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免疫调节.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314521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节免疫调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4节免疫调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节免疫调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节免疫调节.pdf(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4 节 免疫调节 知识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主要有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等。2免疫细胞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其中一小部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并在胸腺内发育成淋巴细胞。因为胸腺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T”,所以把这一类细胞称为 T 淋巴细胞,简称 T 细胞。另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淋巴细胞。因为骨髓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B”,所以把这一类细胞称为 B 淋巴细胞,简称 B 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T 细胞和 B 细胞,大部分都很快死亡,只有一小部分随血液转移到淋巴结、脾脏和扁

2、桃体等部位,并随血液和淋巴在体内流动。当 T 细胞或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能够增殖分化成具有免疫效应的细胞效应 T 细胞或浆细胞,进而发挥免疫作用。3免疫活性物质 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还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等。淋巴因子大多是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的。例如,白细胞介素2 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 T 细胞,并且增加效应 T 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知识点二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体虽然始终处于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由于人体免疫防线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人体能够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的免疫防线有

3、三道,分别执行不同的免疫功能。主要组成 获得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 先天具有 非特异 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先天具有 非特异 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在和病原体的斗争中获得 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种类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区 别 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 对象 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点 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 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4、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知识点三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有关抗原和抗体(1)抗原 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癌变细胞等特点 具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包 括细菌、病毒、花粉、癌变细胞等具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大于10 000具特异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 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抗体 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本质:球蛋白分布:主要在血清中,其次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机能: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

5、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两者的关系 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比如产生抗体或效应 T 细胞,能和抗体或效应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抗原可以来自体外,也可来自体内(如癌细胞,损伤、衰老的细胞等)。抗原最重要的特点是特异性,即能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或效应 T 细胞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任何抗原都必须经抗体的作用才能最终被消灭。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 两者共同构成特异性免疫主体。各自的作用独特,但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是抗原,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是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两者都具有三个连续阶段,具体过程如下:3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 初次免

6、疫是指抗原第一次侵入时,B 细胞(或 T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或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由浆细胞(或效应 T 细胞)作出的应答反应。二次免疫是指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由记忆细胞作出的更快、更强的应答反应,即很快产生新的浆细胞(或效应 T 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大量抗体来消灭抗原。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快、更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为患之前将其消灭。所以,一般情况下成人比幼儿患传染病机率低。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如下表)免疫类型 比较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概念 抗原被体液中的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 抗原被相应免疫细胞消灭的过程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侵

7、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效应 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作用 过程 都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的识别阶段;反应阶段是 B 细胞、T 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 T 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关系 体液免疫能利用抗体消灭异物,但病毒和其他蛋白质颗粒等异物一旦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因此两种免疫机制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5.神经体液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神经体液的调节,对

8、免疫系统起着促进或抑制作用。例如,胸腺激素是 T 细胞成熟分化不可缺少的因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对免疫有明显的影响。垂体能通过生长激素的作用促进免疫系统的增生,促进吞噬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的活性而增强免疫反应;垂体还能通过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来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与 T 细胞、B 细胞的活性,使免疫反应减弱。此外,人的精神状态,如过度兴奋或抑制等对免疫反应均有影响。实验证明,周围神经的活动对抗体的调节和吞噬作用也有影响,如有人发现针刺足三里(穴位名)可以促进吞噬作用。知识点四 免疫的两重性及分类 免疫反应具有两重性,它可以对人体产生有利或有害两种结果。根据免

9、疫反应的不同结果,可以将免疫反应分为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两类。(1)正常免疫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能对非己的抗原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排斥异物,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例如,机体通过正常免疫反应抵御病原体的感染,清除变异细胞,抑制肿瘤的发生或转移等。(2)异常免疫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反应过强或过弱,对自身造成损伤。例如,免疫反应过强时,常会发生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以及因某些原因不能识别自我而造成的自身免疫病;免疫反应过弱时,常常发生反复感染、免疫缺陷症,或因免疫监视功能差而容易发生肿瘤,这被认为是老年人肿瘤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免疫功能失调有免疫功能

10、过强和过弱两类,免疫功能过强则引发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弱则分为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统称免疫缺陷病。功能 功能正常 功能过强 功能过弱 防御 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入侵 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荨麻疹 免疫缺陷,如艾滋病 自我稳定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失的细胞 自身免疫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监视 消灭突变细胞 肿瘤的形成 知识点五 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1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2)过敏反应 概念:

