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劝学》《师说》群文阅读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劝学》《师说》群文阅读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悟学习之道生思辨之花劝学师说主题式教学设计【任务情境】劝学师说是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的两篇议论文。第 六单元围绕课程标准“思辨类阅读和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学习之道”的主 题选择了 6篇文章(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 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前四篇以议论为主,思辨性较强;后两篇兼有议论 和记叙。劝学师说是中国传统典范的“劝学之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在新 课程理念下,将这两篇并列于课,置放于“学习之道”人文主题之下、“思辨 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框架之中进行思考和设计,与之前单篇教学下着重对 其文本内容、观点经典性的解读相比,无疑是一个全新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普通高中语文课
2、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是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 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 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那么,结合任务群的目标内容与单元的学习任务,劝学师说的群文 阅读是把握“思辨性”,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真正领会学习的重要 性。另外,我们还应结合这两篇文章的特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 的要素、论证方法的使用等知识,帮助学生搭建议论文的框架,为议论文写作做 准备。【素养目标】1 .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文章的说理逻辑思路,关注作者思考问 题的角度
3、,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2 .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真正领会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 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学习内容】劝学师说【学习重点难点】1 .学习比喻论证、比照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2 .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的当下现实意义。【教学方法】诵读、质疑、讨论、探究【学习过程】任务一:梳理知识清单1.梳理劝学师说文言知识清单文言知识劝学师说通假字(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2)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或师焉,或不焉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糅以为轮(2)其曲中规(3)故木受绳那么直(4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8)积善成德(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10)用心一也(1)吾师道也(2)吾从而师之(3)而耻学于师(4)孔子师郑子(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小学而大遗(7)吾未见其明也(8)惑而不从师(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今义:(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今义:(3)吾从而师之.制 作 重 要 虚 词 学 习 卡 片。师 引 导 学 生 制 作而“臾
5、今义:(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古义:今义:(5)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古义:今义:(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今义:(5)年十七,好古文古义:今义:(6)今之众人古义:今义:(7)小学而大遗古义:今义:特殊句式(1)无以至千里(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而耻学于师。(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以” “其”的学习卡片。卡片的参考样式:“而”意义和用法归类例句“而”的意义和用法(1)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2)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关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6、己连词,表递进关系。(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 为之而寒于水。连词,表转折关系。(2)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因果关系。登图而招连词,表承接关系。(1)吾尝终日而思矣(2)吾尝践而望矣(3)顺风而呼连词,表修饰关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 石可镂。连词,表假设关系。3.借助互联网等途径关于荀子和韩愈的资料,完成作者“荀子”“韩愈” 的人物履历表。荀子履历表姓名荀况别名荀子、荀卿、孙卿、字卿著名弟子李斯、韩非、张苍生活年代战国时期主要生活经 历曾游学
7、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主要成就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主要作品荀子主要思想荀子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 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 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 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 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荀子确认人在道德修养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 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认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 谓“生之所以然者
8、” o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O 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韩愈履历表姓名韩愈别名昌黎先生、韩吏部、韩昌黎、韩文公所处时代唐朝主要生活经 历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 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 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 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 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 从祀孔庙。主要成就“唐
9、宋八大家”之首主要作品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师说的 创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 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土大 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 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 犯笑侮,收召后学” “抗颜而为师”,并写下了师说。作者借为文 送学生李蟠来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抨击那些上层“土大 夫之族”。任务二: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学习并交流.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学生熟读两篇课文,做到初步疏通文意(翻译)。1 .课上交流(1)交流疑难字词句。(2) 了解关
10、于议论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在班里交流。任务三:绘制思维导图,理解论证思路活动意图:思维导图的绘制、交流、修改,可以让学生把握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了解论据及论证方法,为写议论文做准备。教学提示: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角度思 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制,然后组与组之间交流,逐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思 维导图。1 .小组合作,绘制劝学的论证思维导图。2 .小组合作,绘制师说的论证思维导图。学生劝学作品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提高自己:(比照、比第二段:第二段: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
11、者,糅使之然 也。改造自己(比照、比喻)学习的意义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君 4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 行无过矣。完善自己(假言、比喻)第三段:第四段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态度任务四:填写表格,深入地理解两篇文章的逻辑论证思路,把握议论文的特征。(-)理解逻辑论证思路,思考“学习之道”,生思辨之花活动意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基础上,从“观点”“主要论证方法” “论证 结构” “论证语言”四个方面进行比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两篇文章的逻辑论证思路,更好地把握议论文的特征。课文观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证语言劝学学不可以已比喻论证比照论证并列结构,逐项 阐述自己的观 点。运用大量短句
12、、排比和对举 的句式,呈现出错综与齐整 之美,增强了全文的气势和 雄辩的色彩,感染力极强。师说要重视师道比照论证、举例论证递进结构,逐层 深入论证自己的 观点。整句与散句结合,又兼以多 种不同句式,使得语言错落 有致,错综变化,又富有气 势。(二)立足文本文体语境,建构论说文思辨性阅读路径【教师适机引导、点拨】思维活动思维目标问题阐释分析准确理解语义“岂可怪也欤”怎么翻译表达韩愈的语气?把握作者的观点劝学师说两文都阐释了 “学习之道”, 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推理求证辨析观点与材料之 间的关系对“耻学于师”的反面批驳与“古之学者必有 师”是否有逻辑关系?作者阐述观点的逻 辑三层比照论述“耻学于师”
13、,这三层比照可调换位置吗?作者阐述观点的方 法劝学通篇比喻,能充分论证“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吗?评估反思合理的推论俞文豹在吹剑三录中指出“以传道受业解 惑为事,那么世俗训导之师,口儿之学耳”,他 认为韩愈把教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你 赞同他的观点吗?引导学生回到历史文化语境中探究、求证其论述说理方式背后的情理逻辑和 思维特点,站在古人所处语境去理解其选择这种说理方式的依据和针对性。补充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文章,引导学生依据历 史事实回望韩愈所面对中唐儒家思想备受冲击尴尬的历史处境,从思想、情理层 面帮助学生认识到师说不仅仅是一篇纵论为师为学之道的说理文章,更是一 篇向不良学风发
14、起总攻以维护儒家道统的战斗檄文,进而体悟韩愈选择用全方位、 多层次“比照”上匕驳“不从师”的态度行为,揭示“耻学于师”的荒谬世相,从 而立场鲜明凸显主张背后的立场意图和情理依据。通过与劝学同主题互文参照比照,引导学生更深理解论说角度的主观选 择,乃至于儒家“学以成圣”文化传统间的复杂因果关系,使他们从历史文化的 高度把握论述的针对性,深化丰富他们已有的认知。任务五:结合文章背景,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真正领会学习的重要性, 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1 .荀子为何在自己的著作中倡导“劝学”?教师引导:结合任务一中的荀子人物履历表中的主要思想思考,荀子提出“性 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故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后天学习的重 要性,因而重视“求贤师”“择良友”以使人改“恶”为“善”。2 .学习了这两篇课文,结合自己的认识,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 800字的文章,谈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活动意图:围绕“学习之道”,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并且通过写作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古人的 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