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7251817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历史试题 第 1 页,共 4 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 2023 届高三(下)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 2023 届高三(下)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一、选择题(共 15 题,45 分)第卷一、选择题(共 15 题,45 分)1 史记载: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

2、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河南杞县)”。此举旨在A 强化对落后和边缘地区的控制 B 笼络和监视殷商贵族C 彰显周王天下共主的合法地位 D 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2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A 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 B 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C 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 D 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3晋代襄阳耆旧记记载“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1956 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宜城市发现了楚皇城遗址。20

3、10 年,清华大学刊布的出土竹简中有楚居一篇,明确记载了楚国 23 处建都之地,其中三个都邑的位置与今天的宜城市密切相关。这表明A 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 出土文献比传世文献更可靠C 历史研究需找多重证据 D 楚国建都之地至今众说纷纭4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说明A 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 B 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C 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 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5下图是 189518

4、98 年晚清各地纱厂及其创办人的情况。据此可推知A 民族工业的布局渐趋合理平衡B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巨变历史试题 第 2 页,共 4 页 C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然局限性 D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急剧扩大61928 年,为阻止国民政府“北伐”,日本制造了“济南惨案”,造成众多中国军民伤亡,中国民众随即举行全国反日大会,提出“打倒日本在华经济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保护关税,以发展中国实业”等要求。这表明当时中国A 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B 全民族团结抗日御侮局面初步形成C 抗日反帝斗争与发展经济并举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得到响应7图 1 为 1931 年闽西工农银行发行的股票。该股票正

5、面为褐色石印股票名称、面额、日期、说明等内容,并印刷了马克思与列宁的头像。股票还带有六期息票。右边框内书“一、本股票不得在市面流通买卖,二、凭票向本银行支领应得红利”,并用毛笔填写股票持有人:(福建省)汀连县一区芷溪乡黄国璋。由此可知该股票的发行图 1A 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B 证明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C 体现了地方割据色彩浓厚 D 说明它与货币属性基本一致81954 年 6 月 30 日,陈云在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情况向中共中央的汇报中说:“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

6、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据材料可知,当时陈云主张A 尊重市场价值规律 B 全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9 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中指出,农业造成定居,一旦定居,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国家就一定会出现,国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也是文明的标志。作者意在强调A 国家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B 社会关系复杂推动国家的产生C 文明最早出现于农业发达地区 D 农业是文明产生发展的重要基础10美国学者戴利说:“罗马的法律体系里普遍包含着当地的习惯法,即便在公元 212 年所有罗马

7、帝国统治下的自由民都被赋予公民权之后,也依然如此。帝国境内的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还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权力。”戴利意在强调A 万民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B 市民法与习惯法密不可分C 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D 罗马法具有灵活实用特点111791 年的美国宪法修正案,具体列举了 1787 年宪法正文中没有明确的权利,其主要原则是“政府对个体来说并不是一条只能在人们家门口看家的恶狗,而是人们追求自身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好管家。政府不能事先告诉媒体应该说什么,也不能在媒体和公众发表言论后把其打入牢房,更不能强迫某人发表他不相信的言论”。由此可见,该修正案A主张建立绝对强大的联邦政府B体现出保护个体权利的合

8、理性C凸显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可行性D注重维护少数精英阶层的利益历史试题 第 3 页,共 4 页 12有学者认为,与中世纪禁欲主义宣扬的“憎恨肉体”“独身苦行”相比,宗教改革家们提倡的“鼓励节俭”“反对挥霍”也是一种禁欲主义,但更加“入世”和“理性”。这一观点A否定了宗教改革的进步性 B肯定了新教伦理的时代价值C模糊了中古与近代的界限 D阐明了启蒙思想的理论基础13“一战”将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声明,也使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

9、强化。由此可知A“一战”客观上助推了民族意识增强 B 巴黎和会的精神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C 近代国际关系主动适应民族解放运动 D 民族意识增强影响了西方列强的决策1416 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 16世纪 30 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 16 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 4 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 22.5 倍。这一变化 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提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15有学者指出,近几年来,欧盟政治面临分裂的风险,不断累积

