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物建筑维修保护中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文物建筑维修保护中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与应用.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浅谈文物建筑维修保护中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与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文物建筑维修保护中材料的选择,然后分析了文物建筑红墙墙面维修保护中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与应用,最后探讨了文物建筑鎏金构件维修保护中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与应用。标签:文物建筑;维修保护;材料;工艺;选择应用 文物建筑维修保护中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与应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由于认识不同、理解各异,被广泛争论,始终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可的标准答案。在维修中,材料与工艺是维修保护工作的基础,虽然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条例等都有明确的指导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因素的考量、权衡、对比、选择等,这个过程远比指导原则复杂。深入理解指导原则是做好维修保护工程的
2、一个方面,通过维修实践,进行科学总结也是促进更好的维修的另一个方面。1 文物建筑維修保护中材料的选择 可逆是在文物建筑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新的问题,以及使用更好的保护与修复技术预留空间与余地,因此原则上不使用如混凝土、水泥等可逆性差的强黏结性材料,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替代材料,而不使用此类材料可能导致建筑物的自身安全无法保证乃至无法维持时时采取的最终选择。水泥由于其是不可逆的,强度大,黏结性强,应力大容易使相邻材料损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原始的石灰砂浆灰缝替换为水泥砂浆嵌缝,除此以外还会造成钢材的锈蚀。某些问题往往需要数年乃至数十上百年才被人们注意认识到,因此在某些地方追求短期效果的思路下,在
3、长期会导致历史性建筑某些部分不可逆转的损害。某些原始损坏的原始材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可能难以实现原物替换,不得不寻找替代材料。替换材料不仅仅需要在外观与形式上与原材料尽可能接近,在其它一些方面也有要求,比如物理化学特性,耐久性,抗风化能力,是否会在引入新替换材料的同时带来新的问题,同时考虑今后维护的成本与难度,是否可逆,容易拆除与替换。而在局部加建与局部改建时,对新材料的选择应尽量不采用实体感过强而影响原始外观的识别,以及某些对原来建筑构件产生损伤的材料,与之相对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的,如钢材、玻璃与一些复合材料则可优先考虑。金属与大多数历史建筑材料不同,可以比较容易拆卸替换,对原来肌体的破坏较小
4、,施工工期较短,其形式的纤细,表面光泽与构件精细能体现当代建筑美学特征,但必须注意的是,需要考虑金属材料的物理与化学稳定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玻璃材料的透明性在视觉上不遮挡原有肌体,也可能利用反射形成景观效果,既能围合空间又不影响空间的通透感,易于替换,在色彩上也有选择的较大余地。但在大面积使用时应考虑避免产生眩光与强光反射等不利因素。2 文物建筑红墙墙面维修保护中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与应用 2.1 红墙墙面维修材料选用 采用氧化铁红等材料进行找补抹灰,氧化铁红,是一种无机颜料,红色或深红色,外形为无定型粉末,有良好的耐光、耐高温、耐碱和耐大气影响性能。采用 DH-5000 型豪华外墙乳胶漆涂
5、料代替传统红浆罩面。该乳胶漆由渗透型底漆和乳胶面漆组成。渗透型底漆是由特殊丙烯酸乳液和多种添加剂组成的水性透明底漆,外墙乳胶面漆是由优质丙烯酸乳液、耐候性优秀的金红石钛白粉和其他颜料、多种添加剂组成的水性外墙涂料。2.2 红墙墙面维修具体工艺 2.2.1 找补抹灰(抹饰红灰)1)旧墙面处理 处理墙面:铲除旧浆皮,将空鼓、脱落等破损的抹灰按边缘清理整齐,将墙面清扫干净,然后浇水,使墙面吃满水,以便与灰层结合牢固。钉麻揪:将梳理好的麻,截成 60-80cm 长,缠绕在钉子上,称为麻揪。然后将麻揪钉入墙面灰缝中,钉子之间相距约 50cm,每行钉子间也距离 50cm,上下两行错开排列。2)打底:用大铁
