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寓言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寓言教案_1.docx(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寓言教案 寓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寓言教案1 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萨摩斯岛上一个丑陋无比,但智慧无穷的叫伊索的奴隶所作。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本课所选的三则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以浅显的语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令人读后兴味盎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狐狸和葡萄讲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牧童和狼讲一个牧童
2、屡次大叫“狼来了”欺骗村民,当“狼真的来了”,谁也没去帮助他;蝉和狐狸讲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每则寓言都以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赏析理解“蝉和狐狸”中蝉为何能识破狐狸的骗局,避免上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对伊索寓言有所了解。 3、弄清每则寓
3、言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揭题:大家听过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这些有趣的故事都是从伊索寓言里选出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另外三则故事。 2、简介寓言及伊索寓言。 二、感知三则寓言大意。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 3、学生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自学生字。 4、每人选择其中一则故事朗读,思考: (1)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2)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 (3)每则寓言故事分别揭示了什么道理? 5、指名了解学生朗读思考情况。 (1)指名三组有感情地朗读三则寓言。 (2)指名
4、学生对故事主人公、主要内容的掌握 6、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从整体上抓住每则寓言的主要意思。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3、课文中你对哪个故事感兴趣,给同学、家长讲一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 一、复习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其中一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一)狐狸和葡萄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体味葡萄的诱人。 2、一只狐狸看到了,谗得直流口水,他是怎样做的?能通过想象说具体吗? (主人公狐狸很喜欢吃葡萄,“谗得直流口水”;“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3、结果怎样?他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4、可狐狸是怎样说的呢?
5、为什么这样说(“这些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虚荣心强、爱面子、生怕别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表里不一。)即狐狸的形象 (二)牧童和狼 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主人公是牧童,任务是在村边放羊。闲得无聊,大喊“狼来了”,拿村民们的“惊慌失措”取乐。) 2、到底有没有狼? (哪里有什么狼?) 3、牧童“好几次”大叫“狼来了”,是什么行为? ( 欺骗、撒谎、不诚实、不老实。) 4、引读第二自然段,村民们好几次上当受骗后,会怎么想?怎样说? (村民们以为牧童在撒谎,不愿意再上当。) 5、以后村民们再听到“慌忙大叫”后,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牧童的结果会是什么? 6、小
6、组之间讨论:牧童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蝉和狐狸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2、怎样骗的?(细读第二自然段。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怎样想?(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不同的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拓展思维:想象蝉的思考过程。) 4、对待狐狸这样的*诈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三、理解寓意 (一) 1、齐读第一则寓言的第三自然段。(联系狐狸想吃葡萄的谗样儿,狐狸的言行,刚才分析的狐狸的形象。)体会寓意。 2、现实生活中
7、你还想到了哪些类似的话语? 3、对于这些不良话语和心理,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1、牧童说谎的结果是什么?2、拓展:(1)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和事吗?(2)男女生分组读第(3)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那些说谎的人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 (三)1、这则寓言中蝉聪明在哪里?(读“蝉和狐狸”的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之间交流: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四、对比“狐狸和蝉”与“狐狸和乌鸦”的主人公形象。 主要把握“乌鸦”爱听奉承话,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抵不住诱惑,失去戒心。而“蝉”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存有戒心,识
8、破了狐狸花言巧语的险恶用心。 五、总结 1、启发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先讲故事,再揭示寓意。 2、本课通过学生朗读故事、感知大意、分析形象、揭示寓意、拓展想象,使学生不但感受寓言的形象,感悟寄托的道理,还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六、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葡萄:诱人狐狸:谗得直流口水(揭示道理是什么?) “牧童和狼” 牧童: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人相信。) “狐狸和蝉” 蝉:善于观察、思考,保持警觉,存有戒心。(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2、选读伊索寓言集 教学后记: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 故事集。相传伊索是
