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全国乙卷)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404791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9.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全国乙卷)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全国乙卷)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全国乙卷)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全国乙卷)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pdf(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1页(共16页)2023 年高三 2 月大联考(全国乙卷)理综生物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B C D B C A 1B【解析】发光细菌细胞中的核酸为 DNA 和 RNA,因此含有 2 种五碳糖、5 种碱基、8 种核苷酸,A正确。根据题干中发光细菌发光的化学反应式可知,该过程需要消耗 ATP,属于吸能反应,而吸能反应常与 ATP 的水解相联系,B 错误。发光细菌可能进行耗氧的有氧呼吸并合成 ATP,从发光反应式中可知,发光细菌中存在耗氧的 ATP 水解过程,C 正确。当环境中存在抑制细胞呼吸的毒物时,发光细菌中 ATP的合成减少,发光过程受抑制,

2、发光能力降低,D 正确。2C【解析】丙酮酸通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时,需要借助 H+载体蛋白,并且由内膜两侧 H+电化学梯度提供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A 正确;根据“丙酮酸先由线粒体外膜上孔蛋白构成的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膜间隙”可知,丙酮酸经过孔蛋白进入线粒体膜间隙需要蛋白质协助,由于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所以属于协助扩散,B 正确;由图可知,线粒体内膜上具有载体蛋白,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中,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所以分解丙酮酸的酶在线粒体基质中,C 错误;降低膜间隙 H+浓度,H+电化学梯度会降低,线粒体内膜上丙酮酸的运输速率下降,膜间隙中丙酮酸浓度增大,外膜与膜间隙丙酮酸浓

3、度差减小,所以外膜对丙酮酸运输速率会下降,D 正确。3D【解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氧气条件属于自变量,A 正确。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实验中,利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因变量是产物中 O2的相对分子质量(即产物是O2还是18O2),B 正确。沃泰默的三组实验中,自变量为是否切除通向小肠段的神经和注入稀盐酸的部位,C 正确。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生根的数量和生根的长度都属于因变量,无关变量有插条种类、插条数量等,D 错误。4B【解析】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会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OsDREB1C 基因的表达受光照和低氮状态诱导,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表现

4、,A 正确。OsDREB1C 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一种转录激活剂,而 mRNA 是转录产物,所以 OsDREB1C 基因表达产物的作用位点不在 mRNA 上,B 错误。OsDREB1C 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增强与光合作用、氮利用和开花密切相关的五个基因的表达,而不是增强或者影响所有基因的表达,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C 正确。由题干信息推知,OsDREB1C 基因可以影响光合作用、氮利用、开花等多个性状,D 正确。5C【解析】海洋牧场具有休闲、观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 正确;与单一养殖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牧场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强,B 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

5、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活在海洋牧场中的所有生物构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2页(共16页)成了群落,C 错误;海洋牧场中的立体养殖体现了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D 正确。6A【解析】由不患甲病的 1 号和 2 号生出患甲病的女儿 4 号(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的特点),可以得出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 号和 4 号不患乙病,生出的 9 号患乙病,则乙病也为隐性遗传病,由 2 号和 6 号的电泳条带完全不同可以得出,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正确。假设与甲病有关的基因为 A/a,与乙

6、病有关的基因为 B/b,根据 4 号的表现型和 1 号的电泳结果可推出,1 号的基因型为 AaXBXB,进一步分析可知,3 号的基因型为 AaXBY,4 号的基因型为 aaXBXb,8 号的基因型为 1/2AaXBXB、1/2AaXBXb,所以 8 号与 1 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2,B 错误。6 号的基因型为 aaXBY,由于 10 号和 12 号均患甲病,7 号表现正常,所以 7 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 Aa,根据电泳图分析可推出7 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 XBXb,6 号和 7 号再生一个孩子,其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1/21/4=1/8,C 错误。5 号的基因型为A_XBXb,正常男性

