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知识与理论的起源 1.奴隶社会:学校-教师-教师的教育活动经验 2.早期思想家:社会思想地教育的哲学思考 在中国,在西方,3.培根的知识分类-教育知识(二)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1.从教学论到初具形态的教育学的出现(1)拉特克 17 世纪初,德国学者拉特克运用归纳法,概括教学经验,确立了通过经验分析来构建 教育学的新起点。1617 年:新方法概括了教学原则。(2)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一书。夸美纽斯在教育学的 6 大建树:第一次明确答复了教育学的理论性质问题:教育是艺术,教育学是关于教人学习知识 的 创造了相对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首创“人本主义”的教育学逻
2、辑起点论 首次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强调并试图探讨教育原理 树立了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典范 开创了近代“自然主义教育学”理论流派 2.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 18 世纪 30 年代起,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中开设,存在两种取向的教育学理论体 系:(1)哲学取向的教育学(2)科学取向的教育学 3.科学教育学基础的奠定 赫尔巴特为“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对教育学的科学化 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普通教育学1806 年作为科学教育学产生的里程碑。赫尔巴特的奉献:建构了完整的理论教育学体系;第一次找到了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将教育学研究置于科学条件
3、与实践基础之上;教育理论对后世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西方教育学的当代发展 1.教育理论性质的争论(1)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教育学是科学理论还是实践理论 2.元教育学和教育学元研究的兴起 元教育学:以教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为教育学的发展立法。当代德国教育学者布雷钦 卡是元教育学的倡 导者。教育学元研究:对教育学的发展过程本身进行研究,把教育研究和教育学科的演化过程 作为研究对象。3.成人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成人教育学:研究成人教育过程和技术的科学。4.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 教育学发展出诸多的分支学科。当代西方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教育学分支科不断出现,对教育学本身的反思不断深
4、入。(四)西方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和范畴 1.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2.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五)西方教育学的主要流派 1.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 3.实用主义教育学 4.制度教育学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6.批判教育学 2、教育学的理论品性(一)教育学的特殊性受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的支配和决定 1.教育活动的特殊性(1)以人为直接对象(2)以影响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为直接目的(3)具有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4)具有预测性与动态生成性(5)本质上是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转化为学习者的现实发展 2.教育学的特殊性 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对象,研究与人的生命成长相关的问题
5、。(二)教育学是一种事理研究 1.事理研究 对人做事情的依据和有效性、合理性的研究,以人类自己所创造、从事的活动为研究对 象,包括价值、事实、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以综合研究为特征的一种研究。2.教育学是事理研究 以研究教育的综合生成和动态转化过程,揭示这一生成过程的一般规律为理论研究的目 的,包括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及规律性演变、教育过程的本质及规律研究。(三)教育研究是一种转化性研究 1.社会的追求转化为学生的个体发展 2.学生个体的潜在发展转化为现实发展 3.不同学科间的综合转化 3、教育学原理对教师的成长价值一一生成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育劳动到达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境界。(1)从教育学蕴涵
6、的生命性,获得强烈的生命感。(2)从教育学的时代性中,获得鲜活的现实感。(3)从教育学的系统性中,获得严谨的逻辑感。(4)从教育学的开放性中,获得博大的境界感。(5)从教育学思维的穿透性中,获得现实的透析感。4、教育的基本精神P8.四 所谓教育的原典精神是指“教育”概念创制时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从中西文“教育”概念的词源分析来看,教育的原典精神是“以人为本”而非“以才为本”,关注人 作为人的生存及其意义,努力从内在方面“唤醒”人、“生成”人和“提升”人,而不是从 外在方面“训练”人、“塑造”人和“培养”人。“人”本体价值,“才”工具价值。“人才”既强调本体价值,也强调工具价值。5、全球化对学校
7、教育发展的影响 1.学校教育向外部世界开放,全球式教育标准确立。2.教育与全球化问题及其困境相联系,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手段。3.全球化导致人才规格标准变化,教育目的需要有所变化。4.全球化促使教育内外部矛盾尖锐(1)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2)传统与反传统的矛盾;(3)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的矛盾;(4)教育内部发展不均衡的矛盾。5.全球化对学校教育内部要素产生消极影响(1)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2)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消极影响(3)对课程与教学的消极影响(4)对教师的消极影响 6、全球化对学校教育内部要素产生的消极影响(1)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 价值失范、认知缺失、工具理性强化(2)对学校
