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发电系统对继电保护灵敏度影响规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布式发电系统对继电保护灵敏度影响规律.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电力 匀动化设备?!#%&(!)+!#),?(#,!.)?/012)/?3+,/04 5 61第01卷第7期/04 41年7月分布式发电系统对继电保护灵敏度影响规律林霞,陆于平,吴新佳5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0 74 418 6摘要9研究了分布式电源5:;6对过流保护灵敏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多:;配电网的过流保护修正 方案。利 用单位电流法和多端口网络法对76吕接入配电网后的等效 电路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理论和仿真证明9单一76 二短路阻抗和接入位置决定的二次型?多=子接入系统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特性近似看作各 以二影响特性曲线的叠加?以系统短路阻抗中点为基准点,两侧按照7兀短路容量顺序
2、接入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最小。对反时限过流保护的动作特性曲线进行正向修正和反向校核,使其保持正确的配合关系和配合裕度,从而消除仪二对配电网过流保护的影响。关键词9分布式电源?过流保护?灵敏度特性曲线?多端口网络?单位电流 法中图分类号97文献标识码9文章编号97448一8450441647一44一484引言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发电方式,以其投资省、能耗低、清洁环保、供电灵活的优势,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7。分布式电源=二5:#!#(!;,+!#),6一般由配电网接人,传统的配电网采用的保护多为带反时限特性的过电流保护,保护的配置也是按照辐射型网络结构进行的。=二接人后
3、,配电网转变成一个多电源互联网络,故障电流的流向也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包括主系统和运行以二在内的所有电源同时流向故障点。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对保护的配合机制与定值整定产生了深刻影响0一8,使得传统配电网保护无法适应新的配电网络。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现行的=子并网运行规程都规定9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子必须迅速退出配电网以保证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等,司。这种方式虽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破坏了=二的正常运行,大为削弱了分布式发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优势。目前有基于广域保护思想的1一川配电网保护方案,但相对而言成本过高?也有的配电网保护解决方案是基于以多对过流保护灵敏度的影响提
4、出的 0,但该方案仅适用于特殊的=子接人方式。本文使用多端口网络法和单位电流法,对=二接人系统后短路电流的分配机制与和变化规律进行深人研究,得出不同接人位置和运行状 态下的=玉对过流保护灵敏度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理论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多=二配电网过流保护的动作曲线修正方案,提高了保护的灵敏度。为例,对=子接人对过流保护灵敏度的影响做深入分析。一个多电源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可以经过归算得到图75+6的形式。其中,二,二、,分别为各支路阻抗。瓜二为故障点的附加电源。5+6三相短路时等效系统图56电源至短路点转移阻抗图图7单位电流法求转移阻抗系统图?/7+?(?+!#),)!+,#+
5、,(#,(,#!一(,!)利用单位电流法求各电源至短路点的转移阻抗,可得到如图75 6形式。其中,?,为系统等效电势,?几 为:;等效电势,为以接人点前后0段线路阻抗的比值,反映出=多接入点与故障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了直观起见,以如图0所示单电源馈线为例,分析=子接人对保护安装处电流的影响。图0单一馈线接入】弓系统图#/0#,?以玉接人点下游移动时,对保护安装处电流的影响9此时。不变,尹越小,=成平方倍数增大,即故障点越向线路末端移动时,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就越大,灵敏度下降越多。/对于故障点和=二接人位置固定,?二容量变化时,对保护感受电流的影响9此时月不变,随着。的增大,=亦增大,即对于同
