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报告试题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评估报告试题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30130 分)27.评估基准日与报告日相同或接近的评估报告属于【】A.追溯性评估报告 B.现值性评估报告 C.预期性评估报告 D.限制性评估报告 28.资产评估报告中说明被评估资产的拥有者或权利人名称是为了【】A.准确描述资产的归属 B.准确界定评估结论的含义边界 C.准确描述评估目的 D.准确确定评估基准日 29.对特定评估目的、特定资产类别评估业务以及对评估中某些重要事项进行规范的准则属于【】A.基本准则 B.程序性准则 C.专业性准则 D.评估指南 30.我国资产评估业较为理想的管理模式是【】A.政府管理 B.行业自律管理 C.政府监管下的行业自律管理 D.政府管理为主
2、,行业自律为辅 27需要确定资产未来价值而出具的评估报告属于()A现值性评估报告 B.评估复核报告 C.追溯性评估报告 D预期性评估报告 28从规范资产评估报告历史分析可以发现,无论对资产评估报告形式、格式的规定如何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是 A对评估对象权属的准确界定和描述 B对评估方法及其重要参数确定的依据分析 C对评估结论的价值类型和定义的明确界定 D对评估结果取得的依据和前提条件的分析 29调整资产评估行业内部、外部各种社会关系的准则是()A业务准则 B.程序性准则 C专业性准则 D.职业道德准则 30.我国资产评估管理由重视机构管理、项目管理向注重资产评估人员管理转变的标志是()A
3、 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的颁布 B资产评估机构实行专营化 C实行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 D中国资产评估的协会的成立 27.对其他评估师出具的评估报告进行评判分析后作出的报告是()。A.正常评估报告 B.评估咨询报告 C.评估复核报告 D.限制用途评估报告 解析审核另人的评估,二次评估 28.下列关于委托方对资产评估报告运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作为支付评估费的依据 B.作为企业会计记录的依据 C.作为评价评估结果质量的依据 D.作为产权交易作介的基础材料 解析企业会计记录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只在摊提费用上允许作出预期。而资产评估是以一系列的创设,预期为前提。29.针对不同资产
4、类别的特点,分别对于不同类资产评估业务中的评估师执业行为进行规范的准则属于()。A.指导意见 B.程序性准则 C.专业性准则 D.评估指南 解析不同资产类别的评估需要用不同专业的知识,属于专业化分工 30.我国第一总对全国的资产评估行业进行政府管理的最高法规是()。A.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B.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C.国有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 D.国有评估准则基本准则 解析1991 年 11 月颁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P352)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
5、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35.中国资产评估准则总体上来说包括【】A.业务准则 B.程序性准则 C.职业道德准则 D.专业性准则 E.评估指南 34按照评估基准日的不同,资产评估报告可以分为()A.正常评估报告 B追溯性评估报告 C评估咨询报告 D现值性评估报告 E预期性评估报告 35资产评估具体准则分为()A业务准则 B程序性准则 C职业道德准则 D专业性准则 E评估指南 35.美国专业评估统一准则中将评估报告分为()。A.完整评估报告 B.现值性评估报告 C.预期性评估报告 D.简明性评估报告 E.限制性评估报告 解析(P332)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 分.
