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林木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富城、绿色惠民,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加快提升产业供给能力为重点,围绕扩大森林面积,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培育一批现代林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现代林业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
2、态环境需要,为打造城市绿色林业产业建立支撑。(二)行动目标。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5%,森林蓄积量达到3.5亿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林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现代林业产业产融合度更深,创新驱动能力增强,产业布局趋向合理,保护措施有力,综合效益显著,要素产出效益明显提升,形成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体系。二、主要任务(一)夯实林业发展基础1、以林长制为引领。以林长制为林业资源发展工作引领,严格落实“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充分运用全链条林长制工作责任体系,守护可持续发展的林草资源,强化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加大外来入侵物种监测治理力度,优化林火阻隔系统布
3、局,提高森林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理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合理确定适宜发展的林产业类别、规模及利用强度。在确保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前提下,科学规划布局,健全利用管控制度。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毁坏林木。2、推进良种基地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林业种植基地,优化树种、林龄结构,大力培育良种树种苗木,推行订单育苗、定向培育、就近生产、本地供应。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推动木材合理分级利用,增加木材有效供给。引导企业采取集约经营方式科学培育和采伐林木资源,推动林业基地向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转变。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加强造林全过程监督管理,力争造林成
4、活率达90%以上。3、加快林业制度改革。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推进“放管服效”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持续优化线上审批服务,制定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占补平衡补充林地管理办法,实现生态效益跨市横向补偿。推进科技创新,探索“科技+资本+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林业科技示范园,建好林业科技服务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结集体林地流转改革试点经验,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推动试点扩面和综合示范区创建,稳妥推进社会资本进山入林。(二)扩大林业种植面积1、绿化宜林荒山荒地。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启动新一轮绿色城市建设,实施项目化集中连片造林,完善造林失败地、因灾受损造林地核销重新造林制度,全域绿化宜林荒山荒地。实施
5、产业带生态修复,对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实施综合治理,提高植被覆盖度。制定严格的封禁措施,扩大封山育林范围,自然恢复生态,加快对生态破坏区域的造林绿化。2、实施城乡绿化美化。推进美丽乡村绿化美化,积极开展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绿化。严格控制城镇开发边界,规划控绿、拆违建绿、择空补绿、立体增绿、见缝插绿,开展环城林带绿化、道路绿化、街道绿化、社区绿化、河道绿化,拓宽绿化空间。新建或提升完善城郊周围、旅游景区、交通沿线、河湖沿岸等区域造林绿化美化100万亩以上,建成10个省级森林城市,10个森林乡镇、100户森林人家。3、推进储备林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林场改革后良好机遇,发挥林场在储备林基地建设中
6、的带动作用。按照集约化、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要求,巩固和经营好现已划定的储备林,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实行科学管理,坚持良地良种良法,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相结合,培育大径材和珍贵用材树种。在此基础上,力争国家扩大储备林基地建设规模。(三)推动产业提质增效1、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多渠道拓展用地空间,支持利用低效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各类非耕地资源改培经济林,扩大特色经济林种植规模。按照良种栽培、规模种植、科学管理的要求,采取改建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推广规模化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加快完善特色经济林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引导林农群众开展标
7、准化生产、集约式经营,支持储藏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提高综合效益。到2025年,实施林木提质增效50万亩。2、建设林草传统产业升级。坚持放活商品林,管好公益林和天然林的原则,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以国家储备林为重点,大力培育珍贵用材林、速生丰产林、大径级用材林和混交林。加快建设林地节约型、效益提升型、资源增长型、环境保护型优质高产原料基地。优化木材加工业产业布局,推动木材制品深加工发展,推进木材节约利用,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新技术引进和技术升级改造,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木材高效利用。3、培育壮大林下经济产业。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林下经济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大
8、力发展林草、林药、林茶、林菌等林下种植业和林畜、林禽等林下养殖业,支持发展重点的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村经济能人领办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营造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力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建设利用林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四)推进中幼龄林抚育按照森林演替规律和林分发育阶段,全面推进中幼龄林抚育。对密度过疏、目的树种缺乏、天然更新不良的林分,通过补植补造、促进天然更新等抚育措施,调整树种组成,增加乡土树种比例,培育混交林;对密度过大、林木竞争激烈的林分,采取抚育间伐等措施,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林分
9、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对新造幼林,加大割灌除草等抚育措施,增强幼树竞争能力,促进林木生长,加快幼林郁闭成林;对遭受有害生物侵害等受损林分,采取卫生伐、补植补造等综合抚育措施,改善林分健康状况,增强林分活力。(五)推进实施社会化造林探索以地换绿、先建后补、占一补一等造林绿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国土绿化。鼓励家庭、合作社、企业创办林场。创新全民义务植树模式,提高尽责率,完善干部义务植树机制,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组织动员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学校院校通过众筹、领养、募捐等方式参与植树造林。(六)优化产业链建设布局1、培育木业加工产业带。以木材精深加工和林副产品加工产业为支撑,以林业产
