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202202232239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20220223223906).pdf(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2、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3、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二)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2、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3、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2、教学难点
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三、教学准备:一些机械工具,教学碟片等。四、教学过程:(一)揭示研究主题1、(出示各种机械)提问:在老师的讲台上有一些东西认识吗?(笤帚、叉子、筷子、起子、锤子、镊子,)知道他们的用途吗?2、讨论:人类为什么要制造这些工具?(引导学生明确:降低工作难度、省力)2 你们能具体说说在生活中怎么给人类带来好处的?3、讲述: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所以他们被统称为机械。(板书)今天我们就是来研究机械的。(板书完整课题)(二)学习新课1、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1)提问:以前听过机械这个词吗?在你的脑海中认识的机械有哪些?为什么筷子、笤帚,这些小东
3、西也被称为机械?(再次明确机械的概念)(2)讲述:工厂的那些制造物品的大机器是我们所认识的机械,因为他们为人类制造物品提供了方便,省力、降低了工作难度。但是他们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被称为复杂机械。而像筷子、镊子等这些比较小巧、简单的工具由于也为人类提供了方便、省力等益处,所以也是机械类,由于简单所以被称为简单机械。而复杂机械其实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3)阅读 P2概念(4)观看教学碟片(5)填写习作对应作业2、揭示机械的作用(1)教师出示一块木板上面有钉子,请同学帮忙用手将钉子拔出来。询问拔钉子同学的感受。(2)提问:有什么好方法解决?(3)教师请刚才的同学用起钉锤将
4、钉子拔出,再说说感受。(对比感受让学生再次明确机械的益处)(4)讨论:在生活中你们使用过哪些机械?为你带来了什么帮助?(分组讨论并进行记录)(5)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记录(6)假想:如果没有这些机械帮助人类,会出现什么情况?(由此让学生想到木工室里的那些机床为大家做木工活带来的方便)3(7)进行安全使用机械的教育3、了解机械由来已久(1)提问:古代的时候有工具吗?(2)教师介绍:我们知道人类的祖先是猿人,而人类真正的进化的标志其实就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学会制造各种简单的机械,帮助人们狩猎、生产,在水上航行,这些工具里面都包含着简单机械的原理。(3)看书 P3工具图片。提问
5、:认识书上的这些工具吗?有什么用?讨论:这些工具的哪些部位降低了工作难度?哪些部位可以省力。(三)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并完成作业(四)布置作业寻找家中的各种机械。教学后记:4 2、怎样抬高讲台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2、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3、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语言的原理。4、能够通过实验发现省力的原理。(二)科学知识: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2、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3、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2、留心周围事务,关注有关机械的
6、使用和研究。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研究杠杆的功能与作用。2、教学难点: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铁棒,剪刀,开瓶器,镊子等。2、学生准备:尺子,硬币,橡皮,剪刀,开瓶器,镊子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并齐读。2、提问:知道我们今天要解决什么问题了?班上谁的力气最大?3、请力气最大的同学上来搬讲台,知道讲台是非常重的。4、询问:讲台重吗?你一个人能搬动它吗?怎么办?5、分组讨论5 6、汇报方法(有的学生会提出多几个人抬,也有很多学生会提出用杠杆)7、谈话:刚才有的组提出用一根帮子就可以抬高讲台,怎么做?你们能用
7、简图表示吗?8、学生演示。(二)主题研究1、认识杠杆及作用(1)(展示学生示意图)讲述:一根棍子就能比较轻松的将讲台抬高,其实这根棍子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人们将它叫做杠杆。(板书)杠杆包含了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所以就能轻松撬动讲台。(2)提问:现在能说说杠杆这种机械有什么用?(省力)(3)认识动力点、阻力点2、研究杠杆省力的原理(1)提问:杠杆由支点、动力点、阻力点三部分组成。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了?让我们继续研究。(2)实验研究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在尺子一端放一枚硬币,
8、观察发现了什么。提问:你能有几种摆法使木尺平衡?分组实验,并认真做好记录。(强调不改变固定硬币的位置)汇报方法,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3)讨论: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不同造成不同结果,当然不要出现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词)(4)小结3、了解杠杆的广泛运用6(1)谈话: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杠杆,你们还能说出哪些?(2)学生分组谈论。(3)分析三种类型的杠杆:剪刀、开瓶器、镊子。(三)巩固应用1、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哪种机械?有什么收获?2、讲述: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撬起整个地球。”他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3、学生自由谈
