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案合集九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蝙蝠和雷达教案合集九篇.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7 页蝙蝠和雷达教案合集九篇蝙蝠和雷达教案篇 1、认识个生字,正确书写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蝙蝠、雷达的图片
2、,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课。(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第 2 页 共 27 页、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三、生自主学习、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
3、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生交流自读情况。、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合作学习,突破重点、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
4、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小组代表反馈交流: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二、拓展延伸第 3 页 共 27 页、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三、写生字词、认读生字、提出难写的字、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给生字组词、抄写生字词。四、总结五、板书超声波嘴巴障碍物反射耳朵蝙蝠和雷达无线电波天线障碍物反射荧光屏蝙蝠和雷达教案篇 2 一
5、、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正确书写12 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第 4 页 共 27 页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2、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
6、示。三、教学准备。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四、教学时间: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2、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 11 课。(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生反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5、可以用课题拓展法蝙蝠与雷达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三)生自主学习。第 5 页 共 27 页 1、请学生自读第
7、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3、生交流自读情况。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蝙蝠和雷达教案篇 3 1.识记本课生字。2
8、.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懂得蝙蝠飞行的原理。3.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4.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设疑。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科学性很强的文章。出示课题:34蝙蝠和雷达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1)雷达是什么?大家在预习时都查了资料,谁愿意介绍一下?(2)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初步感知,整体阅读。第 6 页 共 27 页 1.读课文,边读边想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悟:雷达是根据蝙蝠的探路方法发明的。三、深入阅读
9、,理解课文内容。既然雷达是从蝙蝠的探路方法得到启示的,那么两者有什么共同点?1.让我们先来看看蝙蝠的探路方法教师引读:蝙蝠,能够在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它飞行起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谈谈你对蝙蝠飞行技巧的看法,并说说理由。出示:蝙蝠无论怎么飞,从来没有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蝙蝠无论怎么飞,从来没有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比较一下这两句句子,说说哪一句更好?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1)蝙蝠到底是靠什么在夜间飞行的呢?读读课文,找到有关句子,请用直线划出。“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
10、起来的。”(2)科学家们依靠几次试验得到证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组学习比较三次试验的方法完成表格:试验的条件()第一次试验:蒙住蝙蝠(),结果()。第二次试验:蒙住蝙蝠(),结果()。第三次试验:蒙住蝙蝠(),结果()。第 7 页 共 27 页试验得出()(3)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呢?读读课文,说一说。(配合图片,进行理解)2.让我们来看看雷达是如何工作,给飞机导航的。读读课文,再来谈一谈。3.你能谈谈它们的共同点了吗?它们的共同点是:遇到障碍物会将无线电波反射回来。四、归纳总结,课外拓展,收集信息。1.人们正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了启发,发明了飞机的导航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
11、多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从而产生的发明。比如:看到鱼能在水中自由沉浮,发明了潜艇。这些,被叫做仿生学。2.请你查找有关资料,看看人们还有哪些发明和动物有关,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的?蝙蝠和雷达教案篇 4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做到对
12、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收获。结合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2、自主填表法弄清三次试验的结论,合作交流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的。第 8 页 共 27 页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根据以上的依据,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谜语:谜面是:会飞不是鸟,两翅没羽毛,白天休息晚活动,捕捉害虫本领高。(打一种动物)谜底是:蝙蝠。科
13、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蝙蝠和雷达。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初步感知蝙蝠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没长羽毛。视力很弱却能在夜间飞翔、吃蚊、蛾等昆虫。打开语文书翻到11 课,看文中的插图,这是一只正在夜里飞翔的蝙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主要完成以下的教学任务: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使学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第一步:三次科学试验,蝙蝠、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间的联系是这一节的教学要点,为达到要求,我先采用
14、“独立思考、同桌讨论”的方式弄清三次不同试验的方法、结果及结论(表格形式出现)。接着让学生分别说说试验的经过。这样就使学生在多读、多说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了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明白了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从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第二步:指导学生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蝙蝠发出和接收超声波这一内容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我采用了观察演示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教学中我提出:蝙蝠是怎样利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然后让学生边听边看有关蝙蝠飞行的课件演示并思考问题,并要求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回答,弄清秘密。由于课件这一辅助手段的运用,使抽象的科学原理生动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深刻
15、理解课文内容,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这正体现了大纲提出的“阅读教第 9 页 共 27 页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第三步:指导学生明白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弄清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跟蝙蝠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蝙蝠探路的秘密弄清雷达的探路原理。在明白了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之后,让学生根据示意图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再让学生根据对话提示进行对话,使学生清楚地明白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且贯彻了大纲要求的“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我的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六个组讨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放手让学
