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梅花魂配套教案新人教版20202.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1138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梅花魂配套教案新人教版202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梅花魂配套教案新人教版202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梅花魂配套教案新人教版202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梅花魂配套教案新人教版2020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梅花魂课型略读课文皆各2课时时间教学 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 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 的思想感情。3 .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教学 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 思想感情;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 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教学 难点

2、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 感的方法。第一课时教学 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 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 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 .课件出示梅花的图片,并配字幕: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 单独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 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2 .播放完毕后引导谈话:同学们,欣赏了优美的梅花图片,阅读了图片下的字幕,你 想到

3、了哪一首古诗?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 单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这首古诗,你了解到什么?(这首诗着意写梅花“凌寒单 独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 是作者人格的化身。)以梅花图片及其古 诗字幕引发交流,创设出 优美轻松的学习气氛,学 生初步感受梅花的美,激 发了学习参与课堂活动 兴趣。课堂小结及 拓展延伸【)分钟学习“前后照应,首 尾连贯的写作手法,读 写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得到提 高。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 遍回忆了课文中描写的人 和事,升华了文章表达的 情感。3,再读这段话,结合全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课文讲了身在

4、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 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4.女生朗读课文的开头,男生接读课文的结尾。五、学习写法。1 .快速默读全文,感受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 结。文章抓住外祖父的五件事进行表达,在叙事中表达了外祖 父喜爱梅花、赞颂梅花品格以及通过梅花寄托的热爱祖国之 情。语意含蓄,感情深厚,借物抒情,充分地揭示了课文题目 “梅花魂的含义。文章在写法上首尾照应,结构非常严谨。开头写由梅花想 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 恋之情,结尾又从梅花想到

5、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照应, 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 感情。(板书:眷恋祖国)2 .指导朗读。(1)谈话引导:本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首先要通过反复 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根底进行有感情朗读, 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舒缓,语速 不能太快。(2)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L课堂总结:?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课文由故土梅花的开放引 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表达了反映外祖 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 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2 .作业。(1)故土,祖

6、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 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 爱国的诗篇。请收集并诵读有关的诗文,并和同学进行分享。(2)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红梅颂?。引起下文板书内容度诗落泪 珍爱梅图 梅花魂不能回国 赠送梅图 媪梅花巾照应开头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粗的字选择适宜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善良,慈善;善行,善事;友好,和好;擅长,长于;容易,易于。背;担负;依仗;遭受;享有;失败。有分别,不相同;奇异,奇特,特别;另外的,别的;惊奇,奇怪;分开。(病)好;较好;叠用,跟“越越相同。二、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正重其事() 颇副盛名() 蜡月天气()眷峦

7、祖国()好好宝存()顶天力地()三、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例:叶明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叶明说,他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吴小东说:“我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四、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J。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象征着中华民族。()B.梅花争在别的花之前开放,象征着中华民族。() 五、阅读?梅花魂?片段,答复下列问题。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 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 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

8、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 污的吗? 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 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分外写一句话。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 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这两句话前后形成了明显的,说明了。【答案】一、1. 2. 3. 4.二、正重其事(郑)颇副盛名(负)蜡月天气(腊)眷峦祖国(恋)好好宝存(保)顶天力地(立)三、吴小东说,他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四、1.五、L远

9、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阴,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得分外妖姨。2 比照外祖父特别珍爱那幅墨梅图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借助阅读,感受文本。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读中主动用心的感受课文内容,加深阅读理解和情感 体验,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并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对学生 的阅读交流及时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对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评价鼓励学生 与同学、与教师、与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从而循 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阅读习惯

10、。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述了作者由梅花想到外祖父,透过吟诗 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悲哀落泪、赠送梅图、赠送梅花手绢这五件事,感受到身在异国的老华侨 对梅花的喜爱,体会到这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二、借助课件,补充资料。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地让学生欣赏梅花的图片并朗读感悟与梅花有关的古诗 词,引导学生在吟咏古诗词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有了这样的铺垫,学 生在学习课文时从梅花的秉性来了解外祖父的思乡情怀就水到渠成,学生从梅花的秉性来了解中华民 族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也顺理成章。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缺乏