9、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寓言教案2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教育学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有
10、可能攀登到光辉的顶点.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求治到不治的经过。 学习难点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 活动1.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初解课文。 活动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对字词有哪些质疑?学习生字,释词掌握识字方法,理解重点词识字释词。 活动3.再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梗概两则寓言各讲了件什么事?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件什么事读文交流,汇报成果了解寓意。 活动4.细读课文,理清故事内容飞卫让纪昌分哪两步练习眼力呢?读文讨论讨论并回答深入理解寓意。 拓展升华你对两则寓言的体会是什么?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代表回答培养语言
11、表达能力。 1.你认为蔡桓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2.你觉得是什么害了蔡桓公的性命? 3.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蔡桓公(讳疾忌医) 皮肤小病不信 请治皮肉之间不高兴比理睬 肠胃非常不高兴 不治深入骨髓浑身酸痛-病死 作业设计 1.将下面技能与其基本功搭配连线。 射箭练腕力 唱歌练基本招式 书法练眼力 武术练丹田之气 教后反思 寓言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 要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和享
12、受读书的乐趣,开拓自己的视野。 教学难点 要有后继活动,深化读书效果。 课前准备 通读伊索寓言集,了解其内容,知道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授课类型 阅读课 教学时间 2XX年10月22日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狼和小羊、 狐狸和乌鸦都出自伊索寓言集,你能不能选其中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 2、简介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 过人,在儿童的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 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题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
13、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3、认真阅读导读,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定读书计划: 1、伊索寓言集有许多版本,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止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
14、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一个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 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言集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心得及启示。 今日作业设计 一、制订读书计划。 二、按所订计划持之以恒阅读伊索寓言集,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板书设计 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伊索寓言集 持之以恒 读完全书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制订读书计划 寓言教案4 一、需要注意的字音 请教jio 穿梭su 虽然SUI 成绩J 扎针ZH 骨髓su 疼痛tng tng 多音字 中 zhng 中国 教 jio教课 悄qio 悄悄 Zhng 中彩
15、 jio 教学 qio 悄然 扁 bin 扁鹊 间jin 房间 Pin 扁舟 jin 间隔 二、需要注意的字型 彩(彩色) 汤(汤药) 剪(剪刀) 桓(蔡桓公) 睬(理睬) 烫(烫手) 箭(射箭) 恒(永恒) 三、需要掌握的词语解释 百发百中:原指射出的箭全能击中目标,限制技术高超,没有失手的情况发生。 四、近义词 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高明高超 五、反义词 满意失望 六、照样子写词语 百发百中:百依百顺、一心一意、不理不睬、自由自在 百发百中(数)千恩万谢、三心二意、三言两语、朝三暮四 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气急败坏 七、句子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纪昌记住了飞卫
16、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并且真正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一刻也不耽误。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与
17、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这点教学时不能忽略。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请扁鹊”。 这些句子,前几个句子都以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以为然,嫌他胡说自己有病而生气、愤怒。后来他的“奇怪”,是奇怪扁鹊的行为不同以往掉头跑了,不再讲自己有病,直到听了扁鹊的解释,也无动于衷,病入膏肓后再找扁鹊,是说他开始相信扁鹊说的话了。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这些带有时间的句子,隐含着写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前后不过月余,蔡
18、桓公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虽悄然不觉,却来势凶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并且,从扁鹊在月余时间,不管蔡桓公的态度怎样,几次来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劝戒他及时治病,足见其医德的高尚。 八、相关练习 1、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
19、结果的重要的作用。 2、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3、纪昌是个有毅力,刻苦练习坚持到底的人。 4、 蔡桓公是个自以为是的人。 寓言教案5 基本实践观点: 1、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3、在句中理解字词用法。 4、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 教学内容: 课题:寓言四