16、生自己弄清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跟蝙蝠之间的联系。小组再派出代表回答课后练习及纠正问题。每组有7、8 名学生,每一组有好、中、差学生穿插在其中,这样就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参与学习。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看完演示后,再自己讨论,就可以再次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四、课外延伸,扩展思维课标指出:“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因此,学完课文后提问:“雷达是仿照蝙蝠制造出来的,科学家还从哪些生物的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哪些现代化设备?”以此扩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把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关于仿生学的科普读物和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五、总结课文内容,谈话结束,激
17、励创造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科学的道路是无止境的。大家想不想将来也利用仿生学制造出一些有用的设备?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多留心生活,做到勤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办得到。这样结束课文,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六、板书蝙蝠和雷达课文三次试验结果试验顺序试验准备工作第 10 页 共 27 页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系着许多铃铛。把蝙蝠眼睛蒙上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
18、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用简易表格明确地表示出:科学家通过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这个板书设计直观、简洁反映了蝙蝠、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体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板书,便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蝙蝠和雷达教案篇 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与小组合作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第 11 页 共 2
19、7 页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难点是: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联系。课前准备:1、课件 2、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设疑激趣 1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原来是一架飞机在夜航。(课件出示朗读,学生闭着眼睛听。)同学们,在漆黑的夜晚,飞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呢?要弄清这个问题,请继续往下看:(屏幕出示蝙蝠)认识它吗?蝙蝠(齐读正音)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
20、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揭示课题:蝙蝠与雷达(齐读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初读的感受。1、同学们真会思考,这是读书的好方法,下面就带着你们的问题默读课文,在默读课文的时候带着笔在课文中画一画写一写试着在课文中找到答案。2、读后汇报,指名同学说说读后知道些什么,开始指名中下一的学生回答,
21、课文的大概内容指名较好的同学回答。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就给予肯定和鼓励。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第 12 页 共 27 页 1、今天我们就当一回科学家,找出课文中蝙蝠与雷达有关系的一句话(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让学生读并提问题。过度:是啊科学也是一样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但实验一做就不可能一定会成功,找出科学家辛苦工作的一句话。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句话并说说理由。体会科学家的发明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仔细品味反复和终于。2、哪些句子是描写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读读并说说理由,用即使也仿照着说说话。有新问题吗?(蝙蝠靠什么在夜间飞行的?)3、我们一起
22、去研究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这张实验表。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蒙上眼睛铃铛不响不靠眼睛第二次塞上耳朵铃铛响要靠耳朵第三次封住嘴铃铛响个不停要靠嘴 4、研究结果表明蝙蝠夜间飞行不用眼睛,是用耳朵和嘴巴配合起来探路的。有新问题吗?(怎样配合探路的?)接着再找找并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指名同学起来说并说说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学生说教师板书。教师出示课件让同学上台解说。5、受到蝙蝠夜间飞行的启示把雷达应用到飞机上,读读相关的段落。模仿老师的课件在课文的图上画一画边画边说。让同学演示演示,教师板书。教师出示课件让同学上台来解说解说。飞机就能在夜空安全驾驶了。6、观察板书说说发现了
23、什么?说说蝙蝠和雷达的联系。再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它们的科学联系及其依据。所以课题用和联系起来。四、巩固课文,齐读课文。又从课文中有哪些新体会。五、总结: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将来为人类造福。六、扩展练习:课后阅读有关发明创造的书籍,把收集到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帖在教室后第 13 页 共 27 页边的墙上作为墙报一起分享。七、板书:11蝙蝠和雷达嘴超声波无线电波天线蝙蝠障碍物雷达耳朵超声波无线电波荧光屏蝙蝠和雷达教案篇 6 教学目标:、认识 7 个生字,正确书写 12 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
24、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一、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二、教学准备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三、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
25、蝙蝠第 14 页 共 27 页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 课。(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
26、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3、生交流自读情况。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师用课件演示
27、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第 15 页 共 27 页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二、拓展延伸 1.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三、写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提出难写的字 3.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 5.抄写生字词。四、总结五、板书超声波嘴巴障碍物反射耳朵蝙蝠和雷达无线电波天线障碍物反射荧光屏第 16 页 共 27 页蝙蝠和雷达教案篇 7 教学目标: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2
28、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应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明白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积累运用语言,对照图,组织语言,说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课件一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 1今天早上,我们预习了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大家都知道,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
29、课文为什么把它联系在一起了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课本解决问题。2首先,我们课前放松一下,走进字词林。猜一猜:(幻灯片 1)三人()三木()三口()十五天().看我们今天的生字林(幻灯片2),你也能说出几个趣味题来让大家猜猜你说的是其中的哪个字吗?在识记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如蝙蝠的蝙是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三声)荧字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下面让我们走进词语林:开小火车形式领读;说一说你已经理解的生字词语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 17 页 共 27 页 1、生字词语认读得差不多了,那么同学们课文读通顺了吗?分小组读。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读得最认真,最整齐。并思考
