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心理学概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健康心理学基本介绍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发展疾病的医学研究发展脉络健康心理学概述健康行为行为与健康应激健康促进健康管理饮食吸烟酗酒艾滋病来源与影响应对、管理、颈防第一节人类有关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发展1、健康三维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r健康三维概念:健康不仅为疾病或必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这就极大地扩展 了健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建立了全面健康观的框架体系。2、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痂状态,它的提出标志着对疾病的策珞从治疗向预防的根本性转变3、一般健康连续体是一种单维双极结构,通常透露着一层意思:身体健康是基础心理健康是更高.水平的追求,身体健康、心
2、 理健康应该是既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的两个维度4,健康的测量(1)健康水平的一般评价标掂L群体健康的评价标准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群体健康水平的评价,主要是看四项指标:即平均寿命、忠痫率、就诊率及死亡率的综合情况2.个体健康的评价标准评价个体健康主要是看个人身体各主要系统、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有无疾病,体质状况和体力水平如何等:主要可以通过自 我报告及医生经验判断、仪器检查等手段进行测量(2)生活质量及其评价生活质室量表主要有三类;1 .普适性排表,用于一般人群生存质嫉测定,“世界P生组织生活质址量表(WHO) ”“医疗效果研究36项条目简表(SF-36);.疾病专用量表,用于病人及某些特殊人群,“
3、QLQY30生活质量量表” “癌症治疗功效总体评估量表(FACT-G) ” ;2 .领域专用量表.侧重于某一领域的生活质量,“住院焦虑和抑郁量表”WHO生活质量研究组提出,生活质量涉及六个领域:1.身体机能:2.心理状态3.独立能力:4.社会关系;5.生活环境:6.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根据此,WHO提出 “与健康彳关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100项(WHOQOL-IOO量表)生活质H评价的应用,使健康测玳发生了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变。人们开始歪视一些正向健康指标,它不仅仅 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而11将人作为社会的人来对待,重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状况,并能从正性和负性两个方面表现健康的 积极和
4、消极的因素3 .健康成分测量的新框架ICFICI;是耐健康成分进行测月:的新框架使用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是 健康状况和背景性因素(即环境和个人因素)间交互作用和笈杂联系的结果。它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性作 为一种社会性问迎.因此.对残疾问题的管理要求有社会行动,要求改善环境以使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二、应激理论.selye的一般适应综合征理论(GAS)selye的一般适应踪合征理论(GAS)素质-应激互动模型区分了两种因素;易感因素(来自遗传)和促发因素(环境应激源)lazarus等的交互作用/关系模型1 .过程论和相互
5、作用观2 .认知评价与应激体验(1)初级评价2)次级评价(3)再评价1 .主要观点 1)所有生物有机体都有一个先天郸动力,以保持体内的平衡状态。这种保持内部平衡的过程就是校态,一旦形成稳态,维 护体内平衡状态就成了一种毕生的任务,每天需要为此消耗能力: 2)应激源如病菌或过度的工作要求,会破坏内部的平衡状态。应激无论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不快的,都对躯体提出额外需 求,人体会以特异性生理唤醒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是防御性的和自我保护性的. 3)对应激的适应是按阶段发生的,各阶段的时间进程和进度有赖于抗拒的成功程度,而这种成功程度则与应激源的强度和 持续时间有关。 4)有机体贮存着有限的适应能雄,一旦能过