7、的基因型为A_XBY,所生女孩不患乙病,但可能患甲病,D 错误。29(9分)(1)蓝紫光和红(2 分)无水乙醇(或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2 分)(2)95%遮阴处理下的叶绿素 a 含量和叶绿素 b 含量均高于 85%遮阴处理下的(2 分)(评分细则:对比两种遮阴条件下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量)(3)低(1 分)与 95%遮阴处理相比,该时间段内 85%遮阴处理下叶片的气孔导度下降,CO2吸收量减少(1 分);该时间段内净光合速率增大,说明对 CO2的利用量增大,最终表现为胞间 CO2浓度下降(1 分)(评分细则:气孔导度下降,CO2吸收量减少;净光合速率增大,C

8、O2的利用量增大)【解析】(1)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叶绿素可以溶于有机溶剂,常用无水乙醇(或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提取。(2)由表可知,95%遮阴处理下叶绿素 a 含量和叶绿素 b 含量均高于 85%遮阴处理下的。(3)由图 2 可知,在 10:0012:00 时间段,85%遮阴处理条件下的胞间 CO2浓度比 95%遮阴处理条件下的低;结合图 3 可知,该时间段内 85%遮阴处理条件下叶片的气孔导度下降,CO2的吸收量减少;而图 1 显示,该时间段内 85%遮阴处理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 95%遮阴处理下的,说明前者对 CO2的利用量较大,所以

9、最终表现为胞间 CO2浓度更低。30(10 分)(1)显著低于 K 组;与 Q 组相近(答出一点给 1 分,共 2 分)苦味对甜味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 分)(2)突触(1 分)由负变正(1 分)(3)苦味(剂)、甜味(剂)(2 分)(4)苦味中枢和 X 区均可抑制 C 神经元的兴奋(答出一点给 1 分,共 2 分)【解析】(1)由图 2 可知,K+Q 组小鼠的舔舐次数显著低于 K 组,与 Q 组相近,说明苦味对甜味可能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3页(共16页)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3)给实验小鼠饲喂苦味剂,S 神

10、经元兴奋,C 神经元不兴奋;饲喂甜味剂,C 神经元兴奋,S 神经元不兴奋,说明 S 神经元、C 神经元分别对苦味(剂)、甜味(剂)作出响应。(4)饲喂甜味剂的同时刺激苦味中枢,C 神经元不兴奋,说明苦味中枢可抑制 C 神经元;饲喂甜味剂的同时刺激 X 区,C 神经元也不兴奋,说明苦味中枢和 X 区均可抑制 C 神经元的兴奋。31(10 分)(1)物种组成(2 分)降低(2 分)(2)捕食蜥蜴、爬行类昆虫的鸟类数量减少(2 分)(3)标志重捕(2 分)风电场的建设使鸟类栖息地丧失,降低了鸟类的繁殖成功率,从而降低了出生率(1 分);同时鸟类会与旋转的风车叶片发生碰撞而死亡,升高了死亡率(或迁出率

11、升高、迁入率降低)(1 分)(评分细则: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或迁出率升高、迁入率降低)【解析】(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根据题干信息,风电场的建设导致鸟类数量减少,间接影响营养级较低的种群,使该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2)风电场周围的蜥蜴、爬行类昆虫逐渐增多,最可能的原因是捕食蜥蜴、爬行类昆虫的鸟类数量减少。(3)调查风电场周围鸟类的种群数量可用标志重捕法。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从种群的数量特征角度分析风电场周围的某鸟类种群数量降低的原因是:风电场的建设使鸟类栖息地丧失,降低了鸟类的繁殖成功率,从而降低了出生率;同时鸟类

12、会与旋转的风车叶片发生碰撞而死亡,升高了死亡率(或迁出率升高、迁入率降低)。32(10 分)(1)4(2 分)(2)两条 II 号染色体(A/a 或 B/b 所在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2 分)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2 分)(3)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331(2 分)灰身长翅黑身残翅=31或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211(2 分)【解析】(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故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可观察到 4 个荧光点。(2)A 基因和 B 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出现 Ab 类型的配子的原因可能是 A/a 或 B/b 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部分片段的交

13、换,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3)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331。如果两对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M与N 在一条染色体上,m 和n 在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31;另一种是 M 与 n 在一条染色体上,m 和 N 在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211。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4页(共16页)37(15 分)(1)氮源和无机盐(答不全不给分)(2 分)稀释涂布平板法(2 分)(2)从第二次开

