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岗位实务》图文课件-002.ppt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5817616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X 页数:103 大小:87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岗位实务》图文课件-00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成本会计岗位实务》图文课件-00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岗位实务》图文课件-00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岗位实务》图文课件-002.pptx(10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项目二项目二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要素费用核算的基本掌握要素费用核算的基本方法方法掌握材料费用的归集与掌握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分配掌握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掌握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分配掌握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掌握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分配掌握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任务任务1 1 掌握要素费用核算的基本方法掌握要素费用核算的基本方法根据前述项目一中任务3成本费用核算一般程序,首先要分配发生的要素费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如果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称为直接生产费用,如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职工薪酬、燃料及动力费、机器设备折旧等各项费用;如

2、果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称为间接生产费用,如生产车间的机物料消耗、辅助生产工人和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厂房的折旧等各项费用。直接计入费用是指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或某一生产部门的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如果能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并有专设成本项目,其费用称为直接计入费用。如生产某种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等,应直接计入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有关“直接材料”、“燃料机动力”、“直接人工”等成本项目。一、间接计入费用核算概述一、间接计入费用核算概述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或某一生产部门,而需采用一定方法在各产品、各部门之间分摊

3、的成本费用。如生产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直接材料、生产工人计时工资、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等。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恰当的方法,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项目。企业产品生产的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为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为间接计入费用。但是,如果企业或企业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其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均为直接计入费用。如果企业或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其费用均为间接计入费用。分配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间接计入费用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有三类:一是成果类,如产品的产量、体积、产值、重量等;二是消耗类,如产品耗用的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材料消耗量、材料消耗费用等;三是定

4、额类,如材料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产品定额工时等等。在具体选择分配标准时,应注意所分配费用的多少,与标准的密切程度,标准资料取得的容易程度,计算是否简便。总之,既要简化工作量,又要分配结果科学合理。二、间接计入费用分配基本方法二、间接计入费用分配基本方法间接计入费用分配计算公式如下:间接计入费用分配计算公式如下:某项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该项待分配费用总额/各分配对象分配标准之和某分配对象应负担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数费用分配率各项要素费用分配后,直接或间接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科目。基本生产费用中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各有关成本项目中;间接计入费

5、用和视同间接计入费用处理的部分直接生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中。对于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且专设成本项目的要素费用,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中有关成本项目;间接计入费用记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月末,将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再采用一定方法,进行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属于产品成本受益的,转入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明细账。月末将“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发生额采用相应的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经过上述程序之后,

6、本月基本生产车间各种产品负担的全部费用均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和所属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成本项目中。将这些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就可以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对于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费用,应分别用“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账科目及有关明细账进行归集,最后换入“本年利润”科目,计入当期损益。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分配,都应编制相应的费用分配表,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的成本、费用明细账,并根据相应的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有关总账。本项目中为减少篇幅,以会计分录代替记账凭证,账簿登记略。【典型任务案例】【典型

7、任务案例】【任务1-1】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发生生产工人职工薪酬540 000元,其生产工时分别为:40 000工时、50 000工时、90 000工时。任务要求: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工作过程:步骤1:计算生产工人职工薪酬分配率。计算公式如下:生产工人职工薪酬分配率=540 000/(40 000+50 000+90 000)=3(元/工时)步骤2: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甲产品生产工人职工薪酬=40 0003=120 000(元)乙产品生产工人职工薪酬=50 0003=150 000(元)丙产品生产工人职工薪酬=90 0003=270 000

8、(元)任务任务2 2 掌握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材料发出的核算概述一、材料发出的核算概述材料费用包括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而发生的费用。这些材料无论是外购的还是自制的,其费用核算方法均相同,主要包括材料发出核算和材料分配的核算。进行材料费用核算,首先是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然后按照材料发出的具体用途分配材料费用,并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和各种经营管理费用中。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生产车间、各部门领用的材料,要按规定办理领料手续,填制领料凭证,作为材料发出的依据。会计部门应对领料凭证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核,只有审核无误的领料凭证才能据以发料。