6、耗尽,有机体缺乏应付持续应激的能力,最终导致死亡。7、应激:应对、管理和预防(-)应对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应对是任何一种健康的或不健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努力,来预防、消除或减弱应激源或用最小的痛苦来耐 受应激带来的效应。2 .特点:并不总是健康的:并不总是清醒意识到的;并非要完全消除应激源:主要用于减少情感或躯体上的痛苫:是一个 动态的过程而非一过性的反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应对。(二)应对方式及其分类(三)影响应激反应和应激应对的中介因素问题焦点策略与情绪焦点策略问题焦点策略:直接处理问题或应激的策略:情绪焦点策略:着力于改变对压力情境的看法,或苴接辍解情绪,斗争反应与预防反应预防
7、策略:通过认知重建来改 变对需求的感知,或是通过增 加对应激影响的承受力,从而 预防应激源的出现:有四种技 术调整生活躲避应激源调整要求水平改变引起应激的行为方式扩展应对资源战斗策略:以一定的方式征服、减轻或击败应激源监视应激源和症状集中资源攻击应激源容忍应激源降低唤起回避与面对独自作战与互助友好自我防御机制L. L janis的五类应对策略(1)无冲突的继续:(2)无冲突的改变;(3)抗拒性的逃避:4)过度警惕:(5)警惕1 .人格特点(1)自我治疗人格-疾病倾向人格(3)内部控制-外部控制(2) A型行为模式-B型行为模式(4)坚韧人格.社会支持(1)社会支持的概念、类型和形式概念:个体社
8、会性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是个体采用应对策略和应对行为时重要的外部资源:类型:客观、实际、可见的支持:主观、体验到或情绪上的支持:形式:评估支持:实物/工具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2)社会支持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缓冲假说直接影响假设(四)应激管理概述1,应激管理:设计和应用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方法以减少潜在应激经历影响的过程,2.应激管理的程序:教育:技术获得:实践。(五)应激管理技术1.针对应激生理反应的管理技术(1)渐进式肌肉放松法(3)想象5)体育锻炼(2)深呼吸(4)系统脱敏法6)生物反馈2.针对应激认知反应的管理技术(1)预先设想(3)对情境进行再评价(2)信息控制(4)敏感并及时
9、改变消极念头3.针对应激情绪反应的管理技术(1)坦然接受(3)自我表露(2)转移注意(4)寸找俯感的社会支持4.采取积极的行动5.时间管理技术(1)区分事情的优先顺序:根据重要性而不是紧迫性(2)开始行动,停止拖延5.突发事件应激晤谈技术(1)导入期(4)症状期;(2)事实期;(5)辅导期:(3)感受期:(6)再入期(六)工作应激和员工援助计划1. I:作应激的来源和影响(1)工作应激的来源工作条件所导致的应激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所导致的应激工作性质所导致的应激职业发展所导致的应激工作角色所导致的应激组织结构所导致的应激第二节关于疾病的医学研究发展脉络1、早期疾病的超自然/魔法理论在人类早期,心与
10、身被视为一个整体.邪魔入侵或冒犯神灵往往导致疾病,而大多数治疗的目的是使被冒犯的神灵回纪平价 或使邪魔离开。倾骨钻孔术既是种医疗技术,也是一种宗教仪式2、希波克拉底的贡献:疾病的物质理论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之父,他对疾病的一些论述,使人们提脱了神秘主义的魔法理论,从物质化的角度来理解疾病(-)疾病是一种自然现象(1)对痛痛的物质化解绛(2)撩气理论(二)体液学说关于疾病和治疗的整体理论一体液学说,是疾病最早的系统性理论,是疾病的物质理论,是经验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体现,有 学者把这一阶段称为疾病的“自然哲学阶段”人一共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3、中世纪:医疗实践宗教化这一阶段神秘主义
11、和鬼神论主导J疾病的概念,疾病被看成上帝对邪魔的惩罚,疾病的治疗长长采用鞭打病人的身体达到驱 邪的目的。4、文艺复兴至今:医学的生物化5、疾病研究的新模式:生物心理学研究贡献:利用疫苗征服了许多感染性疾病;发明抗生素,对抗细菌性感染:对于基因图谱的研究,更是希望从根本上预防和干 预各种遗传性的疾病不足:简单地认为个体只要没有细胞损害或生理病理改变就是健康,只考虑生物学上的变化:关心的只是病痛而非真正的健 康,关心延长生命的数量而非提升质量.强调治疗而非预防保健6、21世纪的医学的新走向: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