11、的地方。存在的缺乏主要是:教师参与课堂活动的频率过高,教师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过长,教师参与课堂活动所涉及的内容 过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自由的空间。 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在主动探究中自 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并自觉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教学分钟了解与梅花有关的 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 文,感受课文表达的思想 感情。在识记生字、理解词 语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用 自己积累的方法进行学 习,表达学生学习的主体 性地位,培养了学生良好 的学习习惯。3 .总结导题:在我国,梅花,因为它所代表的品格,历来

12、都为文 人墨客所钟爱。这节课,我们就和作家陈慧瑛一起,通过一篇课 文,了解发生在一位华侨老人身上的与梅花有关的几件事,感受 这位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板书课题:梅花魂)学生齐读课题。4 .交流解题:11)你能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吗?本文中的“魂是指崇 高的精神。“梅花魂”就是梅花崇高的精神。)2)弄懂了课文题目的意思,再来说一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 你想了解些什么?(梅花具有什么样的崇高精神?作者围绕梅花 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上标记。2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

13、来,然后用适宜的方法 来解决生字词。3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全班齐读。1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 .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描写了与梅花有关的外祖父的哪几 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 .教师总结。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写因梅花而想到外祖父。第二局部(第2-15自然段):回忆与梅花有关的一些往事,表现 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第一层(第

14、23自然段):写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和他所珍藏的梅花图,表现了外祖父时刻思念祖国。第二层(第415自然段):写临别回国前,外祖父送给“我梅 花图和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赞扬梅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 老华侨热爱祖国的情怀。第三局部(第16自然段):照应开头,写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眷恋祖 国的心,赞扬华侨的爱国精神。此环节的设计旨在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 材料的方法。四、细读课文,了解事情。1 .课文主要写了外祖父的几件事?1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圈画出文中描写与外祖父 有关的几件事,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了解和体会。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

15、同学的发言。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外祖父将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 “我”。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送给“我。2 .以上五件事中,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中的五件事,独立思考,作批注,自 我品读探究。2)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 自己的感受。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从“我 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这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 爱。)课堂小结

16、 及拓展延 伸() 分钟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1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了一位华侨老人 的五件事,初步感受到这位漂泊他乡的华侨老人挚爱梅花、眷恋 祖国的思想感情。2 .学生自由读课文。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辨字组词。侨)缕)绢)甚()骄()楼)涓)其()梳()衰)稠)眷()流)哀)绸)着()二、选字填空。 竟 竞 境 (1)想不到外祖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2)智力)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泼起来了。(3)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遇里,总要白梅花的秉性才好。(4)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凉飕飕的。(5)保护环),人人有责。三、给加粗字选择正确

17、的解释。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闲谈;E牵累、拉扯;F拉拢、 联络;G帮助。拉长声音说话。)拉家常。)3.现在,他有困难,我们应该拉一把。()拉交情。)5,船快开了,母亲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答案】一、辨字组词。侨(华侨) 缕(一缕) 绢(手绢)甚(甚至)骄(骄傲) 楼(高楼) 涓(涓涓细流) 其(其中)第二课时教学 目标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 眷恋的思想感情。2 .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 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

18、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 .检查,指名学生说说课文描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其他学 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2 .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 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五件事,初步感受到这位漂泊他乡的华侨 老人挚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课文,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 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深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3 .故土的梅花又开了。一年一度,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 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学生朗 读,交流感悟。)1板书:引起下文。)检查交

