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关寓言教案的名言寓言教学(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有关寓言教案的名言寓言教学(7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有关寓言教案的名言寓言教学(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须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寓言教案的名言 寓言教学篇一 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 3、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育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 要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开拓自己的视野。 教学难点 要有后继活动,深化读书效果。 课前
2、打算 通读伊索寓言集,了解其内容,知道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授课类型 阅读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路,激发爱好: 1、同学们,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谁的本事大、狼和小羊、 狐狸和乌鸦都出自伊索寓言集,你能不能选其中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 2、简介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灵幽默,聪颖 过人,在儿童的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 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题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当,这些动
3、物和人一样,会思索,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3、仔细阅读导读,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定读书安排: 1、伊索寓言集有很多版本,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假如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止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顺手登记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假如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纳多种方式留下自己的读书思索痕迹。 3、制订读书安排,坚持每天必读,依据自己的状况规定一个时辰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 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在
4、全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言集后,组织学生沟通心得体会,联系详细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心得及启示。 今日作业设计 一、制订读书安排。 二、按所订安排持之以恒阅读伊索寓言集,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索痕迹。 板书设计 我读书 我欢乐 阅读伊索寓言集 持之以恒 读完全书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制订读书安排 有关寓言教案的名言 寓言教学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寓意,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感受美丽的语言,仿照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学习文章中精致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龟兔赛跑-伊索寓言-寓言的特征-人生寓言的定义-引出今日学习的课文 同学们,信
5、任你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老师想叫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同学回答)嗯,这位同学复述得不错,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一个道理,傲慢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做事情要踏踏实实的,这样才能够胜利。那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部作品集吗?对了,就是伊索寓言,许多同学利用国庆的时间读过伊索寓言,那么依据自己的阅读,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驾驭了多少呢?我来提问一位同学。(同学回答) 寓言是一种用比方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篇幅短小,情节简洁,含有讽刺意义和教化意义的故事。我们今日要共同学习的课文第八课也是寓言,但叫做人生寓言,是指有人生哲理的寓言,那这两个故事原委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呢?现在就进入到
6、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高校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探讨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探讨所探讨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悲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我们高校里学生喜爱的作家及其作品有规律性,就有一种女生喜爱读周国平,男生喜爱读王小波的说法,我也挺喜爱读周国平的作品,最至少在刚上高校的时候,喜爱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索,喜爱他用哲学思索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两篇作品吧。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5页,把白
7、兔和月亮跟落难的王子两篇文章朗读一遍。 2、快速地回顾一下昨天给词语注音和说明的作业,然后合上课本,给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注音(同学回答),老师强调几个难点词语的说明(风韵、正色、归属、险象迭生等),最终让同学们运用这些词语来讲解并描述这两个故事。 有关寓言教案的名言 寓言教学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邯郸学步这二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邯郸学步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驾驭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出示预习提纲。 今日,我们接着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
8、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洁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展示沟通反馈 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板书:滥竽充数)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 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索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 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9、 2、探讨问题,理解课文。 (在探讨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分组探讨,理解课文。 大组沟通,切透课文。 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日,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探讨员,自己来找寻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有没有爱好? 师:看来,大家信念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探讨探讨共同完成这张表。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听竽
10、者喜爱南郭先生的做法南郭先生的结果 师: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索,综合大家的看法,划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绽开探讨。 2、学生探讨填表 3、学生反馈,老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读课文,反馈) 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真才实学严格把关 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全部探讨员踏踏实实学习探讨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视察,你不难发觉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滥竽充数”之类
11、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 五、检测反馈 一、读拼音,写词语。 go cho z sh m fng ln y chng sh ( ) ( ) ( ) ( ) 二、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其次节 1.总结学法,迁移学习。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第一则寓言的方法,然后分学习小组自学其次则寓言。 2. 出示预习提纲 步骤:提出问题自读自悟小组沟通。 3.集体汇报学习状况。 a.那个学走路的人为什么要爬着回去?b.他是怎样学习走路的?c.像他那样学本事行吗?d.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四、熟读升华,
12、超越文本 1.熟读这两则寓言。 2.小组再度合作,选择其中一则寓言演一演。 3.汇报表演。 4.仿照记者采访“南郭先生”和“那个燕国人”。 五、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六、检测反馈,拓展训练。 1.选择其中一则寓言,续写寓言故事。 2.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小学弟、小学妹听。 板书设计: 邯郸学步 姿态不好看 机械仿照 爬着回去 课后反思: 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觉地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使他们的想像力与口语交际实力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还异样精彩。 有关寓言教案的名言 寓言教学篇四 教学目标 理解寓言的含义。 正确地把握人生看法,对待人生际遇。 感受美丽的语言,学习精
13、致的表达。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含义。 学习精致的表达。 课前打算 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白兔和月亮: 介绍寓言。解读寓意。 引导学生自相比照,把握人生看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定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看法?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1出示课题。2介绍寓言。3朗读。 4疏通文意。5感受语言。) 二、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感知内容 a这则寓言讲了
14、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目的:驾驭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 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变更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设计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老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致,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品尝、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致,“或是无忧无虑地游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