9、论教学后记:7 3、斜坡的启示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揭示规律。3、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4、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科学知识: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2、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要的拉力越小。3、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4、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2、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斜面角度的大小与所需力
10、量的关系。2、教学难点:认识斜面的变形及运用。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螺丝钉,开瓶器等。2、学生准备:小车,测力器,书若干,小黑板,记录表,铅笔,三角形纸一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记得老师上课用的投影小推车吗?每次推进教室时都需要同学来帮忙,哪些同学帮忙推过?2、请推过的学生说说感受。8 3、讨论:推车很重,每次进教室时由于有台阶所以都很困难,你们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可以让学生分组比划试一试)4、讲述:刚才很多小组提出把台阶处做成斜坡,就可以省力。(画图)斜坡的组成就是两头一高一低、坡面为硬质材料。坡面就是一种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
11、单机械。5、(图片)介绍:其实,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想出这样的方法,帮助人们把重物搬到高处。一个简单的斜面就可以帮助人们省力吗?今天,我们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所需力量的关系(1)实验:使用斜面省力谈话:使用斜面真的可以省力吗?请你借助实验篮里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2)斜面坡度大小与所需力量的关系谈话:实验验证斜坡确实可以省力,可是同样的小车,在每个组的斜坡上所省的力为什么不相同了?小组可以派一位同学到其他组寻找原因询问:你们发现原因了吗?讲述:刚才很多组提出与坡度大小有关。这只能是提出的假设,需要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分组设计实验,并实
12、验汇报试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斜面的角度确实影响所需拉力。坡度越小,所需力量越小,反之越大。2、认识斜面的变形及运用9(1)谈话:是不是只要有斜面就可以省力了?(2)看图:陡峭的山路(3)思考:怎样才能爬上这陡峭的山?你见过解决的方法吗?(启发学生想到盘山公路)(4)动手操作:将一张三角形的纸绕在一支铅笔上,你们能发现什么?(5)讲述:(展示螺丝)这种螺旋其实就是一种变形的斜面。虽然距离变长了,但却能更节省力气。这种变形斜面的利用被广泛运用在公路建设上,如刚才所提到的盘山公路。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谈话:除了盘山公路,你们好能想到哪些变形的斜面?(2)
13、分析 P8图片,并明确这样的目的(三)总结教学后记:10 4、拧螺丝钉的学问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2、能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3、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二)科学知识:1、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2、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3、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4、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3、勇于在生活中发现身边的简单机械。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2、教学难点:探究轮轴省力
14、的原理。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碟片,图片,轮轴实验盒,测力计。2、学生准备:螺丝钉,大小不同的螺丝刀,木板。四、教学过程:(一)体验轮轴的省力作用,认识轮轴1、通过拧螺丝钉的活动,初步认识轮轴(1)教师讲明拧螺丝的要求教师准备各种螺丝刀让组长上来拿(2)活动:拧螺丝钉,教师巡视,对于螺丝刀大小不合适的小组询问原因(3)汇报:选择什么样的螺丝刀可以轻松的把螺丝拧进木头里?(大的)(4)观察螺丝头的构造,用简图画出来。(小圆)11 观察螺丝刀的头,及画出拧螺丝时的形状(刀头)(5)讲述:我们可以发现大螺丝刀比小螺丝刀更好拧螺丝,螺丝刀在转动的时候和螺丝形成了一个大圆套小圆的构造。(画图)
15、2、查找与螺丝刀相同结构的其他轮轴(1)讨论: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种大圆套小圆的装置?(2)图片提示:方向盘、水龙头、门锁,(3)讲述:像螺丝刀、方向盘,,有一个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4)播放教学碟片(二)探究轮轴省力的原理1、谈话:轮轴是一种机械,使用这种机械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了?2、看书 P10实验,明确实验方法3、教师提示学生拉动轮轴时不能停停动动,要在拉动过程中记录数据。4、汇报实验结果:使用轮轴可以省力5、实验:将轮子换成更大的轮6、汇报:轮比轴越大越省力。7、通过画图认识轮轴是一种变形杠杆,明确为什么轮比轴越大越省力的原因(三)了解轮轴在生产生活中