6、共 6 分)37.追溯性评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l4 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1.39委托方对资产评估报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 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B 教育决策与教育改革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 C 学习教育学是成为合格教诗的必要前提 D 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成为好家长 2.学校产生于奴隶制社会。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A.生产性 B.普及性 C.教育形式与手段的多样性 D.科学性 4.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5.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行动指针。6.教育方针的核心:教育目的。7.素质教育:73 96-97 241
7、 8.坚持人的全面发展:A 德育:首要位置 B 智育:核心地位 C 体育 D 美育 9.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 10.我国学校教育从类型上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11.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A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更为密切 B 学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的特征日趋明显 C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 D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 E 现代学制逐渐向终身化方向发展 12.教育规划纲要(2010 年):A.进一步强调了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B.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
8、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C.并为此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策略。13.教育规划纲要:A.明确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公共政策的基石,B.提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教育差距、提供基本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措施。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101 15.学生的本质属性:(汇成一句话)A 发展 a.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b.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B 学习 a.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b.在学校参加规范学习的人 c.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的人 C 独立 a.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b.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人 16.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A 生存权 B
9、受保护权 C 发展权 D 参与权 E 受尊重的权利 17.教师劳动的特点:A 劳动对象上的特点复杂性 B 劳动手段上的特点示范性 C 劳动过程上的特点长期性 D 劳动性质上的特点创造性 E 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上的特点个体性与集体性 18.教师专业知识:A 教育科学知识 B 学科知识 C 学科教学知识(最核心)D 通识性知识 19.教师专业能力:A 教学技巧 B 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检查评价能力)C 交往能力 D 组织与管理能力 E 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 20.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
10、文件。21.课程的类型:以课程影响形式为标准划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悬空课程。A.显性课程:指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B.隐性课程:其表现方式诸如教材隐含的文化偏见,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等。C.悬空课程:指学校课程中所缺乏的、“应有”而“实无”的、“应教”而“未教”的课程。22.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 A.是由教学在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决定的 B.是由课程实施的目的和学生发展的复杂性决定的 C.是由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和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 23.教学原则: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F.巩固性原
11、则 G.因材施教原则 24.中小学的基础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P193)B.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P197)2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 备课 B 教学计划(3 种):a.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单元(或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教案)C 上课 基本要求: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结构合理 d.方法恰当 e.积极性高 f.语言精湛 g.板书有序 h.从容自如 26.学校德育的目的与功能(P211213)学校德育最基本、有效的途径:学科教学 27.德育的内容与原则 A.文明习惯与行为规范教
12、育 B.道德品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 D.集体主义教育 E.家庭美德教育 F.民主与法制教育 G.理想教育与世界观教育 28.学校德育创新内容与基本原则 A.诚信教育 B.感恩教育 C.生命教育 29.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 A.学生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 B.学生品德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 C.学生品德在其品德内部矛盾转化过程中形成 D.学生品德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过程中形成 E.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30.我国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E.生活指导法 F.品德评价法 31.德育途径 A.
13、学科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与校外活动 D.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活动 E.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治学习 F.班主任工作 32.学生评价:A.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B.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C.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33.学生评价的原则 A教育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B.从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形势来看,学生评价除了遵循教育评价一般要求外,C.更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为基本指向,遵循发展