14、始,每次都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2 分)(3)多于(2 分)(4)纤维素分解菌(2 分)C(2 分)从 A、B、C 三种菌株中分别提取纤维素酶,(1 分)将等量的三种酶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纤维素混合,(1 分)反应相同时间后检测纤维素的剩余量(1 分)(评分细则:遵循实验设计的等量原则、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答案合理即可给分)【解析】(1)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一般都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2)进行平板划线时,从第二次划线开始,每次操作都要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以保证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多,纤维素分解菌的数目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

15、菌繁殖而来的菌落。(3)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才能存活,因此与对照组相比,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会明显减少。(4)用刚果红染色法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且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即菌株 C 分解纤维素的效果最好。欲从纤维素酶活性的角度分析三种菌株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大小,可从 A、B、C 三种菌株中分别提取纤维素酶,将等量的三种酶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纤维素混合,反应相同时间后检测纤维素的剩余量,纤维素剩余量越少,说明菌株所含的纤维素酶活性越大。38(15 分)(1)抗原结构(2 分)基因工程(2 分

16、)(2)2(2 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2 分)(3)单克隆抗体(2 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3 分)(4)此人没有注射过新冠疫苗并且刚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1 分)机体还没有产生相应抗体(1 分)(评分细则:刚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没有产生相应抗体)【解析】(1)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使病原体失去感染能力,但是并不破坏这些病原体的抗原结构。此外,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表达抗原蛋白,以大规模生产疫苗。(2)利用实时荧光 RT-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加入 2 种引物,荧光探针的设计依据是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3)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还可以通过抗

17、体检测,这需要利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其优点为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4)对某人进行检测时发现,其抗体检测呈阴性,核酸检测呈阳性,说明此人体内有新型冠状病毒,但没有产生抗体,可能是因为此人没有注射过新冠疫苗并且刚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机体还没有产生相应抗体。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6页(共16页)确;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其平衡常数不变,C 项错误;温度越低,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即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D 项正确。26(14 分)(1)恒压滴液漏斗(1 分,其他答案不给分)不需要(1 分)搅拌可以起到防暴沸的作用(1 分,合理即可)反应物炭化或发生副反应等(1 分,

18、答“减少试剂挥发”不给分)(2)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泡沫而使产物溢出(2 分,合理即可)(3)B(2 分)(4)乙酰二茂铁(2 分)(5)60.1(2 分)(6)需要大量洗脱剂、耗时过长等(2 分,任写一种即可)【解析】(1)仪器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实验中,无论是机械搅拌还是磁力搅拌均能起到防暴沸的作用,故不需要添加沸石。高温下,有机物容易炭化,同时,二茂铁上的 H 原子可以被多个乙酰基取代,发生副反应。(2)碳酸钠与酸反应时生成 CO2,产生大量泡沫,可使产物溢出,故加入碳酸钠不能过快。(3)乙酰二茂铁易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在水中有一定溶解性,故选择冰水洗涤为最佳。(4)根据二茂铁为黄色粉末、

19、乙酰二茂铁为橙色固体可以判断,先洗脱的是二茂铁,后洗脱的是乙酰二茂铁,故硅胶对乙酰二茂铁的吸附能力更强。(5)理论上 1.86 g 二茂铁完全反应生成 2.28 g 乙酰二茂铁,故产率为1.37 g2.28 g100%60.1%。(6)分析柱色谱分离操作过程,可知该实验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大量洗脱剂、耗时过长等。27(15 分)(1)2Fe2+H2O2+2H+=2Fe3+2H2O(2 分,化学式正确 1 分,配平正确 1 分)Fe(OH)3(1 分,多写 CaSO4不扣分)(2)Fe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 CaCO3消耗 H+,使溶液中 c(H+)减