8、管理制度的消极影响“侵蚀学校特色,使学校趋同;导致教育制度权力分散;学校与学校间的差距拉大。(3)对课程与教学的消极影响 事实与价值在知识上背离;知识的作用与系统性弱化,能力日益重要和突出,导致知识 与能力对立;教学的不确定与模糊性增强。(4)对教师的消极影响 身份认同危机、权威松动、职业自主性匮乏。7、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型(1)教师的“讲”变为“引”(2)学生的“听”变为“学”(3)集体教学变为教学的个别化和多样化(4)教学内容追求学生适应性与迁移能力的培养(5)注重学生高级思维和技能的发展 2.信息技术应用中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1)信息技术运用中可能的消极后果
9、电脑取代人脑(2)信息技术制约教育教学 离开信息技术,无法教学;信息技术使教学低效;信息技术使教学进入错误的方向 压 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特殊性 为培养人服务,要解决“技术、媒介、人的发展的关系”。8、当代社会转型性变革的主要趋势 1社会阶层的分化与相对稳定 体制改革一一社会流动一一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一一教育成为社会流动与阶层分化 的主要机制:教育复制或再生产着原有的社会结构,并为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微调提供了渠道。2社会多元与断裂并存 人的利益与需要的多元一一形成不同利益群体,产生以多元政治力量为基础的政治框 架,出现多样性的社会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
10、社会的不同群体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整个社会出现分裂。3我国社会转型的表现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转型意味着新秩序的建立。我国社会转型表现在如下变化上:(1)经济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智力密集型,三大产业结构比发生变化(2)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3)社会的开放 国际合作与交流、经济竞争与合作(4)社会深层次的转型 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转型生存时间意识从重过去转向重未来,生存方式从重稳定转 向重发展,生存价值追求从趋同转向多元、自主。(5)社会转型促进教育变革 社会转型作为学校教育的社会环境,激发学校更新、调整内在需求;社会转型改变了人 的生存
11、环境与生存方式,推动学校内部教育活动与关系的改变。9、学习社会对教师的要求(1)养成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学习与思考的习惯(2)更新教育观念(3)具有探索、创造的勇气和体悟、反思自身改革实践的能力(4)提高形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自觉性 奉献型一一创造型;吃苦型一一享受型;被动型一一主动型;事务型一一事理型;事理型一一智慧型 10、影响到人的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因素 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影响了个体后夭发展的差异性和可能性,对人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二)环境因素 比较遗传素质而言,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是更为根本的因素。由于环境因素自身的 复杂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既
1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三)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综合的作用,即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人的遗传素质与社 会影响综合起来,提出适宜的发展目标,设置适宜的课程体系,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方法 和评价形式,从而促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最大发展。(四)个体因素 在个体发展中起最后的决定性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 外在条件,这些条件如何发挥作用,完全在于个体自己;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最终的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个体因素缺失或丧失发展的内在性,则会造成个体发展的被动性、外在性和异化,最 终阻碍个体的发展。1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对儿童生存状态的影响 1.社会发展的整
13、体特征 由缓慢、稳定、相对封闭和单一的社会形态一一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互动性、开 放性的社会形态.。个体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2.社会运行方式的变迁 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需要在积极的相互竞争与合作中生存与发展一一社会冲突、矛盾 加剧,影响儿童的发展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消极的社会因素产生影响。3.社会结构与发展水平的变化 社会分层、发展水平的差异明显一一学生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水平出现极大差异,相互 关系呈现多样性。4.社会发展核心要素的变化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倡知识价值、强调创新人才、需要负责任的公民、需要独立自 主的个体一一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一一升学竞争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感受、关注、思考当代