10、的难民问题和移民问题等加剧了欧洲社会矛盾和欧盟治理难度。欧盟的政治分裂和重心转移给欧洲未来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使欧洲各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少、社会矛盾增加,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该学者旨在说明欧洲A 国家贫富差距日益的凸显B 政治危机引发深层次反思C 人口问题威胁全球化发展D 传统治理模式遭受新挑战第 II 卷二、材料题(共第 II 卷二、材料题(共 3 题,题,55 分)分)16(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诸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朱元璋分封的诸子大都遣镇北方,前朝重北轻南的治边传统仍被明朝继承。为防范“北虏”南

11、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明朝对南部边疆也未放弃经营。在南部蛮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卫所军士有军籍,携带家眷子女,世代相继为军户。军士中大部分参加屯田,小部分驻防。在南部边疆各省,郡县、卫所互为表里,施政则相辅相制。卫所主要安置在农业地区及形胜险要之处,遂形成大规模的军事性质的移民浪潮,推动了卫所地区社会的发展。在设置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后,为巩固和建设边疆,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样的政策措施对边疆进行治理。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建国的政治纲领,对民族政策做了全面规定。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派遣民族访问团赴西南、内蒙、东北等民族地区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宣讲,积极争取边疆各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实现新生政权的稳固。与此同时,中央人民政府下发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和侮辱。为实现共同纲领民族政策的需要进行培养民族干部,在北京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原新疆学院改称民族学院。截至 1952 年 6 月,全国已建立各级民族自

13、治区共 130 多个,自治区内少数民族人口约计 450 万人。摘编自白江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边疆治理政策概述材料三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对中国边境的基层社会发展提出了“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等六项工程的整体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要求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定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在边疆民族地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历史试题 第 4 页,共 4 页 摘编自李春晖、丁瑞雪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

1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对南北边疆治理的不同措施并分析其积极意义。(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治理边疆的主要特点。(8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认识。(5 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档案立法的思想根源是儒家和法家思想。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思想骨子里都是儒家仁、义、礼、信的封建伦理纲常,体现在文书档案工作中就是浓厚的封建等级思想渗透到文书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自然地体现在文书档案立法的各项内容和规定之中。从文书的文种、格式、抬头、避讳制度、用印到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

15、任用,及档案的利用范围等,便可得知是如此的等级森严。从秦代到清代,历朝历代统治者都进行了档案立法活动,都意识到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封建专制的重要性。档案立法包含于国家刑法典或行政法典,零星地分散在王朝立法的不同条款之中。古代档案立法总是和国家封建立法紧密相连的,秦律严苛,则秦代档案立法同样以严刑酷法著称;宋律细琐,则宋代档案立法也表现为事无巨细皆有法。摘编自杜道运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思想研究材料二 近代以来,以罗振玉、王国维等为代表的史学家们从史料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档案史料的范围、功能、搜集、辨伪、校勘、整理、利用,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视野。他们把档案的视野从“官方”记载逐步拓宽到实物、雕

16、刻、歌谣、民俗等。近代有识之士纷纷研究搜集、整理、编纂档案史料的科学方法,促进了近代档案学的发展。近代时期的档案法制体系包括三个等级结构:一是中央政府级档案法规;二是各级地方政府级档案法规;三是各类档案管理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近代已经具备完备的档案立法体系,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时代性的特点,民主法治、集中统一是这一时期档案法治思想的立法基础,为我国档案法制建设提供了思想源头。摘编自张盼试论近代档案思想的历史贡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档案立法管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档案思想发展的主要因素。(4 分)(3)根据材

17、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与近代档案思想给我们的启示。(2 分)18(12 分)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有了新的发展。根据材料回答:材料 20 世纪中叶经济全球化加剧。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什么?它和资本主义是什么关系?学术界对此有三个观点。持第一种观点,全球化是中性的,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与社会制度无关。持第二种观点,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是以实现全球少数人利益为目的的资本征服整个世界的现象和过程。持第三种观点,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第 405-406 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选择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