20、小,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形成 Fe(OH)3沉淀,从而达到沉铁的目的(2 分,合理即可)(3)pH=3.5(2 分,错答不给分)(4)Ca2+(2 分)c(Ca2+)=1.0105 molL1时,c2(F)=2.7106 mol2L2,则 Q(MgF2)=c(Mg2+)c2(F)=0.36242.7106=4.05108Ksp(MgF2),故 Mg2+已沉淀(2 分,计算过程正确 1 分,结论正确 1 分)(5)不溶于水、液体(1 分,答对一条即得 1 分)硫酸或 H2SO4(1 分)控制溶液的 pH(2 分)【解析】(1)加入 H2O2的目的是氧化 Fe2+,故离子方程式为 2Fe2+H2O2

21、+2H+=2Fe3+2H2O。用 CaCO3调 pH,Fe3+转化为 Fe(OH)3,同时生成的 CaSO4微溶,也可能是滤渣 I 的主要成分之一。(2)Fe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 CaCO3能消耗 H+,使溶液中 c(H+)减小,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形成 Fe(OH)3沉淀,从而达到沉铁的目的。(3)由图可得,在保证 Fe 的去除率较高的前提下,选择的最佳条件是 pH=3.5。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7页(共16页)(4)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溶液中 Ca2+和 Mg2+的浓度接近,分别为110.52 4g Lg0 mol=0.013

22、molL1、110.36 2g Lg4 mol=0.015 molL1,根据Ksp数据可知,题目条件下CaF2和MgF2沉淀所需要的F的最低浓度为Mg2+Ca2+,故 Ca2+先沉淀。c(Ca2+)=1.0105 molL1时,c2(F)=2.7106 mol2L2,则 Q(MgF2)=c(Mg2+)c2(F)0.36242.7106=4.05108Ksp(MgF2),故 Mg2+已沉淀。(5)萃取剂的萃取原理: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且互不反应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根据题意,萃取和反萃取为可逆过程,酸度较小时,由于磷酸类萃取剂与金属离子结合物的稳定性好,反应

23、向着萃取方向进行;酸度较大时,反应向着反萃取方向进行,即金属离子由有机相转入水相,有机相获得再生。根据萃取剂的定义,萃取剂 HA 为液体,且不溶于水。由题意可知,电解锰废渣常用硫酸浸出法回收有色金属,因此反萃取所用的酸为硫酸;从平衡角度看,调节pH 可控制平衡移动方向,故通过萃取与反萃取分离回收锰、钴、镍的关键实验条件是控制溶液的 pH。28(14 分)(1)+117(2 分)高温(1 分)(2)AC(2 分)(3)(1 分)温度更高,催化剂活性增强(选择性增大),相同时间内 C3H8转化率更高(或温度更高,化学反应速率更快,相同时间内 C3H8转化率更大或温度更高,丙烷脱氢吸热反应平衡右移,

24、相同时间内 C3H8转化率更大)(2 分,答案合理即可)20.1 0.90.950.10.1 0.9()或20.090.950.01()(2 分,其他书写形式正确也给分)(4)2(2 分)2C3H8+O2NO 2C3H6+2H2O(2 分)【解析】(1)根据题意得:C3H8(g)+5O2(g)=3CO2(g)+4H2O(l)H1=2 218 kJmol1 C3H6(g)+92O2(g)=3CO2(g)+3H2O(l)H2=2 049 kJmol1 H2(g)+12O2(g)=H2O(l)H3=286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H=H1 H2 H3=+117 kJmol1。该反应的H0,S0,

25、当G=HTS0 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高温。(2)反应中全为气体物质,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但恒压条件下反应后气体体积增大,由=mV可知,当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体积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 项正确;过程为恒压,压强始终不变,B 项错误;因化学方程式中丙烷与氢气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反应速率 v正(C3H8)=v逆(H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C 项正确;同时断裂 1 mol C=C 键和 1 mol HH 键,为同一方向的反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 项错误。(3)对比 C3H8转化率及 C3H6选择性,综合分析方案为最佳。对比方案,方案中