14、儿童的生存环境及其对他们发展的影响。12、当代学校教育需要重建学生观 1.认识学生成长的可能性与主动性(1)学生成长的可能性是一切教育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学生生来就发展着,具有成长的可能性;一种具体的可能性转为现实性时,又生成着 一种新的成长可能性。(2)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主动地探索、反思与重建。2.认识学生的具体性(1)学生是有自己生命追求与生命尊严的价值主体(2)学生间的相互差异性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资源 每个学生都“全息”着其全部的家庭、地区、时代的特征,有其个体独特的生命经验。(3)学生群体构成学生成长的新生态,学生在群体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3
15、.认识学生成长的综合性(1)学生的成长是多方面的 包含着拓展知识、深化思维、丰富情感、锻炼意志等。(2)学生的成长内容是多维度、多层面综合互动、有机构成的整体 包含着:个体的精神状态、个人的具体素养、个体的行为方式、个体的人格发展等。4.认识学生成长过程的复杂性(1)成长着的学生“全息”着历史与时代的相关信息;(2)学生成长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交 往中现实的;(3)学生个体成长本身是个体成长中的关键性力量 13、学校教育与学生成长需要 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改革(一)认识学生的成长需要 学生当前的生存状态是学校教育的直接起点。“需要”与教育的关系:教育要按照人的需要的发展逻辑,以自己的方式
16、满足学生的成 长需要。成长需要是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产生并与成长相关的需要。(二)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及其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启示 1.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1)新关系、新活动对生命意识与主动生存方式的奠基性影响(2)学习性的需求,提升思维发展层次,形成高质量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增强学习 的积极性(3)交往的需要(4)主动发展意识与自主发展能力 2.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1)青春期的“叛逆”与自我意识的唤醒(2)学生对“成人”权威的“蔑视”与交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3)学科兴趣的形成与深化(4)对社会的关注与主动参与 3.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1)关系域的改变:学科压力、家长与教师的期望、
17、异性(2)对现实世界的关注(3)独特精神文化世界的形成:兴趣(4)成人意识的发展(5)学习压力 情感的发展 14、当前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片面化 从“一,,与“多,,的关系维度看,强调了“一”,无视了“多”。2.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当下化、直接化 从根本问题与外表问题的关系维度看,强调了外表问题,无视了根本问题。3.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凝固化 从可能与现实的关系维度看,停留在实现层面,没有意识到发展的内在力量与需要。15、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建 1.学校教育要直面生命存在,以“自我”的身份承担自身的时代责任 学校教育对自身的价值基础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对价值取
18、向无意识的学校教育、只关 注操作性的技能与程序的学校教育,都不是当代社会需要的。有“关心生命”自我意识的学校教育,要有意识地融会历史与未来,吸收各种生命资源 于自身中,促进人的自我生成的生活形态。2.学校教育以“生命”为本体性前提,以积极的关心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 在学校教育与人的关系形态中,存在着几种类型:(1)忽略生命的本体地位,将知识的获得、智能的训练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2)有意识地放任学生(3)有意识地关心生命 3.学校教育以培育具有积极的生存方式、主动健康发展的个体为己任 学校要造就的新人,要实现生存方式的更新,从被动压抑的生存方式转为积极主动的生 存方式。学校教育要以个体生命质量
19、的提升为目标追求。4.学校教育以整体的、深层次的眼光进行自我改造,以建设性的方式促进生命的成长 学校教育是个体生命成长的一种生活形态,生命是通过全部的学校教育生活滋养而成 的,需要现有的学校教育进行整体性的深层次的变革。学校教育要有整体意识,将全部时间与空间作为“整体”,作为一种“生活”,关心学 校中学生、教师、管理者的生命质量,以整体转型的策划,指导每一部分的具体改革。16、“教学”概念的当代理解 P178 1.教学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教”与“学”的相加,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 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 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
20、。2.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合作交往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双边或多边共时性的交互活动。3.教学的概念: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这一基本方式,教师引 导学生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 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占有的过程。17、班级建设现状与对教师成长的影响:1.学校层面 班级首先是教学的基本单位,然后才是德育的基本单位。导致出现如下现象:(1)突出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2)追求统一的管理方式,无视教师的个性与丰富性(3)学校德育领导的工作方式,缺乏研究性、教育性