18、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历史答案第 1页,共 3 页历史答案历史答案一、选择题(共 15 题,45 分)一、选择题(共 15 题,45 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CDCCADDD题号1112131415答案BBACD二、材料题(共二、材料题(共 3 题,题,55 分)分)16(25 分)参考答案:(1)不同措施:北方:分封的诸子遣镇北方;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守卫;(4 分)南方:派驻军队建立卫所管理南方各地;南方边远地区实行土司制度。(4 分)积极意义:维护了南北边疆的稳定;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4 分)(2)特点:

19、坚持党的领导;依据宪法性文件全面治理;治理边疆措施多样;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发展理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团结平等。(8 分,任答四点即可)(3)认识:传承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精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民族理论。(5 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相应赋分)17(18 分)参考答案:(1)主要特点:以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渗透了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依附于国家刑法典或行政法典,分布广泛而零散;以维护专制统治为出发点和归宿。(8分,每点2分)作用:规范了档案管理;为统治者提供了借

20、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政治统治、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2)主要因素:西方史学及档案学观念传入中国;近代中国历史学有所发展;有识之士对档案史料学相当投入;政府重视档案等。(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3)启示:档案学的发展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历史学科的进步而与时俱进;档案学的发展要立足国情,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18.(12 分)参考答案:观点:全球化与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论述:经济全球化初始萌芽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在资本原始积累的驱使下,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条件;工业革命后,

21、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生产的扩大化迫切要求市场和原料产地更加广阔化,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彻底占用封建主义提供了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全球化是由掌握着发达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它们在推进全球化过程中,必然力求获得最大利益。但是经济全球化在二战后,客观上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为新兴国家的发展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机遇。综上,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由资本主义先天的扩张性所决定的。但在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民族主义兴起,也会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1【答案】C【解析】武王灭商之后分封先代贵族,其

22、目的是彰显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是合理合法的,故选 C项;武王灭商之后分封先代贵族主要目的是显示自己成为天下共主,之前的贵族也要服从自己的管辖和控制,并不是要强化对落后和边缘地区的控制,且上述分封的地方多位于黄河流域,也不全是落后和边缘地区,排除 A 项;题干中除了“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之外,还有对神农、黄帝、帝尧、帝舜和大禹的后代进行分封,所以并不只是笼络和监视殷商贵族,B 属于以偏概全,排除 B 项;儒家的仁政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 项。2【答案】C【解析】结合纲要上册第 10 页“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可知春秋中后期,因为掌握实权卿大夫

23、及家臣在政治斗争中失利不得以出奔,“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政治实权由国君下移到卿大夫手中,故选 C 项;“彻底”不合史实,到战国后期传统政治秩序才完全被破坏,排除 A项;“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只能解释出奔者众多,无法解释出奔者的变化,属于逻辑错误,排除 B 项;春秋时历史答案第 2页,共 3 页期,中原地区都呈现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排除 D 项。3【答案】C【解析】据材料“故宜城有宋玉冢”“湖北宜城市发现了楚皇城遗址”“明确记载了楚国 23 处建都之地,其中三个都邑的位置与今天的宜城市密切相关”,可知旧史记载、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对宜城与楚国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相互印证,充分

24、说明宜城与楚国旧都存在密切关联,这说明历史研究需要寻找多种史料相互印证,故选 C项;文物与文献之间是相互印证的关系,材料中楚居的记载与出土文物之间关于宜城市与楚国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致性,排除 A 项;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都属于文献史料,二者之间的可靠性深受作者个人立场、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排除 B 项;材料中通过文献史料与考古史料的多重对比,可以得知宜城市与楚国建都之地存在密切关系,排除 D 项。4【答案】D【解析】特定的历史时空总是能引起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关注,西北就是如此。西北地区往往与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相联系。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

25、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体现了秦汉时期的“秦汉雄风”;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反映了多民族政权并立中宋政权对西北地区的关切。这都说明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从秦汉到宋元,从未间断,故D 项正确。秦汉的强盛并非为“历代”文人所仰慕,故 A 项错误;“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但是并非唐代,故 B 项错误;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属于无中生有,故 C 项错误。5【答案】C【解析】由创办人的身份可知这些人多为“买办”、“旧官僚”等,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必然会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故选

