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倾向动机需要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倾向动机需要优秀PPT.ppt(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个性倾向动机需要第1页,本讲稿共49页个性的知识n概念: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是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人的特殊性。是一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内在的规定性(本质)。第2页,本讲稿共49页心理现象的具体内容第3页,本讲稿共49页个性的心理结构n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四部分:1、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个体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世界观是最高的。第4页,本讲稿共49页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经常地、稳
2、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第5页,本讲稿共49页3、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是个性发展的基础。4、自我意识(前面补充)是个性中的自我调节部分。第6页,本讲稿共49页关于人格心理学中经常运用人格一词,人格有时和个性同义。我国的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人格也称个性;有时人格仅指性格和气质,不包括能力;有时人格的外延要比个性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而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第7页,本讲稿共49页二、个性的基本特征1、个
3、性的稳定性与可塑性稳定性:一贯和经常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点(如:能力、气质、性格比较稳定)。稳定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而是指较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化的东西。稳定性也是相对的,不排斥个性的可变性。随着思想、情感、愿望的不断变化,随着年龄、生活条件、实践活动、教育等的作用,个性倾向发生变化。个性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第8页,本讲稿共49页2、个性的独特性与共性个性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特点、心理过程、自我意识特点的独特结合(认识过程、情感、意志的特点;兴趣、需要、动机、世界观的特点;能力、性格、气质等特点;自我意识的特点的结合)。还有独特的民族心理、阶级心理特点。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之间心理上的共同性。共
4、同性是指某一个群体、某一个阶级或某个民族有共同的典型的个性特征。心理上的共性是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的。第9页,本讲稿共49页3、社会性和生物性个性受到生物因素、社会因素的制约。对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活条件。生物因素(感觉器官、先天的大脑发育、运动技能、等)为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使个性转化为现实。人类的社会生活形成人的完整的心理结构(形成兴趣、爱好、需要、世界观、价值观等)。第10页,本讲稿共49页4、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由许多种成分或特性组成的,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相加,这些成分或特性是错综复杂地交互联系、交互制约而组成整体。个性的整体性是个性健康的突出
5、表现。对人个别心理特征的分析必须将其放置于整体背景上。第11页,本讲稿共49页三、个性倾向性一)需要1、概念:有机体感到某种必要物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第12页,本讲稿共49页2、需要与动机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最内部动力,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形成一种寻求满足的力量(动机),驱使人朝着一定的对象去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一般来讲,需要的强度越大,活动的积极性越高;需要的强度越小,活动的积极性也就越小。第13页,本讲稿共49页需要的种类n根据起源:生理需要社会需要n根据形式: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第14页,本讲稿共49页自我自我实现实现
6、尊重需要尊重需要爱和归属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安安 全全 需需 要要生生 理理 需需 要要马斯洛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层次理论第15页,本讲稿共49页层次一般激励因素组织管理措施自我实现成就、成长、晋升1.有挑战性的工作2.有创造性的工作3.组织上的提升4.工作的成就尊重的承认、地位、自尊、自重1.职称授予2.奖励3.重大的责任4.工作的荣誉5.上级和同事的承认社交的志同道合友谊、爱1.和谐的工作劳动组合2.同事的友谊3.管理者的关怀4.家庭和爱情安全的安全保障稳定1.安全的工作条件2.同事的友谊保护3.管理者的关怀保护4.稳定的工资收入生理的空气和水食物住处1.工资2.住房3.食堂4.工作条件
7、第16页,本讲稿共49页n马斯洛认为:需要概括为两个水平:基本需要(缺失性需要)、成长需要;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人类的基本需要必须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较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之后,较低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力则减弱。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第17页,本讲稿共49页n理论的用途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为研究需要提供线索,在管理科学和教育领域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只有满足学生合理的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地学习。如:后进生一旦解除了受歧视、孤独、焦虑的情绪(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如果以尊重和爱的情感去感化他们,树立他们的自
8、信心,就可以激发他们上进的学习动机。(认知的需要)第18页,本讲稿共49页n理论局限性首先,需要模式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其次,没有结合社会历史,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最后,缺乏科学实验的依据和客观的测量指标,还有待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的检验。第19页,本讲稿共49页二)动机1、概念:激发和维持个体从事某种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2、动机与行为动机使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行为与动机一致,行为总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向一定目标前进而放弃其它方向,动机越强烈,人的行为目标也越明确。第20页,本讲稿共49页n3、动机基本功能激发:活动的开始;引导:朝向目标;维持和调整:行动的过程中的偏
9、差的纠正。第21页,本讲稿共49页4、动机产生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有了需要,并不一定立即推动人进行活动,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经过一个发展阶段。需要*诱因=动机。第22页,本讲稿共49页5、动机的分类()据动机产生的基础生理性动机: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对食物、水分、空气和回避危害等需要以及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产生的活动的推动力,都属于生理性动机。如:饥饿、渴、性、睡眠。社会性动机:指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社会文化影响,获得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如: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等。第23页,本讲稿共49页()据动机的社会意义合理动机: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有利于个体健康发展,包括高尚的、正
10、确的和在一定时期里有较多积极因素的动机。不合理动机:指不符合社会利益和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包括低卑的、错误的和有较多消极因素的动机。第24页,本讲稿共49页()据影响范围和时间近景性动机:与具体活动本身相联系,影响范围小,持续时间短。例如,有的学生为了让家长买游戏机而学习等,这是一种局部的、狭隘的动机。远景性动机:与活动的社会意义相联系,影响范围大、持续作用时间长。例如学习是为了将来个人能够有好的发展等,这是一种广义的、概括的动机。第25页,本讲稿共49页()据动机的地位和作用主导性动机:指在一段时期内或一种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动机。辅助性动机:处于从属地位,只起辅助作用。第2