21、 2.班主任层面(1)班级工作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开展,缺乏创造性(2)工作方式突出简单地执行(3)工作内容无视整体,缺乏明确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 18、当代中国班级建设的教育价值(1)学生社会性的发展(2)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形成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4)形成学生与相关组织的健康关系(5)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19、班主任以智慧的方式开展班级建设工作(一)在干部轮换工作中培养学生 1.传统的干部观 2.新的班级组织建设 3.班干部的培养(二)通过班级岗位建设,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生活的自主 1.班级生活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2.因需设岗,岗位设置具有教育性 3.关注具体岗位对学生成长的价值(
22、三)创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 1.显性的文化建设 2.隐性的文化建设(四)开发班级活动的教育价值 1.日常性的活动 2.主题性的活动 20、学生课外生活的教育价值(一)新中国成立后课外活动的理论与实践 1.20 世纪 50 年代: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教导工作的辅助和组成部分 2.改革开放后:在“教学”的视野下认识课外活动 3.从课外活动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中认识课外活动 4.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认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与课堂教学并列的活动(二)学生课外生活的基本理论思考 1.课外活动与学生发展、时代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层面,课外活动需要直面社会发展需要,并将对社会发展需要的认识,转化为 自身的价
23、值观。学生发展层面,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学校教育生活。2.课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整体的一部分,能更为整体地呈现学校办学的文化精神。3.课外活动自身内部的关系 个外活动是一个综合体:理念、内容、形式、活动。21、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复杂性 1.形成的内生性一一学生间自发形成的 2.发展的非确定性一一没有确定的发展规则 3.-存在的开放性 会受外部环境影响 4.内部关系的复杂性成员存在复杂关系 22、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一)形成健康的学校文化生态 1.形成合理的学校文化精神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核心教育理念 2.实现学校日常生活的当代转型 学校日
24、常生活充满成长的气息、自由自主发展的可能空间 3.关注个体成长核心素养的养成(二)促进不同群体间的互动 1.促成学生非正式群体间的互动 2.促成学生正式群体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互动 3.促成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的生成与涌现(三)优化教师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方式 1.教师应形成合理的角色意识 恰当处理自己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2.教师应完善思维方式,形成合理认识,承认并尊重多元 3.优化教育策略 23.学生校内外生活世界的关系 1.联系(1)校内生活对校外生活具有导向和指导作用,良好的校外生活对校内生活起促进作用。(2)校内外生活可能存在脱节或消极的作用关系。2.区别 校内生活世界以人类精神财富与
25、个体精神世界的系统转换为基本特征,具有标准、价值 主导、强制性;校外生活世界存在个体与类之间的精神转换,具有非系统、随机、偶然性,是非标准、非强制、价值多元、相对自由的。24.学生的个人生活与个体成长 1.学生个人生活的含义(1)学生个人生活是未成年时期的“闲暇”。(2)闲暇是人脱离繁忙的一种悠闲、自由、宁静、从容不迫的沉思状态,是个人从文化 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放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有沉思参与的活动过程。(3)闲暇是个人兴趣、爱好与特长滋养,个人志向、志趣实现的条件。(4)闲暇需要引导。2.在闲暇中自由健康地成长(1)德性成长一一自主安排、自我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
26、(2)智慧发展一一知识和生活经验,观察、判断与思维的品质(3)身心发展一一身体和心理的调理、保持健康 25、学习化社会中学校的地位与责任(一)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1.历史上的认识与表现(1)相互隔离阶段16-19 世纪后期 神学知识体系转换为科学知识型,传授科学知识成为学校的核心,出现以学校为中心、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状况。(2)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赖学校阶段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 经济发展一一工业发展对技术人才提出了要求 教育思潮运动一一欧洲新教育运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国家立法和行政(3)学校与社区合作20 世纪中期以后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
27、的变化,学校向社区开放,社区参与到学校 2.现实中的几种可能关系(1)冲突矛盾关系 表现:二者处于敌对状态。原因:学校领导以“自我”为中心,社区对学校失望(2)隔断游离关系 表现:相互独立,互不往来,互不沟通 原因:思想观念、经济制约(3)互惠互利关系 表现:物质资源上的互相利用 原因:互相需要(4)互生共长关系 表现:全方位的互动,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学校、家庭、社区形成为一个整体。途径:沟通与互动一一思想观念;教育资源;机构、制度和运行机制 方法:学校方面的做法、社区方面的行为(二)学校在社区文化中的作用 1.社区文化(1)社区文化的类型一一社区内高度一致的文化,有城市文化、集镇文化、乡村