12、 向市视人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无视病 人的自我保健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则是以疾病为中心向病人为中心发展:等等.这昭示着21世纪的医学耨不再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 方向第三节健康心理学概述1、健康心理学的确立:1978年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大会批准健康心理学称为APA的第38分支2、健康心理学的目标3,防治疾病4、促进公众健康政策,改善健康保障体系1、科学研究特定疾病的病因或缘起,及它们的病因学2、增进健康3、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及分析融教育、科学和职业等多种功能为一身
13、,在健康的促进和维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功能失调相关病因的辨别以及健康服务体系的分析和促进 健康政策的形成等方面有独特贡献的心理学学科。健康心理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研究人的行为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并用此消除消极的行为,倡导积极的健康行为,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水平4、健康心理学者的主要工作范畴研究1.识别影响健康维护或增加疾病危脸的心理过程1.识别影响健康维护或增加疾病危脸的心理过程3.对于预、治疗的直接评估问题2.有关健康心理学的教育和十预角色问鹿教学1.在各类医学、护理和公共R生学校的教室中1.在各类医学、护理和公共R生学校的教室中3.深入政府机构,为政府进行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决策提供信息2
14、.在各种社区保健机构应用1.直接的干预服务1.直接的干预服务2.间接的咨闻服务5、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视角(1)从“正常死亡到非正常死亡”对非正常死亡的关注,突出了心理社会因素,特别是生活方式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意义,有利于预防为主,尤其是防止年轻人 死亡的医疗保健政策的制定(2)从治疗到预防,从疾病到健康(-)三级预防1 .初级预防健康习惯,防忠于未然2 .二级预防疾病早期,早发现、早治疗3 .三级预防限制症状的严或程度、缩短病程、防止复发,减少某一疾病的残留影响(-)妨碍预防的因素1 .主观方面认识上的盲点和误区行为上的放任、功利性和情性情绪上的防御性、低效能感和无奈(迷疾忌医)2 .客观方面3
15、 医疗体系不完善公众意识和公共设施的缺位4 社会团体的利益牵制3)从“生理因素到“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病人角色的三层属性:客观症状,疾病:主观不适,病感:难以履行社会贡任,病患1977年,美国医生G.L 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一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挑战X的文章,将生物、 心理、社会三个因素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新的医学模式专门提出来并加以充分的论述,标志着医学领域开始将注意力从“疾病” 转向“病人”,开始将人看成一个多元索、多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完整统一体.-)BPS模式的内涵”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相结合的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解不仅仅包括对疾病的
16、生理解释.还包 括了解病人、病人所处的环境和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保健体系,即它不但要考虑人自身的生理机制,而且还要考虑人自身所 形成的内环境和人在生存过程中所依赖的外环境-)BPS模式的意义1 .提高了健康的标准3.深化了对疾病的认识2 .改变了医患关系4.拓展了治疗方式(三)BPS模式中三因素的互动机制(四)BPS模式的应用和发展1.患者评价表PEG1 .整体健康模式-有关健康服务的新范式8、毕生发展的观点3 .不同年龄的预防目标和干预重点不同4 .不同年龄对疾病的认知与态度不同2 .不同年龄的疾病谱和死亡诣是不同的3 .不同年龄对相同疾病的耐受力和恢爱力不同第四节健康行为、健康促进、健康管理
