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pptx(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经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四书五经(六经)、六艺作品来源与编订:献诗、采诗、删诗献诗、采诗、删诗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国语晋语六:“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采诗采诗汉书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六“宣王十五年”何休注云:“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删诗删诗论语子罕
2、:“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诗有六义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的分类依据:音别和义别从音乐角度划分。郑樵:“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从内容体裁角度划分。毛诗序:“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
3、,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赋比兴赋比兴郑玄: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郑众: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赋比兴赋比兴朱熹诗集传:“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赋比兴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
4、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诗经诗经的句式、章法、韵律的句式、章法、韵律句式: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章法:重章叠句韵律:双声叠韵只有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句句押韵一诗换两韵无韵诗诗经诗经的影响的影响现实主义的源头抒情诗传统“风雅”精神:关注现实;强烈的政
5、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兴手法诗经诗经流传:鲁齐韩毛四家诗流传:鲁齐韩毛四家诗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朗读这首诗歌朗读这首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情景。了解各章诗句的大意了解各章诗句的大意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金秋之季
6、,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河道阻隔。“伊人伊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苦,不可言状。文章串讲:
7、第一章文章串讲:第一章蒹葭苍苍蒹葭苍苍 蒹:没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深蓝色或深绿色。(青、苍、碧)白露为霜白露为霜 二十四节气: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第一章第一章所谓伊人所谓伊人 伊人:这个人。“伊人”指何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 一方:那一边。第一章第一章溯洄从之溯洄从之 溯:逆水而上。追溯。洄:曲折的水道。道阻且长道阻且长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第一章第一章溯游从之溯游从
8、之 游:水流。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央 宛:仿佛。宛如。第二章第二章蒹葭萋萋蒹葭萋萋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白露未晞白露未晞 晞:晒干。说文解字:晞,日干也。乐府诗集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第二章第二章在水之湄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草相接处。道阻且跻道阻且跻 跻:升,登。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坻 坻:水中小洲或高地。第三章第三章蒹葭采采蒹葭采采 采采:鲜明茂盛的样子。白露未已白露未已 已:停止,完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水之涘在水之涘 涘:水边。第三章第三章道阻且右道阻且右 右:迂回曲折。宛在水中沚宛在水中沚 沚:水中小洲。译文(一章)河河畔畔芦芦苇苇茂茂
9、苍苍苍苍,夜夜来来白白露露凝凝成成霜霜。我我思思慕慕的的那那个个人人,正正在在河河水水那那一一方方。逆逆流流而而上上去去寻寻她她,道道路路艰艰险险又又漫漫长长。顺顺流流而而下下去去寻寻她,仿佛又在水中央。她,仿佛又在水中央。译文(二章)河河畔畔芦芦苇苇茂茂密密密密,露露水水珠珠儿儿还还没没干干。我我思思慕慕的的那那个个人人,正正在在那那边边水水草草滩滩。逆逆流流而而上上去去寻寻她她,水水路路升升高高舟舟行行难难。顺顺流流而而下下去去寻寻她,仿佛又在水中沙洲上。她,仿佛又在水中沙洲上。译文(三章)岸边芦苇茂又盛,露水珠儿没晒干。我思岸边芦苇茂又盛,露水珠儿没晒干。我思慕的那个人,正是在那水涯边,
10、逆流而上慕的那个人,正是在那水涯边,逆流而上去寻她,水路迂回曲又弯去寻她,水路迂回曲又弯,顺流而下去寻,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沙滩上。她,仿佛就在水中沙滩上。诗篇层次结构诗篇层次结构层内顺序(空间):层内顺序(空间):蒹葭水边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层间顺序(时间):层间顺序(时间):白露为霜(一章)白露未晞(二章)白露未已(三章)文章主旨(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文章主旨(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它的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它的基调是怎样的?调是怎样的?抒情主人公追寻抒情主人公追寻“伊人伊人”而不得的忧郁、惆怅、而不得的忧郁、惆怅、迷茫迷茫 诗篇主旨诗篇主旨文本解