15、惊慌担心,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伤心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2、问题探讨 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把握结构)。 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确定说明白什么? 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寓言的讽刺意义。) (辩证思维)拥有财产就肯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全部才心安理得吗? 3、自我反思 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缘由是什么? 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看法? 三、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预习落难的王子。 有关寓言教案的名言
16、寓言教学篇五 、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看法,对待人生的际遇。 、感受美丽的语言,仿照文章美的表达。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致的表达。 、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预习课文内容,思索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看法?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二、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解并描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子公多
17、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溢才智哲理。 三、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 、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体会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致,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受,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讨探讨 、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确定,说明白什么? 、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长 、拥有财产就肯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
18、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缘由是什么? 、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七、巩固练习 课文下的习题 其次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打算。今日,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信任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厚,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支配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知我们这则寓言告知我们什么道理? 三、思
19、索品尝 、“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状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四、问题探究 、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改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定的? 、“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白什么? 、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毅,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五、拓展延长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看法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
20、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在情节上,都采纳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反思 、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从自己的经验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毅起来? 、事实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许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育自己的坚毅的意志? 七、老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知我们许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知你们,“塞翁失马,焉
21、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亵渎困难,直面人生。 八、巩固训练 、完成“研讨与练习”。 、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两项创新性学习:一由同学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加深学生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内的辩论赛,辩题是逆境肯定成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实力,训练学生们快速反应的实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有关寓言教案的名言 寓言教学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两则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内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22、 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打算: 1、本课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都爱看故事听故事,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揭题: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两个好玩的寓言故事。板书:寓言两则(指导“寓”的书写)。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检查字词的学习状况。 4、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先四人小组内练说,再指名回答。) 三、沟通体会
23、,明白寓意 1、小组内分角色读、演课文。 2、组内沟通:我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 3、全班沟通(引导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去谈感受)。 四、总结学法,自读自悟 1、我们是怎么读懂这则寓言的?(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学习方法。) 依据回答,板书 寓言故事学习法: (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2)了解故事内容 (3)体会故事寓意 2、依据学法,自学其次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3、组内沟通各自的自学所得,提出疑难组内探讨。 4、汇报沟通,释疑解惑。 其次课时 一、复述故事 1、熟读课文,同桌互练,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两个寓言故事。 2、指名上台复述故事,师生评议。 二、拓展延长 1、小组成员相互展示各自搜集的
24、寓言故事资料,商讨汇报形式,做好汇报打算。 2、小组上台汇报。 3、评出最佳汇报小组。 三、堂上写字 1、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指导难写字的书写) 2、抄写生字词。 3、听写生字词。 四、布置作业 1、把这一课的两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我从某个寓言故事想到的 有关寓言教案的名言 寓言教学篇七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学习一言实词及虚词;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以朗读法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感情; 3、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育乐于创建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
25、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方法:讲读法 课时支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国寓言故事许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方、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 二、作家、作品 三、指导阅读,了解文意 1、字音、字形履(l)遂(su)宁(nng)度(du量长短d量好的尺码) 2、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重要语句 (
26、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依次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2)宁信度,无自信也。倒装句,事实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四、指导复述课文 五、理清依次,探究寓意 1、阅读这则寓意,按依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你怎样看待“郑国人”,怎样看待“郑人买履”。 3、体会文章寓意 (1)从郑人信任尺码的角度来看,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动身,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 (2)从郑人返家取尺码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为遇事不行太机械,而应见机行事,敏捷机动地处理各种改变的问题。 六、作业 翻译并背诵课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上课学习的内容,齐背郑人买履。并导入新课。
27、二、学生沟通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 涉sh遽j契q矣y若ru 三、学生自读,理解重点语句。 1、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句,现在依次应为:有涉江(的)楚人。 2、是吾剑之所从坠。 (1)是,指示代词,这儿。 (2)所者,的地方 (3)所从坠,(剑)坠落的地方。意思是: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1)若,像。 (2)“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4、对文中一些字词的理解。 5、写法评析: 对比、反问揭其错误实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看来不应静止地看问题。 四、总结学习成果。 你有什么方法找到这把剑?它告知我们什么道理?2、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3、两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的寓意?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依据客观实际实行敏捷对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