30、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并试着分段 2、课文读完了,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工作做得不错,希望再接再厉,在以后的预习工作中更上一层楼。3、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1、2 自然段)第二部分:科学家们做了三次实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3)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三、研读重点段落 1、既然课文题目是蝙蝠和雷达,那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是哪一部分?(第二部分)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拿出笔画出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并想想说明了什么问题?(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
31、它也能灵巧地避开。)并用“即使.也.”造句 3、针对“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这一情况,作者发出了怎样的疑问。齐读,点名读,读出疑问语气。4、真的是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吗?不是。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小组合作,默读 4、自然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的眼睛蒙上铃铛一个也响第 18 页 共 27 页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铃铛象个不停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互看图表,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师小结: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
32、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一说你从句子里体会到什么?(感悟“经过反复、终于)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呢?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阅读探究这些问题。作业布置:1、写一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一、读课文,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仿照写句子。(即使.也,终于)3、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内容。4、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1、默读 7、8 自然段,思考上述问题。2、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嘴巴天线超声波无线电波第 19 页 共 27 页障碍物障碍物反射反射耳朵荧光屏 3、填
33、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飞机上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阅读文后”资料袋“,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探究兴趣。四、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中练习。课后反思:本堂课利用板书,突破重难点。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采用了简单示意图,直观地显现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画出雷达的工作示意图,再借助这两份示意图,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化难为易。在学习
34、科学家三次实验的经过,填写表格这一学习环节没有处理好,因为这一部分内容简单,而花时太多,挤占了后面仿写的时间。学生在复述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很好地运用到课文中的语言,只是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语言,没有达到目的复述课文的真正用品。复述完后,如能带领学生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回味课文语言,感情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的缜密,我相信效果会更好。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尽管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说的训练,但思考和问题过于浅显,对学生的思维素质没有很大的促进和影响,生成性的东西较少,读的训练还显得较为薄弱。第 20 页 共 27 页蝙蝠和雷达教案篇 8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作者以简洁、准确的语言,介绍了蝙蝠
35、的嘴和耳朵的特殊作用以及对于发明雷达的启示,揭示了蝙蝠和雷达的内在联系,介绍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某些仿生学的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比较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这课的教学目标通常定位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有了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目标,我想我们的教学也一定要做些新的尝试,以便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一、教学目标新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阵地,而且是展示生命价值的舞台;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且是生长生命的土壤。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既要有“智
36、商”的培养目标,又要有“情商”的培养目标。新课程标准试验方案中指出,在课程目标上,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现在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情商”。在蝙蝠和雷达这一课的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通过自己读课文就能发现,再多读几遍就能弄清。如果把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实际上等同于通过记忆储存知识,既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又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同时减弱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因此,我们给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科
37、学家科学的思维方法、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形成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价值观。这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能使他们产生探索的兴趣;使第 21 页 共 27 页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目标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对于以往的教学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探索。二、教学过程新由于教学目标中,我们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随之而来的教学过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
38、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 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在教学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时,我们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1、自读理解,调动情感。以往的教学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所谓引导,即是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情感因素被忽视。渐渐地,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麻木”起来。
39、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信任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看看自己读书读懂了些什么。这样真正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知识的起点、他们还需要了解什么。在学生的发言中,我们看到,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问题: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的身上得到了启示;蝙蝠探路不是靠眼睛,而是通过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进行的;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蝙蝠探路的秘密是通过嘴巴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耳朵里;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看到这里,你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我们再也不可能像原来那样,继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弄请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上了。