16、的应用1、谈话: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广泛的运用了轮轴,看书P10的图,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2、讨论中,认识轴带轮转动也是轮轴工作的一种形式(四)总结教学后记:12 5、国旗怎样升上去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2、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3、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3、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二)科学知识: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2、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2、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
17、途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教学难点:2、通过实验自己发现两种滑轮的作用。三、教学准备:滑轮,滑轮实验盒,测力计,钩码,教学碟片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老师有个问题,谁知道国旗是怎么升上去的?靠什么装置?(板书课题)2、请班上升旗手谈谈。3、播放教学碟片4、(出示滑轮)介绍:国旗就是靠老师手上的这个机械升上去的,它的名字叫做滑轮。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简单机械。(二)学习新课1、观察滑轮,认识滑轮的构造特点(1)调动学生研究热情:想不想仔细看看滑轮?13(2)分组观察滑轮,找出滑轮的特点。(利用让学生画一画)(3)
18、汇报:滑轮什么样的?知道那个槽有什么用?2、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1)提问:你看过别人使用滑轮吗?在哪里见过?(2)图片介绍:常见的滑轮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在支架上,不会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还有一种是不固定的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3)指导学生组装滑轮,并动手拉一拉3、探究两种滑轮的作用(1)提问:你们认为使用这两种滑轮有什么用处?(2)师生交流,确定假设(3)分组讨论,设计实验(4)分组实验(5)汇报实验结果(6)小结:定滑轮的作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作用可以省力。(7)讨论:大家看看黑板上画的图,有什么发现?(变形杠杆)(8)思考:从图纸上看,我们知道使用动滑轮可以
19、省力,而且应该省一半的力。可是实际测量中省了一半的力了吗?为什么?(摩擦力)(三)巩固应用1、提问:今天收获是什么?2、学生观看介绍滑轮组碟片资料。教学后记:14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3、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4、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装置。(二)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2、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4、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进行
20、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其乐趣。2、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二、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研究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特点。2、教学难点: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装置,并能够研究他们各自的特点。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自行车,小赛车玩具,玩具车或玩具(带齿轮的),机械实验盒等。2、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有关自行车的发展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统计: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15 2、谈话:中国是自行车大国,每家都会拥有一辆以上的自行车。你们了解自行车吗?3、出示图片:过去的自行车,现在的自行车比较:过去与现在的自行车有什么不同?4、讲述:今天,研究的主题就是车轮。(板书课题)(二)
21、自主学习1、发现传动装置的存在(1)活动:到车棚观察自行车,并将车轮用简图画下来(2)展示学生的图(3)讲述并演示:大家可以发现现在的自行车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脚踏板那里传到后轮上。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2、发现复杂机械中的传动装置并了解其如何传递动力(1)分组观察自己带来的玩具(提示学生观察齿轮部分,了解传动装置)(2)汇报并在投影机上展示:有什么发现吗?(靠哪部分运动)(3)提问:和自行车的动力产生有什么不同?(4)讲述:刚才同学观察中又发现了一种传动装置就是齿轮传动。链条、齿轮都是我们经常能见到的传动装置,依靠它们产生的动力使机械转动。3、认识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
22、的特点(1)认识链条传动的特点指导学生组装链条传动装置提问:链条传动有什么特点?讲述:链传动可以最大限度传递力,也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2)认识齿轮传动的特点指导学生组装齿轮传动装置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齿轮A和 B 16 提问:链条传动有什么特点?讲述: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能改变齿轮传动的快慢。无论一个齿轮朝哪个方向转动,与它相邻的齿轮一定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加入一个齿轮。齿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数的比值有关
