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教案【优秀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上册教案【优秀4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一语文上册教案【优秀4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有关夏季风景的画面。 让学生说一说对夏季的感受,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
2、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鉴赏能力。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出示)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指名朗读。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词的音。 2、解释词语。 五、初读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哪一自然段中表现的? 2、讨论交流。 3、初步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六、研讨赏析。 重点研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从夏天的蓬勃生命力、夏天的色彩、夏天的紧
3、张旋律来感受夏天的景美、人勤。 1、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师生讨论交流,在读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热烈、奔放以及农民们的辛劳,夏季确实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 八、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夏天的景象。 九、布置作业。 1、仿照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例: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期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2、收集有关夏的诗句及散文。 附:板书设计。 自然景色 13 夏感 金黄色彩 景美 人勤
4、紧张旋律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3、掌握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用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分析人物。 3、采用讨论、质疑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去关心中国农民的生活壮态。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爱心、
5、爱护儿子的慈父的身影,今天我们大家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即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 二、自渎感知,整体把握 李森祥简介:浙江衢县人。1975年18岁时参军入伍,1987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发表以小学教师、台阶为代表的一批短篇小说作品。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三、积累字词 凹凼尴尬烦躁涎水门槛撬开大庭广众微不足道 四、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准备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学生活动: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内容,抓住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复述。 2、思考下
6、列问题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4)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3、讨论,明确 (1)“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 (3)父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却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五、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分析人物形象 (1)找出最让
7、你感动的描写父亲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即体现父亲的什么特点)。 分组讨论,明确: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要强、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2)总结父亲的形象特点 父亲是中国农民父亲的典型形象,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敬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2
8、、理解作者情感 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点拨: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3、掌握写作特点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写得详细? 点拨:详略是由文章的中心而定的。本文以“台阶”为线索来塑造父亲的形象,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教后反思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亲,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就是支撑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
9、悦,感谢父亲! 同时,这篇小说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但农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像文中这位父亲生活的艰难,根源在于农村经济落后。我们有责任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为实现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三 综合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活动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
10、受和真切体验。 活动重点 搜集语言现象并归类整理。 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搜集调查资料,分组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一个有趣的广告阐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有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这则广告从反面人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人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在一句“没有加入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现出产品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品则回味
11、无穷。 二、出示活动目标 四个小组分别展示 广告集锦: 信心型 功用型 对比易记型 超常搭配型 校园风: 精选校园流行语,如: 哇噻 酷毙了! 帅呆了! 口语荟萃: 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 街头巷尾: 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欣赏优秀的店名如家乐福。 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 根据语言形式分为四类: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的冲击,初步思考其优缺点。 三、教师总结 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布置作文,任选一题,按照要求写作。 四、活动小结 -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
12、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 半明半昧 静寂 霎眼 星群密布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欣赏文中描写的观看繁星的情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感受。 4、热爱生活,学会欣赏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的表达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1)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 向学生提供有关资料,以便学生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a.作者简介
13、。 b.写作背景。 学生: (1)阅读课文及教师提供的材料。 (2)普通话诵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3)熟读课文第三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导入新课: 巴金热爱大自然,对夜空繁星的情景进行了观察感受,文中是如何写观察到的情景及感受的,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1、根据文后“探究练习一”第一句,理清课文结构。 (学生先个人思考,然后讨论发言) 参考意见: 第一部分(第1段): 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 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
14、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2、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繁星进行了观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这些感受?(学生先用铅笔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然后与前后左右同学探讨交流,准备在全班发言) 参考意见: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话。”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
15、面几颗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3、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意见: 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生动、形象的表达感情。 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是为了突出他看繁星时温馨甜美的感受;把星天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和谐的感受,它们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4、细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理解本段中心:写“我”每晚在美的环境中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 (3)理清思路: 仰 望 欲 睡 沉 睡 (14句) (58句) (910句) (4) 按以上思路逐层分别背诵,然后合成背诵全段。 5、阅读第五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1)“那个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指英国人指给“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 (2)怎样理解“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一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船在动,星也在动”。 (此题如学生提出其他理由,只要合理亦可) 四、作业 1、诵读全文并背诵第三段。 2、你观察过夜晚的星空吗?请写出你的感受。 3、搜集有关星空的故事,并以文字记录下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