40、因此我们认识到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必须充分的信任学生,因为它所带来的是学生所给予的巨大回报,有时他会让你感到意外,甚第 22 页 共 27 页至是令你惊喜。让学生自读理解这一过程,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虽然有的还很浅显,但学生对课文有了自我的理解,并给了他们巨大的酝酿情感的空间,使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到了自己体验学习的成功快乐,从而产生了乐于学习的积极态度,对于进一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注重过程,培养态度: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
41、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我们认为以往的教学中,只把弄清蝙蝠和雷达的联系做为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就存在中结论、轻过程的问题。我们把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为本课的研究重点,激励学生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的做法是:当学生自读理解之后,自己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着,再请同学们看看科学家是如何发明雷达的。经过学习讨论,同学们发现,科学家发明雷达经历了四个过程:发现问题(蝙蝠夜间能够安全飞行
42、,飞机夜间飞行存在很多危险)、提出问题(蝙蝠夜间是怎样探路的?是不是蝙蝠的眼睛非常敏锐?飞机夜间飞行能不能像蝙蝠那样安全呢?)、解决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结论。)、摹仿发明(摹仿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雷达。)在学习中,学生知道了科学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同样是夜间飞行,蝙蝠很安全,而飞机却不能在夜间安全飞行这样的问题,这教会了学生要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才会有所发现;学生看到科学家发现了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提出了蝙蝠是如何探路的?蝙蝠的眼睛是不是特别敏锐?这样的问题,他们知道了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来提出问题(弄清蝙蝠探路的原理,可以解决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可以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43、(人类和动物一般都是用眼睛探路的)。蝙蝠的眼睛是不是非常敏锐这个问题又使科学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第 23 页 共 27 页点,因此学会提出问题是非常关键的。然后,教师和学生一块儿着重探究科学家是如何试验的。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假如你们就是科学家,四个同学组成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开始进行试验。”要求有明确的分工:负责场地布置的、负责试验方法的、负责记录试验结果的、负责得出试验结论的,还要求每位科学家谈谈自己是怎样想的(比如:场地布置方面,谈谈为什么选择一间屋子?为什么要横七竖八地拉些绳子,还要系些铃铛?实验方法方面:为什么要先蒙上眼睛?这些问题体现了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还可以由其他
44、同学提出疑问,由试验人员来解答)。学生进行角色换位的过程,让学生去体验科学家的研究情景,使他们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显得兴奋、投入,他们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乐趣,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揭开了科学研究神秘的面纱,他们感到,原来科学研究是这样的啊,我们也能搞科学研究了,虽然这不出自于孩子们的口中,但这确实形成了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对他们终生受用的。科学家是如何得出结论的?这个问题也非常值得学生探究,因为每次试验,他们都会得到一个结论,第一次试验的结论是:蝙蝠飞行不是靠眼睛。第二次、第三次试验的结论是:蝙蝠探路和嘴巴有关、蝙蝠探路和耳朵有关。三次试验的结论是:蝙蝠是靠
45、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当他们学到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弄清了蝙蝠探路的秘密时,同学们从“反复”一词中知道科学家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才发现蝙蝠探路的秘密,体会到科学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搞科学研究就应该有不懈努力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拓展延伸,形成价值观:当他们学到科学家发明雷达这一部分时,我们又让他们想一想,科学家的发明有什么目的?学生知道雷达使飞机能够安全飞行,从而明白了科学家的发明是为人类服务的。这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积累谈谈还有那些发明是人们从生物学中得到的启示?学生思考后有了反馈:人们从齿轮形的小草割伤了手指中受到启示,发明了锯,人们从蜻蜓飞行的原理中受到启示,发明了直升机趁着这个时机,再
46、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们表示也要向科学家们一样发第 24 页 共 27 页明许多东西,为人类服务。这不就是形成了一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吗?这不是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体现吗?通过这篇课文的探索,我们感到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导,让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语文的人文性。蝙蝠和雷达教案篇 9 蝙蝠和雷达一、教学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二、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
47、,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三、教学难点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四、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等词语。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划分段落。二、重点、难点 1领会科学家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过程。2领会蝙蝠的特异本领与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第 25 页 共 27 页组织学生课前从书、词典辞海、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1板书:蝙蝠(1)同学们,对于蝙蝠大家都见过,那么你对它了解多少呢?(2)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
48、了解的有关蝙蝠资料。2板书:雷达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雷达资料。课文题目用“和”把蝙蝠、雷达联系在了一起,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学习了课文你就明白了。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自学。(3)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3重点讲解形似字。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要求: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的内容的分别做上记号。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四、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一)(36)讲蝙蝠飞行秘密。(二)(8)雷达怎样帮助飞机在黑夜里安全飞行的。(三)
49、归纳两者关系。五、齐读课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第 26 页 共 27 页六、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开火车读词语,回顾课文大概内容。(二)按要求,读课文 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3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4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
50、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二、指名读第七自然段。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第 27 页 共 27 页说。三、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四、拓展思维联系世界生活,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发明是学习动物而来的?五、作业布置 1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2如果你是发明家,你还想学习哪种动物,制造什么?板书设计 11蝙蝠和雷达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