去操作了。然后在提出较为简洁的要求,但是实际操作较为简洁的问题,让同学进行操作。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由于同学进行进行较为长时间的操作,同学的试验跨越两节课。我想在以后的支配中,要进行更为优化的支配效果会更好的。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8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行程。 2、初步熟识时钟,正确地辨认整点。 3、引导幼儿乐观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力气。 5、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气。 活动预备: 1、挂图第10号:我的一天。 2、挂钟一个,长针、短针做成手状。 3、幼儿自制的时钟人手一个。 4、小闹钟的音乐 5

36、、大鼓一个。 6、“我的一天”小卡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小闹钟”你好。 听听音乐看看钟,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老师念绕口令:长针长,短针短;长针走得快,短针走得慢;长针走一圈,短针走一步。 老师边念绕口令边拨钟。如:如长针短针握握手,12点钟;长针短针排一排,6点钟;长针握12,短针握1,1点了。 幼儿在自己的钟上拨出与老师相同的钟点,并读出时间。 2、说说“我的一天”。 与幼儿一起争辩一天要做哪些事。(老师依据幼儿的叙述出示相应的图片) 幼儿将卡片按时间的前后挨次排好队。 看老师的钟面,幼儿在自己的钟上拨出相应的时间,并举起相应的卡片。 3、玩耍:“小闹钟” 听一遍音乐,老师敲鼓数下,幼

37、儿拨出钟点。 老师拨出钟点,幼儿用肢体表现相应的生活情景。如:老师拨12点,幼儿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反思: 本堂课我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细心设计,活动预备充分,层次清楚。幼儿通过观看、操作,熟识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了看整点。 本堂课的开头部分我以听音乐唱小闹钟歌曲,引出主题,我提问:“刚才唱的是谁呀?”小伴侣都能说出是小闹钟。随后我通过念绕口令让幼儿了解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小伴侣的学习爱好很深厚。 本堂课的其次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通过让幼儿说说我的一天,说说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猜猜看那些事情是在几点钟做的,为下面的活动:幼儿在钟面上拨出钟点做铺垫。但是我在引导他们说出一

38、天中做了哪些事情时,讲得过于细致、所以占掉的时间比预设的多了几分钟,因此,把最终一个环节:幼儿练习(活动材料其次册第9页)改为了延长活动。 从整堂课来看,幼儿的学习爱好很浓,尤其是在玩耍小闹钟时,他们能依据我拨出的时间用肢体做出相应的生活情景。 孩子们在这堂课的精彩表现,比我预想的要胜出一筹。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9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熟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就能自发的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了满足孩子们猛烈的探究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

39、幼儿更好地把握图形的基本特征,进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力气和语言表达力气。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已经学过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熟识。 2、在了解这几种图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能制造性地进行图形的组合拼搭。 3、鼓舞幼儿大胆想象,进展他们的动手操作力气、想象力和思维力气。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玩耍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预备: 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胶棒、白纸、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对图形的熟识 出示各种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小伴侣回答后,贴到黑板上,老师有意识的把出示的图形组合成一副画面,让幼儿

40、观看。现在老师变成了一个魔术师,把图形组合在一起,发生了什么奇异的事情呢? (二)巩固对图形的熟识 点击乌龟。引导幼儿观看。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点击。方法同上 (三)运用图形拼搭物体 1、供应图形和图片,让幼儿尝试拼搭 2、集中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力,激发幼儿拼搭的爱好 师:图形不仅可以拼搭成一个个物体,而且还可以变成不同的数字。你们觉得好不好玩? 3、幼儿尝试运用多种图片组合拼搭物体 (四)动手操作,自由想象拼搭 幼儿自由拼物体,鼓舞幼儿大胆想象,和老师拼的不一样。 师:你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也做一名魔术师,用图形组合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呢? (五)活动评价与延长 1、请个别有代表

41、性的幼儿拿作品到前面,让他说出他拼的图片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并把制作理由讲给大家听。 2、老师乐观评价。 3、老师鼓舞幼儿用手中的图形自由组合画面,幼儿用自己的理解把这幅画编成故事叙述。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伴侣来说是个很快乐的课程,由于整节活动中玩耍的时间多,而且小伴侣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娴熟把握、灵敏运用却不是那么简洁。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10 设计背景 本内容为学前班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是在幼儿把握5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依据幼儿年龄特征,为了让幼儿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把握学问,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和操作等活

42、动,使幼儿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 2、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景和玩耍中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培育合作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 3、培育观看、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气。 4、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气。 5、激发幼儿学习爱好,体验数学活动的欢快。 6、提高规律推理力气,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7、培育幼儿的观看力、推断力及动手操作力气。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得数是5的加法。 教学难点:依据数的组成学习加法。 活动预备 活动预备:孙悟空图片、实物(1朵白色的花,4朵粉红色的花,一棵贴有数字4的.树,一棵贴有数字5的树);背景图(苹果树上2个黄色的苹果,3个红色的苹果,河里3条大鱼,2条小鱼);写有得数是5的加法算式的树叶、火车头头饰;贴有车厢号码的火车车厢挂饰、每个幼儿一张写有加法算式的火车票;15数字卡,“+”卡、“=”卡。 学具预备: 每个幼儿5个桃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预备 1、幼儿边唱边跳歌曲小青蛙找家入座 2、复习:(小玩耍)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5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凑数”小玩耍好吗? 幼儿:好。 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一的手势),你出几? 幼儿:你出“1”,我出“4”。(打四的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