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359607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ppt(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 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第一节 环境标准n一、基本概念n1.环境标准的定义n 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环境标准。n2.环境标准的意义和作用n(1)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计划的依据n(2)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n(3)环境标准是科学管理环境的技术基础n二、环境标准体系n 由三类二级组成n 1.环境质量标准n 以保护人群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而规定的各类环境中有害物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容许浓度。n (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n (2)地方环境质量标准n2.污染物排放标

2、准n (1)国家排放标准n (2)地方排放标准n3.基础标准与方法标准n (1)基础标准n 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原则等所做的规定。内容有:名词术语、符号代码、标记方法、标准编排方法等。n (2)方法标准n 以抽样、分析、试验等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内容有:分析方法、取样方法、标准制定程序、模拟公式、操作规程、工艺规程、设计规程和施工规程等。n三、环境标准的制定n 1.制订原则:n(1)保障人体健康n(2)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统一n(3)综合考虑各种类型的资源管理、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的要求和标准贯彻高功能区用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用低标准保护的原则n(4)制

3、订环境标准要和国内其他标准和规定相协调,还要和国际上的有关协定和规定相协调n2.制订环境标准的基础:n(1)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关的各种学科基准值n(2)环境质量的目前状况、污染物的背景值和长期的环境规划目标n(3)当前国内外各种污染物处理技术水平n(4)国家的才力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污染物处理成本和污染造成的资源经济损失等n(5)国际上有关环境的协定和规定n3.环境标准的管理:n1999年4月1日颁布的环境标准管理办法n4.环境标准的实施:主要是强制性标准第二节 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n一、ISO组织及TC207简介n ISO 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组织,属于非政府性机构,成立于 1

4、947 年 2 月。ISO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其任务是制定各行业的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n ISO 下设若干个管理技术委员会议(TC),TC207 就是ISO 为制定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于1993 年6 月成立的一个庞大的技术机构一一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7),开始制定环境管理领域的国际标准,即 IS0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并于1996 年首批颁布了与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审核有关的 5 个标准。n截至2000 年6 月,ISO/TC207 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105个成员国及16个国际组织组成,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加拿大是主席秘书国。n1.TC2

5、07 的成立过程n2.ISO/TC207的任务和业务范围n ISO/TC207 的主要任务是根据ISO的宗旨,研讨涉及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协调世界范围内环境管理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共同制定国际标准;交流环境管理信息,并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有效开展环境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工作。ISO/TC207 的业务范围是环境管理的标准化。n3.ISO/TC207 制定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nISO/TC207 规定了起草与制定 IS014000 系列的指导思想。n IS014000 系列不增加贸易壁垒,无论是对环境状况好的地区还是环境状况差的地区;n IS014000 系列标准可用于对内审核及对外认证、注册等;n

6、IS014000 系列标准必须应回避对改善环境无帮助的任何行政干预。TC207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对 IS014000 系列标准的制定规定了下列原则。n IS014000 系列标准应具有真实性和无欺骗性;n产品和服务的影响评价方法和信息应有意义、准确、可检验;n评价方法、试验方法不能采用非标准方法,而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或技术上能保证再现性的试验方法;n应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但不应损害商业机密信息;n具有非歧视性,不产生贸易壁垒;n能进行特殊的、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教育培训。n二、ISO14000系列标准概述n1.ISO14000系列标准构成n到目前为止,在 IS014000 系列标

7、准中,国际化标准组织已发布了几十个标准,其中有十二个标准己等同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它们分别是:nGB/T24001-2004idtISO14OO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nGB/T24004-2004idtIS014004:2004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nGB/Tl9O11-2002idtIS0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nGB/T24020-1996idtIS014020:1999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和声明 通用原则nGB/T24021-1996idtIS014021:1999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和声明自我环境声明(型环境标志n

8、GB/T24024-1996idt14024:1999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和声明 I 型环境标志 原则和程序nGB/T24031-1996idt IS014031:1996 环境管理 环境表现评价 指南nGB/T24040-1996idt IS014040:1997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原则与框架 nGB/T24041-1996idt IS014041:1998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清单分析nGB/T24050-2000idt IS014050:1998 环境管理 术语n2.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n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同以往的环境排放标准和产品技术标准

9、有很大不同,具有如下特点:n (1)以市场驱动为前提n“绿色消费”浪潮促使企业在选择产品开发方向时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消费观念中的环境原则。(2)强调污染预防n ISO14000系列标准体现了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由“末端控制”到“污染预防”的发展趋势。n(3)可操作性强nISO14000系列标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将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加以提炼浓缩,转化为标准化的、可操作的管理工具和手段。(4)标准的广泛适用性 (5)强调自愿性原则n 国际标准只能转化为各国国家标准而不等同于各国法律法规,不可能要求组织强制实施,因而也不会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组织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技术等条件选择采用。n