9、企业发料的领料凭证一般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和“领料登记表”。但为了控制材料领料、节省材料费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应采用限额领料单,并按限额在规定的时间内领用,若超限额领用,必须重新办理领料手续。月末,生产若有材料剩余,应办理退料手续。对于车间已领未用、下月不再使用的材料,应填制“退料单”,将余料退库;对下月仍需耗用的材料,可以办理“假退料”手续,同时填制一张本月的退料单和一张下月的领料单,而材料实物仍留在生产车间。二、材料发出计价方法二、材料发出计价方法企业发出材料,有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两种方法。企业发出材料,有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两种方法。材料按实际成

10、本计价,其材料明细账中材料收入金额按照收料凭证中的实际成本登记,而材料发出的实际成本,则可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先计算发出材料实际单位成本,并以所计算的实际单位成本对各领料凭证进行评价。“原材料”明细科目的借、贷方均按材料的实际成本以相应的计价方法进行登记,然后根据企业的账务处理程序要求登记“原材料”总账。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材料收发业务均按计划单价对材料收发凭证计价。材料明细账中材料的收发金额依据收发料凭证,按计划成本登记。在计划成本计价下,原材料收入金额是计划成本,往往与材料的实际成本有所差别,形成材料成本超支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或

11、材料成本节约额(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即通常所说的材料成本差异额。而且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材料发出金额也是计划成本,为此,需要按月计划并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在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结转节约差异时,也可以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为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应根据“原材料”账户所提供材料计划成本资料及“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所提供的材料成本差异资料,先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以调整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是指材料成本

12、差异与材料计划成本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100%然后,根据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及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和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计算公式如下: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表示超支差异,“”表示节约差异)上述公式中所计算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和材料成本差异额,正数表示超上述公式中所计算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和材料成本差异额,正数表示超支,负数表示节约。支,负数表示节约。【典型任务案例】【典型任务

13、案例】【任务2-1】某制造企业按材料类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某月甲类材料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为9 240元,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1 180元;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735 510元,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为70 490元,当月发出材料成本为597 200元。任务要求:根据资料计算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额和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工作过程:步骤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9 240+1 180)/(735 510+70 490)100%=1%步骤2: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成本差异=597 200(1%)=5 972(元)步骤3: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实际成本=59

14、7 2005 972=591 228(元)从【任务2-1】完成结果可见,尽管材料按计划成本发出,但通过调整材料成本差异,仍然能将发出的材料还原为实际成本。因此,企业生产产品和经营管理所耗用的是实际的材料成本。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核算,其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核算,其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利于材料供应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分析。在计划成本计价下,“材料采购”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不仅反映各种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也能反映外购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通过该账户所提供的数据,将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可以确定外购材料成本的超支或节约情

15、况,并反映在“材料成本差异”总账及所属明细账中。因此,可以分析和考核材料成本的计划执行情况。另外,企业自制、委托加工等材料所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也反映在“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中,因此,可以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及所属明细账所提供的材料成本超支或材料成本节约的资料,分析企业材料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便于采取相应措施,改善企业材料供应的经营管理水平。(2)利于企业生产车间、经营管理各部门对耗用材料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在计划成本计价下,企业生产车间、经营管理各部门发生的材料费用是先按实际耗用的材料数量乘以材料计价单价计算,然后再调整分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变动,即

16、“材料价格差异”对各生产车间、经营管理部门所耗材料费用的影响,表明各生产车间、经营管理部门所耗材料费用主要是数量因素变动,即“材料数量差异”的影响。责任明确,便于考核各生产车间、经营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3)利于企业材料核算和产品成本核算工作的简化。在计划成本计价下,可根据材料固定的计价单价随时对材料的收发凭证进行计价,而无需根据材料收入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同时,发料凭证也不需要根据不同的计价方法,或是对每批发出材料单独计价,或是月末加权平均计价。因此,简化了材料收发计价工作。另外,对材料明细账中的收入、发出、结存,平时只需要登记数量,不需要登记金额;月末根据收入、发出、结存数量乘以计价单价,