6、一系统,接人7卫容量越大,=二对系统的渗透度越高,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就越大,灵敏度下降越多。这里渗透度是指9接人系统=二的容量占系统总容量的百分比。+可以看作是一个:;与系统短路容量的比值,容量较大的系统接人容量较小:;时,对保护安装处感受到的故障电流的影响程度也很小,在满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则不需对保护定值进行修正。换言之,+可以用来作为保护是否需要修正的一个指标。/当故障点位置固定,77奋接人位置变动时,对保护电流的影响规律9设以二短路阻抗为常数凡,。,且?,十凡,一,为77妥未接人时的系统全阻抗。则式57 6可化简为于以二接人位置变动时,保护支路分支系数变化以及总短路阻抗变化这0种相反
7、趋势共同影响保护支路电流的结果。以二短路阻抗,的大小,理论上不会影响极值点出现的位置,但是会影响极值点的大小及 电流变化的速率。对于不同的0个以,其阻抗,#,时,对式58 6有 7、二几、,说明同一系统当接人?短路容量较大时,保护安装处感受到的电流最小值相对更小。对式5 6有岩,右,说明当接人以二容量较大者位置变化时,保护感受电流变化率更大。也就是当:;接人容量增大时,保护安装处感受电流受影响的幅值与变化率都相应更大。图二对保护灵敏度影响特性曲线。该曲线反映=三位置发生变化时,保护安装处感受电流 的变化趋势。5龙宜 立6 二/7川/?/弘产一寸、9石止二佗灯城川/5 ,一又万/瓜7?/、二入十
8、一一下井一一一一0/4?二又弃又瓦丁56,4定义9以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因子函数为5?,?,工,。586该函数为一个二次型,对9,求偏导,反映保护感受电流的变换率9?,5一096,。56 0时,二次型达到 极大值5 0,是5,。66,此时7 二接人位置在 0附近时,保护 电流受影响最大,即当=二位于从主系统到故障点阻抗和中点的时候保护灵敏度最小。而在 0附近二次型的变化率最小,即=位置移动时保护感受电流变化率最小,随着=向两端移动时,电流的变化率增大。这是由图7尤短路容!及位!变化对保护电流影响特性曲线#/玉#,!#),)#!#),),)!#(,!其中,曲线+对应,曲线对应=二,曲线9的极值点
9、大于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76升9,负荷侧为=9?9?、;分别为?二,、以二9接人位置前 系统侧合成阻抗?;=、;分别为76肠7、=二9接入位置后负荷侧阻抗?凡9为7叉二9与=妥0之间的阻抗?当节点?发生三相故障时,相当于在节点?接上通过故障电流?,因其他节点没有外接电路,所以其注人电流为零。根据多端口网络阻抗矩阵中元素定义有 节点?自阻抗为!,节点#?间的互阻抗 为!,其值分别为/电力匀 动化设备第01卷)_咬一州图多端口网络双:;接入时三相短路系统图#/&)=升#,!)(?!#一卯!,!&,!一+)!一#(#!+(?!。,二,)。9乙 一;十又万一亡方二一 说卞;07;比;悦
10、;其中,;一?9凡=凡?。7为=妥飞接入系、,口、十,二、八十二凡7统处,保护支路的电流分支系数9。7一不牛二旱犷。,“犷卜“”,人小触“;=;=设=7首先接人系统后形成新系统的合成阻抗为99 7;=9 ;=),且=;=悦?则0个=子接人后系统支路的故障电流为支电流的影响?曲线7为考虑分支系数?影响后,】9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其值大于曲线7?曲线0表示子7在原系统中移动时,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曲线,从而使图中曲线7的极值点位置向系统电源侧偏移,导致合成曲线升9对保护支路电流影响幅值及其极值亦随之变化。在考虑以子9接人时,不仅要避免其在系统短路阻抗中点的位置接人,还要综合考虑其带给以子9的影
11、响。0/0多:;接入对保护支路电流的影响图8所示为多端口网络多以接人时三相短路的故障图。)叫)叫7,50607乙;=;0一乙=;=;)几叫二州一该一又:%6 9 6:。5 6注意到9,一一弋,瓜,弋?,并将分支系数。7代入式5 6变换,可得9尹幸?一。4 自。?;?!;=/7;二3飞=厂一一,石犷一一广 万了一一一人;=亡=说516图8多端口网络多】接入时三相短路的故障图#/8(?!#一以二#,!)(?!#一)!,!&)!一+)!一#(#!+(?!输与单=接人时的式58 6进行比较,可知这里的影响因子函数变为;?;=/7;_;一一一不下,一芍尸一一7不一一;=?入说5746从式57 46可
12、以看出,双=妥接入时,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因子函数近似看作是0条二次曲线的叠加。第7项为:;=在原系统中移动时,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而第0项为以9在新系统中移动时,对保护分支电流 的影响,同时。?与凡均受以乡7容量和位置的影响而变化。当:;容量和位置固定,77沁在远离系统电源侧移动时,第0项的极值点出现在新系统合成阻抗?,的中点,即茂?0处,极值为定义9。为第#个=玉接人后新系统的合成阻抗?。工为第#个76吕接人位置前5系统侧6合成短路阻抗,)?之为后侧5负荷侧6合成短路阻抗?。,为第#个以二接人后,系统侧合成支路的电流分支系数。设】工子、接入系统时其系统电源侧已接人#一7个发子,且#一7个?