17、一、健康行为1、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人们为了增强或保势健康状态所采取的行为2、健康习惯:健康习惯是与健康行为有关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常常下意识地自动表现出来3、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个体所做的影响健康的各种决定的总和4、危险行为:危险行为是与健康行为相对的,是有损于当前或未来健康的行为5、健康行为的意义(1)可降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死亡率(2)能起到延缓死亡时间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个人寿命和人口的平均寿命(3)可以推迟慢性疾病所致的并发症(4)成功的行为矫治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生,从而缩减大量用于健康和行为方面的费用6、健康行为的相关理论(1)教育呼吁理论如果人们获得
18、了正确的信息,他们将会改变他们的健康习惯(2)健康信念模式人们是否进行预防疾病的行为,直接取决于他们所做的两个判断:一个是评估自己对特定健康问题所感受到的威胁:另一个 则是对采取预防行动的好处和障碍进行衡域(3)计划行为理论把态度与行为联系起来,认为一种健康行为是个体行为意图的直接结果,关于某种特定行为的态度、关于行为的主观标准和 行为控制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行为意图,并且最终促成了行为改变(4)原型/意愿理论引入两个新的结构:行为意愿BW和原型对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健康行为往往是对社会情境所作的反应,在一个有不健康行为的群体中,“你想要做什么比你计划做什么”能更准确地描述一个年轻人所处
19、的困境,并预测其随后的行为(5)社会整合理论个体是否会采用某一或某些健康行为,除了个体本身的认识和态度之外,收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突出了家庭的作用婚姻和做父母是目的在于将个体综合进社会并11提供意义感、目标以及社会义务的社会关系(6)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模型有目的的行为改变要经历五个不同阶段:1 .无意图期4.行动期2 .意图期5.维持期3 .准备期(7)懂防采纳的过程模型解释为什么仃些人比另叫人更容易在健康增进的阶段间取得进展人们采纳预防性健康行为的过程中,会经历7个不连续的阶段:1 .忽视2 .乐观偏向3 .卷入7.维持4 .无改变.想要改变5 .践行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1 .健康教育健
20、康教育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每个人都尽力做好本身和集体应做的 努力,井知道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楮助,核心是知信行”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强调行为的改变与卫生宣传的区别)2 .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为B致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条件所采取的健康教育与环境(社会、争执、经济、政策、法规、组织等)支持相结 合的策略,是把个人选择和社会对健康的责任综合起来,以创造更健康的未来的一种人和环境之间的调节策略是健康民众为了过更健康的生活而从事有益于健康的活动,对象是他康的人,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较积极(与疾病预防的 区别,后者是去除危险因子或行为,相对消极)3 .健康
21、促进与疾病预防的区别健康促进是健康民众为了过更健康的生活而从事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所以其对象是健康的人,采取的是有益健康的行为,比 较积极:而由于疾病时开始于某项危险因子的,所以疾病预防是去除危险因子或行为,相对消极“4 .健康促进的策略(四)发展个人技能(五)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二)创造支持的环境(三加强社区的行动5 .键康促进模式HPMXolar J Pender提出健康促进模式,形成健康促进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是原因模式和健康策略,包含三组共十个类别 的健康促进行为决定因素:1 .个人特征及经验2 .特定行为认知及情感3 .行为结果三、健康管理1 .健康管理