11、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原:能导致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如青霉素、花粉、牛奶、海鲜等。过敏反应的过程 过敏反应的特点 a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由过敏原引起产生的抗体和由抗原引起产生的抗体的比较如下 性质 分布 反应时机 反应结果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球蛋白 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以及某些血细胞表面 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 球蛋白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免疫反

12、应 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免疫功能过低引起的疾病艾滋病(1)概念: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2)发病机理:HIV 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 T 细胞,使 T 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人体感染 HIV 后,经过 210 年的潜伏期,可发展成艾滋病。艾滋病患者一般在两年内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4)预防的主要措施 洁身自爱,不与配偶以外的第三者发生性关系;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用

13、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医疗时使用的注射器及检查和治疗器械必须要经过严格消毒;需要输入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知识点六 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是指通过预防接种,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人的免疫力的措施,如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免疫预防是使人类免受某些传染病折磨的有效措施,但不能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因为接种疫苗是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会发生变异,这些传染病的机理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或者还没有研制出针对这些疾病的疫苗。2免疫治疗 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某些药物等,调整病人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

14、疗疾病的目的。3抗原检测 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4器官移植 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1)面临的免疫学问题:免疫排斥反应(2)解决的途径 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系统功能,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选用与受体组织相溶性抗原(HLA)比较接近的供体器官。【例 1】T 细胞和 B 细胞存在位置表达最完整的是()淋巴结 脾 扁桃体 血液 淋巴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淋巴结、脾和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15、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因此 A 项最全面。【例 2】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 D 解析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其物质基础是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其特点是作用范围广,作出反应快;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免疫系统构成的第三道防线,其特点是作出反应慢、针对性强。【例

16、 3】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只有突破前两道防线,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 B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机体自身的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 T 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答案 D 解析 有的抗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有的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抗原与特异性抗体或效应 T 细胞结合,体现了免疫的特异性。机体有时在免疫时会把自身正常的组织细胞误认为抗原引起免疫疾病。【例 4】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效应 T 细胞可直接

17、杀灭抗原 D记忆 T 细胞再次接受同一种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 T 细胞 答案 C 解析 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可使靶细胞裂解,将抗原释放出来,然后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彻底消灭,而非直接杀灭抗原,所以 C 项错误。【例 5】下列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有免疫反应的是效应 T 细胞和浆细胞 D效应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答案 D 解析 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等中枢免疫器

18、官分化并发育成熟,然后转移到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等场所定居,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例 6】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A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 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 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 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 答案 B 解析 注射卡介苗、麻疹疫苗属于免疫预防;输入抗体、淋巴因子、胸腺素等物质属于免疫治疗;移植胸腺属于器官移植。1提示: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2提示:不能。3提示: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使人产生疾病。1提示:T 细胞的多少与 HIV 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19、。2提示:HIV 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 T 细胞,使 T 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T 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3提示:约 9 年。从艾滋病的蔓延范围广,蔓延速度快,具传染性和不易治愈等方面谈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性。提示:不能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因为疫苗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会发生变异,有些传染病的机理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或者是还没有研制出针对这些疾病的疫苗。1提示: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2提示: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

20、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3提示:不能。例如,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需要唤醒更多人潜藏于心灵深处的爱心。一、基础题 1 2.D 3因为艾滋病病毒直接杀死的是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 T 细胞,当 T 细胞被杀死之后,免疫系统就处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4提示:牛痘疫苗中含有少量经过人工处理的无毒天花病毒。接种牛痘后,婴儿体内经过一定阶段,B 细胞开始分化,小部分形成记忆 B 细胞,该细胞具有记忆和分化的功能。所以,当再遇到天花病毒侵染时,便能将其杀灭。二、拓展题 提示:建立骨髓库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意义。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在很多疾病,尤其是白血病惟一的有效治疗手段。

21、我国约有 400多万患者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 4 万人,而且主要发病年龄在35 岁以下,其中 50%以上是儿童。我国现在 20 岁左右的青年、少年及儿童中独生子女多,这就意味着很难在有亲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中找到造血干细胞供者,而在非血缘关系者中具有相同 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能够实施骨髓移植的概率只有 1/1 00001/5 000,甚至更小(如果供者与受者的 HLA 不同,便会产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只有尽快使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扩充到 10 万份以上,才可以初步适应临床的需要。成立志愿捐献者资料库就成为挽救患者的惟一途径。1(根据