20、则课型:自读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式:研读、点拨 教学目标: 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能运用成语。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 5、独立创新地解读文言寓言的能力训练。 教学重点: 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能运用成语。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难点: 1、能运用成语。 2、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展示:(幻灯展示) 二、 导入: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寓言。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在初一我们已经学习了伊索寓言二则、黔之驴、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等寓言,今天我们将学
21、习四则先秦寓言。作为成熟最早的文学形式,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文学魅力呢? 三、 幻灯打出课文标题。 四、 回忆寓言的相关知识。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在形象的故事中隐含一种规劝或讽刺的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文学体裁。 六、 检查预习:(幻灯打出) 1、给下列字词注音: 祠(c)卮(zh)椟(d) 缀(zhu)滥(ln)竽(y) 廪(ln)湣(mn)遽(j)髀(b)跛(b)薰(xn) 2、解释加点字词: 引酒且饮之。(拿来)终亡其酒。(失掉) (1)(2) 丁壮者引弦而战。(拉)马无故亡而入胡(走失) 缀以珠玉。(用)吾能为之足。(给,替) (3)(4)为木兰之柜。(做)
22、此独以跛之故。(因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给,替) 此何遽不为福乎?(是) 3、 翻译下列句子: (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蛇本来就没有脚,(先生)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译:(结果)郑国人买了他(楚人)的(装珠宝的)盒子而把珠宝还给了他(楚人)。 (3)廪食以数百人。 译:用官仓的粮食来供养几百人。 (4)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译: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祸事呢? (5)人皆吊之。 译:人们都来慰问他(塞翁)。 七、 自由阅读、质疑、释疑。 八、 寓意讨论:(先由学生讨论,再用幻灯展示)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适当。 买椟还珠讽刺只注重外表,不看实质,只
23、重形式,不重内涵的人。 滥竽充数比喻无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或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 塞翁失马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 九、 成语造句:(先用幻灯展示例句,再由学生自由造句) 十、 小结:(幻灯打出) 1、 在课外自由阅读了课文,编成了课本剧并进行了表演,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2、 回忆了寓言的相关知识。 3、 分析了部分字词,结合句子重点讲了“为”和“以”的用法。 4、 解析了部分疑点。 5、 对寓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6、 学习了成语并进行了造句练习。 (其中,“为”“以”的用法,成语的运用和寓言的相关知识及寓意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十一、作业布置:(幻灯打出) 1、
24、 熟读课文, 2、 任选一则寓言改写为白话文(可充分发挥想象)。 寓言教案6 一 阅读这两则寓言,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写神使赫耳墨斯到雕像者的商店,询问雕像价钱的经过。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但却一钱不值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二 下边两题任选一题,展开想象,在课堂上口头作文。 1.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写一个续篇。 2.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这一题是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异思维。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下边是一位同学就蚊子和狮子安排的一个结局,可供参考。
25、 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它有战胜狮子的经历,而今要死在蜘蛛的手里,真是难过极了,懊悔极了。它懊悔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得意忘形了。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来,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掉下一滴松脂,不偏不斜正好落在蜘蛛身上,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蜘蛛网被拉破了,蚊子也因此得救了。 三教学建议 1、这是学生上中学以后第一次学习寓言,可以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先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寓言的知识。学生在大体了解寓言的基础上,继续阅读课文,看看所选文章是怎样体现寓言的特点的。 2、寓言读起来很有趣味,但是不能满足于了解故
26、事情节,重点还在于引导学生揣摩想象的合理和巧妙,研究故事在短小的篇幅中怎样构思得有起有落,甚至大起大落。因此,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以下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合理想象,进而让学生概括课文的寓意。 (1)商店中一定有不少雕像,赫耳墨斯问了哪几座雕像的价钱?为什么要问这几座? (2)为什么赫耳墨斯对自己雕像价值的估计与雕像者的回答有那样大的差别?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 (4)前两则寓言在结尾处都有较大的转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或蚊子和狮子构拟一个合理的结局。 寓言
27、教案7 一、教材分析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指生动的小故事。通常情况下学习寓言,必须先了解这个寓言所叙述的故事情节。然后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即寓意。而在语文课里学习寓言,除了要做到上述两点外,还要注意寓言中有哪些语言因素可以学习、训练和借鉴。这样,无论对教,还是对学,都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课三则寓言,包括了滥竽充数、买椟还珠和南辕北辙,每则寓言的题目都是一个成语。三则寓言内容不同,蕴含的道理不同,行文的特色也不同,因而在教学中也应该采用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法,并有不同的侧重点。 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宣王在位时,每次都要300人的乐队一齐吹竽给他听。
