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一年级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6、7的认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一年级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6、7的认识.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一年级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6、7 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 p4243 6、7 的认识及 P48 第 2、3 题。教材分析:在6 和 7 的认识这一教时中,主要是按数数(通过具体的实物与自然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而理解自然数所表示的基数意义)认认 6 和 7说说 6 和 7 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字的过程安排的。学情分析:在教学新课前,我根据教材上的主题图,营造出一个教室里师生劳动的场景,由于它就来自于学生周围,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场面,因此学生热情高涨,感到十分亲切、熟悉,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随后,我引导学生说图,数人,数物,不仅渗透
2、了讲卫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数数经验,初步建立了6、7 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 6、7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 6、7,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结合主题图、插图,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教学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教学挂图、尺子等。教学设计:一、复习铺垫 1引导学生从 0 数到 5,再从
3、 5 数到 0。(可用指名数、齐数、拍手数等方式进行)2出示 05 六个数字,读数。3按顺序读数:()2()4()。设计意图:通过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a出示第 42 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 6 张桌子、7把椅子,6 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 1 个女同学。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c交流、汇报。师:图上有些什么?生可能: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师:图上
4、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生可能:图上有 6 张桌子,7 把椅子,7 个人。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生可能: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有 6 人,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是 7 人;还可以先数学生人数,再数老师,一共 7 人。师:你又是怎样数椅子的数目的?生可能:先数已放好的 6 把,再数又搬来的 1 把,一共是 7 把。对表现好的学习小组在黑板上粘贴小红花奖励,下同。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到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d抽象出画面中的数。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
5、表示?(用数字 6 表示)板书:6 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 7 表示)板书:7 2根据 6、7 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a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b小组合作,分别用 6 或 7 根小棒或学具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进一步加强认识。c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 6、7 两数表示。(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使学生明确 6、7 的基数意义)3教学数序。a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 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学生上台操作,发现是 6 颗。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 颗)b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 5、6、
6、7 的顺序。教师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 0、1、2、3、4、5。提问:6 和 7 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7 以内的数的顺序。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学具,从感性明确 6 与 7 的大小关系。4比较大小。a利用学具,先摆 5 个圆片,在下面再摆 6 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很容易发现:5 个圆片比 6 个圆片少,6 个圆片比 5 个圆片多。板书:56 65 b利用学具,先摆 6 个圆片,在下面再摆 7 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不难发现:6 个圆片比 7 个圆片少,7 个圆片比 6 个圆片多。板书:67 76 5明确 6、7 的序数意义。分组进行,看金鱼图,观察并回答问题
7、,再动手填一填。a先让学生找准起点,从第 1 瓶数到第 7 瓶,再观察第 6 瓶里有几条金鱼。b认真观察找出装有 6 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边数出装有 6 条金鱼的瓶子是第 4瓶。c从左边数起找到第 7 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生动的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了 6、7 的序数意义。三、巩固练习 1做抢答练习。5 后面的数是几?6 后面的数是几?7 前面的数是几?2、结合黑板上的小红花,说一说第一小组得了几朵,哪个小组得的最多,第四朵小红花是哪个小组得的。3完成练习七第 2、3 题。(1)完成第 2 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自行完成题目。小结。(2)完成第 3
8、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适当引导学生对“6 只”和“7 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设计意图:这一练习紧跟课本教学内容,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巩固对 6、7 意义的理解。四、指导书写 1图片展示 6、7 的形象,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 6 和 7 像什么?(6 像哨子,7像拐杖等。)2图片展示 6、7 的书写笔顺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学生观察学习。3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 6、7。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 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 6、7 的笔顺,帮助学生掌握6、7
9、的写法;启发学生想像 6、7 像生活中的什么,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注意向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6、7 的认识这节课实验教材仍然重视学生数概念的建立。在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等内容。利用直尺的操作,使学生清楚地发现 5、6、7 之间的关系,结合发红花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利用摆小棒,6 根和 7 根小棒,分别摆出喜欢的图形等方式,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同时,结合教学过程,我注意渗透学生之间的评价意识,鼓励学生用“你真棒”“你的回答很好”等语言来发挥学生之间的评价功能,使学生都爱上数学课,愿意探究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