10、业工业园区为节点,形成木材加工产业带。积极发展材料林基地,形成木材加工为支撑,以速生丰产林培育为重点,以加工为特色的林业产业格局。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促进产业升级。支持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种创新,推进产品质量与国际领先标准接轨,满足消费升级和多样化需求。2、壮大原木材料基地产业。着力推进商品木材基地建设,打造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林业产业原料基地。建成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100万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大径材培育基地100万亩、珍贵树种用材林和大径材培育基地100万亩,年生产商品木材500万立方米,为木材加工业提供原材料保障。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
11、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和差异化发展,整合林场优质经营性资产,打造现代林业企业。引导实力雄厚、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高效的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兼并重组林业企业。积极指导龙头企业做好股改、规范财务管理等上市前期准备工作,加快上市融资步伐。4、孵化培育新型产业。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计划,培育扶持一批特色鲜明、示范作用强的新型林业企业,满足中高端市场对林木制品的多元化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加大林业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五)完善服务支撑体系1、推进林业信息化发展。加快建设林业经济运行信息系统,建设林业产业基
12、础数据库,制定数据采集规程和标准,规范产业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建立林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对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监测,为企业科学经营决策提供引导服务。引导组建林产品线上到线下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建立统一的林业生产要素和权益交易网,形成交易信息统一发布和聚集平台。积极开发统一的网上交易系统,实现林产品、林业要素的网上交易,为广大林农和中小林业企业提供电子销售平台,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林产品电子消费渠道。2、加快林业科技推广。完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林木良种选育、丰产技术、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研究。抓好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设,新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进一步发挥项目基地科技示范效用。深入推
13、进林业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充分调动、激发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者积极性。大力开展科技培训、送技术下乡活动,增强林农科技实用技能,帮助林农脱贫增收。夯实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水平,努力构建一个适应需求、服务力强、手段先进、运行高效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3、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制度。简化采伐申报和审批程序,实行采伐指标阳光分配;实行林木采伐分类管理,合理利用生态公益林,逐步落实林权所有者对商品林的采伐自主权。选择部分县乡开展取消商品材采伐计划试点,完善木材经营加工许可制度。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工作组,统筹协调推进本行动计划实施。
14、加强对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工作的考核和督查力度,将林业生态红线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把森林覆盖率、造林任务完成率、造林合格率、造林成林率、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率、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结率、森林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率、古树大树保护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和督查体系,对工作滞后的进行通报批评。(二)加强用地保障。在不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林业生产用地,按农用地管理,由乡镇审批,不再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将符合条件的现代林业产业项目列入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盘子,优先安排用地指标。鼓励采取租赁、先租赁后出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供应工业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降
15、低林业企业用地成本。(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现代林业产业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林业产业园区新建标准厂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投资予以补助;建立和逐步扩大林业产业发展基金规模,用好林业贴息贷款政策,加大林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优强企业,鼓励和吸引金融资本、民营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进一步完善林业信贷资金扶持政策,适度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鼓励林业企业更多更好地用好林业信贷资金,实现林业生态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建林业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设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支持
16、林业产业园区和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吸引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水平的林业研发和检测机构建立分支机构,开展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林业智能制造装备等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充分发挥大学、工业学院、生态工程学院等院校作用,支持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不同层次的林业人才。(五)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将林业建设变成全社会参与的共同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林业,提升文化自觉,培养行为规范,用法治意识构筑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无形红线;强化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产业发展和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宣传报道,提高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逐步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友好的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营造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支持和参与现代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