17、计算并登记收入、发出、结存金额,简化了材料明细账的登记工作。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企业采购和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通常是按材料类别计算,而且一般都是按材料类别计算各类材料成本差异率,因此,简化了材料成本及生产经营管理中耗费材料费用的计价工作。由此可见,按计划成本计价,简化了有关的核算工作,可以较大地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一、原材料费用分配核算一、原材料费用分配核算根据材料发出核算中计价后的发料凭证,按材料发出的用途进行归类汇总,根据材料发出核算中计价后的发料凭证,按材料发出的用途进行归类汇总,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原材料费用分配核算。其中,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原材料费用分配

18、核算。其中,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或助于产品形成的直接计入材料费用,应直接记入该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或助于产品形成的直接计入材料费用,应直接记入该产品的的“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间接计入材料费用,则采成本项目;对于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间接计入材料费用,则采用恰当的标准分配计入相应产品用恰当的标准分配计入相应产品“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成本项目。间接计入材料费用的成本项目。间接计入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分配方法主要有:1 1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原材料和主要材料的耗用量与产品重量有密切关系的产品生产。如铸造厂和铸造车间生产的

19、铸造件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典型任务案例】【典型任务案例】【任务2-2】某铸造厂生产甲铸铜件和乙铸铜件,共同耗用铜料费用180 000元,甲铸铜件重8 000kg,乙铸铜件重2 000kg,如何确定原材料费用分配?工作过程:步骤1: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共同耗用材料费用/各产品重量之和=180 000/(8 000+2 000)=18(元/kg)步骤2:计算甲、乙铸铜件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铸铜件材料费用=8 00018=144 000(元)乙铸铜件材料费用=2 00018=36 000(元)2 2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实行定额管理的企业,因为有比较完整的、准确的单位消耗定额

20、资料,可实行定额管理的企业,因为有比较完整的、准确的单位消耗定额资料,可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是指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材料数量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是指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材料数量有限。按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间接计入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有限。按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间接计入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品=该种产品实际产量材料单位消耗定额 分配率=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数量=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数量材料单价为了简化原材料分配计算,在实际工作中也可

21、以按定额消耗量比例直接分为了简化原材料分配计算,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按定额消耗量比例直接分配实际消耗的材料费用,计算公式为:配实际消耗的材料费用,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实际消耗的总成本/各种产品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分配率【典型任务案例】【典型任务案例】【任务2-3】湖滨厂2012年12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消耗A材料。甲产品的单位消耗定额为3kg,乙产品的单位消耗定额为2kg。12月甲、乙两产品产量分别为800kg和300kg,实际消耗A材料2 100kg,计划单价为3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任务要求:(1)计算分配甲、乙两产品应负担的A材

22、料费用;(2)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3)完成相关业务记账凭证(会计分录)。工作过程:步骤1:计算甲、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甲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8003=2 400(kg)乙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3002=600(kg)步骤2:计算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2 100/(2 400+600)=0.7步骤3: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A材料数量甲产品应负担的A材料数量=2 4000.7=1 680(kg)乙产品应负担的A材料数量=6000.7=420(kg)步骤4: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A材料费用甲产品应负担的A材料费用=1 68030(12%)=49 392(元)乙产品应负担的A材

23、料费用=42030(12%)=12 348(元)步骤5: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原材料费用的分配,通过编制原材料分配表进行。根据有关领料凭证及【任务2-3】湖滨厂资料,编制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如下表所示。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原材料费用分配表步骤6:根据原材料分配表应作如下会计分录:(1)借:基本生产成本 242 000 辅助生产成本 9 740 制造费用 46 570 销售费用 12 180 管理费用 3 440 在建工程 36 000(假设不考虑增值税)贷:原材料 349 930(2)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6 998.60贷:基本生产成本 4 840 辅助生产成本 194.80 制造费用 931.