22、的概念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索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2 .健康管理的过程及内容(1)收集个人健康信息一健康管理的基础(2)评价个人健康与疾病危险性一健康管理的核心(3)实施个人健康计划及健康改善的指导一健康管理的目的第五节行为与健康1、营养学的目标三大营养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1-1.2) : (2-2.2) : 中国城乡居民瞧食质量比过 去有所提高,其中动物性、奶类食物及油脂类的摄入量均有增加。但膳食中奶类、豆类摄入量仍然偏低。城市居民脐食中谷 类食物、蔬菜、水果的消费盘出现下降趋势,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呈明显上升,有营养摄入失衡现
23、象2、合理的饮食建议食物金字塔:自下往上为五谷类(300-500g),蔬菜水果类(蔬菜400-500g,水果100-200g),肉类(125-200g),奶类和豆类(奶类1008,豆类50g),油脂类(25(?)4、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的症状1 .明显的体重减轻5.症状至少已3个月2 .自己故意造成体正减轻6.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3 .常可有病理性怕胖7,排除哭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4 .常可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1 .一般认为,病人的人格特征、家庭特点等与之发病有关:2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成年后的厌食行为与婴儿期亲子关系有关;3 .生物学理论
24、认为,遗传基因和生化闪素的双重作用是导致厌食行为的原因:4 . Bruch的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厌食症的病因.(三)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试图增加患者的饮食,恢友正常体重家庭疗法、行为治疗、药物治疗5、贪食症多为神经性厌食的延续3 .常有病理性怕胖4 .常有神经性庆食既往史,二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5 .发作性暴修至少每周两次,持续三个月6 .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在本质上与药物成癌有类似之处:其特征为反史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以及暴食行为,()贪食症的诊断标准1 .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 念2 .至少用下列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催
25、吐、泻药、 间瞰禁食、使用厌食剂等 (-)贪食症的病因1 .生物学理论认为,是一种对饮食行为失去控制的冲动型行为,2 .心理学理论认为,患者的应激认知内容与普通人行区别:3 .社会学认为,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相对较弱。(三)贪食症的治疗模式1 .药物治疗使用阿片受体阻断剂2 .认知-行为治疗暴露反应预防方法6、肥胖与减肥一、肥胖症如果身体摄入了过量的热星和营养,这些营养没有被消耗掉.在体内以脂肪形式沉积下来就导致了肥胖。过量进食是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儿童期的肥胖,脂肪细胞数量增加;成年后的肥胖,脂肪细胞体枳增加二.肥胖的类型1 .代谢性肥胖5.脂肪细胞增生型肥胖2 .环境型肥胖6.强迫性进食障碍3
26、 .内分泌型肥胖7.药源性肥胖4 .食欲调节障碍性肥胖三.减肥的策略(-)节食减肥(二)药物减肥7、吸烟行为与健康一、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1.影响吸烟行为的生理因素(-)烟碱的药理作用低度到中度剂量.尼古丁是兴奋剂,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并加快心俶管系统的活动大剂殳尼古丁会因为结令r过多的乙酰胆碱而抑制神经的兴奋性(二)脑神经活动特征一多巴胺学说尼古丁扰乱了大脑中正常的多巴胺代谢而产生药物依赖,即导致成腌(三)遗传因素不同的基因型可能导致不同的吸烟行为二.影响吸烟行为的心理因素(一)社会学习(二)人格特质简4i条件反射和父母、同伴以及公众偶像的示范影响神经质、外向、紧张认知期望二、戒烟的策略(