28、文化(2)社区文化的特点一一自在性、影响的多向性 2.导向和集聚作用 文明辐射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思想导向功能、辅助社区促进经济发展功能、为社区生 活服务功能 3.对社区教育资源的集聚与辐射 学校向社区开放、学校与社区平等合作 4.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家长学校合作委员会、学校与家庭共同创建学习型家庭(三)创新制度,形成教育合力 1.创建合理有效的机构和组织(1)国外的做法 教育公园、无墙学校、校外计划、“核心化”改革、“校外服务型”学校、日本的 PTA 组织(2)国外社区教育的特点 社区教育观念被普遍接受、社会各界关心社区教育、社区教育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社区
29、教育形式多种多样(3)我国常见的做法 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教育协会、学校发展管理委员会、团委、学生会、教代 会 2.创新制度,形成良好的氛围(1)沟通制度 加强信息的相互沟通;沟通要围绕学校的发展愿景,探讨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对策;沟 通可以通过家访、访谈、座谈会、社区会、联谊活动、谈心等形式进行;沟通中要注意的问 题:态度、问题、方法(2)学习制度(3)其他制度 3.建立机制,形成平等对话平台 26、当代教师角色理想重建的新维度 1.教师的社会价值 传承人类文明,开拓创造新的人类文明。2.教师的个人价值 获得经济来源,维持和改善生活;保持社会地位;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的发挥;对人
30、的内在力量的挑战和激发,享受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3.教师的生命的整体性 教师是一个具体而丰富的整体发展的人,有自己的精神、才华、个性。新的教师角色理想:富有责任感;具有独特的教育智慧、创造意识与能力;从“知性自卑”到“知性自立”,拥有自我发展的需要与潜力;从“被动应对”到“自我更新”,在教育实践中到达主动发展的、生动的、具体的、真 实的人的水平上。27、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一)基础性素养 基础性素养的含义:每个人在成为专业人员前在自己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 构、个性、才能、人生价值取向。基础性素养在专业素养培养前就存在,是专业素养发展的基础;基础性素养在专业教育 中仍然在发展、变化。
31、1.价值一一动力系统:个人价值取向和发展内动力。包括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和自我发展 的追求等。2.文化素养系统: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包括文、史、哲、艺等基本的人文素养与科学、技术的基础素养。其养成,取决于有超 越专业范围的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有对各种人生经历与阅读的体悟、思索。3.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包括:敏于探究、善于策划、强于反思 与重建、敢于开拓。(二)专业素养 1.学科专业素养: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发展状况、学科之间的关系 2.教育专业素养:成为老师的综合条件(和其他学科专业人员的区别 二、名词解析 1.教育: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32、2.教学: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这一基本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实现个 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 界对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占有的过程。3.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学校教育工作者以人的成长需要为基础,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自觉选择。4.学生观:学生观是对教育场景中的学生的认识,是对“人”的研究在教育场景中的具体 化。在历史上,人们对“人”进行了的各种研究,有哲学视角的研究、政治学视角的研究、经济 学视角的研究、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复杂科学视角的研究等。5.成长需要:成长需要是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产生并与成长相关的需要。1.
33、成长是每个生命体本真的需要 2.成长是每个生命体需要自觉意识与承担的责任 3.成长是出自生命本性的一种动力,是生命体独特的存在方式 4.人的成长需要具有整体综合性,包含自然、心理、社会和精神文化等层面 5.人的成长需要具有时间的终身性与空间的广域性 人的生命存在与“成长”同义,成长需要存在于全部的生活领域。6.成长需要的实现,需要处理好他人与自我的关系、教育与个体的关系 6.班级建设的含义:班主任和全班学生一起,通过建设班级生活,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实 践活动。7.学生生活世界: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现实的或可能的生活过程中,自觉或自发、主动或 被动地从事的所有能影响自己生命成长的实践与交往活动,
34、以及相关的环境。8.学生课外生活:是在学校之内,在规定的课程与教材体系之外、班级建设领域之外所开 展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9.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存在,相对于学校正式组织内的群体而言,缺乏教 师正式介入和正式组织标准的学生群体。10.学习社会:指学习本身成为一种人的生存需要,一种充满余暇时间和自由空间的社会。换言之,学习社会的理想,是为社会民众提供广泛而多样的学习时机,并且其着眼点是建 立在对人性及人生真正价值的培养和实现上。11.基础性素养的含义:每个人在成为专业人员前在自己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 构、个性、才能、人生价值取向。基础性素养在专业素养培养前就存在,是专业素养发
35、展的基础;基础性素养在专业教育 中仍然在发展、变化。补课程论资料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 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 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 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一一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 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