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一)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一)打印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一)一、内容解读全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共分三段,第1段为总起,后两段分写水、山。第1段,总说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点出其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文章一开头,先勾画整体风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没有一丝风,烟气也已消散殆尽,晴空万里,天与山同色。天与山自然不是一个颜色,这里写的是空气明净给人带来的清澈透明、浑然一体的感觉。此时乘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是多么舒畅、惬意的事情啊!环境美好,怡情悦目,人的心情也是轻松闲适的。开头四句,寥寥几笔,就点出环境氛围、人物心情、观景位置(水上行舟)等要点。最后,以作者对这一百多里山水的
2、总体印象收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2段,写“异水”,即富春江水之美。由于是行舟观景,作者便先从近处的水写起,在他的笔下,不仅空气是明净的,江水也是明净的:“水皆缥碧”,而且“千丈见底”。缥碧,即浅青色;“千丈见底”极写水的清澈透明。水质清澈透明,所以千丈之深仍能见底。不仅如此,“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连倏忽往来的游鱼、细小的石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进一步证明江水的清澈。以上是俯视,接下来是平视,写水的动态。“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水超过离弦之箭,汹涌的浪又如飞驰的骏马,把江水急速奔涌的状态表现了出来。这段文字,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而静中有动(游鱼);水之清,水之深,水之
3、变换,都描写得很有特色,突出了一个“异”字。第3段,写“奇山”,包括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草木、鸟兽,以及人在此景中的感受。作者立足点当仍在江中船上,这段景物当是仰视远观所见,山景显得高而奇。首先写山本身。两岸的高山“皆生寒树”,山高林密,令人见而心生寒凉之意。而山也很奇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一座座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往上走,往高处远处伸展,仿佛要脱离人间,直上天空,结果“千百成峰”,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景。山本来是静止的,这里却有了动感;山本无生命,却像有着无穷的争胜之心。这又为下文作者的感叹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写山上的景物。泉水冲击在山岩上,“泠泠作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应和
4、着,嘤嘤鸣叫,和谐动听。蝉是“千转不穷”,猿是“百叫无绝”。古诗文中,蝉是寒蝉,往往叫声凄切;猿常啼啸,叫声凄异,“哀转久绝”;但这二者在吴均耳中却是动听的天籁。这真是一派万物欣荣、欢快自得的气象。美丽的自然风景,往往有净化心灵的作用,所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追名逐利的人也许会停歇物欲之心,俗务缠身的人也会流连忘返。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之意。最后一句,景物色调又发生变化,由动返静,由明亮活跃转为晦暗沉寂;枝密林茂,幽暗不见天日。这里实际是写光影的变化,显示出富春江景物之多变,
5、又是一个奇景。二技法总结角度多变,手法丰富。首先,作者从空间上的位置不同、形态上的动静不同、听觉上的音响不同、视觉上的色彩不同来观察和把握事物的各种特征,从而使笔下的山水显得物态纷纭。山峦主要呈静态,作者就别出心裁地描绘其动态,使人耳目一新。群山“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等活生生的立体形象正是靠作者不断地变换视角,深入细致地体会才得到的。水一般情况下是动态,作者却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此时的水仿佛是一块透明的玻璃,澄澈透明。但作者又写“游鱼细石”“急湍甚箭”,精心刻画了水的动态之美。其次,对不同的对象灵活采用不同的笔法,善于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描形摹状,曲尽其态。如对江水的具体描写,“水皆
6、缥碧”,是用白描手法勾画出江水青碧的颜色;“千丈见底”,是夸张地描写水的深邃澄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方面是利用动静作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对江水澄净的进一步烘托;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三主题概括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了富春江的山水,展现了山水之美,抒发了作者厌倦政治和寄情山水的感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同时作者想要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1作家作品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他通史学,擅诗文,其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诗亦清新流丽。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
7、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著有吴朝请集,另有小说续齐谐记。2作品背景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仕途遇阻,吴均不免心灰意冷,加之佛教思想盛行,受其影响,产生归隐之情。3文体知识骈体文骈体文又称骈文,滥觞于东汉班固、蔡邕等人,到魏晋时正式形成,于南北朝达到全盛,中唐以后,由于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骈体文在“文”中的主导地位才被古文所代替。骈体文在语言上有三个特点。第一,在语句上讲究骈偶和“四六”。骈偶就是两两相对,也可以说是对仗。文本从开头开始,两两配对,直到篇末。所谓“四六”,指骈体文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
8、。第二,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古人文章、言论中的词句、故实;藻饰是指追求华丽的辞藻。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缥碧(pio)急湍(tun)轩邈(xunmio)泠泠(lng)千转(zhun) 鸢飞戾天(yun)(l) 经纶(ln) 横柯(k)2解释下列词语。(1)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2)从流飘荡(跟,随)(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4)水皆缥碧(浅青色)(5)互相轩邈(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6)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7)泉水激石(冲击,撞击)(8)泠泠作响(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9)鸢飞戾天者(至,
9、到达)(10)望峰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11)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12)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13)疏条交映(互相掩映)3通假字。(1)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4古今异义。(1)经纶世务(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2)蝉则千转不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5一词多义。绝天下独绝(绝妙的)猿则百叫无绝(停止)6词类活用。(1)任意东西(名词用作状语,向东或向西)(2)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3)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4)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面)7参考译文。
10、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让人心生寒意。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持续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