27、一)戒烟的困难1 .吸烟者身心对吸烟行为的依赖(主观幸福感丧失、生活方式改变而引起的压力)2 .尼古丁的药理作用在吸烟者生理上产生的反应3 .来自周围环境的膨响(西方,压力:中国,社交情境(二)戒烟的阶段(1)计划的阶段(4)行动阶段(2)计划阶段(5)维持阶段(3)准备阶段(三)戒烟的临床干预手段(1)药物干预(2)行为治疗1 .强化法基本方法通过提供金钱或大它物质奖励来强化吸烟者的戒烟行为,并且还未停止吸烟的持续时间增加奖励(见效快,复吸率高)2 .自我监控法要求吸烟者持续记录自己吸烟的数量和频次,并以天为单位绘制出吸烟频次曲线(不需更多干预,不能彻底断绝)3 .情境-吸烟行为去联结方法吸
28、烟者必须按照一个计时器发出的信号来吸烟,计时渊的信号随机,因此吸烟行为不会与特定情境发生联系(短期75%,保持率低)(=)认知-团体疗法从药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积极调解吸烟/的主动戒烟意识,并用可行方法,协助吸烟并克眼戒烟过程的困难,达到戒烟目的激发吸烟者内在要求,改变吸烟者对吸烟的态度,建立一套健康的生活方式(四)针灸治疗8、酷酒行为与健康一、酗酒的定义酣酒是种原发性的慢性疾病,遗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咱其发展和表现。这种疾病常常呈现出进展性和致命性.共特点是对饮酒行为不能自控:思想关注于酒:饮酒不计后果:患者有明显的思维障碍恒精中毒的法律标准血液中酒精浓度BAC是酒梢中毒的量化指标B
29、AC是以每100亳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而衡量的四、饮酒与健康(-)饮酒和翅体健康1 .肝脏,最密切3.脑梗塞发病2 .高血压4.男性生殖系统损伤性影响(-)饮酒与心理健康大多数有害饮酒都是起源于心理问题或者与心理问题高度相关长期过量:饮酒给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造成损害,直接影响饮酒者的身心健康、婚姻、家庭和各种功能的正常实现(三)妇女饮酒和胎儿的健康FAC酒精综合征的婴儿,低智商、警觉性低、多动、精细和粗大动作的协调性差五、影响品酒的囚案(-)遗传因素父母可能遗传给儿子,不会遗传给女儿(-)心理因素酗酒的基因型可能是通过个体心理功能来表现的饮酒与焦虑、抑你和失眠有相关酗酒可能与某些遗传性的心理
30、易感性有关期待效应在削酒行为中起重要作用:还与性格变量相互影响(三)家庭因素掘酒行为经常发生在较低的社会阶层人群中,酸酒者父母往往也严重醒酒六、对酗酒行为的治疗1 .药物治疗通过戒酒药物使得饮酒者产生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出汗等生理反应,从而使酒精引起的快感消失,与厌恶疗法一致(轴助手段、毒副作用、监督和控制向即、药理反应因人而异)2 .厌恶疔法使用催吐剂,同时进行心理训练,使锻酒者将恶心和饮泗建立联系,形成有助于抑制饮酒行为的条件反射(狂发高,费用高,效果不稔定)3 .喑酒者匿名互助协会AA是一种基于团体资讯技术的戒酒治疗手段9.高风险行为与艾滋病AIDS是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艾
31、滋病的传播:L高危性行为:3.其他途径:血液传播:性交时的体液传播;母婴传播,2.物质滥用第六节应激1、应激的概念综合的观点:应激既不是环境刺激,也不是个人的性格,更不仅仅是一种反应,而是在需求与不以疯狂或死亡为代价的处理 需求的能力之间的关系。2、应激的性质应激分为:烦恼与正应激烦恼指那些有破坏性的或不愉快的应激,通常尽力避免;正应激表现为令人偷快的满.意的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唤起,一种挑战.可以加深意识,增加心理警觉,还经常会启动我们的 高级的认知和行为表现。3、应激源的类型及特点()应激源的类型1 .生物性应激源3.社会文化性应激源2 .心理性应激源(二)应激源的特征1 .负性事件4.模糊
32、性2 .不可控性5.挑战极限3 .不确定性4、应激反应与健康影响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情绪反应:焦虑和恐惧:愤怒:抑郁和孤寂;冷漠认知损伤应激引起的行为反应(1)逃避与回避(2)敌对与攻击(3)退化与依赖(4)无助与自怜(5)不健康行为5.应激对健康的损害1 .应激导致疾病的两种可能路径(1)直接路径:直接造成机体生理上的变化(2)间接路径:通过影响个体行为来影响健康2 .创伤后应激障碣PTSD1 .持续地重新体脸到这种创伤事件2 .对创伤事件相关的剌激作持久的回避及对一般事物的反应必得麻木3 .警觉性增高的症状6、应激研究及理论一、应激研究的两种模式:(-)巨砾模式:巨大的应激与疾病发生率升高有关,因为不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应激同样需要付出努力来进行适应, 这就会增加躯体的负担。(-)细砾模式:I.应激是小烦恼的累积.2.区分出正性时间(娠奋)和负性事件(激战/烦恼),假设负性时间会使人的 精力和体力消耗,到定程度会导致健康问题,而正性事件与较好的健康状况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