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重难点剖析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重难点剖析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故都的秋重难点剖析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沉的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然而,每次听完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公开课,我都有些失望。老师带领学生去体会故都“清”“静”“悲凉”的特点,通过倾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喇叭花的蓝朵、脚踩槐树落蕊、细看扫帚丝纹等细节去体会其“清”与“静”;通过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秋蝉衰弱的残声、灰沉沉的天色等意象去体会秋的“悲凉”。这看上去并没有问题,但是这些内容,老师不讲,学生也可以读懂。文本还有哪些耐人寻味的细节?文字的背后,还有哪些深沉的思想情感?老师没有讲出来,也没有引导学生去思索。那么这节课就事论事,浮于表面,教师
2、失去了作为师者的指导意义。著名的教育专家孙绍振先生曾经说道:“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为什么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师难以讲出学生不知道的东西。课堂要有吸引力,在知识与分析层面上教师与学生应该有落差。对于文本,如果教师在和讲解上不能出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分析都是学生在一般资料上就可以看到的,学生就不会信服你,课也不会上得生动。”复旦大学教育研究专家陈静静博士在分析学生陷入学习困境的时候讲到:“很多时间被浪费在已有知识的不断重复上,而真正核心的、有难度的、有挑战性的课题则往往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解决。”对于故都的秋,怎样讲才是一节有意义的课?为了真正读懂郁达夫笔下的秋意,我决定去图书室借一本郁
3、达夫的书来读一读。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还在担心能不能一下子找到我要的书,可是等我站在书架前,那本郁达夫精品文集就立在眼前,与我对语。原来是天意注定我必须要与大师做一次心灵的相遇。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之后,对郁达夫的生活经历有了更清晰具体的认识之后,我认为本文的重点可以确定为以下三点:01读懂北方秋枣图曾经,我也是咬文嚼字,绞尽脑汁,强行要给第秋枣图贴上“清”“静”“悲凉”的标签,如:因为作者关注了枣子的细微变化,说明他清闲、宁静;因为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起来了,所以萧瑟悲凉。直到我读到了郁达夫的散文一个人在途上,我才真正认识到:枣树是作者心中不可触摸的伤痛。原来,1926年前后,郁达夫寄居在北京,
4、他的爱子龙儿五岁了,他曾经在秋天带着他去打枣,在孩子的欢笑中体会做父亲的幸福。不幸的是,不久这个可爱的孩子得了脑膜炎死去了。于是父亲的心被捅了一个永远不会愈合,永远鲜血淋漓的窟窿。那一段回忆会让每个读者落泪:“院子有一架葡萄,两颗枣树,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他站在树下,兜起了大褂,仰头在看树上的我。 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大褂斗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年这两颗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熟极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睡在床上,有时候且哭且谈,总要到更深人静,方能入睡。 在这样的幽幽的谈话中间,最怕听的,就是滴答的坠枣之声。”枣树记录了父子承欢的乐趣,也承载着痛失爱子的
5、悲伤。“大悲无泪”呀!所以北方秋果这一段文字,从表面上看,是最云淡风轻的,然而,懂了作者的经历,你才会触摸到那无法言说的伤痛。02读懂郁达夫爱秋的原因郁达夫,一个江南人,为什么爱秋天,尤其是爱北平之秋?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学生作了这样的猜想:大概是因为北平的秋色与他的心境气质相和。他说得太好了!然而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老师补充说明郁达夫的人生境况,让学生获得具体实在的认识:悲剧的出生告诉我们,他三岁丧父,靠寡母维持生计,“只有孤儿寡母的人家,受邻居亲戚们的一点欺凌,是免不了的”,淡淡的诉说,说不尽他童年的伶仃孤苦。沉沦是自叙传式的小说,“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凄楚的文字,道不尽他作为
6、一个弱国子民在异邦的辛酸。回国以后,他的境遇也不如意:“我的来住杭州,本不是想上西湖来寻梦,更不是想弯强弩来射潮;不过妻杭州人也,雅擅杭音,父祖富春产也,歌哭于斯,落叶归根,人穷返里,故乡鱼米较廉,借债亦易,今年可不敢说屋租尤其便宜,铩羽归来,正好在此地偷安苟活,坐以待亡。(1934年杭州)”“在一处羁久了,精神上习惯,自然会生出许多霉烂的斑点来。更何况洋场米贵,狭巷人多,以我这一个穷汉,夹杂在三百六十万上海市民的中间,非但汽车,洋房,跳舞,美酒等文明的洪福享受不到,就连吸一口新鲜空气,也得走十几里路。移家的心愿,早就有了。(移家琐记)”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悲凉、凄清便成为了郁达夫生命的底色。
7、秋天,才是可以让他安放灵魂的季节。正如文学评论家所说:“虽然映入郁达夫眼帘的秋色各有动人的神韵,但哪里的秋色都不及北平故都之秋更能与作家形成生命情绪上的默契与对应,凡是能与自己形成生命对应和无言交流的景观,在作家心中都是最令人心动神摇的风景,都足以成为作家生命的知己和至交。”03 读懂论秋的文字课文的第十二段,一般都被老师们忽略了,不讲的原因基本都是不会讲,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解答的: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的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一笔,纵横议论,显出身后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这个解说有两大问题:一是从“似乎”二字来看,解说者对自己
8、的答案也并不自信;二是“创造一种文化的氛围”的说法显得生硬,难道是作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化底蕴画蛇添足吗?而我在读了郁达夫的众多散文之后,了解了作者的生活、精神、气质之后,第十二段也就迎刃而解了:首先,这段话为“悲凉”做了最好的注解。作者珍爱秋天的景色,珍爱秋天所独有的悲凉气息,自然也热爱秋文化。在凄凉的秋色里,曾经读过的诗文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景色与诗文互相交融,互相辉映。这是所思到所感的变化,这是作者思绪的飞扬,这是心境的流露,并不存在谁被动地、生硬地为谁服务。其次,作者特意提到了“秋士”、欧阳子的秋声赋、苏东坡的赤壁赋,这些失意的文人,秋夜里他们触景伤情,然而袅袅秋风又带着他们的灵魂起舞。虽然隔着遥远的时空,但并不妨碍作者从他们的文字中得到安慰,让生命升华,从而从容地为秋天唱一曲悲凉的颂歌。以上,就是我读完郁达夫精品文集之后,对故都的秋的重难点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一位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上得十分出色,所有人都被迷住了,最后,一位同行问他:“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节课?”那位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于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15分钟。”用一生来阅读,用一生修炼我们的精神、气质,这,是我作为语文教师的任务,也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