24、40 销售费用 243.60 管理费用 68.80 在建工程 720.00(假设不考虑增值税)【任务拓展】【任务拓展】【任务2-3】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化如下:步骤1:计算甲、乙产品的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2 10030(12%)/(2 400+600)=20.58(元/kg)步骤2: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产品应负担的A材料费用=2 40020.58=49 392(元)乙产品应负担的A材料费用=60020.58=12 348(元)上述两种分配计算结果一致,明显后者简便,但采用后一计算方法不能如实反映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消耗数量,会弱化材料实物数量管理,在具体选择方法时,应加以注意

25、。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多种产品共同消耗一种材料,即可按上述公式分配。若是多种产品共同消耗多种材料,也按上述公式分配费用,就比较繁琐。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可按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所消耗的实际原材料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该种材料单位定额费用其中:其中:材料单位定额费用=该种材料单位消耗定额该种材料计划单价 分配率=各种材料实际消耗总成本/各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应用上述计算方法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设有专项成本项目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直接用于辅助生产并设有专项成本项

26、目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直接材料”项目;用于生产车间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材料费用,应借记“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及所属各车间明细账;用于经营管理而发生的材料费用,分别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科目。所发生的各项材料费用,贷记“原材料”科目。二、燃料费用分配核算二、燃料费用分配核算燃料费用可参照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进行分配,也可根据各产品直接计入原材料费用的比例分配。对于燃料费用占有比例的企业,可以单独设置“燃料”总账科目或作为原材料科目下的二级科目,并在产品成本项目中单设“燃料及动力”项目,对燃料费用进行单独核算,这便于加强对燃料费用的管理。【典型任务案

27、例】【典型任务案例】【任务2-4】湖滨厂生产甲、乙两产品共同消耗燃料,12月燃料费用计划成本为89 500元,燃料成本差异率为1%。任务要求:(1)现根据表2-1资料,按甲、乙两产品直接计入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燃料费用;(2)编制燃料费用分配表;(3)完成相关业务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工作过程:步骤1:计算燃料费用分配率燃料费用分配率=89 500(1+1%)/(126 600+52 400)=0.505步骤2: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甲产品应负担燃料费用=126 6000.505=63 933(元)乙产品应负担燃料费用=52 4000.505=26 462(元)企业生产经营中领用的燃料,若

28、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应分别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和所属成本明细账中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借方;用于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燃料费用,则借记“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及所属各车间明细账中有关费用项目;用于经营管理发生的燃料费用,分别借记“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科目有关费用项目。所发生的各项燃料费用则贷记“原材料燃料”科目。步骤3:将湖滨厂燃料费用根据领料凭证和【任务2-4】计算结果,编制分配表如下表所示。燃料费用分配表燃料费用分配表步骤4:根据燃料费用分配表作如下会计分录:(3)借:基本生产成本 89 500 辅助生产成本 33 300 贷:原材料燃料 12

29、2 800(4)借:基本生产成本 895 辅助生产成本 333 贷:材料成本差异燃料 1 228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其原有形态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其原有形态且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包括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且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包括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一、低值易耗品摊销核算一、低值易耗品摊销核算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低值易耗品的收入、发出、结存的总分类核算应通过“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其收入、结存的核算可比照“原材料”核算的

30、有关方法进行,并按照低值易耗品的品种、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低值易耗品核算既可用实际成本计价,也可按计划成本计价。若按计划成本计价,可设置“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明细账。小企业可以不设“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设置“低值易耗品”总账科目进行核算。按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发出领用的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或分次摊销法等方法将其价值摊销计入成本、费用科目。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通常占产品成本比例较小而无须专设成本项目,可计入“制造费用”科目;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价值则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一次摊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根据低值易耗品的用途直接摊入有关的

31、成本、费用科目,借记“制造费用”科目、“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报废时,将残值作为当期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项,冲减相应的成本费用,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若低值易耗品按计划成本计价,月末则应比照材料发生核算,调整结转领用低值易耗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将领用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一次摊销法核算类似于原材料领用核算,比较简便。但低值易耗品又不完全同于原材料,其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使用,如果不分具体情况,均采用一次摊销法,将使各月的成本费用波动较大。因此,一次摊销法一般适用于单位价值较小或是一次领用金额较小,使用期限较短,易损的