13、的接入位置及短路容量已确定。将系统侧已接人的#一 0个=二看作一个合成支路,则由式51 6可得此时系统侧合成支路的电流为7;5,一?6弋5?一,6/八3一0门一一一一7下,一一一广;#一7?弋=;,一?;#5776=是77瓜,此时系统 支路故障电流几二506达到极小值,以乓对系统保护支路的影响最大。双 以子接人系统时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曲线7表示=刃9在新系统中移动时,对保护分考察。一?与戈,之间的关系,由图8可知9?二?一7一坑几?坑将。,凡);?代入整理得97、,/瓜坑一?#一7气一一一一万丁。/八溉,0,6。,;、几之可以得9?,。一?一,十之54,46)906。一7一#一
14、 9十一份一?卜8一一9一9图6双】!4接入时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特性曲线:;#?=77 ;?二6=;7=?=升!.一!.)之第7期林霞,等9分布式发电系统对继电保护灵敏度影响规律/对式577 6两侧同乘以分支系数。,一9。9。,则左侧相当于#一0个以二的合成支路电流层层展开,最终得到保护支路电流为的馈出线上装设有反时限过流保护?、9、,护配合曲线如图所示,其时间配合裕度为。,。一 09瓜,一,6瓜一 767门厂一一一一干井一门一人仪一7自一7母线7母线0母线,八一7了二“?=了尸3位火、图包含多=升的配电网系统图7一 且间又耳生厂,置篙“价5706#/!今(!#),!!(?!#7义奋其中
15、,为系统接人7叉二的个数。通过式570 6可以看出,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因子函数曲线可以近似看作#个=子影响因子函数二次曲线的叠加。对于靠近系统末端的=子而言,当在系统内移动其接人位置时,其极值点出现在:#!#0/,9入大越?一 井一?/,一90处,当其前端接入:;越多时,且 7?一9越小,76、对保护支路电流影响极值点位置随着整个系统短路合成阻抗的减小,而感觉到向系统电源侧偏移。0/;5,一 9 6,。一9代人式5706,并变换得9几一5洽万且于止厂?(6一二矛 一?“味启十7一 且间宜李厂、775;5。76二7/,6)/3。7甲一一一一下丁一一一一一一一卞占;?;5。?6卜7/)奋7瓜57溉
16、!;,逐层向前展开,随着;不断减之间,以二与之间亦符合上述规律,通过两两比较递推可知,最终在系统短路阻抗 为!.的系统中,对于 叉乡,以/,!子4仍有在系统中点!.?/向两侧,按 兀短路容量 由小到大顺序接人这种全排列方式对保护电流的影响度最小。同时,由于系统合成阻抗随着 兀的并人不断减小,多对保护分支电流影响的极大值点不断向系统电源侧偏移。多!子配电网过流保护修正方案图&是包含多 兀的配电网系统图,母线、/、图2多瑞系统保护动作曲线图:;?;=;=?#;一以二当以乡接人系统后,上游线路故障电流较不接人以子前要小,且以容量越大,线路故障电流越小。下游线路的故障电流由于!的助增作用而变大,由于以
17、容量一般较系统容量而言很小,所以下游线路的故障电流不会较正常状态下偏离很大。对于系统下游故障,上游线路故障电流减小会降低保护的灵敏度,增大过流保护的动作延时,这样不利于故障的快速切除,原有保护之间 的级差配合也发生变化,解决途径是选择灵敏度较高的过流保护曲线,或适当修改反时限过流保护动作曲线的特性。同时由于!子的接人,对于系统上游故障,必须同时校核各保护之间反向故障动作的配合问题,以期反向故障时保护具备选择性的要求。定义反时限过流保护相邻两保护动作 曲线之间,对应于同一时限的电流差值为 7;,对于母线上游故障,由图2看出,只有 当 ,一 、#,即 二 几4时,保护才会先于动作4同理,对于母线/
