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共32张PPT).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2534012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共32张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共32张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共32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共32张PPT).ppt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为万人瞩目。”你去过长城吗?一位导游是这样介绍中国长城的:导游的话有什么逻辑错误?该如何改正?日常说话或写文章时如何避免这类错误?遵守逻辑思维规律甲与乙的对话中有没有逻辑问题?谈谈你的理由“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息。响别人休息。”“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平的?”甲甲乙乙探究与分享1点评:点评:甲:“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

2、息。”概念概念概念概念乙:“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指“除打牌者之外的人”指“除打牌者和甲之外的人”概念概念结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这种没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维,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和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2.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1)常用公式:“A是A”。(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请你评析:请你评析:这里的这

3、里的“好茶好茶”是指质量好的茶是指质量好的茶你这里有好你这里有好茶吗?茶吗?我这儿全是好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茶,从来不卖变质茶?变质茶?这里的这里的“好茶好茶”是指没变质的茶是指没变质的茶卖茶人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卖茶人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偷换概念”的错误。的错误。结论:运用概念若不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示例评析3.同一律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在使用概念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

4、念”的逻辑错误。在使用判断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同一律的规范作用主要在于维护思维的确定性。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或或“偷换论题偷换论题”5.条件性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刚成立时仅有几十人的一个小党,经过100年的发展已成为今天拥

5、有9059.4万名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以势不可挡之势迅速发展。据此回答1-2题。例题1.上述说法A.正确,符合同一律的要求B.正确,符合排中律的要求C.错误,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D.错误,违背了排中律的要求例题2.由上题我们得到的启示是A.同一律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同一律反对变更概念和判断C.同一律要求对同一对象的判断一定是同一的D.同一律并不否认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认识对象的变化和发展AD例题3.某顾客与小吃店的服务员对话如下: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啤酒里有苍蝇!服务员:啊,不要紧,我们这儿的苍蝇不会喝很多酒。上述对话中服务员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犯了

6、“偷换论题”的错误 并没有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A.B.C.D.B解析:同一律的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题中服务员的回答转移了顾客的话题,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要求。说明了:同一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并不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我国逻辑学家金岳霖曾有以下通俗说明:“西红柿是由苹果绿变红的,当它是由绿变红的时候,它就是由绿变红的。当它是绿的时候,它就是绿的。而当它成为红的时候,它就是红的了。当然,它会有不绿不红的时候,不错,可是当它是不绿不红的时候,它就是不绿不红的。其所以如此,是

7、因为同一律所反映的不是形色状态或它们的变化,而是形色状态和它们的变化的确实性的同一。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逻辑问题?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逻辑问题?相关链接 韩非子,难一载:“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位楚人为什么这位楚人为什么“弗能应弗能应”?探究与分享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论断论断1 1:论断论断2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存在逻辑矛盾逻辑矛盾。即同时肯定了“此矛可戳穿此盾”和“此矛不可戳穿此盾”点评: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违反

8、矛盾律的要求。楚人的论断楚人的论断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1)常用公式:“A不是非A”。(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表示对A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3.矛盾律的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概念”角度,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个对象不能同时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来反映。例如:对于同一个几何图形,不能既用“三角形”又用

9、“非三角形”来反映它。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判断”角度,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例如:“所有人都是善良的”与“有些人是不善良的”。根据矛盾律,对这两个判断不能同时肯定。4.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一回事吗?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判断:下列论断哪些是自相矛盾的,哪些不是。小明想画一个方的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这几周的军训太紧张了,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和论断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要么画圆,要么画方,不存

10、在“一个方的圆”;既然“太紧张”,就不可能“不知不觉”。和论断没有自相矛盾。“噪”与“静”“鸣与“幽”是对立统一的;认识能力的“无限与“有限”也是对立统一的。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5.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客观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向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是思维混乱的一种表现,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例题4.某教师:“小红是什么时候转学到你们班的?”某学生:“小红刚刚

11、来我们班不到两个学期。”这个学生回答的错误之处是自相矛盾 违背了矛盾律违背了排中律 违背了同一律A.B.C.D.例题5.爱因斯坦说:“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这个论断A.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B.违反了同一律,偷换论题 C.揭示了事物所固有的矛盾二重性 D.违反了矛盾律,是思维混乱的表现会议主持人的话是否合乎逻辑,为什么?在一次讨论会上,关于某部古典作品是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意见。有人认为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讨论结束时,会议主持人表态说:“我反对第一种意见,也反对第二种意见。”探究与分享3“它是一部优

12、秀的文学作品”“它不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肯定判断是一个否定判断结论:主持人的话不符合逻辑。因为两个判断构成矛盾关系,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之一加以否定,必须对另一判断予以肯定。逻辑思维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主持人对这两个判断同时加以否认。点评: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2.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1)常用公式:“A或者非A”。(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

13、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3.排中律的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4.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违背排中律就会犯“两不可”的错误。甲:下周去香山看红叶,你去吗?乙:谁说我不去?甲:你去,请登记吧!乙:我要是去,早就登记了。甲:那么,你是不去呀?乙: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示例评析乙的回答同时否定了“去”与“不去”,违背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例题6.如果同时否定“小周或小王独舞表演”和”小周或小王都不独舞表演”,则A.违反同一律要求 B.违反矛盾律要求 C.违反排中律

14、要求 D.不违反逻辑规律要求C例题7.亚里土步德认为:“一切都无分别,真假混在一起,落在这样境界的人实际不能说出也不会说出任何可以令人明了的事物。”他实质上是强调了 A.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 B.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 C.要避免思维中的自相矛盾 D.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B例题8.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就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下列说法违反排中律的是 A.有的人拼命追求轻松 B.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珍贵文物 C.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 D.对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加以反对,例如工作经验就不应该反对C【

15、知识整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关系关系矛盾律排中律区别含义不同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矛盾律的内容,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排中律的内容,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要求不同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错误不同“自相矛盾”(“两可”)“两不可”作用不同运用矛盾律可以以真推假,即具有

16、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常用于反驳运用排中律可以以假推真,即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一个假,则另一个必真,常用于证明联系矛盾律与排中律都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进行推理时必须遵守的具体规则,它们从不同侧面保证思维的确定性规律名称基本内容公式适用范围要求逻辑错误矛盾律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A并且非A矛盾判断和反对判断一致性(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自相矛盾(两可)排中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A或者非A矛盾判断明确性(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两不可同一律思想自身同一A是A概念和判断确定性(自身同一)偷换概念、偷换论题【知识整合】比较三大逻辑基本规律(P

17、450)知识小结1 1、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1 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具有确定性的思维的思维 (2 2)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具有一致性的思维的思维(3 3)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具有明确性的思维的思维知识小结2、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人们通过无数次社会实践,既认识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了思维自身的规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知识框架图知识框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