22、个人理解作答)2以下行为有可能传染艾滋病,因为这些行为中都可能接触到含有 HIV 的体液:(2)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5)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7)输入含有 HIV的血液;(10)与艾滋病病人共 用剃须刀。以下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因为这些行为中都不接触含有 HIV 的体液:(1)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3)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4)与艾滋病患者拥抱;(6)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8)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9)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一、概念检测 1填空(1)下降 骨骼肌收缩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下丘脑 肾上腺 胰岛 甲状腺(2)脑干(3)异物(4)过敏

23、过敏原 灰尘 2选择(1)C(2)D 3画概念图(1)a 神经元、b 传入神经元、c 传出神经元、d 神经元、e 效应器。(2)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二、知识迁移 1D 2.D 三、技能应用 提示:红色曲线是糖尿病患者的,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剧烈。四、思维拓展 提示:这是一道比较开放的题,引导学生做发散性的思维。电脑最基本的构成是处理器、内存和总线结构,它最基本的行为是对从外部输入或接收的信息指令作出反应。人脑的功能单元是神经元,在电脑中则是硅晶体管。一个晶体管就是一个快速打开和关闭的开关,它在与它相连的电路中产生电脉冲,这就产生了电脑存储和调用数据的语言。人

24、脑基本上是一个平行机,而现在的电脑大都是串行的。最大的电脑记忆容量是 1012个字节,人脑的记忆容量的字节数则大约为 10 后面跟 8432 个零。电脑经历了几代的变革,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不断提高,所以在它的工具功能上,人脑自愧不如,如人的脑神经传递信息是毫秒数量级,而计算机为纳秒,比人快了 100 万倍。但电脑仍存在很大弱点,那就是它本身没有思维能力,不具备人所具有的智力,它只能依照预定的程序运行。1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答案 A 解析 吞噬细胞的作用是将病原体吞噬、消化并

25、清除,发挥的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2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的是()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防止对机体的侵袭 B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使抗原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CT 细胞将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 B 细胞 D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答案 B 解析 A 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C 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D 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反应阶段。3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 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上 答案 B 解析 过敏反应特点

26、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过敏反应可发生在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多种器官或组织中。4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 T 细胞和 B 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答案 B 解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者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所以 A、C、D 错误。5接种预防能预防疾病的原理是()A接种预防能消灭体内

27、的细菌 B接种预防能增强人的抵抗力 C接种预防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 D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答案 D 解析 预防接种能预防疾病的原理是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6回答下列有关免疫问题。(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当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2)将一只 A 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 天后因_反应而脱落,这是_细胞所起的作用。(3)下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于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

28、原 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 A。若第 8 天,同时注射抗原 Y 和 X,图中表示对抗原 Y 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表示对抗原 X 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其特点是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细胞的作用。若第 8 天不注射抗原 X,则以后对抗原 X 的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 _。答案(1)蛋白质或糖蛋白 B 浆(2)排异(排斥)T(3)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记忆 D 解析(1)A 由定义知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或糖蛋白。B 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可以制造抗体。(2)鼠的免疫系统能识别“自己”排斥“异己”,因而鼠对不同于自己品系的

29、皮肤会产生免疫反应,这里的免疫是细胞免疫,是 T 细胞发挥的作用。(3)兔子在第一次接受抗原 X 刺激后,B 细胞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抗体,使抗体的数量增加)和记忆细胞。当抗原 X 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大量且迅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因此曲线 B 表示兔子对抗原 X 的抗体产生量。曲线 C 表示对抗原 Y的抗体产生量。若在第 8 天不注射抗原 X,则血液中 X 的抗体含量会一直降低,出现曲线 D所示的变化。讲练学案部分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C感染发生时

30、,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指的是抗体 答案 B 解析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组成,它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由免疫器官(如骨髓、脾、胸腺等)、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等)构成,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2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理论上此鼠的免疫状况是()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答案 D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 T 细胞和 B 细胞的来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种免疫的关系。幼鼠先天无胸腺,说明没

