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德育申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德育申报材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2:编号: 2011年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申 报 表申报学校(单位): 塘口中心小学 课题名称: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研究 课题负责人: 刘 光 联系电话: 06625691330 填报日期: 2011年3月15日 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2一、简表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研究主持人姓名罗耀清职务、职称小教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阳江市阳西县塘口镇中心小学邮政编码529828电子邮箱Lyq5691589手机号码13664969707项目组成员(注:结题证书中课题参与者名单以此为准;成员变更要报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核准)姓名职务、职称现任何年级、何
2、学科教学在课题研究中承担的工作刘 光小高 校长六年级品德组 长罗孔维小高 副校长六年级数学副组长刘绍明小高 副校长五年级数学副组长黄义记小高 教导主任五年级语文课题理论研究薛才源小高 副教导主任高年级体育教师课题理论研究陈世科小高 副教导主任美术教师课题心理研究黄德平小高少先队辅导员六年级语文课题实验研究陈仲玺小高 教师低年级体育课题实验研究陈小凤小高 教师六年级班主任实验班带班教师薛 婷小高 教师四年级班主任实验班带班教师二、学校(单位)情况简介 学校(单位)基本情况(学生、班级、教师数量与结构;德育信息资料占有情况、场馆、实践活动基地等)我校是一所校风严谨、设施较全、质量较高、环境优美的农
3、村中心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923人,在编教职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具有大专学历的50人,占85%,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占地面积25600平方米,生均占地约28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5239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约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5以上。学校教学仪器、电化教学设备、音、体、美等教学器材基本配备。学校建有图书阅览室,藏书室,设有电教室、实验室、体育室、文印室、广播室等、电脑室,还有2个多媒体教学平台。学校曾连续多年荣获镇综合评估一等奖,先后荣获镇绿化先进集体、县优秀家长学校、县双“文明”先进单位、市优秀少先队大队等称号。学校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第
4、一,学校实行“领导小组教导处(少先队部)班主任”三级管理机制,加强领导,落实职责。 学校建立德育基地,打好思想主动仗。学校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召开禁毒宣传誓师大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专项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强化常规管理,狠抓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做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工作,在校会上对评比情况进行通报。学校抓好学困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思想的转化工作。尊重他们的人格,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坚持“赏识”教育。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设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及时排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德育工作及教科研业绩
5、(相关成果要提供复印件)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山区小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的研究获市三等奖。三、实验方案项目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理论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拟解决问题、创新之处、实施步骤方法、组织分工、预期成果、经费保障等(可另加附页)。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 l#k据调查,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有1.5亿农民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由此形成了近60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8
6、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接洽,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干与外出的父母接洽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接洽。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代,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领导和帮助,成长中缺乏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法道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疏忽的社会问题。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由其他亲人或监护人照顾的未成年对象,其教育和生活
7、中存在着许多诸如心理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不良,道德发展呈现危机,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任其发展下去还会演绎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应采用积极措施以美满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根据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有效的教育与训练辅导,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理论界定1、“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由父母一方
8、或者由其他人进行抚养与教育的学生。本课题主要研究生活在农村,刚刚步入学习殿堂,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阳西县塘口镇的农村小学的小学生。2、“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课题重点调查留守学生目前在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情况,及在教育中确实存在的种种问题,探究指导留守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多种途径和操作性强的有效策略,以及挖掘留守学生成长方式中的积极因素。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实验,探索出农村小学对留守学生教育的方法、途径,不断强化教师的教育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不断深化学校的教育工作。2、通过实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
9、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培养留守学生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通过实验,切实减轻家长负担,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4、通过实验,抚平留守学生残缺的家庭感、亲情感,完善我校的德育工作。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现状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现状:了解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的认识和方法;了解留守学生家长对留守学生当前教育现状的评价及期待。2、原因分析研究(1)分析留守学生不良品德、学习、生活现象形成的原因。(2)分析留守学生良好品德、学习、生活现象形成的原因。(3
10、)分析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4)分析当前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的认识及所采用的方法。(5)分析教师自身师德及业务水平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的影响。(6)分析家长及监护人自身文化素养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的影响。(7)分析社会环境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的影响。3、个案研究(1) 对品学都存在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2)对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3)通过对比以上两种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4、对策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指出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中存在的
11、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记录实验中的各种情况及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不断总结。为今后的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对象(一)课题研究的方法本研究以教育理论、学生心理学理论为研究基础,探求影响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的种种因素和改进办法。搜集资料综合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整理资料采用教育统计法、枚举证明的分析方法等。 具体说来,本课题针对调查出的留守学生不良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问题采取以下几点实验方法: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掌握其个人情况。2、真情关爱,活动上优先安排,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3、实施
12、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4、设立亲情热线。5、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6、班主任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及监护人进行交流与沟通。7、学校定期对留守学生监护人进行培训与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塘口中心小学校本部一至六年级留守学生。六、拟解决的问题1、如何实现留守儿童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三结合”。2、如何引导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七、创新之处1深入家访、摸清实情,夯实留守儿童工作研究基础。2、加强组织、上下联动,完善留守儿童工作相关机制。八、实施步骤与实施方法1、实施步骤:(1)2011年2月至2011年3月,立项论证阶段;(2)201
13、1年4月至2011年12月,实验研究阶段;(3)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成果归纳、研究结题阶段;(4)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成果推广阶段。2、实施方法:问卷调查、作比较、查数据九、组织分工1、理论论证小组:刘 光、罗耀清 、罗孔维 、薛才源、黄义记。2:实验操作小组:刘绍明、陈仲玺、黄德平、陈小凤 、陈世科、薛婷。3、资料文档管理小组:薛才源。十、预期成果实现留守儿童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培养的最佳状态、最大有效性和时效性,通过论文和结题报告体现。十一、经费保障我校预计划拨款5000元人民币作为该项目研究经费,以保障图书资料费、调研差旅费、电化设备使用费、成果出版费、小型会议费、管理费、人员加班补贴等开支。四、推荐、审核意见学校推荐意见校长(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县(市、区)教育局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地级市教育局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评委主任(签名): 年 月 日省教育厅核定意见 年 月 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