23、,比如一个16 齿的齿轮会使一个 8 齿的齿轮的转速增加一倍。扩展介绍:几种齿轮传动的装置普通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伞形齿轮传动、内齿轮传动(3)讨论: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小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都可以最大限度传递力。链条传动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齿轮传动需要近距离传递。而且它们的用力方向也不相同。(三)巩固总结1、总结本课教学。2、课外研究:自行车的链条传动装置(1)讨论研究方案。(2)提出注意事项。教学后记:17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 1 课折 形 状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
24、构成。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二)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2、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中生物奇妙的形状与构造,感叹他们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折纸形状,探究不同形状承受能力的不同。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图片(蜂巢、乌龟房屋等),瓦楞纸,学生探究活动用的白纸(16开复印纸),50 克的钩码若干(或其他小称重物)。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1、师出示一张 16
25、开纸,演示:把两本厚书放在桌上,离开20 厘米,白纸两端搭在书上。在白纸中间的纸面上放上一些小重物(由少到多,慢慢逐一放,教师注意动作的规范:轻轻放。)一直到白纸中间出现凹陷。师可提出关键词:承受。18 这张白纸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承受力是多少?板书:承受力。2、提出问题:在不增加任何辅助物体,也不把纸撕坏的情况下,还是这样放置,你能让这张白纸的最大承受力增大吗?(二)学习新课A、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筒,竖直放置时的承受能力。1、创设问题情境:把纸折成三棱柱,竖直放,在顶上放置书,观察其承受能力。2、提出问题:把纸折成其他形状的纸筒,竖直放,它的承受力会怎样?3、学生设计方案:折成什么形状?怎样比较
26、承受力的大小?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注意:重物在纸筒上保持平衡,然后再松手。)4、学生实验活动,师巡视。交流汇报:什么形状的纸筒承受力最大?为什么圆柱体的承受能力强?B、研究把纸折成不同形状水平放置时(纸梁),哪种形状承受力最大?1、学生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设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设想画下来。完成课文 77 页表格 1。(让学生尽可能想出多的方法)2、学生交流。3、师:怎样证实你们的想法呢?实验中需要注意些什么?4、学生讨论:自我修正完善实验方案。5、学生按四人小组探究活动,要求记录实验结果,师加强巡视。6、学生汇报交流。7、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同样是波浪形,为什么有的承受力大,有的承受力小?8
27、、思考:怎样增大纸的承受力?为什么?(改变形状。这样,可以使力均匀分散到各处)C、游戏活动;鸡蛋能承受多大的力?19 师演示:在鸡蛋托子上放置六个鸡蛋,铺一块木扳,测试能承受多大的力。(为掀起高潮,可先让学生预测这六个鸡蛋能承受多大的力,再实验。)(三)巩固应用1、让学生自己小结本次活动的收获。2、了解物体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长方体、球体3、提问: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今天所学的知识?4、出示图片,让学生分析这种形状有什么好处?(1)薄壳形建筑如悉尼歌剧院、北京火车站大厅、北京网球馆。(2)大自然中的部分生物的身体形状。(3)瓦楞纸、石棉瓦、硬纸盒板等食物或图片5、完成书
28、后活动记录。教学后记:20 第 2 课搭 支 架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搭建平面支架和增大其牢固程度的方法。2、初步学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的方法。(二)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的形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搭建支架的过程中,体验到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难点:搭建支架,理解三角形支架最稳固。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角形结构的图片、橡皮筋2、学生准备:有关搭建支架的材料、绳子、透明胶带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准备好的几种支架
29、(三角形、正方形、菱形六边形),请学生判断:哪种形状最稳固?说说预测的理由。学生进行预测并说明。2、提问:怎样证明你们的预测?(1)学生提出实验方案。(2)交流,完善。(3)学生分小组合作搭不同形状的支架,比较哪种形状最牢固。(4)学生交流探究结果。3、提出任务:你能让不牢固的其他几种形状也变得牢固一些吗?怎么做?21 4、迁移运用知识:学生活动,让支架变得更牢固。(二)搭一座高塔。1、提出任务: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到的知识,搭建一座25 厘米的高塔,比一比,哪一组的塔最牢固?2、学生设计塔形,选择连接物。并说说自己的设计理由。3、学生小组合作搭建高塔。(教师加强巡视,做适当的辅导)4、提问:
30、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5、交流:谁的塔最牢固?谁的塔用的吸管最少?6、小结:采用三角形的支架最省材料,也最牢固。(三)迁移运用1、出示图片:艾非尔铁塔(教师作介绍)2、提问:为什么艾非尔铁塔那么高还这么稳定?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建筑利用三角形支架?3、完成书后学生活动记录。教学后记:22 第 3 课建 桥 梁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二)科学知识: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组成。2、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又结实的桥梁。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2、意