31、有任何 T 细胞。T 细胞是幼鼠细胞免疫必不可少的免疫细胞,因此,幼鼠丧失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而体液免疫中,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的途径也因 T 细胞的不存在而路径不通,这样就只剩下了少数抗原对 B 细胞的直接刺激。因此只保留了部分的体液免疫能力。知识点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细胞为靶细胞 C细胞为 B 细胞 D阶段、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答案 C 解析 根据体液免疫知识,细胞为吞噬细胞,细胞为 T 细胞,细胞为 B 细胞,细胞为记忆细胞,细胞为浆细胞。吞噬细胞和 B 细胞等能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

32、原。、为感应阶段,、为反应阶段,、为效应阶段。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抗体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 错误;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B 错误;细胞免疫中的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 错误。知识点三、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 5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是()A产生的细胞不同 B化

33、学成分不同 C作用的方式不同 D作用的结果不同 答案 D 解析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抗体都是浆细胞产生的,其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二者都能识别抗原,但过敏反应中的抗体附着在某些细胞膜的表面,当机体感染了相同的抗原后,这些细胞释放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而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抗体与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致病能力。知识点四、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6 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

34、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答案 A 解析 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细胞周期变短。知识点五、免疫失调与二次免疫反应 7请根据免疫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表示第一次感染,表示第二次感染)()(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3)B 细胞和 T 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_识别抗原。(4)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_不同。(5)能将入侵的病毒分解,并使病毒的蛋白

35、质分子出现在细胞膜上的是_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是_细胞;能产生并分泌抗体的是_细胞。(6)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有()A乙肝 B流感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1)C(2)A(3)受体(抗原识别受体)(4)氨基酸序列(Y 型结构的两臂末端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差异)(5)吞噬 效应 T 浆(6)D 解析 根据第二次免疫比第一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浓度高,可以确定为 C 项。免疫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其中人工主动免疫是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

36、疫苗是把致病微生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处理使其丧失或大幅度降低致病性,或从自然界找来和致病微生物相同种类但没有或致病力很弱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因而有死疫苗和活疫苗之分。细胞识别是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其成分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浆细胞的产生,需要 T 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答案 C 解析 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感染免疫中与细胞免疫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免疫作用。一

37、般病原体是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复合体,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不同的免疫活性细胞,因而常能同时形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不同的病原体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常以一种方式为主。例如,细菌外毒素需有特异的抗毒素与之中和,故以体液免疫为主;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抗体不能进入与之作用,需依赖细胞免疫将其杀灭;而在病毒感染中,体液免疫可阻止病毒的血液扩散,但要彻底消灭病毒需依赖细胞免疫。2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抗体包括抗毒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反应 B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部分是 RNA 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

38、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 答案 D 解析 干扰素不属于抗体;抗体的本质是球蛋白;抗体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抗体分布在血清、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3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细胞和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图中细胞、细胞、细胞代表的分别是 B 细胞、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 C免疫过程比要慢,免疫效应比要强 D图中的 T 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 答案 D 解析 细胞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T 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分子;过程是通过记忆细胞产生的免疫过程,速度快、免疫效应更强;细胞是记忆细胞。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进

39、行特异性结合 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由效应 T 细胞和淋巴因子共同作用于抗原 C过敏反应是因为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与抗原结合造成的 D细菌外毒素进入人体,需要有特异性抗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 答案 D 解析 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特定的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由效应 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淋巴因子不能直接作用于抗原,其作用是促进免疫细胞的功能;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细菌外毒素进入人体,人体产生特异性抗毒素与它结合,能使它丧失毒性。5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浆

40、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 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 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答案 D 解析 进入机体细胞内的病菌会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即效应 T 细胞识别靶细胞,使其破裂后,再由抗体消灭。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免疫的是()A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B麻疹病毒抗体消灭麻疹病毒 C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的病毒 D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毒 答案 A 解析 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是外源的抗菌素直接消灭病原体,不属于免疫;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毒、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的病毒,属于非特异性

41、免疫;麻疹病毒抗体消灭麻疹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7下列各种表现,仅仅属于体液免疫的是()A发生免疫反应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B纤毛摆动把黏附的细菌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 C靶细胞裂解死亡 D吞噬细胞处理病菌 答案 A 解析 题中 B 项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靶细胞裂解死亡是由于效应 T 细胞与其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的结果,属于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处理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D患过麻疹的人