26、 C 项;材料只呈现了创办人,无法看出工业在地域上的分布,排除 A 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巨变,排除 B 项;材料中的创办人是中国人,所以不能说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排除 D 项。公众号:高中试卷君6【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题干材料时间“1928 年”,这时国内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阎之间的矛盾,这是阶级矛盾并非民族矛盾,A 项说法错误;B 项说法应是在1937 年七七事变后,排除;C 项说法与题意吻合,是本题答案;D 项说法是在 1935 年华北事变后,错误。7【答案】A【解析】据材料“该股票正面为褐色石印股票名称、面

27、额、日期、说明等内容,并印刷了马克思与列宁的头像”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1931 年闽西工农银行发行的股票上印有马克思、列宁等革命领袖头像,以及共产党党徽和红五角星等图案,体现出鲜明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此时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故选 A 项;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政治上人民当家做主,经济上公有制占主体,材料仅涉及到经济上出现新式的股票形式,没有明确有关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具体内容,排除 B 项;地方割据是指在一个国家内,一些可称为豪强、军阀的地方政治势力或政权,拥有一定武装力量,对外强调其控制之地区脱离原国管治架构而高度自治,不承认既有中央政府的地籍、税赋、人事等对地方的管治权力,形同分裂对抗中央的情况,材

28、料仅涉及到经济上出现新式的股票形式,没有明确有关于闽西的具体政治权力情况,排除 C 项;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两者本质不同,股票与货币属性不同,与史实不符,排除 D 项。8【答案】D【解析】1954 年工作重心是政权巩固,此时全国尚未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体现市场价值规律,排除 A、B、C;由材料“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可知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故选 D。9【答案】D【解析】材料的逻辑关系表明农业导致国家出现,而国家是文明的标志,说明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基础,故选 D 项;材料的重点是农业是文明

29、的前提和基础,国家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片面反映材料,排除 A 项;社会关系复杂是由农业产生引起的,排除 B 项;材料无法看出最早,排除 C 项。10【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罗马法融合了“当地的习惯法”,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还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权力”,结合与公民法相比,万民法更加灵活实用,故选 D 项;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超过罗马帝国范围不适用,排除 A 项;“市民法”不合史实,“市民法”即公民法,题干提及了万民法融合了“当地的习惯法”,排除 B 项;题干提及的是万民法的灵活实用,与“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逻辑关系错误,排除 C 项。11【答案】B【解析

30、】根据“是人们追求自身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好管家”可知,美国宪法的制定者认为美国政府是保障人们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的,说明保护个体权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B 项正确;材料反映美国宪法主张政府应该保护人们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强调的是中央集权,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A 项;三权分立凸显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可行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如何保护人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没有提及维护精英阶层的利益,排除 D 项。故选 B 项。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鼓励节俭”、“反对挥霍”、“入世”、“理性”及所学知识可得,宗教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列观点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1、肯定了新教伦理的时代价值,B 项正确;材料的意思没有否定宗教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强调中古与近代之间的界限,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宗教改革中思想的实用价值,而不是强调启蒙运动的思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13【答案】A【解析】由“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使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等信息可得,一战在客观上助推了东方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并使其得以增强,故选 A 项;题干强调的是一战及其后的巴黎和会对民族意识和独立观念的强化,而不是说巴黎和会的精神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排除 B 项;题干所述应该是近代国际关系变

32、化在客观上增强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排除 C历史答案第 3页,共 3 页项;题干所述是西方列强的一战及其结果影响了民族意识,而不是说民族意识影响了西方列强的决策,排除 D 项。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势力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 C 项;“价格革命”并没有巩固西、葡霸主地位,排除 A 项;“价格革命”与阻碍国际贸易交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排除 B 项;“价格革命”使金银大量输入欧洲,金银价格下降,物价上涨,排除 D 项。15【答案】D【解析】欧洲社会面临着政治、经济及社会矛盾等各种社会问题,说明传统的欧洲治理方式在当下难以维系,故选 D 项;材料中欧洲存在的问题不仅有经济上的也有政治和社会矛盾,所以国家贫富差距只是欧洲的其中一个问题,排除 A 项;据材料可知,欧洲的政治危机也是由难民和移民等问题引发的,因此,政治危机不是“因”,排除 B 项;材料中不仅有人口问题,也有欧洲存在的政治分裂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排除 C 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