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科语文年级/册 七年级(上)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第1单元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目标品诗眼,悟诗情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 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这使得把握诗人感情具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分析学生对于诗眼的理解或把握不准确,加之对“杨花”“子规”“明月” 等意象所象征的意义,缺乏积累,这样增加了体会诗人感情的难度。教学方法1 .以诗眼“愁”为线,让学生找出体现愁的诗句,并对其中的景、物、事进行分析,从而 去体会诗人的感情。2 .学生学会方法,能举一反三。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引用导入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不:“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歌,它
2、用图度凝练的语言,表 达出作者内心情感。因此,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学习诗歌的重点之一。本节微课,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1.品评诗眼;2.学以致用;3.课堂小结。知识讲解 (难点突 破)品评诗眼1 .生朗读诗歌。2 .诗也有眼睛,让学生从诗中选一个字作为此诗的眼睛(诗眼有时它是某个字,诗句 中最精炼传神的;有时是一个句子,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诗中体现“愁”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柳絮因触景生情,李白看到暮春时节柳絮飞落,随风飞舞,想到朋友从京城被贬到湖南, 就如同这飞絮离开枝头一般,漂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也叫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象征离别之恨,李白对朋友
3、被 贬谪深感悲痛,心里在滴血一般。杨花落尽子规啼,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凄凉、伤感的, 充满对友人前途、命运的担忧。诗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愁呢?(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听说。李白似乎是突然听到,被惊呆了。他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接受这个事 实。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诗题中“龙 标”指地名。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五溪” 一词描画出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的险远,表现了李白对朋友远赴偏僻之地的牵挂。一个“愁”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3.李白又是怎样将这颗“愁心诉诸远方的友人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西)诗人心中充
4、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他抬头望向天空,看见一轮圆月挂在天 边,仿佛找到了知音。天上明月如冰似玉,晶莹润泽,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且明月中天, 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她将诗人 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课堂练习 (难点巩 固)学以致用读读这首小令,找出它的诗眼。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 楚之情。小结课堂小结最后,回顾一下本节微课的内容,通过品评诗眼“愁”,我们深深体会到诗人对朋友 的思念、对其遭遇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当然,体会诗人的感情还有别的方法,请你课后去 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