26、 C3H8转化率更高,原因可能是:方案温度更高,催化剂活性增强,相同时间内C3H8转化率更高。向 10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3H8,发生反应 C3H8(g)C3H6(g)+H2(g),已知在该条件下 C3H8转化率为 90%,C3H6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8页(共16页)选择性为 95%,则平衡时 c(C3H8)=(0.10.10.9)molL1,c(C3H6)=c(H2)=0.10.90.95 molL1,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0.1 0.90.950.10.1 0.9()或20.090.950.01()。(4)如 图所 示,由 NO 生 成 HONO 的反 应历

27、程有 2 种,分别 是 NONO2HONO 和NO+H2O+NO2HONO。从整个反应来看,C3H8和 O2为反应物,C3H6和 H2O 为生成物,以 NO 为催化剂,故整个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3H8+O2NO 2C3H6+2H2O。35(15 分)(1)3d104s1(2 分)(2)6(1 分)sp2(1 分)NCCu 或 N、C、Cu(2 分)(3)Cu 的原子半径小于 K,价层电子多于 K,故 Cu 的金属键强于 K(2 分,写“Cu 的原子半径小于 K”给 1 分,写“Cu 的价层电子多于 K”给 1 分,写“Cu 的金属键强于 K”给 2 分)(4)b(1 分)a 是非极

28、性分子,b 是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 b 的水溶性更大(2 分,答案合理即可)(5)PtN2(2 分)34a1010(2 分)【解析】(1)Cu 位于第四周期第 B 族,原子序数为 29,价电子排布式为 3d104s1。(2)由图可得 Cu 的配位数是 6,三联吡啶中 N 的杂化方式为 sp2杂化;N 的原子半径小于 C,且其 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NC,Cu 与 C 相比,更易失电子,C 的第一电离能更大,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 NCCu。(3)Cu 与 K 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u 的原子半径小于 K,价层电子多于 K,

29、故 Cu 的金属键强于 K。(4)由两种分子的结构可知,a 是非极性分子,b 是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判断 b 的水溶性更大。(5)Pt 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N 原子填充在 Pt 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则该晶胞中 Pt 的原子个数为4,N 的原子个数为 8,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PtN2。该晶胞的棱长为 a pm,N 原子填充 Pt 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空隙,Pt 与 N 的最近距离为14的体对角线长,故最近距离为34a1010 cm。36(15 分)(1)C10H7O3SF(2 分,O、S、F 顺序不作要求)1(2 分)(2)羧基(1 分)(3)取代反应(2 分)(4

30、)(2 分,漏写条件不扣分)(5)6(2 分)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9页(共16页)(6)或(2 分,其他正确书写形式也可)、KOH未写 KOH 或 KOH 写为(CH3CH2)3N 也可得满分,写为、KOH 或(CH3CH2)3N 也可得满分(2 分)【解析】(1)根据化合物 A 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 C10H7O3SF;F 分子中仅与 S 原子相连的右侧C 原子符合手性碳的定义,故答案为 1。(2)化合物 B 中含氧官能团为羧基和酮羰基。(3)根据流程可知,反应中OCH3取代了化合物 C 中的Cl,故为取代反应。(4)DE为取代反应,故化学方程式为。(5)(CH3CH2)3N

31、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与 N 原子相连的三个烷基可能是(C1、C1、C4)组合或者(C1、C2、C3)组合,分别有 4 种和 2 种烷基的异构体,故总共有 6 种。(6)根据信息,碱性条件下带“*”处 C 原子形成碳负离子,与反应生成或。从产物推导原料,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原理,带“*”处 C 原子形成碳负离子,参与后续反应,故原料为、KOH。此处主要考虑有机原料,故未写 KOH 也可得满分。同理,原料写为、KOH 也得满分。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11页(共16页)因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小球 N 从 A点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正功 W,由 A 到 O,电势升高,电场力做负功,A、D

32、 错误。18D【解析】小球在重力 mg、细绳拉力 F 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N1的作用下保持平衡,铅笔从 O 点缓慢下移,细绳拉力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图 1 可知,细绳的拉力一直减小,且在细绳与斜面平行时细绳拉力达到最小(图中的 F),而整个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N1一直增大,B 错误;斜面体受力如图2 所示,因 N1增大,则 N1x增大,由平衡条件知,斜面体所受摩擦力 f 始终向右且逐渐变大,A 错误,D 正确;对小球和斜面体,因拉力 F 始终有竖直向上的分力,则地面对斜面体支持力一定小于(M+m)g,C 错误。19BD【解析】根据1122=UnkUn可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12UUk,A