31、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搭建三种类型的桥并比较桥的坚固程度。三、教学准备:有关搭建桥梁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等,有关各种桥梁的图片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南京长江三桥的图片及有关它的报导。2、这是一则关于什么的报导?(板写:桥梁)3、你见过哪些桥梁?(二)桥梁分类1、想了解更多的桥梁么?2、分发桥梁的卡片。3、介绍你最喜欢的桥梁。4、给这些桥梁分类,说说标准。(三)搭建桥梁并研究23 1、谈话:现在我们来建自己的桥梁研究。板书:建桥梁2、展示材料:(1)观察,想一想,怎样建桥梁?(2)演示,搭建不同类型的桥梁(3)归纳,把这三种不同的桥梁画下来。(指导画
32、简图,认识桥墩、桥面等)3、这三座桥梁中,那一座桥梁会是最牢固的?4、讨论、预测、填写关于桥梁的强度:(1)我们怎样来比较他们的牢固程度?(2)我们可以把重物放在桥梁的哪个部位呢?是最牢固的部位?还是最薄弱的环节?(讨论)在图中,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出来。(3)我们今天是用瓶装清水来作为重物,测量桥梁的强度。(简单介绍矿泉水瓶子的容水的重量)分组活动过程:(1)学生活动(约 15 分钟)(2)指导及时记录数据(3)汇报结果(四)总结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大家的测试,你对这几座桥怎样的评价?1、最牢固的是哪一种桥?2、简介斜拉桥: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种桥梁,省料,牢固。正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地应用。(五
33、)总结研究过程1、大家觉得今天研究了几种桥?一座种还是三种?2、这三种桥有什么相同之处?板写:材料、跨度、宽度,3、这些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改变了其中的一个特点进行研究,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24 4、控制好了相同的条件,另一个因素才有了可比性。(六)拓展1、提问: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对桥梁有了不少新的认识,课后还想继续搭建和研究桥梁么?2、谈话:古代劳动人民建了许多拱桥,那些石料是怎样搭建成拱形的呢?我们一起看书了解一下。(1)为什么要夹纸片?(2)拱是怎样形成的?(3)你估计能承受多大的力量?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课后的时间自己研究一下。教学后记:25 第 4 课造 房 子一、教学目标(一
34、)过程与方法:1、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2、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建造房子。(二)科学知识:1、了解古代房子和现在房子的特点。2、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2、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二、教学重点设计并建造房子。三、教学准备有关建造房子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有关各种房子的图片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人们居住离不开房子,你知道房子有哪些不同的类型么?2、欣赏一些不同类型的房子,说说它们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3、如果让你来建造一幢房子,
35、你会建成什么样子。板书:造房子。(二)学习新课1、初步总结房子类型,看书上的图片,分析。思考问题:古代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学生谈论,汇报)2、探究造房子的原理(1)谈话:刚才我们比较出现代的房子在高度、功能等方面远远优于古代的房子,在建造的时候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呢?26(2)学生谈论,罗列,汇报(3)引导:根据已经学过的折形状和搭支架,怎样建造既省材料有牢固的房子,你们有些怎样的建议?3、造房子活动(1)我们造房子可以用的材料(提示:我们建造的是房屋模型,所选材料的可行性)(2)分析材料A:怎样把可用的材料变得更结实(结合折形状所学的知识)B:怎样连接这种材料(结合搭支架所学的知识)(
36、3)分析书上的图,你从图上能学到什么经验?(学生讨论,汇报)4、动手操作:分小组自由搭建,教师巡视指导(提示:模型不宜过大)5、评比,总结。(三)总结1、总结学生们的全篇活动。2、欣赏各种建筑。教学后记:27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根据需要,学生能够查阅一些植物营养繁殖的相关资料,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搜集有关植物繁殖的信息。2、知道几种常见的植物营养繁殖的方法。3、知道植物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下一代。4、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植物,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植一株植物,并能进行长期观察。(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体验到栽种一株新植
37、物的乐趣。2、学生对栽种植物产生兴趣,愿意坚持照顾自己栽种的植物。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方法。2、教学难点:掌握植物营养繁殖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操作。三、教学准备盆栽植物,植物营养繁殖方法的图片、录象资料等。四、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植物用根、茎、叶繁殖的方式教师出示一株盆栽植物:月季。1、提问:如果栽种一株植物,大家会采取什么方法?(学生回答。)2、讲述:植物不仅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还可以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来繁殖后代。3、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用这种方式繁殖后代的吗?28 4、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5、(出示图片)思考:结合你们所掌握的资料,用植物体来繁殖,