11、读法之一: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译文: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应从作品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主旨,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字(音形义)词句章篇(由部分到整体,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王夫之: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文本解读法之二:意象分析(视觉)何谓“意象”?“意”为作者之意,“象”为客观物象,所谓“意象”是指作者之意作用于客观物象,转化生成为具有特定情感内容的诗歌艺术形象。意象不是客观物象,也不是对客观物象的模仿,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创造。举例说明。意象与意
12、境意象与意境刘禹锡:境生于象外(境生于象而超于象)司空图:象外之象意境以意象为基础,意境是诸多意象组合后所生成的氛围、境界,意境(整体)大于意象(部分)之和。本诗通过哪些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境?景、物、人景、物、人氛围、境界氛围、境界再读诗歌,体会意境再读诗歌,体会意境诗中的景物意象诗中的景物意象诗中主要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诗中主要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写景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写景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所写景物:所写景物:“蒹葭苍苍蒹葭苍苍”、“萋萋萋萋”、“采采采采”(深秋凄凉(深秋凄凉、清冷的环境、清冷的环境)“白露为霜白露为霜”、“未晞未晞”、“
13、未已未已”(朝露成霜、化为秋水的渐变过程)(朝露成霜、化为秋水的渐变过程)诗中的景物意象诗中的景物意象茫茫秋水茫茫秋水 本诗中水的意象有“阻隔”和“无尽”的含义写景作用:写景作用:描写清凉景色,造成迷茫意境,渲染凄清气氛,烘托忧伤之情。诗中的人物意象诗中的人物意象秋水伊人形象上下追寻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伊人伊人”是何人?是何人?1 1、“爱情说爱情说”:近代学者余冠英近代学者余冠英认为认为“这篇似是情诗。这篇似是情诗。”翻译家许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a love song,a love song,伊人是伊人是the loverthe lover。2 2、“明志说明志说”:“
14、伊人伊人”象征高象征高洁品质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的追求的追求。“伊人伊人”是何人?是何人?3 3、“讽刺说讽刺说”:汉代汉代毛诗序毛诗序中说中说“蒹葭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将无以固其国焉。无以固其国焉。”意思是说这首诗是意思是说这首诗是讽刺秦襄公的,因为他不遵守周礼,讽刺秦襄公的,因为他不遵守周礼,因此将招来亡国之祸。(东汉郑玄因此将招来亡国之祸。(东汉郑玄诗笺诗笺:“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所所谓
15、谓“伊人伊人”是是“知周礼之贤人知周礼之贤人,乃在,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伊人伊人”是何人?是何人?4 4、“求贤说求贤说”: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 “伊人伊人”是春秋时代一位隐居水边的是春秋时代一位隐居水边的贤人贤人,该诗表达了君主求贤招隐之意。,该诗表达了君主求贤招隐之意。5 5、“人生哲理说人生哲理说”:涵盖了世间各种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望。“伊
16、人伊人”是何人?是何人?中心意象中心意象“伊人伊人”,多数人将多数人将其想象成一位女性,她长裙飘其想象成一位女性,她长裙飘飘,款款出现于人们的视线之飘,款款出现于人们的视线之中,她遥远而美丽,可望而不中,她遥远而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了人们心中一个令可即,构成了人们心中一个令人惆怅的情结。人惆怅的情结。蒹葭蒹葭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但有一点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企慕思见见”之情、之情、“执着追求
17、执着追求”之意、之意、“坚贞不渝坚贞不渝”之志之志是不变的。是不变的。上下追寻的抒情主人公上下追寻的抒情主人公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绪?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绪?执著追求: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执著追求: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历经艰险: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历经艰险: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 且右且右 求而不得:在水一方求而不得:在水一方(之湄、涘之湄、涘),宛在水宛在水中央中央(坻、沚坻、沚)渴慕伊人:不畏艰险,上下求索,可见渴慕伊人:不畏艰险,上下求索,可见渴慕之致渴慕之致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置身诗
18、境,缘景明情:蒹蒹葭葭与与秋秋水水结结合合,营营造造出出凄凄凉凉萧萧瑟瑟、迷迷离离朦朦胧胧的的意意境境。而而这这种种凄凄凉凉迷迷离离的的秋秋景景与与诗诗人人追追求求伊伊人人时时的的痴痴狂狂以以及及追追求求不不得得的的失失望望惆惆怅是和谐统一的。怅是和谐统一的。诸多意象对后世创作影响深远诸多意象对后世创作影响深远秋景(芦苇、白露、水)悲秋主题伊人形象追索者形象文本解读法之三:吟咏品味(听觉)文本解读法之三:吟咏品味(听觉)由“辞情”到“声情”辞情:意象意境情思 声情:声韵情意 声韵对于诗歌的重要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诗)百遍,其意自见本诗的音韵特点本诗的音韵特点篇:一唱三叹,
19、层层推进章:一章一韵,二三章换韵(押韵)句:叠字(节拍)表情效果:声情与辞情相互搭配,使本诗的意境营造和情绪表达趋于完美。文本解读法之四:电影语言文本解读法之四:电影语言蒙太奇手法与场景再现蒙太奇手法与场景再现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当不同的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用这种手法写作的方式称为蒙太奇手法。文本解读法之五:叙事理论文本解读法之五:叙事理论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喜剧与悲剧条条大路通罗马,要学会从多种角度看问题情景交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虚实相生重章叠句重章叠句起兴手法起兴手法总结总结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文章主旨(表达了什么?)文章主旨(表达了什么?)篇章结构(如何表达的?)篇章结构(如何表达的?)多种解读手法多种解读手法 以意逆志、意象分析、吟咏体味、电 影语言、叙事理论写作特色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