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16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 按我原来的理解,混合运算的教学是很简单的。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学生照着既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陆主任的一席话使我对教材的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为例,談一谈我的一些思考:一、重视情境的导入。数学源于生活”。尽管运算顺序是一定的,但课堂上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到文具店购买文具,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
2、算顺序的理解。二、注意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冲突。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乘加混合”学生还是习惯地从左往右,但第二个问题“乘减混合”显然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组织产生认知冲突。抓住这个时机的运算顺序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先用乘法算出付出的 2 盒水彩笔的价钱,再用减法算出找回的钱,最后再总结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三、灵活用好练习题。“想想做做”第 2 题改错可根据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选取,问 2/16 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既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又能体验到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乐趣。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2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
3、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 24 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 1/3多 2 朵。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3/16 师
4、: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生汇报:241/32 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为什么先算 241/3?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深化运算顺序 3/8(3/41/6)5/64/92/37/123/147/8 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做完后集体订正。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教师总结看想算查 (3)抽象运算顺序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
5、?再算什么?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4)体验应用,内化知识 看一看算式中有哪些运算?想一想运算顺序是怎样的?1/2+2/35/63/5(1/2+2/3)5/63/5 4/16 (1/2+2/3)(5/63/5)(1/2+2/35/6)3/5 思考:算式中的运算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运算顺序不同?(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不仅做了红花、黄花装饰教室,还做了漂亮的中国结,请看老师带来的信息。出示:同学们买了 60 米的彩绳,做大中国结用了彩绳的 13,做小中国结用了彩绳的 12,一共用
6、了多少米的彩绳?学生独立解决。师巡视。(2)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1)6013+6012(2)60(13+12)=20+30=6056 =50(米)=50(米)方法(1):先分别算出算大中国结和小中国结各有多少个,再算一共有多少个。方法(2):先算大中国结和小中国结一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算一共有多少个。(3)总结运算定律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结果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等式连接起来,(=)仔细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什么?师小结: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也同样适用。5/16 (4)练习 3/420/173/43/1766/137/13(5/63/4)12 师:如果把最后
7、一个算式的字母 6 换成 7,4 换成 5,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还简便吗?为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做此类计算题要注意什么?也要按照怎样的步骤?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你会解决这类问题了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1.火眼金睛辩对错。师:为什么错,如果错了应怎样改正。2拓展提升 我们班准备拿出 300 元钱买糖果,买水果糖的钱数占总钱数的1/3,买奶糖的钱数比水果糖的 1/2 多 30 元,买酥糖的钱数占总钱数的 2/5,买奶糖多少元。3、谈收获 这节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运算歌,希望谨记运算中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计算的效率和正确率。四则
8、混合运算歌 认真计算很重要,日常生活少不了;细心审题是关键,对快两字要牢记;先算什么要看好,没有算到要照抄;6/16 步步过程要对照;心平气和不烦燥,【教后反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 1 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要想上好计算课,一定要熟悉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开展教学,从而感染学生,这样的计算课堂一定会告别枯燥,焕发课堂的活力,通过研读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能结合具体情景
9、,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其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
10、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红花朵数的 1/3 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 241/3,7/16 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首先放在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再结合思路理解运算顺序,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
11、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习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能不能用简便算法,还让学生分析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简便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在解决中国结的问题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
12、在这节课上,感觉有许多不足之处:1.在分析问题思路时,思路不太清晰,放手不够,没有让学生完 8/16 整的思路。2.由于我感觉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为了赶进度,留的.时间过于少,使学生的交流留于形式。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3 今天,我讲了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这节课,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很自然的会将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去。课前的复习我准备了几道小数加减法口算,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回忆起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解决小数连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每步计算的意义。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好理解,易接受。于是我整合了教材内容,做了大胆的取舍,并没有按部就班的讲教材,而是选择
13、让学生自己解决,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放在让学生经历小数连加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过程上,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通过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在学生了解例题的信息后,我利用提问,明晰了这道题的来龙去脉,然后,让学生在回答我的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各种算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最后观察三个算式后,得到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点上我觉得处理的还不错,问题出示以后,我没有急着去总结,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在观察之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我一直处于引导、合作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性,也体现了新课标
14、中所倡导教师的主导性,最后通过练习让孩子顺利的掌握了新知。9/16 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后,学生对我说,好简单。从学生的反馈中,我清楚的知道,学生是彻底的明白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本节知识点班上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并为后面的简便运算打下了基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意识到,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已经开始形成,如果有适合学生自学的课程,那么,我以后会继续放手,让学生自学的,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同时更多的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的课,看似老师说的少,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很不错。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4 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