38、可以分为几种方式?6、与学生一起归纳:叶繁殖、茎繁殖、根繁殖、地下茎繁殖。7、提问:在我们生活周围,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殖?(二)学习简单的繁殖方法1、学生介绍生活中见到的或亲自动手尝试过的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的过程。2、观看录像资料,了解用根、茎、叶繁殖的操作方法。3、讲述:选择植物的茎、叶来繁殖时、扦插法是比较简便且使植物容易成活的方法。4、教师讲解:示范扦插法中的枝插和叶插。(三)布置作业课后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植物,采用学过的方法亲自动手栽种,并作好记录。教学后记:29 4、我是怎样出生的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会收集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用的材料;2、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
39、式表述自己调查的结果。3、知识与技能4、了解人出生前后的一般情况;5、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护,懂得应该孝敬父母;2、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远离一切伤害生命的行为。二、教学重难点: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2、学会收集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用的材料三、教学准备:教师要事先拟一份告家长书,告知我们的教学意图,以便家长能有的放矢地配合我们的教学,提高调查的效益(家长书可以和调查记录表印在一起);还可准备一份人的胎儿生长音像资料和一份宣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类内容的音像资料(或制作一套电脑幻灯片),让学生准备好向妈妈调查自己小时候的事
40、情,要求先考虑好想问的问题再进行调查。四、教学过程(一)交流调查的情况。1、谈话:同学们,你回家后向你的家人了解过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也非常想告诉大家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对吗?下面,我们就分组交流一下,请你告诉同组的同学,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你出生时的一些情况?2、学生分组交流。3、谈话:刚才,大家都已经在小组里向别人介绍了从前的你,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的成长过程有一些共同的地方?4、讨论交流。5、小结:是的,我们大家出生前都需要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大约10 个月,通过这 10 个月的成长,我们在出生时就长成了人的样子了。出生以后30 我们主要吃妈妈的奶汁长大,几个
41、月后我们就开始会吃东西了,慢慢学会了走路、说话,6、谈话: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知道动物植物都要繁殖后代,延续生命。人类同样如此,可见,繁殖后代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中的生长过程。1、谈话:大家小时候的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你们知道你在妈妈肚子中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吗?2、观看电脑课件:胎儿的成长。(三)讨论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孝敬父母。1、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的调查中还了解了妈妈怀孕时的情况,知道妈妈为了生你,吃了不少的苦,你出生以后,家里的人为了你的健康成长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你能跟大家介绍一两件让你特别感动的事情吗?2、学生介绍。3、谈话:在每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过
42、程中,都蕴涵了他的亲人对他无私的关怀和爱护,就像我们种一盆花,没有我们给它浇水、施肥,它绝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离开了家人的关爱,也绝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养一株花都很辛苦,养一个人更难!对吗?你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呢?4、学生讨论。5、谈话: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特别是有一天,他们老了,你会怎样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呢?6、学生发言。(四)举办展览会,总结全课。这里主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物品,和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和骄傲。教学后记:31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1、认识常见岩石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
43、1、会用感观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分类;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语言、文字、图画)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二)科学知识: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这三种岩石的形成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分组观察实