6、抹子(不可用木抹子)在经过处理的墙面抹上一层大麻刀灰(红麻刀灰),这层灰以找平为主,不刷浆不轧光,抹灰打底时,将麻揪散开成扇面状,轧入灰内,增强墙的整体性。大麻刀灰泼灰加水后加霞土(二红土),再加麻刀。抹灰材料配比为白灰(生石灰):氧化铁红=100:3。3)罩面:用大铁抹子或木抹子在打底灰之上再抹一层大麻刀灰,这层要尽量抹平,然后马上刷一遍浆,用木抹子抹平,再用大铁抹子赶轧。4)赶轧、刷浆 赶轧光平后,用小轧子横向赶轧,赶轧有“三浆三轧”之说,刷一遍浆轧一遍活,但不限三次,次数越多,灰层密实度越高。红土浆(红浆)用红灰兑水成浆状,再兑入江米汁和白矾水,过箩后使用,其配比大概为红土:江米:白矾=
7、100:7.5:5。可以在刷浆时进行微调,头遍较稠,越来越稀。2.2.2 涂料罩面(提刷红浆)1)基层处理:清除灰尘、灰包、污垢,局部缺损处用红麻刀灰找补抹平。砂纸打磨光平。2)刷底漆、刮腻子:刷第一道底漆(用 100%水稀释),反复涂刷使底漆深入抹灰层内。底漆干后满刮防水腻子一道,要刮严刮到,不得漏刮,表面平整光滑,无接头,不得有脱层、翘皮现象。腻子要充分养护至规定时间。腻子干后,用砂纸打磨,除净粉尘。涂刷两道底漆:用特殊丙烯酸乳液和多种添加剂组成的水性透明底漆。每道间隔 3 小时以上(20 度),其中第二道底漆用 30%水稀释,第三道底漆用 5%以内的水稀释。要刷严刷到。3)涂刷面漆 涂刷
8、 2-3 道面漆,每道间隔 3 小时以上(20 度),涂刷表面要平整、颜色一致、不得有透底、流坠等缺陷。3 文物建筑鎏金构件维修保护中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与应用 3.1 文物建筑需要的鎏金构件包括:1)钉帽:用于固定瓦面。铜制外表光滑呈馒头状,内里连接一根铁钉。铁钉钉入瓦面内,只有铜制馒头状钉帽外表需鎏金处理。2)面页、鱼饵钉:面页位于隔扇、槛窗中竖向边框与横向抹头交接处,根据位置及外形可分为看面面页,转角面页,丁字面页,双丁字面页等。在面页边线处,有一圈铜镀金鱼饵钉间隔 2 厘米左右,进行加固和装饰。3)钮头:隔扇上的门拉手。4)螭广带:在大吻两侧垂至屋面,一端固定在大吻上,一端固定瓦面上,防止
9、大吻滑落。螭广带包含铜带,吻锁、吻链、吻钩等,既具实际作用,又有装饰意味。3.2 鎏金工艺流程 3.2.1 煞金(即溶解黄金的工作):先将黄金捶打成厚度约 1 毫米以下的薄片、再剪成碎片,把坩埚置炉上加热,剪碎的金片倒入坩埚内(大约 400 度),随之倒入水银(黄金与水银的重量比,大约是 3:8 或 3:7)。如金片稍大、稍厚时可用多一些水银;如金片较小、较薄时亦可少用一些水银,故有“七煞”、“八煞”之说。然后用火钳夹起坩埚离开火炉微微摇动,另用无烟木炭棍插入锅内搅动,黄金即开始被水银溶解,这时在高温的罐中一部分水银冒出许多小泡,黄金就全部被水银溶解。然后将罐内溶液倾入盛有冷水的瓷盆中,溶解、
10、冷却沉在盆底,呈浓稠颜色发白的泥状物,就是“金泥”。3.2.2 抹金(在铜胎上涂抹金泥):先将铜器表面用磨金碳打磨掉表面铜锈和不洁之物,使铜面光滑洁净,若铜胎表面有油垢,氧化皮等就会造成镏金层结合不牢,出现起皮、起泡等现象。然后用“镏金棍”沾起“金泥”,再沾等量盐、矾的混合液体,往铜器上涂抹”金泥”,另用细漆刷沾盐、矾混合液,把铜面的“金泥”刷匀,匠师术语叫做“栓”。使铜面上的金泥拴的十分均匀,盖了一层白色为止。这道工序要做得非常细致,故有“三分抹、七分拴”的说法。金泥如果栓得不均匀,尤其是比较薄的镀层,镀金的颜色就会出现深浅不匀的毛病。3.2.3 开金(蒸发金泥中的水银,使黄金紧贴器物表面)
11、:将烧红的无烟木炭盛在扁铁丝笼中,用铁棍挑起铁丝笼,围着抹金的地方烤(如能放在抹金的背面,就烤背面),待抹金面的水银蒸发,冒起一层白烟时,即撤火,用硬鬃刷在上面捶打,捶打到铜器已稍冷却,水银停止蒸发时,再烤再捶打,如此往复三四次,但一次要比一次温度高。因不能用手去试模温度,也不使用温度计,镏金匠的传统经验是用唾液测试温度,直烤到用唾液吐到上面滚下水珠时,就不要再增高温度了。这时撤火,用棉花在上面按擦,因金泥烤到较高温度时,水银大量蒸发变成气体,有一部分接触冷空气要凝结在铜面上,所以必需及时擦掉。这样边烤边擦,覆盖金泥的面层,逐渐由白色变成淡黄色。直烤到水银气化净尽,黄金全部露出为止,火镀金今年
12、的工作算是基本完成了。然后再用毛刷沾酸梅水(或杏干水)和皂角水(或肥皂水)在上面刷洗,使镏金层完全干净。再用棉布或丝绸擦净,镏金即全部完成。如镏金层需要较厚时,需再按上述操作工序再镏一次或几次。3.2.4 压光(把镀金面的黄金压平,使其牢固和光亮):火鍍金是用手工工具涂上的,表面不可能涂得十分均匀,当水银蒸发时,金泥中所含黄金极小的颗粒,也可能出现一些空隙,为了使镀金牢固耐久,色泽光匀,最后需要加上一道压光的手续。就是用玛瑙(或硬度 7-8 度的玉石)做的压子沾皂角水,在镀金面上普遍压磨,把极小的黄金颗粒压平,并将水银蒸发时出现的一些微小的空隙挤压坚实,这道工序是很细致很费时费力的。参考文献:1曹荣生.关于古建筑修缮的几点体会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王共钧.中国古建筑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何钧.古建修缮复新的探讨J.浙江建筑,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