14、性,多元化,全面性,差异性等原则。A发展性原则 B多元化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E明确性原则 F过程性原则 地理环境是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在我们进行地理系统分析时,多变量问题是经常会遇到的。变量太多,无疑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与复杂性,而且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多个变量之间是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因此,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能否在各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用较少的新变量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而且使这些较少的新变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较多的变量所反映的信息?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可以实现的,这里介绍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就是综合处理这种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方法。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把
15、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假定有 n 个地理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 个变量描述,这样就构成了一个 np 阶的地理数据矩阵:111212122212ppnnnpxxxxxxXxxx (1)如何从这么多变量的数据中抓住地理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呢?要解决这一问题,自然要在 p 维空间中加以考察,这是比较麻烦的。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就需要进行降维处理,即用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指标,而且使这些较少的综合指标既能尽量多地反映原来较多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同时它们之间又是彼此独立的。那么,这些综合指标(即新变量)应如何选取呢?显然,其最简
16、单的形式就是取原来变量指标的线性组合,适当调整组合系数,使新的变量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且代表性最好。如果记原来的变量指标为 x1,x2,xp,它们的综合指标新变量指标为 z1,z2,zm(mp)。则 111 11221221 122221 122,.,ppppmmmmppzl xl xl xzl xl xlxzl xlxlx (2)在(2)式中,系数 lij由下列原则来决定:(1)zi与 zj(ij;i,j=1,2,m)相互无关;(2)z1是 x1,x2,xp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2是与 z1不相关的x1,x2,xp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m是与 z1,z2,zm-1都不相关的 x1
17、,x2,xp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这样决定的新变量指标 z1,z2,zm 分别称为原变量指标 x1,x2,xp的第一,第二,第 m 主成分。其中,z1在总方差中占的比例最大,z2,z3,zm的方差依次递减。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常挑选前几个最大的主成分,这样既减少了变量的数目,又抓住了主要矛盾,简化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找主成分就是确定原来变量 xj(j=1,2,p)在诸主成分 zi(i=1,2,m)上的载荷 lij(i=1,2,m;j=1,2,p),从数学上容易知道,它们分别是 x1,x2,xp的相关矩阵的 m 个较大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二、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通
18、过上述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的介绍,我们可以把主成分分析计算步骤归纳如下:(1)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111212122212pppppprrrrrrRrrr (3)在公式(3)中,rij(i,j=1,2,p)为原来变量 xi与 xj的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因为 R 是实对称矩阵(即 rij=rji),所以只需计算其上三角元素或下三角元素即可。(2)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首先解特征方程I-R=0 求出特征值 i(i=1,2,p),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即 12,p0;然后分别求出对应于特征值 i的特征向量 ei(i=1,2,p)。(2)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主成分iz贡献率:1/(1,2,
19、)pikkrip,累计贡献率:11/pmkkkk。一般取累计贡献率达 85-95的特征值 1,2,m所对应的第一,第二,第 m(mp)个主成分。(3)计算主成分载荷(,)(,1,2,)kikkip zxei kp (5)由此可以进一步计算主成分得分:111212122212mmnnnmzzzzzzZzzz (6)三、主成分分析实例 对于某区域地貌-水文系统,其 57 个流域盆地的九项地理要素:x1为流域盆地总高度(m)x2为流域盆地山口的海拔高度(m),x3为流域盆地周长(m),x4为河道总长度(km),x5为河 表 2-14 某 57 个流域盆地地理要素数据 道总数,x6为平均分叉率,x7为
20、河谷最大坡度(度),x8为河源数及 x9为流域盆地面积(km2)的原始数据如表 2-14 所示。张超先生(1984)曾用这些地理要素的原始数据对该区域地貌-水文系统作了主成分分析。下面,我们将其作为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一个应用实例进行介绍。表 2-15 相关系数矩阵 (1)首先将表 2-14 中的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由公式(4)计算得相关系数矩阵(见表 2-15)。(2)由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值,以及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见表 2-16)。由表 2-16 可知,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高达86.5,故只需求出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 z1,z2,z3即可。表 2-16 特征值
21、及主成分贡献率 (3)对于特征值 1=5.043,2=1.746,3=0.997 分别求出其特征向量 e1,e2,e3,并计算各变量 x1,x2,x9在各主成分上的载荷得到主成分载荷矩阵(见表 2-17)。表 2-17 主成分载荷矩阵 从表 2-17 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 z1与 x1,x3,x4,x5,x8,x9有较大的正相关,这是由于这六个地理要素与流域盆地的规模有关,因此第一主成分可以被认为是流域盆地规模的代表:第二主成分 z2与 x2有较大的正相关,与 x7有较大的负相关,而这两个地理要素是与流域切割程度有关的,因此第二主成分可以被认为是流域侵蚀状况的代表;第三主成分 z3与 x6有较大的正相关,而地理要素 x6是流域比较独立的特性河系形态的表征,因此,第三主成成可以被认为是代表河系形态的主成分。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主成分载荷,该区域地貌-水文系统的九项地理要素可以被归为三类,即流域盆地的规模,流域侵蚀状况和流域河系形态。如果选取其中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者作为代表,则流域面积,流域盆地出口的海拔高度和分叉率可作为这三类地理要素的代表,利用这三个要素代替原来九个要素进行区域地貌-水文系统分析,可以使问题大大地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