44、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各种美丽的鹅卵石、放大镜、锤子、烧杯、滴管、稀盐酸。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有关图片、录像。五种常见岩石基本特征表(每组一份)。2、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三、教学过程:(一)由讨论地球表面的覆盖物引出岩石的话题1、导入:播放千姿百态的地貌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说说:地球表面有什么?2、简介: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有的地方被土壤裹上“薄毯”,有的地方却裸露在外,这种裸露在外的物质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岩石。32 3、交流:关于岩石,你都知道些什么?4、教师出示各种漂亮的鹅卵石标本,让学生欣赏,要求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共同分享。5、
45、谈话:看到如此绚丽多彩的卵石,你想说些什么?最想了解什么?6、教师收集各小组的研究问题,归类板书。(二)研究岩石的特征,了解岩石的性质1、师:今天发给大家的岩石标本标着序号,请各组同学开展竞赛用多种角度、多种方法仔细观察,找出每种岩石的特征,并把它们记录下来。2、学生分组观察各种岩石标号标本,用写或画的形式表达岩石在颜色、软硬、结构等方面的特征。3、每组汇报观察的方法及标号岩石的特征,其他组予以补充完善。4、师:这些岩石放进水里会怎么样?滴上稀盐酸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请各组同学试一试,说一说,写一写你们的发现。5、教师提醒活动时注意实验操作的相关要求。(三)指导学生给岩石分类1、分组讨论,制定
46、分类方法、依据,做好分类卡片、分类小报。2、教师播放录像,介绍地质学家是如何按岩石的生成方式给岩石分类的,并简要介绍:岩浆岩的形成。沉积的形成。变质岩的形成。3、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识别岩石标本中哪些是岩浆岩,哪些是沉积岩,哪些是变质岩。(四)扩展与延伸采集一些岩石,做一盒岩石标本在班里巡回介绍。教学后记:33 2、认识矿物的性质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的一些性质;2、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矿物分类;3、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二)科学知识:1、知道矿物在颜色、划痕、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2、认识几
47、种常见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2、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二、教学准备矿物标本、有关矿物用途的图片或课件、记录表、小刀、铜钥匙、玻璃、白色无釉瓷板。三、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矿物1、教师出示一些具有欣赏价值的矿物或利用矿物制成的工艺品,让学生欣赏。2、提问:除了以上欣赏到的矿物你们还知道哪些矿物?它们是什么样的?3、学生交流。(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矿物)4、教师讲述:地壳中的矿物有成千上万种,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常见的几种。请同学们把矿物标本盒打开,认识一下这些矿物的名字。5、学生打开标本盒,并观察标本盒中常见的矿物,
48、说出它们的名字。(二)认识常见矿物的性质34 1、谈话:你们看到这些美丽的矿物,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学生提问。3、谈话:你们提出这么多问题,觉得哪些问题我们能在课堂上研究?哪些问题适合课后研究?4、学生选择本课能研究的问题。5、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6、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讨论如何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和玻璃作为工具,给矿物标本按硬度排队。7、学生汇报交流。(先让学生说,然后再引导学生看书补充。)8、学生选取实验器材,分组实验,并填好下面的实验记录表。名称颜色划痕光泽透明度硬度形状1 2 3,9、教师巡视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
49、学生汇报交流观察实验结果。11、引导学生总结出矿物的性质(三)认识矿物的用途1、提问:矿物有什么用?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学生讨论。3、结合课前搜集到矿物用途的资料与全班同学分享和交流。4、教师出示有关矿物的课件,进一步说明矿物的用途。(通过电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矿物的用途)(四)巩固练习1、教师讲述:矿物的各种性质,决定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35 中具有的广泛用途,请你们想一想,下面的各种用途是利用了哪种矿物的那一个性质?2、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格:矿物的用途矿物名称利用矿物的哪一个性质做颜料做钻头做爽身粉做石膏像做铅笔的重要原料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3、学生交流。
50、(五)拓展活动教师把事先写好的矿物性质和用途的小纸团藏到教室的不同地方,然后,给一段时间,让学生寻宝。各小组把找到的小纸团汇总,研究“宝物”是什么,再报告给老师,教师根据寻宝的数量和质量,判断名次。教学后记:36 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调查和了解岩石和矿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能够查阅新型能源的有关资料。(二)科学知识:1、知道人类的开采活动给资源和自然景观带来的正反面影响。2、理解保护岩石和矿物的重要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好陆地资源,开发新能源。二、教学准备岩石、矿物的开采图片或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