32、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单次平均摊销额。分次摊销法适用于可供多次反复适用的低值易耗品。在采用分次摊销法的情况下,需要单独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和“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明细科目。摊销时按低值易耗品的用途分别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如果是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低值易耗品,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若企业按计划成本进行低值易耗品核算,月末应结转发出低值易耗品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分次摊销法能使各月的成本、费用负担合理,但工作

33、量较大。因此,一般适用于单位价值较高或在领用时数额较大的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销法的账务处理流程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销法的账务处理流程如如下下图所图所示。示。周转材料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法账务处理流程(分两次)低值易耗品摊销法账务处理流程(分两次)【典型任务案例】【典型任务案例】【任务2-5】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批,其计划成本2 500元;行政管理部门领用一批,其计划成本为500元,该批低值易耗品用一次摊销法。任务要求:完成相关业务会计分录。工作过程:步骤1:领用时借:制造费用 2 500 管理费用 5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3 000步骤2:结转领用低值易耗品应

34、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该企业低值易耗品材料差异率为+1%,则结转该月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为:基本生产车间25元(2 5001%),行政管理部门5元(5001%)。应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 25 管理费用 5贷:材料成本差异 30【典型任务案例】【典型任务案例】【任务2-6】甲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80 000元,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采用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该专用工具分两次摊销。任务要求:完成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工作过程:步骤1:领用专用工具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0 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80 000步骤2:第一次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50%借:制

35、造费用 40 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40 000步骤3:第二次领用摊销其价值的50%,残料入库,价值500元。借:原材料辅助材料 500制造费用 39 5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40 000步骤4:摊销完毕,结转摊销额并冲减在用低值易耗品价值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80 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0 000采用一次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领用的低值易耗品仍在使用,但已无账面价值,造成低值易耗品实物管理中的弊端。为此,企业应对再用低值易耗品和使用部门退库的低值易耗品加强管理,并设置相应的备查登记簿,登记有关事项。二、包装物核算二、包装物核算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

36、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包装物,根据其领料用途,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或规定的列支账户。在实际工作中,包装物的领料用途主要有: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为了反映和监督包装物的增加变动及其价值损耗、结存等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进行核算。对于生产领用包装物,应根据领用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

37、,按其实际成本计入销售费用。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一方面,应反映其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应反映其实际销售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小企业可以不设“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直接设置“包装物”总账科目进行核算。包装物领用的账务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包装物领用账务处理流程包装物领用账务处理流程【典型任务案例】【典型任务案例】【任务2-6】某化工制品有限公司,2012年12月,领用各不同规格的塑料桶作为包装所用。其中,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领用容量120L塑料桶50只,每只成本110元;随同产品销售,单独计价的15L塑料桶800只,每只成本18元;随同产品销售,不单独计价的8L方塑料桶5

38、00只,每只成本12元。任务要求:完成相关业务会计分录。工作过程:步骤1:分析领料用途,生产产品领用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随同产品销售,单独计价领用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账户进行核算;随同产品销售,不单独计价领用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销售费用”账户进行核算。步骤2:编制领用包装物业务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5 500 其他业务成本 14 400 销售费用 6 0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5 900任务任务3 3 掌握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企业耗用的动力主要有电力、蒸汽等,大部分是从外部购入,少部分是企业自行制造。若是企业

39、自行制造动力,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核算,我们将在项目三讲述。本任务着重于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核算包括外购动力归集(支出)核算和分配核算两部分。一、外购动力费用归集(支出)核算一、外购动力费用归集(支出)核算由于外购动力费用的结算方式是采用按计划预付,月终按实际发生费用进行结算。在实际工作中,每月下旬支付外购动力费用时,按实际付款数借记“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作为暂付款处理。月末将实际发生的动力费用按用途分配,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科目。通过“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科目核算外购动力费用,借方的付款数往往与贷方的实际发生费用

40、数额不一致,形成“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科目的月末余额。其借方余额表示当月的付款数大于实际发生费用数额,表明企业多付的外购动力费用;其贷方余额表示当月付款数小于实际发生的费用数额,表明企业少付(即应付而未付)的外购动力费用。借方余额可以冲减下月应付的外购动力费,贷方余额在下月支付。如果企业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用的时间是固定的,各月实际支付和应付的动力费用相差不大,甚至可以抵消,则可以不通过“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科目核算,各月实际支付的动力费用作为应付动力费用,直接按外购动力费用的用途借记有关的成本、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二、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核算二、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核算外购动力费用

