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共30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共30张PPT).ppt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抽抽象象思思维维的的基基本本形形式式概念概念判断判断推理推理准确把握概念准确把握概念正确运用判断正确运用判断掌握演绎推理方法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提提升升逻逻辑辑思思维维能能力力(第四课)(第四课)(第五课)(第五课)(第六课)(第六课)(第七课)(第七课)核心内容: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第二单元知识体系新论鄙名第十七载:“庄里有人,字其长子曰盗,次子曰殴,盗持衣出耨,其母呼之曰:盗!吏因缚之。其母呼殴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盗几至于殪。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探究与分
2、享1 这是因为母亲与官吏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同为“盗”,母亲理解为“长子之名”,官吏理解为“盗贼”;同为“殴”,母亲理解为“次子之名”,官吏理解为“殴打”。如果不能如果不能明确概念明确概念,就有可能,就有可能引起概念混淆引起概念混淆,造成误解造成误解。一、概念的含义1.概念与属性(1)属性事物的性质性质和关系关系统称为属性。例如:“苹果是红色的”。其中“红色”是“苹果”的性质。“3大于2”,这里“大于”表示的是“3”与“2”的关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非本质属性:是指既为某事物所具有,也可
3、能为其它事物所具有的属性。(2)概念一、概念的含义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相关链接相关链接】依据“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这一本质属性,我们可以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认识了这些本质属性,才能产生“人”的概念。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只
4、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2.概念的表达一、概念的含义例如:“母亲”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头发的老汉。这个语词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概念。混乱地使用不同的概念,是不合乎逻辑的。【易混易错】比较概念与语词 (1)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概念的体现者,没有语词,概念就不能存在。(2)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
5、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3)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每一个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汉语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而虚词(除连词外)不表达概念。连词“如果那么”“或”“而且”“只有才”等,虽属虚词,但把它们组合到判断中,却能表达概念。孤立的助词和叹词通常不表达概念。例题1:汉语中,中国人用“三角形”这个语词来表示三角形,而英国人用Triangle”、德国人用“Dreieck”、越南人用“Tamgic”这些语词来表示三角形。这说明()概念是通过语词表达出来的 不同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不同语词可以表达同一概念 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6、 A.B.C.D.A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内涵: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例如:“人”这个概念,其内涵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二、概念的基本特征外延: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例如:“人”这个概念,它的外延包括古今中外、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音和不同生活习惯的所有的人。二、概念的基本特
7、征二者的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例如:“人”这个概念,揭示了“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内涵);也确定了这个概念所指的那些对象(外延)。例题2.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概念的是A.单身汉是未婚、成年的男性B.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C.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动物D.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家庭等方面的关系D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
8、”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探究与分享2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白马”的内涵大于“马”的内涵,因为“白马”既要具有“马”的一切属性,还要具有“白”颜色这个属性。因此从概念的内涵来看,“白马”不是“马”。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马”的外延可以涵盖“黄马”“黑马”“白马”等所有的马,而“白马”仅反映白色的马。因此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白
9、马”是“马”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从外延角度看,“白马”当然是“马”。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二、概念的基本特征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1)相容关系:含义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相容关系分类: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交叉关系。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
10、的概念为种概念。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设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表示为:全同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交叉关系A AA AA AA ABBBB包含关系包含关系包含于关系包含于关系第1组:“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第2组:“动物”与“马”第3组:“马”与“动物”第4组:“中学生”与“球迷”上述每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外延大:属概念外延小:种概念探究与分享3二、概念的基本特征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
11、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又称全异关系)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A AB思考:“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黑”和“白”两组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可以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二、概念的基本特征矛盾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反对关系A A BA AB 设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为任意两个外延不不相容的概念,相容的概念,C为为A、B共同的属共同的属概念,概念,其其
12、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可以用图表示为:“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之间是什么关系?“输”和“赢”之间是什么关系?CC表示为:A+B=C表示为:A+B C例题3.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笔与“毛笔”、“福建的省会与“福州”的关系分别是A.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B.属种关系 全同关系C.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D.交叉关系 种属关系B例题4.在“屈原的作者不是老舍”这个命题中,“屈原的作者”和“老舍”这两个概念是A.全同关系B.属种关系C.全异关系D.交叉关系C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属性属性基本基本特征特征1.不忘初心、好嗨哟、断舍离、996、硬核.成为2019年的网络热词,其中“硬核”的
13、概念为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形式B.同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个概念C.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D.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D随堂练习2.概念就是通过揭示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它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是借助概念,人们可以把不同对象区分开来概念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概念比感性认识更能深刻地反映客观现实借助概念,人们可以把语词抽象地表达出来A.B.C.D.B随堂练习随堂练习3.“刑法与“法律两个概念的关系是A.属种关系B.种属关系C.交叉关系D.全同关系B4.从概念的外延看,下列属于反对关系的是红色与“白色“合作与“竞争”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A.B.C.D.A随堂练习 5.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关系是()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随堂练习A6.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关系是()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特别提醒】对两概念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B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