28、南郭先生混在里面凑数,照样得到很高的待遇。齐湣王继位,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混不过去了,只好偷偷逃跑了。其寓意是: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写了齐宣王和齐湣王听竽的不同方式和南郭先生的不同表现。教学上可侧重创造性复述的指导,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诸如300人一齐吹竽时的场面、声势是怎样的?南郭先生请求参加吹竽队时的表情、话语是怎样的?南郭先生装腔作势时的具体表现和混不过去的狼狈相又各是怎样的?等等。 买椟还珠讲的是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珍珠。他把宝珠装在用名贵的木料雕成的盒子里,装饰得十分美观。郑国有个人出高价买下盒子,却把放在里面的宝珠还给了商人
29、。其寓意是:看事物不能只重华丽而不追求实际价值。这则寓言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故事内容,后面是作者的议论。而寓意的揭示可从作者的议论中去体会概括。而教学的侧重点在于探究原因的指导。即:珠宝商为什么要把盒子做得很考究?郑国人肯出高价的动机是什么?等等。 南辕北辙讲的是有个要到楚国去的人,明明知道楚国在南边,他却坐着马车往北飞跑。当朋友提醒他时,他还自恃优势,强词夺理,继续背道而驰。其寓意是:办事要行动和目的一致。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再好的条件也是徒劳的。本则寓言多对话,故应侧重于朗读的指导。应注意不同身份的人说话时的不同语调、语气。 二、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懂得没有真才实学,蒙混凑数是
30、不行的、不能只重表面华丽而不追求实际价值、办事要行动和目的相一致的道理。 2.读、写、默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后读读写写中指定的有关词语。 3.会用然后、越越等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滥竽充数。 【教学主要步骤】 一、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自学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课后读读写写中指定的词语。 二、检查交流,抓好基础训练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滥竽(jinln)腮帮(sis) 买椟(mid)北辙(zhch)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脾( )断( )雕( ) 牌( )继( )难( ) 3.全体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整齐和流利。 三、解题读文,整体感知
31、内容 1.竽指什么?滥什么意思?谁在滥竽充数?他混过了吗? 2.椟指什么?既然买下了为什么又要去还掉? 3.辕指什么?辙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辕借指什么?南辕北辙的结果怎么样? 四、分篇读文,揭示蕴含哲理 1.学习滥竽充数 自由读本则寓言。 填表: 比较表格中的内容,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学习买椟还珠 珠宝商把盒子做得十分考究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哪些词句写出了这个盒子的考究? 郑国人出高价买椟还珠的原因是什么? 从作者的议论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学习南辕北辙 寓言中的那个人为什么不听朋友的劝告? 为什么说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他离楚国就
32、越远? 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抓住特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1.对南辕北辙进行朗读指导。 2.对滥竽充数进行想象训练。 六、布置作业 ,做到读练结合 1.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用滥竽充数、买椟还珠、南辕北辙这些成语? 2.听写生字新词。 3.用然后、越越造句。 4.在课外找一本寓言书来读一读。 寓言教案8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寓言的含义。 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含义。 学习精美的表达。 第一课时白兔和月亮 教学内容 介绍寓言。解读寓意。 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
33、读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 二、诵读感知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2、整体感知,学生谈感受 感知内容: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34、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三、语言品味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2、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
35、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3、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寓言的讽刺意义。 4、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五、互动释疑 六、自我反思 1、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2、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布置 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落难的王子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教学目标 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与白兔与月亮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读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
36、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二、诵读感知 1、朗读、默读课文,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 2、整体感知 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
37、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三、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 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 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
38、说明了什么?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研讨二)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四、互动释疑,讨论交流 五、比较阅读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
39、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
40、实。 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六、体验反思 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七、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八、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