42、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疫苗后不再患百日咳 答案 D 解析 如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是因为体内已有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而这种抗体具有特异性,即该抗体只对麻疹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不起作用。接种卡介苗、吃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注射百日咳疫苗也是特异性免疫。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无特异性,即对所有病原体都有免疫作用,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9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A病原体 B抗原性物质 C抗体 D自身物质 答案 B 解析 在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的免疫过程中,损伤细胞不属于病原体。病原体是指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能引起人体发生

43、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损伤细胞也不属于抗体。因为抗体是指病原体等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等的特殊蛋白质;损伤细胞虽然是体内的自身物质,但它已不是正常细胞,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仅能抵抗侵入体内的病原体,还能识别自身的异常细胞(老死或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把它视为病原体类物质,即抗原性物质,并且将其清除。10(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

44、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它们依次属于()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由抗体对自身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可以判断为机体自身免疫病;由免疫功能异常,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可以判断为免疫缺陷;由吃海鲜引起严重腹泻可判断该情况属于对食物的过敏反应。二、非选择题 11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 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表示有关过程。(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_和_过程。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 _。(2)各类血细胞均来自于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_。(3)图中 f 代表的细胞名称是_,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_(

45、填数字)。答案(1)增殖(分裂)分化 没有细胞核(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记忆 T 细胞 和 解析(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细胞数目增多和结构、功能出现差异的必需过程。细胞核的全能性决定细胞的全能性,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全能性;(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3)当 c(d)受到抗原刺激时,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 e(f)和浆细胞(效应 T 细胞)。12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 4 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力。所谓初乳,即母牛分娩后 57 天内所产生的乳,与常乳比较其特点主要是: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

46、2025 倍。初乳中含有四种蛋白酶抑制素,可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消化而直接吸收。试回答如下问题:(1)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_,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 _ _。(2)初生牛犊要到 4 周龄以后才具备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是由于 _ _。(3)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是由母牛的_细胞中的_(细胞器)合成,并由 _(细胞器)加工分泌。合成它的原料是_,其结构通式为_。(4)初乳中若不存在蛋白酶抑制素,进入消化道中的免疫球蛋白会被_分解成 _。(5)初生牛犊通过牛初乳能获得来自母体的天然被动免疫;长大到 12 岁龄的小牛则要经过肌肉或皮下注射口蹄疫弱毒疫苗才可以预防口蹄疫的发生,由后一种方式获得的是人工

47、自动免疫。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免疫球蛋白来自_,后者的免疫球蛋白来自_。(6)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_。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_(初次/再次)服用初乳时。答案(1)抗体 与相应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以使抗原被及时清除(2)机体由接受抗原刺激到分化形成能够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需要一定的时间(3)浆 核糖体 高尔基体 氨基酸 CHNH2RCOOH(4)蛋白酶 多肽(5)自身以外生物的合成 自身浆细胞的合成(6)过敏原 再次 解析 初生牛犊要自己产生免疫球蛋白,需要一定的时间,即机体由接受抗原刺激到分化形成能够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的过程;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种分泌蛋白,由

48、核糖体合成、高尔基体分泌;初乳中的蛋白酶抑制素可防止免疫球蛋白被消化掉;这种来自母乳的免疫是有局限的,要预防口蹄疫则需要人工自动免疫,即在弱毒疫苗刺激下自己合成抗体;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 答案 D 解析 高温对皮肤是一种刺激,皮肤内有温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纤维传给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再由传出神经纤维传给汗腺(效应器),可见出汗是对气温高的一种应答活动,是通过反射弧产生的一种反射活动。气

49、温低皮肤血管收缩是血管对低温的一种应答活动,皮肤内有冷觉感受器,效应器是血管。在强光下瞳孔缩小是瞳孔反射。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它对盐溶液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一种应激性,不属于反射活动。2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答案 B 解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可以通过测定反射能否进行,从而确定反射弧的完整性,其中的神经中枢包括低级神经中枢(如脊髓)和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检查血细胞的数量可测定炎症或

50、其他血液病等。3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 小脑 下丘脑 脑干 脊髓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神经系统一方面控制与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统一。通过大脑皮层可以掌握方向和运动节奏,小脑参与维持平衡,下丘脑参与多种稳态调节,脑干参与呼吸调节,从脊髓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直接支配肌肉。4有一位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也就是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此人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哪个部位受到损伤()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