18、上游故障,也需要有 二?;,才能保证,先于动作,各保护之间保持反方向配合。如果有 ,一 二,、或、一 ,则保护,和保护、的反向配合将不再保持,此时必须采取其他保护方案,如加装方向保护。+正方向故障时保护的修正方案如图&所示,在母线出口(处发生最大短路故障时,由于以的接人,流过保护#、。的故障电流几、,、亦发生变化,上游保护#的故障电流最小,而下游保护的故障电流最大,即八4场坑,原有的保护配合关系已不适应短路电流的变化,必须对保护的动作曲线进行修正。由于,的接入,流过的故障电流、变小,流过的故障电流八变大。故障发生时保护、的动作曲线不再配合,故在的动作曲线的基础上,以配合裕度。进行修正电力 匀动
19、化设备第0 1卷/!咫5 65=咫6“!咫5=二,因此,为保证原保护配合关系,其保护曲线经过0次向下平移。仿真验证用+!?+仿真验证瑞不同数量、不同短路容量、不同接人位置情况下对配 电网保护灵敏度的影响。模型采用的为8母线段馈线,各段馈线长度及参数相同97 4.,8段母线?每段母线段负荷4/,功率因数。/1。每段馈线参数9一4/8,一4/,总负荷为/?过流保护定值按最大负荷整定为 二/0反方向故障时保护的校核反方向故障时保护的校核图如图7 4所示。场叼而,反券理图,瑞接入仿真模型#/7 7#(?+!#),)?)以玉为/同步机,模拟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改变=二的接人位置及渗透度,观察保护安装处的电
20、流灵敏度变化曲线,得三维图如图70所示5占为以子容量所占整个系统负荷容量的百分比,几为保护灵敏度,9为以接人位置5所在母线编号669模拟以二渗透度为0 4,当玖二位于母线玉渗透度增大而增大,仿真结果均与理论分析一致。几,77 瓦图7 4多瑞系统保护反向故障时保护的校核曲线圈#/74#?+!#),()(!+,+(?!)#!#(!#),邓!!(?!#一?5妥对于下游故障,保护由修正完的曲线来保持原有的级差配合性能。而由于接人=妥的原因,上游故障时会 由下 游=向故障点提供故障电流,这样故障点与以二电源间的保护配合也需校核。如图所示,假设在区段7的处发生故障,流过保护、9的电流分别为=及=?,动
21、作曲线对应的动作时间鲡,以此动作时间来求出修正曲线凡,9对应的动作电流=。二,只有当=。6时保护才能先于动作,即对于上游的故障有最靠近故障点的保护先行动作。如果近似认 为保护与9在同一动作时间对应的电流的差值几、为常数,则当有=一=乡9容量越大,越靠近上游接人时提供的短路电流越大,更有利于保护之间的配合。发玉9的短路容量减小 时,=三+#!+,=,!?),)?!?),同时,模拟=?渗透度分别增大至 4和 8 4及以上时,保护灵敏度最低点分别出现在以二接于母线0和母线7时,保护灵敏度最小值点向系统侧偏移。原因在于7/7节的结论是基于恒压源得出,而采用发电机模型对 以二进行仿真时,电压降低会导致系
22、统等效阻抗减小,造成极值点向系统侧偏移。当采用恒压源仿真时,增加=二的渗透度,保护灵敏第7期林霞,等9分布式发电系统对继电保护灵敏度影响规律/度最小值点位置不变,极值点大小与 仪子运行容量相关,与前面得出的结论吻合较好。/0多:;接入时对保护电流灵敏度的影响以0个:;接人系统为例,短路容量为二,7/.,叭升9的接人位置,由母线0向母线移动,观察保护感受到的故障电流变化规律?/改变=子7与仄子9的前后及接人位置,观察保护感受到的故障电流变化规律。仿真数据如表7所示。表7两:;接入间隔及相互位!变化时保护感受到的故障电流大小+/7+(?!(,!,?+)#,!#,!+?!&,!&)以?+,#,!#,
23、!#),)#!#),度下降越多。/多以接人对保护的影响规律也是由每个76吕的短路阻抗和接人位置决定的。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因子函数曲线可近似看作每个:;影响因子函数二次曲线 的叠加。在当前系统短路阻抗中点处再增加以对系统侧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影响最大。/对保护灵敏度影响最小的接人方案是9以系统短路阻抗中点为基准点,两侧按照 以短路容量由小到大全序接人,这种全排列方式对保护电流的影响度最小。/可以利用反时限过流保护的动作特性,对多=子配电网过电流保护动作曲线进行修正,提高保护的灵敏度,并进行反向校核,在满足反向配合的情况下,减少增配方向保护带来的成本投人。呱储呱谴序”盆,乙+上住.内口+,胜二了召,+