10、3.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n(1)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n(2)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 n(3)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减少绿色消费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制约n(4)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是企业自身的发展的需要 n(5)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企业守法、达标 n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简介n1、IS014001 是 IS014000 系列的主体标准n ISO/TC207 于 1996 年 9 月 1 日和 10 月 1 日先后颁布了 5 个属于环境管理体系(EMS)和环境

11、审核(EA)方面的标准,这 5 个标准已等同转化为中国的国家标准。它们分别是:GB/T24001-1996 即 IS0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4-1996 即 IS014004 环境管理体系一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于 1996 年 9 月 1 日正式颁布。2004年对这两个标准进行了修订。n GB/T24010-1996 即 IS014010 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GB/T24011-1996 即 IS014011 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GB/T24012-1996 即 IS014012 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要求,于 1996 年 10

12、 月 1 日正式颁布。n2.IS014000 标准与 IS014004标准的关系n IS014001 标准是规范性要求。其内容全面系统地规定了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是环境管理体系必须做到的要求。而IS014004 标准是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南性标准,它为建立、实施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做出更为详细的说明,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该标准提供帮助的内容涵盖了IS0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侧重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它的内容不能作为审核依据,但能有助于组织建立环境体系,以满足认证的要求。n n 制定 IS014004 审核标准的目的是给一切组织建立、实施和改造环境管理体系提

13、供帮助。它是帮助企业建立符合 IS014001 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是一种管理工具。n IS014001 标准的模式是描述环境管理体系建成后的运行状态的,而 IS014004 标准的模式是描述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的。n四、ISO14000系列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进展情况n 1、IS014000 系列标准制定的最新进展n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颁布的 IS014000 系列标准有 6 个方面 26 个标准。n 2.IS014000 系列标准的实施情况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环境监测

14、定义第三节 环境监测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一、环境监测的任务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n 监视性监测(常规监测):在指定地点对指定项目进行长期的、定期的监测,了解环境质量是否有变化、治理工作的运行情况

15、等,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n 特定目的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见下一页)n 研究性监测:为特定科研目的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如环境本底的监测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人员毒害的研究监测;为监测工作本身服务的科研工作的监测。如国标、一部标制定研究、标准物质的研制等。n其中特定目的监测包括:污染事故监测污染事故监测 仲裁监测仲裁监测 考核验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 咨询服务监测咨询服务监测n 污染事故的监测:寻找污染源,确定污染物扩散的方向、速度扩危及的范围。n 仲裁监测:主要能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此类监测应由国家指定的具

16、有权威的部门负责,提供具有法律责任的数据,代执法部门进行仲裁。n 考核验证监测:对权威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考核,对监测方法的验证,对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n 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部门提供的服务性监测。如新企业上马前后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按评价要求进行监测。按监测对象分类按监测对象分类水体监测水体监测大气监测大气监测噪声监测噪声监测三、环境监测的程序 现场调查监测计划的设计样品采集 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测定数据处理结果评价n现场调查 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当地的地理位置 周围的环境 相关的气象资料 水文资料 当地的主要污染源 污染物等情况.n监测计划设计 n

17、 不同的地方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项目在进行监测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完成.确定监测的范围和项目,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确定采样的时间和频率调配采样人员实验室人员的分工和安排对监测报告的要求n样品采集 n 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确定的采样时间 频率采集样品,(时间或频率不正确都可能影响到后面的结果)并如实记录采样实况和现场状况,并将采集的样品及时送到实验室.n必须保证在计划处所采集到的样品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具有代表性,以确保得到的数据能够反应当地的环境实际状况.n样品的运输和保存 n 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最少的时间内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发生样品变化.n分析测试

18、 n 按照国家规定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规范进行样品分析.n数据处理 n 根据分析记录将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去除无效值,计算出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然后整理出报告表.n综合评价 n 一般来说,对某地进行环境监测所得到的数据,可能是有些项目严重超标,有一些不超标,这就需要我们依据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对数据作出合理解释,并写出综合研究报告.四、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1.质量保证的意义n代表性 n代表性n可比性 n准确性 n精密性 n代表性 n 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够反应总体的真实情况.n完整性 n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

19、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因此,监测网络、监测点位的选择一定要有科学性,而且一旦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得到确认,必须长期坚持监测。n可比性 n 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互相可比,也要求每个实验室为同一个样品的监测结果应该达到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相同项目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比的.n准确性 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n精密性 测定值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n2.质量保证的内容n(1)采样的质量控制n 采样时段、仪器n(2)样品运输和贮存中的质量保证n样品的包装情况、运输条件和运输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防止样品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发生变化。n(3)实验室的质量控制n实验室内质量控制n实验室间质量