11、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就平息了名利之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教学目标】1掌握并积累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2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川的感情,体悟作者高洁的志趣和追求自由的情怀。【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启发和联想的基础上,感受本文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作品的优美语言以及作者忘情于山水、超凡脱俗的情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12、”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雅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悟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美景,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体味吧。(教师可用PPT展示几张山水图)二自主学习1了解背景。(见资料库)2检查预习,识记生字。(见文言知识库)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形式可以灵活,但朗读时间一定要给够)2配乐朗诵或播放音频,对文章整体进行感知。3学生自由朗读,同时拿起笔在文中标读音、节奏。4点名朗读,师生评议。在评议中指导学生把握朗读时的节奏、语速及情感。5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合作探究,疏通文中的字词句。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点名让小组代表翻译文
13、中的句子。四梳理层次,欣赏美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为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感受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见文本库内容解读)五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文章基础内容的梳理,大概了解了本文的内容,但是我们并未深入作者内心,感受他眼中的富春江之美,所以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跟着吴均来到美丽的江面上,感受山水之美。六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奇山树之奇高山寒树泉之韵激石泠泠山之势负势轩邈山之音泉鸟蝉猿山之力息心忘反林之密横柯疏条异水水之清千丈见底水之急急湍猛浪结构美志趣美意境美语言美七课后作业背诵全文。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这篇文章,领略了奇山异水,欣赏了山水风光,这
14、节课让我们再来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手法吧!二再读文章,欣赏优美风光(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本文,形式可灵活,在朗读后,完成如下任务)1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可以由老师展示在课件上,也可以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明确】文章第1段总叙富阳至桐庐的景色,空灵澄澈,境界开阔,并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总揽胜景,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形象。下文先写“异水”,作者以精练清新的笔触,从静、动两个方面来描绘富春江的江水之美,着重突出肃静的秀丽美和飞动的雄奇美,淋漓尽致、生动传神地展示出富春江水千姿百态、“天下独绝”的个体特征。接着写“奇山”,从四个方面写山
15、,突出山势之奇、山音之奇、山意之奇、山林之奇。全文山水分写,交互生辉。水有山相映,便充满灵性;山有水相映,便增其生机。这山水相映之美,既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又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创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幽深的“独绝”意境,人若置身其间,纵目骋怀,无不会为富春江绝美的景色陶醉而心旷神怡了。2看到如此美景,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慨?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这部分可以表格形式展示在课件上)【明确】“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作者笔下的泉声、鸟声、蝉声、猿声,是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在描绘山
16、景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议论,不仅衬托出险峰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3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复习骈体文的知识点)【明确】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相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4作者在描摹奇山异水时,使用了哪些手法?举例分析。(小组讨论或点名回答)【明确】(1)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以“奇山异水”总领全篇,2、3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2)动静结合,摇曳多姿。写山水动静结合而又有变化。写“水”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3)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激发人们的感
17、受。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不绝,组成了一首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视觉:“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天清气爽、明快秀丽的景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富春江水千回百转的特点,又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生命和动感。(4)巧用修辞。比喻、夸张、对偶句式的运用使读者陶醉于奇山异水之中。(5)衬托手法的使用。如,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
18、仅衬托水之清,且动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5教师引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如果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老师可进行启发式提问)【明确】本文描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三教师总结学了本文,我们知道作者通过抒写行船游江的见闻感受,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向往自然的心态。同时让我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加了向往,在这里我也希望每个同学都在学习过程中涵养欣赏山水的能力
19、,积累抒发情感的言语,而不是见到美丽景色只会高呼“好美啊”。四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手法多动静结合形声兼备寓情于景五课后作业1通读下面的文章,感受吴均的文笔之美,同时概括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与顾章书吴均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注释】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还觅薜萝: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幽岫:幽深的洞穴。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绵绵:形容声调悠长。重:
20、这里是向往的意思。葺:修建。仁智所乐:佳山秀水为仁人志士所喜爱。【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独立的山峰遮挡了阳光,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一直向往隐居,就在那山上修建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志士喜爱,岂是虚言啊!【明确】此文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了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追求,同时反映了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声韵,这一切又契合作者无拘无碍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的审美世界。2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