24、匕目内。+。&+,二,+4+人#么6/!二/位置/5与介?(序号介?(15从表第、会、6组数据可见,保护灵敏度的最小值点,即 以二对灵敏度影响曲线对称中心位于母线/偏向负荷侧,与理论推导一致,由阻抗中点向系统侧偏移。对比表中其他数据表明工延子的接人位置越远离对称中心的组合,对保护灵敏度影响也越小。比较第组与第6组数据,发现在保护灵敏度最低点左侧,大容量的.!从左侧靠近对称中心位置时,对保护灵敏度的影响较 大。比较第_、1组数据可以看出,在保护灵敏度最低点右侧,大容量 的 从右侧靠近对称中心位置时,对保护灵敏度的影响较大。这里也存在有电压降低会导致系统等效阻抗减小,造成极值点向系统侧偏移的问题。
25、如果采用恒压源进行仿真会发现其极值点出现在系统短路阻抗中点处。以上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一致性较好。对于/个以上多 接人的情况,经合并、归纳以后从理论上与/个情况类似,可以得到相似结果。6结论本文使用多端口网络法和单位电流法,着重分析了以子引人对过 流保护灵敏度的影响,这些规律对保护定值在线修正和 接人点设计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7+乡接人对保护灵敏度的影响规律是 由!短路阻抗和接人位置决定 的二次型4当以二接人位置固定,故障点向远离线路末端移动时,保护灵敏度相对阻抗变化呈平方次幂减小4当接人位置移动时,保护灵敏度在当!奋位于系统到故障点阻抗和中点时达到最小4 容量越大,以子对 系统的渗透度越
26、高,对保护分支电流的影响就越大,灵敏参考文献丁明,王敏分布式发电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1 15+/5&一 3+硒呢,(;几=;?=7旧=#+#(?7;=助?;=,/11 5,/5&一3+/张超,计建仁+夏翔+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的影响+华东电力,/1 13,5_/一/3+,(97,#;7=,!(!;7=一?;,?;=+7=7#;,/1 13+5_/一/3+,(,(入以?;=治;?;=、9?;=压#=;=;几八刀、7,#7=,/1153/一3/2+5田#+;=;?=7;=。=+?;=;=9?/11/=;=;=阮;?;=97即+.,=;7 +,1/1一16+仁6邵玉槐,李肖伟,程晋
27、生+等值法用于多节点配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 11,/1 535一3 2+(?7;,.#!;7;+9;=+?;=7#一=?;=7?#?=笼;?;=7=+;=9,/111,/15 35一36+3(;吸#,=7?#;一?#?#7旧=。;?#;#王 7#;7#7?#7=7#;9?/115 (:9&(:99=;=(#7#;=;眼;?#?#;卯口+,(。=?#;7#7=#=;=佼#=#川=7呢#7=铂;?罗=7 77#伴7;=;=;#7=,#=;=卯 ;=9?;=压#=;=一。几(7,#7=,/11 563&一6&1+/1比(,(+=#7=;=;?,#;7;#;=7=,?7#;