41、分配时,若是直接用于生产的动力,应分别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各相应所属明细账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若是用于生产管理和组织生产的动力,应计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及所属各车间明细账中的有关费用项目;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动力则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企业所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若各车间、部门有计量仪表,可以根据仪表上所耗用的动力数及动力单价计算;若各车间、部门没有计量仪表,则可按生产工时、机器功率时数的比例分配计算。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生产耗用动力与车间、行政管理部门耗用动力都分别有计量仪表。因此,生产用动力和管理、组织生产用动力可以按计量仪表数分配。但一般生产用动力不可能按成

42、本计算对象分别装置计量仪表,因而需要采用一定方法、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通常可按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定额工时、定额耗电量等比例进行分配。【典型任务案例】【典型任务案例】【任务3-1】湖滨厂12月共耗用外购电力47 500千瓦时,每1千瓦时电不含税单价1元,外购电力费用总额为47 5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艺用电力38 000千瓦时,车间照明用电1 200千瓦时;供水车间生产用电力2 300千瓦时,车间照明用电630千瓦时;蒸汽车间生产用电3 825千瓦时,车间照明用电550千瓦时;行政管理部门用电995千瓦时。甲、乙两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8 860小时、6 340小时。任务

43、要求:(1)根据资料,计算分配外购动力费用;(2)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3)完成相关业务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工作过程:步骤1:计算各受益对象应该分配的外购电力费用。甲、乙产品应分配的外购电力费=38 0001=38 000(元)机修车间生产用外购电力费用=2 3001=2 300(元)其余各车间、部门应负担的外购电力费用以此类推计算。(略)步骤2: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应负担的外购电力费用。根据上述计算中甲、乙两产品共同负担的电费,按照两产品的工时比例在进行分配。外购电力费分配率=38 000/(8 860+6 340)=2.5(元/时)甲产品应分配电费=8 8602.5=22 150(元)

44、乙产品应分配电费=6 3402.5=15 85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用于生产并专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外购动力费用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或“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成本明细账相应的成本项目;如果未专设成本项目,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耗用的外购动力费用,则分别借记“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科目。并根据有关记账凭证贷记“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科目。步骤3:将上述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资料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如下表所示。外购电力费用分配表外购电力费用分配表步骤4:湖滨厂外购电力费用,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则根据上表资料作如下会计分录:(5)借:基本生产成本 38 000 辅助生产成本 6 1

45、25 制造费用 2 380 管理费用 995 贷:应付账款(预付账款)47 500任务任务4 4 掌握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职工薪酬的概念一、职工薪酬的概念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是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职工薪酬中所指的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具体包括三类:一是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二

46、是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独立董事)、监事会成员等(独立董事从上市公司领取的津贴也属于职工薪酬的一部分);三是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与企业未订立正式劳动合同或企业未正式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员,如企业与咨询机构、中介机构签订了一揽子协议,中介机构组织一些人员为企业提供服务,这些劳务人员也属于职工薪酬中提到的职工的范围。二、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二、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9 9号号职工薪酬的规定,职工薪酬主要包职工薪酬的规定,职工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

47、贴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职工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企业按规定支付给职工的加班加点工资,以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企业在职工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特殊情况下,按照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也属于职工工资范畴,在职工休假或缺勤时,不应当从工资总额中扣除。2 2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主要是指尚未实现主

48、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内设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人员的工薪,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向有关单位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此外,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4 4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49、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5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了改善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金额。6 6非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他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企业向职工提供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如提供给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汽车、住房等)、企业为职工无偿提供商品或类似医疗保健的服务等。7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指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尚

50、未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指的辞退福利。8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如企业提供给职工以权益形式结算的认股权、以现金形式结算但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现金股票增值权等。一、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一、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对发生的职工薪酬进行分配,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具体应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生产部门的职工薪酬,应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