33、 错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R时,副线圈总电阻为032RR,则副线圈中电流22032UIRR,再根据1221InIn得到原线圈中电流11202)3(UIRR k,B 正确,C 错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接入电阻减小,又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显示器分压变大,消耗的功率变大,显示器亮度变亮,D 正确。20AD【解析】因 A、B 两球抛出时速度方向相同,根据对称性可知,A、B 两球到达与 C 点等高位置时的速 度 方 向 相 同,A 正 确;对 A 球 从 C 点 抛 出 至 落 地,以 竖 直 向 上 为 正 方 向,有212 msin372AAAvtgt,cos374 mA

34、Avt,解 得5 m/sAv,1 sAt,同 理 可 得2.5 m/s0.8 sBBvt,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sin377tancos374AAAAgtvv,同理可得13tan4B,故 A、B 两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方向不同,B 错误;A、B 球离开斜面的时间间隔为0.2 sABttt,C 错误,D 正确。21AD【解析】导体棒运动达到稳定状态即做匀速运动,电动势稳定不变,因电流表测通过 R1的电流,电压表测 R1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此时电压表满偏,示数为 10 V,电流表示数为 2 A,则有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12页(共16页)12()20 VEI RRr,又EBl

35、v,导体棒匀速运动时有2 212sin30 B l vmgRRr,联立解得2.5 TB、8 m/sv,A、D 正确;导体棒速度为5 m/s时,有2 212sin30B l vmgmaRRr,解得21.875 m/sa,B错 误;从aa运 动 到bb过 程,通 过 电 流 表 的 电 荷 量12121 C B SBlxqItRRrRRr,C 错误。22(6 分)(1)A(2 分)(2)1321 cos1 cos1 cosABAmmm(2 分)(3)A 球静止,C球向右摆,且 C 球运动至最高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1(其他答案合理即可,2 分)【解析】(1)在列写碰撞前后的系统的总动量时,需要

36、知道球 A、B 的质量 mA、mB和碰前瞬间 A 的速度和碰后瞬间 A、B 的速度,而计算速度时需要用到小球上升或下降的高度,因两线长度相等,列式后,等式左右可消去线长 L 和小球的半径,因此不需要测量线长 L 和两球的直径 d;(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球 A 碰前瞬间的速度12()1cos2dvg L,球 A、B 碰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22()1cos2Advg L,32()1cos2Bdvg L,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知ABBAAm vm vm v,化简后有1321 cos1 cos1 cosABAmmm;(3)换用质量相等的 A、C 两球,碰后 A、C 交换速度,即

37、碰后球 A 静止,球 C 以碰前球 A 的速度向右摆,运动至最高点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31。23(9 分)(1)F(1 分)(2)A(2 分)(3)U1-U2(2 分)2UR(2 分)(4)3.7(3.63.8 均对)(2 分)【解析】(1)若选用滑动变阻器 R1,则通过 R1的电流将大于 2 A;若选用滑动变阻器 R3,因其阻值太大,则不方便调节以取得多组数据,故应选滑动变阻器 R2,即选 F;(2)(3)因电学元件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20,而定值电阻 R=80,则要使两电压表读数尽量在量程的三分之一以上,选用 A 电路图;按 A 图连接后,元件两端的电压为 U1-U2,通过元件的电流为2

38、UIR;(4)设每个元件的实际电压为 U,通过每个元件的电流为 I,则有5UIrE,即数值上有10IU,作 图 后 与 电 学 元 件 的 伏 安 特 性 曲 线 交 于(9.6 V,0.383 A),则 消 耗 的 功 率 为9.60.383 W3.7 WPUI。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13页(共16页)24(14 分)(1)设 A、B 分离时速度分别为12v、,B 的质量为 m2 B 沿圆弧运动中恰能经过圆弧最高点 P,设速度为3v 有2322vm gmR(2 分)解得35 m/sv(1 分)从 N 到 P,由动能定理得 2222 32 211222m gRm vm v(2 分)解得