11、6页,本讲稿共49页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培养是把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变为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的过程。激发是利用一定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它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第27页,本讲稿共49页学习动机的培养(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思想教育,认知角度);(2)培养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3)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需要;(4)树立学习榜样(教育学原则)。第28页,本讲稿共49页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教学中的启发式就是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情境。第29页,本讲稿共4
12、9页创设问题情境注意点:教师要熟悉、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适度的运用已有的知识。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智力水平)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各个教程之间;在每一个教程的开始、进行中或结束时都要贯彻。可以设问,可以作业;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也可以从日常经验引进。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可以在课外兴趣活动中应用。第30页,本讲稿共49页(2)及时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够提高学生的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改进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第31页,本讲稿共49页运用反馈时应注意n尽可能早让学生知道结果,对
13、低年级儿童尤其重要。n知道什么是正确反应,比知道什么是错误反应更重要。n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离目标多远。n反馈分课堂质疑的反馈,课后练习的反馈,也有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反馈。反馈内容主要是教师对作业的矫正、学生的自我检查、学生间的互相检查。n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从学习环节的不同层次上,去发现可取之处,并给予表扬与鼓励,增强自信心。第32页,本讲稿共49页(3)科学使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动机。(表扬巩固行为;批评削弱行为,批评过于严厉,反而会使他们产生恐惧心理与不安全感,从而对学习发生阻碍作用。)表扬应该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批评中应带有鼓励(
14、惩罚在激发学习动机中有效也必要性。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努力去避免惩罚,而不是通过不及格去体验惩罚)。第33页,本讲稿共49页(4)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竞赛激发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效率一般有很大提高。第34页,本讲稿共49页应注意以下几点竞赛内容应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应考虑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竞赛题目的难易程度。竞赛的要求必须具体、合理。可以按能力的高、中、低分组竞赛,使每个学生都有获胜机会。竞赛活动要适量。竞赛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的心理紧张度,产生一定心理压力。因此,竞赛不宜过于频繁。第35页,本讲稿共49页(5)使学生获得成功和失败的体验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
15、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自信心和在学习上有新的突破的愿望;屡次的失败会使学生产生焦虑、自卑感、兴趣低落、丧失信心,甚至逃避学习以致减低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培养学生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使之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使失败成为激发学习动机的积极诱因;第36页,本讲稿共49页6)教师正确的评价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可以激起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能够增强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含有期望因素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激励作用。第37页,本讲稿共49页佩奇的实验74个班的两千多名中学生为被试,把每班学生都分成三组,给以不同的评价。对第一组只评以“甲”“乙”“丙”“丁”之类的等级,没有评语;第二
16、组除标明等级外,还给予顺应的评语,即按照学生答案的特点给予矫正,或相称的好评;对第三组给予格式评语,得甲的评以“优秀,保持下去!”得乙的评以“良好,继续进行!”得丙的评以“试试看,提高点吧!”得丁的评以“让我们把这等级改进一步吧!”第38页,本讲稿共49页结果这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大有差异。顺应顺应格式格式无评语无评语顺应的评语具有较高的效果;格式评语弱于顺应的评语,差距不大;无评语组效果差。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除给以分数或等级外,给以适当的评语,会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第39页,本讲稿共49页三)兴趣1、概念:人尽力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第40页,本讲稿共49
17、页2、兴趣的产生兴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满足后又产生新的需要,兴趣也得到丰富和提高。(需要、动机的联系)产生条件:与时代关系:一个人对什么优先表现出兴趣,取决于所指向的客观事物的价值。不同时代不同。同一时代的不同人也不同,与需要、认识、情绪、意志、能力、信念、世界观等相关;第41页,本讲稿共49页n3、兴趣与动机它们都起源于需要,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但兴趣是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动机,未必一定能发展成为兴趣;但一旦形成了兴趣,必然有与之相伴随的动机的产生。第42页,本讲稿共49页n4、分类n按社会意义:高尚的兴趣、低级的兴趣。n按内容或倾向
18、性:物质兴趣、精神兴趣。n按起因: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直接: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间接:活动的目的、任务或结果引起。第43页,本讲稿共49页5、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广阔性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性第44页,本讲稿共49页少年兴趣与培养n少年兴趣特点随着知识增长,兴趣范围扩大;(广阔性)缺乏中心兴趣,但正逐渐形成;(倾向性)开始对思考问题与智力活动发生兴趣(倾向)。从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过度到事物的内部规律;(深刻性)第45页,本讲稿共49页n培养1、加强学习目的、意义教育;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景是典型,信息与已知知识中等程度结合时,兴趣最大);3、利用学生已有的兴趣迁移;4、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5、在学习中帮助学生,让他获得成功的喜悦。第46页,本讲稿共49页四)信念与世界观信念:人们遵循的与理想相联系的生活准则。(激励人按照自己确信的观点、原则、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世界观: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与态度,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的信念。第47页,本讲稿共49页人生观: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与态度。形成于青年初期(中学阶段),青年中期稳定(大学毕业)。社会观: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对社会发展的看法、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差异很大。自然观: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分唯心与唯物。第48页,本讲稿共49页结束第49页,本讲稿共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