28、7=?;#即#;刁9?9?“=7;=7”#?=、知,97=77 ,/1 1/12一/+徐慧明,毕天妹,黄少锋,等+基于(的潮流转移识别算法月+电力系统 自动化,/1 13,155一_+!?;=#7=;=;7;=7#即;+(?7;=#;、,/1 13,155一 _+/(,凡一州叭召吠月.(;?=;=山;?盯忱由 ;?=7 9?/115 =,为讨=住明公和;#=,(,/115&6一&_+资任编辑李吟下转第35页=;=?=735/电力 均动化设备第01卷&(!+!#),3/)#,)!?,044,0 51697 7一70/仁7 =#+,+,5 6,56 已2)?+#即?!&一!#,?#,!#),。
29、#(#!+,#!+?#+!#),3/(!)!,+!#),)?!#。)&!,044,01 504 698一4/7 范瑞祥,罗安/李欣然/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参数设计及应用研究3/中国电机工程学报,04 48,0 85069048一7 77/2(#元+,!3 5 6,77#,+几+!#,+,+?#+!#),)(,!9+!?因?!93/)#叱)!?/0448,0 850 69748一777/7 谭甜源,罗安,唐欣/大功率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3/中国电机工程学报,04 4,05697一/户72几,田7,56,下月 味 为几压?),犯,!)肠 一伪阳。!晒#因&,?!9仁3口/)#吃)
30、!?,04 4,0 5 697一/5资任编辑9康香像6作者简介9范瑞祥571 一6,男,湖 南湘潭人,博士,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谙波抑制与无功补偿技 术的研 究5?一+#?9#+,?708/)6?孙哭57 1。一6,男,江西南昌人,高级工程 师,主要从事电能质量分析与管理工作。),+,#川!#),+,#,)#+!#)?!2(#+,?,2#,?,=3%,=#+,57/3#+,#?!#)&+=,!#!(!,2+,+,4448,#,+?0/)?)?!#+?+,=,)+!#),?,#,#,(,+,#!,+,+7440,#,+6!+!9+!#,),+,#,!#),+,7!(#)5#!#)?!6/)#
31、,!,#,#,#,+,+),!(!(+?+,+?#,!#,?(,),+,#,!#),+,+!),!#?!+,+!)+,)7#(/=!7)!),!#+?)!#_ !+!#,),+,#,!#),+,#,+!#)&+#!,)&),+!#),+#?#!+,!+#?#!,!+!+)(,+),#+,+?#+!+#,!#,#(),+!#,+),#(,!)(,+,!+?9 ),+,+,+#!)!#,+,!(#,!)(,+,!+?+!#),+!#),+,!+,#,)?!+)&),!+!),!+#,!/#(?+!#!+,#!)+!#),)&!+!,!#,+!,(!+,!#)+!#),)/#呵 !7()
32、!2+!#)几+=珑 ,)?峨褪口日弘,+,刃短=%?,!找卿+,?)#,+58 催笋翻76504 44 4 74#+,(#,#,#+5)(!+!,#!,2+,#,074418,#,+6!+!9#,?(,?+&)?9子5:#!#(!;,+!#),6),!,#!#!)一(,!)!#),7+,+?_ ,+,#!#),7)/(#+?,!#(#!)#!#(!#),!&)!=+?(?+!+,+,+?_!(,#!一(,!)+,(?!#一56!,!&)!)/)+,#(?+!#),)!+!9!),)一发奋#,?(,?+&7+(+!#(,#,),=奋)!一#(#!#+,+,?哈#,!#),)#!#),?!(?!#一以?#,?(,?+&7+)#+!?!(#)#!#),)+?:;#,?(,+!#!#(?!#,?(,),)!#+,(,!7#,#_&,:5 子),)一(,!)!#),7?#,+!/#)!7()!2+!#),+?2+!(邝】#,)(,+!#),)#,+545 686/盯&)找如9#!#(!,+!#),?)9(,!)!#),?,#!#!+!#!#(?(?!#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