15、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我力求突出两大方面的特点: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我的做法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与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出计算方法,并逐步得出结论。2、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非常注重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得失,有亮点,也有很多不足,同时也有很多困惑。其中亮点有:一、注重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本节课我注 10/16
16、 重引导学生回顾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等知识。学生因为有了牢固的旧知,把过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到今天的学习中来,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新知即可水到渠成。二、注重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事,与数学无关。其实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而表达则是掌握知识情况的标志。对知识和技能来说,理解知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首要条件和前提,而对知识和技能的表达则是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标志。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如果一个人不能将知识表达出来,是不能算是对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的。本节课我特别注重直接出示例题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审题,分
17、析题意,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较好的解决了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问题。本节课,我对数学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巧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学生参与到了认知的自主构建中来,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掌握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在自我欣慰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教学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分别是:一、课堂上,自己放得不够开,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偏少。比如,刚刚提出一个问题,我便会急着让学生回答,或宣布小组合作讨论等。这样就会造成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偏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当学生不会回答时,我也会急着去暗示或公布答案,唯 11/1
18、6 恐学生不会,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包办代替、急于求成,都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二、在课堂教学中,我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比如在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上,还有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上。这就造成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5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20 xx 版)指出:过去教育界说得比较多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来增加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从培养学生的
19、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虑的。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别人提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创新往往始于问题。1、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发现信息、筛选有用信息 生 1:这是在观看环城自行车赛 生 2:比赛总共进行了 5 天,26 日第 1 赛段,行程 39.5 千米,生 3:总里程是 483.4 千米 生 4:已经进行了 2 天比赛 2、引导学生从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 1:第一赛段和第二赛段运动员一共行了多少千米?生 2:第二赛段比第一赛段多行多少千米?13/16 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我突出了
20、两大方面的特点: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我的做法是在复习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从而归纳出计算方法,并逐步得出结论。2、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非常注重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反思教学得失,有亮点,也有很多不足,同时也有很多困惑。其中亮点有:一、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知学生。所以这部分的教学,课的开始我出示一道口算题和一道整数四则运
21、算题,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巧妙过渡到新知探索环节,激发求知欲望。首先我出示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我注意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性,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出示尝试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很快会根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而计算,使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二、注重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14/16 本节课我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自主审题,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较好的解决了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问题。三、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
22、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我对数学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巧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学生参与到了认知的自主构建中来,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掌握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我觉得是一节很成功的课。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分别是:一、课堂上,自己有些紧张,低估了学生。比如,在让学生尝试例 1 时,生怕学生不会,引响了教学效果,总是反复引导,反复与准备题作比较。二、在课堂教学中
23、,有些包办代替。比如在归纳运算方法时,担心学生表达的不够完整,我事先把运算方法准备在了小黑板上,直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7 一、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理解算理。教材为我们呈现了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通过解决两个问题来完 15/16 成含有两级运算的,乘法在前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两步式题:含有两级运算的,且乘法在后需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两步式题。对于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军买 3 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35+20)实际上,学生在前几册中已经学过含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也学过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乘加、乘减)。所以,在呈现情境图,学生搜集信息,出示问题后,提
24、出:你能帮小军计算出来吗?便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分步解答,一小部分学生列出了综合算式,只是格式需要指导。为了让学生在运算过程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书写格式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解题思路,理解算理。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比较,两种列式的不同,揭示特征和课题。第 2 个问题:小晴买 2 盒水彩笔,付了 50 元,应找回多少元?50182 的运算顺序是重点要指导的,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这里主要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要求找回多少元,应先求出 2 盒水彩笔的钱数,从而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最后通过对两道综合算式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5、的运算顺序,即在综合算式中,有乘法,有加法或减法,都要先算乘法。二、注重对比,在对比中掌握运算顺序和格式。比较,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本节课安排了三次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如例题教学第 1 题中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的对比,在对比中解释综合算式的特征。如例题教学后第 1 题和第 2 题的对比,从对比中揭示出运算顺序。如练习中 32320 与 323-20、5678 16/16 与 5678 的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三、以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对运算顺序的体验。在这一课中我设计了 4 个层次的不同练习:1、把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培养逆向思维。2、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在改错中体验混合运算的格式和运算顺序,巩固新知,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4、比一比,在比较中沟通联系,建立认知结构。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混合运算的掌握需要一定量的练习,重复机械的训练,往往造成学生的厌烦。因此我们追求形式多样练习,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使学生愿意计算,从而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