19、流课文描写的 外祖父的五件事这一环节 的设计,既为了与上节课 做好衔接,又借此提出学 习要求,为学习新课做好 准备。新课 教学分钟二、感悟爱梅,感受品梅。(一)感悟外祖父珍爱梅花。1 .引导交流: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板书:珍爱墨梅图)2 .课件出示有关内容。梳(梳理)衰(衰老)稠(稠密)眷恋)流流水)哀(悲哀)绸(丝绸)着看着)二、1)竟(2)竞(3)境 4)竟三、L ( C )2. D )3. ( G )4.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 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3.指名读这段话。小组交流:外祖父对梅花的热爱从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来?(1) “外祖父家中

20、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 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 人碰也碰不得。偶尔摆弄古玩老人也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 墨梅图家人碰也碰不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表现了老人对梅 花图的珍爱。通过问题交流可以使 学生初步了解梅花在外祖 父心中的地位,使学生初 步懂得梅花的含义。了解 字词的作用并体会其表达 效果,对学生写作手法的 积累,并为学习下文做铺 垫。(2)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 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 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 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 净。通

21、过老人的语言“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 污的吗? 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 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感受外祖父对 “我的慈祥,从比照中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b.指导学生用严厉的语言读好外祖父的话,从严厉的语言中 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通过老人的行动“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 绸子慢慢抹净。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感受到外祖父 对墨梅图分外爱惜。b.指导朗读,读好“轻轻 “慢慢,在朗读中表现出外祖 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4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5 .交流

22、过渡:(1)问题交流:“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 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你能揭开作者 心中的疑问吗?(学生各抒己见。(2)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有关内容,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二)感受外祖父品味梅花。1 .引导交流: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板 书:赠送梅图).课件出示有关内容。“是啊,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探究交流。(1)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这段话讲了哪几层意思?(第一层是 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 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的精神;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2)外祖父说的

23、这段话中的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 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3)外祖父珍爱梅花是因为梅花色彩鲜艳吗?不是。)老 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4)课件突出显示“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 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 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引 导学生自由朗读并交流:梅花的秉性是什么?(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 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是谁的秉 性?(中华民族有

24、气节的人物。)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从外祖父对赞美梅花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赞梅 花,实际上是在赞美什么?(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精神和不肯 低头折节的气节。)(5)从“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 秉性才好! 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这句话说出了外祖父 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的目的一一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顶天立 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和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梅花的 精神和品格,更加了解了 梅花的深层含义,理解 “魂”字的含义,懂得 “魂”指的就是梅花精 神,是外祖父的一颗爱国 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与导语相照应。2 .读了外祖父的这段话,谁能

25、把对课文题目完整地、准确地 理解说给大家听? ?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 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 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局部内容,鼓励学生试着用外祖 父的语气读好这段话。3 .谈话过渡,从外祖父分外珍爱墨梅图我们感受到一个华侨 老人对祖国深厚的爱。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外 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教“我读唐诗宋词经常流下眼泪;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而呜 呜地哭了;送“我上船时眼含泪水。)三、读“三哭,悟真情。(一)一哭:我出生在东南亚的

26、星岛,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 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 书:吟诗落泪。)1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探究:(1)从外祖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感受到了什么?外祖父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 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表达 了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 目的还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2)你能说说对课文中提到的诗词的理解吗?(这些诗词大 致都表达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3)读到一些诗句“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 边、手背是因为什么?因为这些诗句触

27、动了外祖父的思 乡之情。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 乡亲人的思念,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所以伤感地泪水 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二)二哭:有一天,母亲突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鸣呜呜地哭了起来 L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 书:不能回国。).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从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体而难过 地哭了,感受到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感受到外祖 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2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在分角色朗读中表达出自己 的感受。(三)三哭: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递给我

28、一块手绢一一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 色的梅花。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 书:递梅花巾。)“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 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一句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是思乡的深 情和不能回国那孤独的痛苦,一下子使外祖父变老了许多。)“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一句话,思 考:外祖父让“我带回的只是一块手绢吗?外祖父让“我 带回的不只是一块手绢,外祖父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 心让“我带回祖国,了却了自己的心愿。)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 四、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1 .当年的我,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 子心哪!2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起到了 什么样的作用?(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板书:照应开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