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质量检测试题.pdf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3537516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质量检测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种子质量检测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子质量检测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质量检测试题.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35.农业发达国家作物的太阳能(总辐射)利用率只有(B)。0.5%B.25%C.79%D.1215%36.当昼夜长短的比例接近于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B )。A.长日性植物 B.中日性植物 C.短日性植 D.中间型植物 37.光周期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对(B )的诱导效应。A.拔节 B.开花 C.灌浆 D.结实 38.农田中透光率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日变化,以(B)最大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早晚 39.当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B)。A.减弱 B.增强 C.不确定 40.当光强处于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制

2、造的有机物质(B)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质量。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确定 41.晴天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般是(C)最大 A.早晚 B.上午 C.中午 D.下午 42.光合有效辐射的波段大体与(B )的范围一致 A.紫外线 B.可见光 C.红外线 D.无线电波 43.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活性最强的波段为(D)A.紫外线 B.蓝紫光 C.黄绿光 D.红橙光 44.作物的三基点温度,具体讲就是(C )。A.生存温度.生长温度和发育温度 B.生存温度.受害温度和致死温度 C.下限温度.最适温度和上限温度 D.生存温度 45.在其它条件满足且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作物

3、“发育速度温度”关系为(B )。A.非线性关系 B.线性关系 C.不确定 D.直线性关系 46.作物开始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A),实际上是作物生长发育的起始温度。A.下限温度 B.最适温度 C.上限温度 D.温度 47.下列说法哪一种是不正确的?(D )A.不同作物发育期完成所需的积温相同。B.不同作物发育期完成所需的积温不同。C.同一作物不同发育期完成所需的积温不同。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D.同一作物品种发育期完成所需的积温相同。48.“春化”现象是指有些作物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B)环境 或低温刺激,才能完成由生长向发育的转化,否则就不能正常抽穗结实。A.高

4、温 B.低温 C.变温 D.温度 49.下列哪几种低温危害的致灾温度高于 0?(A )A.冷害 B.寒害 C.霜冻 D.冻害 50.依照农作物的受害情况,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冷害以(B )为主。A.延迟型冷害 B.障碍型冷害 C.混合型冷害 D.间接型冷害 51.在我国,作物的寒害主要发生在哪些气候带?(C)A.中温带 B.南温带 C.亚热带 D.寒带 52.通常把(A )作为植物可利用水量的下限。A.凋萎湿度 B.毛管断裂含水量 C.田间持水量 D.全蓄水量 53.(C )是在不受地下水影响的自然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土壤水分的最大数量指 标。A.凋萎湿度 B.毛管断裂含水量 C.田间持水量 D.全

5、蓄水量 54.(C )是土壤中对植物有效水分的上限和计算灌水定额的依据。A.凋萎湿度 B.毛管断裂含水量 C.田间持水量 D.全蓄水量 55.一般地,(B )占田间作物耗水量的绝大部分。A.同化过程耗水 B.蒸腾过程耗水 C.棵间蒸发耗水 D.田间渗漏耗水 56.作物的水分临界期一般在(C ),这一时期越长,水分临界期也越长。A.幼苗期 B.拔节期 C.抽穗开花期 D.灌浆期 57.对某一地区的某一作物而言,水分临界期和水分关键期是(C )。A.重合的 B.分开的 C.都有可能 58.雨热同季,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A )。A.有利 B.不利 C.不确定 59.由于雨量过大或过于集中,或农田排水不畅,造成农田积水,使旱田作物受害的农业气 象灾害称为(B )A.洪水 B.涝害 C.湿害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60.由病原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在发病部位大多数都有明显的(D )A.病状 B.吸器 C.症状 D.病征 61.敌百虫是(A )A.胃毒剂 B.内吸剂 C.拒食剂 D.驱避剂 62.双受精是(A )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苔藓植物 D 蕨类植物 63.防治小麦锈病的最基本措施是(C )A 合理布局 B 药剂防治 C 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 D 综合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