20、控制n (4)报告数据的质量控制n逐一核实n超出分析方法和灵敏度以外的数据不能上报n对于未检出和检出限以下的数据不能上报n出现极值时,数据不能随意舍去n核准无误后上交环境管理机构n五、环境监测制度n 概念:指环境监测工作的制度化、法定化,是通过立法形式形成的有关环境监测工作的一套规则。n1.环境监测机构n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环境监测站、专业环境监测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监测站n2.环境监测站的管理n(1)监测质量的保证管理n(2)环境监测报告的管理n(3)监测对象的管理第四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第四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一、环境管理信息概述一、环境管理信息概述n1.“环境信息环境信息”的内容的内容

21、(1)各种环境要素的状况)各种环境要素的状况(2)正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各种环境要素的各种因素)正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各种环境要素的各种因素(3)可能受环境要素状况影响的人类健康安全状况)可能受环境要素状况影响的人类健康安全状况及生活条件及生活条件n2.环境信息的形式环境信息的形式书面形式、影像形式、音响形式、电子形式、或书面形式、影像形式、音响形式、电子形式、或任何其他物质形式任何其他物质形式 n3.环境信息的特点环境信息的特点(1)时空性)时空性(2)综合性)综合性(3)连续性)连续性(4)随机性)随机性并具有一般信息的基本属性,如事实性、等级性、并具有一般信息的基本属性,如事实性、等级性、传输性

22、、扩散性和共享性。传输性、扩散性和共享性。4.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 n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信息从产生到应用构成的一个系统。信息从产生到应用构成的一个系统。n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信息从产生到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所构成的系统。环境信息从产生到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所构成的系统。n环境信息系统的构成:环境信息系统的构成:它由工作人员、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它由工作人员、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技术、模型库等软硬件)及环境原始信息等组成。模型库等软硬件)及环境原始信息等组成。n环境信息系统按内容分为:环境信息系统按内容分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环境决策

23、支持系统(环境决策支持系统(EDSS)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简称 EMIS)是一个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通过人是一个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通过人机机(计算机等)结合收集环境信息,利用模型对(计算机等)结合收集环境信息,利用模型对环境信息进行转换和加工,并根据系统的输出环境信息进行转换和加工,并根据系统的输出进行环境评价、预测和控制,最后再通过计算进行环境评价、预测和控制,最后再通过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环境管理的计算机模拟系统。机等先进技术实现环境管理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基本功能包括环境

24、信息的收集和录用,环基本功能包括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录用,环境信息的存储和加工处理,以报表、图形等形境信息的存储和加工处理,以报表、图形等形式输出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式输出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三、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三、环境决策支持系统(Environment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简称,简称EDSS)是以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为基础,使为基础,使决策者通过人决策者通过人机对话,直接应用计算机处理机对话,直接应用计算机处理环境管理工作中的未定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环境管理工作中的未定结构化的决策问题。主要功能:主要功能:n收集、整理、贮存并及时

25、提供本系统与决策有关收集、整理、贮存并及时提供本系统与决策有关的各种数据的各种数据n灵活运用模型与方法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灵活运用模型与方法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预测、评价,以便提供各种所需环分析、综合、预测、评价,以便提供各种所需环境信息境信息n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图形输出功能,不仅能提供所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图形输出功能,不仅能提供所需环境信息,而且具有一定推理判断能力需环境信息,而且具有一定推理判断能力n良好的环境信息传输功能良好的环境信息传输功能n快速的信息加工速度及响应时间快速的信息加工速度及响应时间n具有特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特定处理问具有特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

26、结合的特定处理问题的方式题的方式n四、中国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四、中国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n机构能力建设机构能力建设基本形成了由国家级、省级、城市级信息基本形成了由国家级、省级、城市级信息中心组成的机构体系。整个组织体系包括中心组成的机构体系。整个组织体系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23个省级环个省级环境信息中心和境信息中心和110个城市环境信息中心个城市环境信息中心。n 网络建设网络建设 国家环境信息网络总体框架是以国家环境信息中国家环境信息网络总体框架是以国家环境信息中心网络系统为中枢,省级环境信息中心为网络骨心网络系统为中枢,省级环境信息中心为网络骨干,以城市环境

27、信息中心为网络基础。干,以城市环境信息中心为网络基础。国家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国家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主体,系统组成还包括息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主体,系统组成还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中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信息网络系统、中国环境监测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信息网络系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信息网络系统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总站环境监测信息网络系统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京直属单位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等。局在京直属单位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等。n系统建设系统建设初步形成以环境统计、污染源管理、环境监测为主初步形成以环境统计、污染源管理、环境监测为主要信息源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网络。要信息源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网络。一系列环境管理应用软件一系列环境管理应用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