39、25 m/sv(1 分)(2)B 与弹簧从接触到分离,对 A、B 和弹簧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1 12 2mvmvm v(1 分)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211 12 2111222mvmvm v(1 分)解得121 m/s3 kgvm,(2 分)(3)设从 B 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过程中,任一时刻 A、B 的速度分别为 vA、vB,因系统动量守恒,经过极短时间 t,有112ABmv tmvtm vt(1 分)其中Avt是 A 的位移,Bvt是 B 的位移。把时间 t 分成许多个 t,然后进行累加,得到的就是时间 t 内 A、B 各自的位移 xA、xB 即有112ABmvtm xm x

40、(1 分)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14页(共16页)又 xB=0.15 m 解得 xA=0.71 m(1 分)则弹簧最大压缩量m0.56 mABxxx(1 分)25(18 分)(1)粒子射出后,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 1 所示,A、C 为粒子运动中与 z 轴的两个切点。(1 分)在三角形 O1MN 中,由几何关系可知222322LRLR(2 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由2mvqvBR(2 分)解得 R=L,mvBqL(2 分)(2)因粒子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AD 即为所求的最大距离,且 MD 连线为粒子运动轨迹圆的直径,如图 2 所示。

41、(1 分)由几何关系可知打在 z 轴的长度 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15页(共16页)223222LdLR(2 分)解得3152dL(d=2.8L 也正确)(2 分)(3)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2RTv(1 分)粒子在沿 x 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运动一个周期后沿 x 轴方向的位移为 L(1 分)qEma(1 分)212LaT(1 分)解得222mvEqL(2 分)33(15 分)(1)ABE(5 分)【解析】加入曲别针后,由于表面张力,液面凸起仍然可以不溢出,A 正确;细管中液体上升时,表面张力作用效果更明显,因此液面上升快,B 正确;熔化区域呈现椭圆形说明云

42、母片的导热具有各向异性,C 错误;天然食盐晶体内部分子规则排列,具有各向异性,D 错误;影响人体感受的湿度为相对湿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饱和蒸汽压,空气中水分子数密度相同时绝对湿度相同,冬季温度低,饱和蒸汽压更小,则相对湿度更大,E 正确。(2)()设物块上表面处的压强为1p,下表面处(即封闭气体)的压强为2p,物块恰好上浮时受力平衡,有21mgpp S(1 分)又21ppg dl(1 分)解得30 cml(1 分)5210 1.a1P10pg hdlp(1 分)抽取的气体从水面上方到物块下方,气体经历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200p Slp V 解得3303.3 10m V(2 分)()因物块

43、仍恰好上浮,则气体的压强与物块上表面处的压强差恒定,则封闭气体的长度仍为30 cml,压强5320 1.2 10 Papg hdlp(1 分)由玻意耳定律有003p VVp Sl(2 分)理科综合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第16页(共16页)解得433 10m V(1 分)34(15 分)(1)ACD(5 分)【解析】分析可知,单色光 a 经玻璃砖射出后的偏折角较小,说明玻璃砖对 a 光的折射率较小,则 a 光的频率较低,A 正确;因 a 光的频率比 b 光低,由cf知,在真空中,a 波的波长较长,若 a 光是绿光,则 b 光不可能是红光,D 正确,B 错误;两光束由空气中进入玻璃砖中,频率不变,C

44、 正确;两光频率不同,则在两光束交汇处不能看到干涉条纹,E 错误。(2)()由题图分析可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的波长为 4 m 由题图 2 可知,波的周期为 T0.4 s(1 分)所以波速vT10 m/s(2 分)()波从 t0 时刻传播到 B 点所需时间为 t1,该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 xx3x2=23 m(1 分)代入数据可得 t1xv=2.3 s(1 分)则 010 s 内质点 B 振动的时间 t2tt17.7 s(1 分)波在 t2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21194tnT(1 分)质点 B 运动的路程 s4An7.7 m(2 分)由题意可得,质点 B 的起振方向向下,则 t10 s 时刻,质点 B 处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位移为 xB10 cm(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