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50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50PPT).ppt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上课内容:第 9 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一、第二目)上课要求:提前三分钟侯课,准备好上课所需物品教师寄语: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作业讲评预习检测1、宋代“三司”“中书门下”“枢密使”“台谏”分别掌握什么权力?三司财政;中书门下行政;枢密使军政;台谏监察2、与北宋对峙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分别是?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陈桥驿兵变一、宋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1君主专制君主专制中中央集央集权权的的加强加强背背景:景:(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
2、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太祖问:太祖问:“天下自唐季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生民涂炭,炭,其故何也?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_ 结合材料:结合材料: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是什么?提
3、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雪夜访普图一、宋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措施(1 1)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削实权:削实权:所有州直属中央;所有州直属中央;中央派文官中央派文官出任各州长官出任各州长官;设通判监设通判监督地方督地方,制约知州,制约知州。制钱谷:制钱谷:设设诸路转运司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统管地方财政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上缴朝廷缴朝廷(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先后先后设立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机构,合称四监司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收精兵:
4、收精兵:“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将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驻地;(皇帝控制军权,防止地方拥兵作乱)(皇帝控制军权,防止地方拥兵作乱)一、宋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措施宋朝的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二府三衙(统兵权)(调兵权)(2)中央中央: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二府三司)(二府三司)1.1.1.1.“二府二府二府二府”行政:行政:中书门下(东府)中书门下(东府)中书门下(东府)中书门下(东府)长官行使宰相职权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军政:军政:枢密院(西府)枢密院(西府)枢密院(西府)枢密院(西府)长官枢密使,地位略低长官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于宰
5、相,掌调兵权掌调兵权。三三三三 衙衙衙衙禁军管理机构,禁军管理机构,掌统兵权。掌统兵权。2 2.增增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为副相,为副相,分割宰相的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行政权3 3.设设三司使三司使三司使三司使管理财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分割宰相的财权财权削弱相权削弱相权加强加强皇权皇权 禁军,禁军,本意指护卫皇帝和宫廷的军队,从五代到北宋逐渐演变为中央正规本意指护卫皇帝和宫廷的军队,从五代到北宋逐渐演变为中央正规军的军的同同义词。大约一半驻扎在京师附近,另外一半分驻地方,而且均非常驻,义词。大约一半驻扎在京师附近,另外一半分驻地方,而且均非常驻,实行实行“更戍定期轮替换防更戍定期轮替
6、换防,意在,意在“将不得专其兵,而兵亦不至骄惰将不得专其兵,而兵亦不至骄惰”。地方精。地方精锐部队征入禁军后,剩下的军队多属老弱,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事务,称为锐部队征入禁军后,剩下的军队多属老弱,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事务,称为“厢厢军军”。宋初禁军只有。宋初禁军只有2020余万余万,太宗时增加到太宗时增加到3030余万,真宗时增至余万,真宗时增至4040余万,余万,仁仁宗时已达到宗时已达到82.682.6万,加上厢军则多达万,加上厢军则多达125.9125.9万。万。北宋管理禁军的机构有三北宋管理禁军的机构有三: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
7、步军都指挥使司,合称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合称“三衙三衙。三衙各设都指挥使为长官,以武将。三衙各设都指挥使为长官,以武将担任。三担任。三衙衙对禁军的管理主要限于平时的统领、训练,作战时则由朝廷另委将对禁军的管理主要限于平时的统领、训练,作战时则由朝廷另委将帅统兵出征,战毕兵归三衙,将还本职。最高军事机构为枢密院,官员通常任帅统兵出征,战毕兵归三衙,将还本职。最高军事机构为枢密院,官员通常任用文官,对禁军有权发令调遣,但不参用文官,对禁军有权发令调遣,但不参与日常管理,从而与三衙形成分工。与日常管理,从而与三衙形成分工。台谏,台官与谏官之合称台谏,台官与谏官之合称。台官台官指御史大夫、御史中丞
8、、侍御指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其主要职务为纠弹官邪,是监督官吏其主要职务为纠弹官邪,是监督官吏的官员的官员;谏官谏官指谏议大夫、拾遗、补阙、司谏、正言,指谏议大夫、拾遗、补阙、司谏、正言,其主要职务其主要职务是侍从规谏,是讽谏君主的官员是侍从规谏,是讽谏君主的官员。自宋代开始,开了台谏合一之端,。自宋代开始,开了台谏合一之端,两者事权相混,谏官也拥有对百官的监察权。宋代台谏,实即御史两者事权相混,谏官也拥有对百官的监察权。宋代台谏,实即御史台、监司、谏官连称。宋会要台、监司、谏官连称。宋会要职官四五之四三职官四五之四三:天子耳目,天子耳目,
9、寄与台谏,而台之为制,则有内台,有外台。外台即监司是也。寄与台谏,而台之为制,则有内台,有外台。外台即监司是也。后世废门下省,谏官随之废除。明代给事中职兼前代谏议之责,因后世废门下省,谏官随之废除。明代给事中职兼前代谏议之责,因此称给事中为给谏,而通称御史为台谏。此称给事中为给谏,而通称御史为台谏。清代统归于都察院,职权清代统归于都察院,职权不再分别不再分别。(1)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 (2)中央:加强皇权,削弱相权(3)抑制武将势力:崇文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一、宋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措施为抑制武将的权力,重
10、用文为抑制武将的权力,重用文官官重文轻武;重文轻武;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相互牵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相互牵制制分化事权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内外相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制 强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干弱枝,守内虚外;观察教材观察教材5050页最上面北宋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归纳页最上面北宋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归纳宋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点:宋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点:积积极:极:有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消极:消极:制制
11、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形成形成“三冗三冗”局面,引发财局面,引发财政危机,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政危机,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一、宋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1“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重文轻武B强化皇权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2涑水记闻记载宋太祖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宋太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A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 B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C改变社会
12、的价值取向 D巩固儒家思想的地位C CB B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上课内容:第 9 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二、第三目)上课要求:提前三分钟侯课,准备好上课所需物品教师寄语: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任何时刻给你回报。作业讲评1据记载,宋太祖诏令,凡诸州支度经费外,所有金帛都送中央。宋太祖这一诏令()A是分割宰相行政权的体现B是商业税收迅速增加的反映C有利于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促使财政收入保持长期稳定1、考点:2、材料这一举措有何作用?3、知识回顾:北宋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C作业讲评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隆二年(961年)春,罢殿前都点检(注:禁军统
13、帅)慕容延钊,此后此职不再授人,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材料二太祖曰:“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续资治通鉴长编(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统军将领自动交出兵权的原因。原因:政治上,赵匡胤已称帝,掌握了国家政权;军事上,已控制了中央禁军,有强大的武力作后盾。预习检测1、与北宋对峙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分别是?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2、北宋时期的两次改革分别是?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1、边防压力民族契丹族汉族党项族政权辽北宋西夏时间916年960年1038年建立者赵匡胤元昊都城
14、上京东京兴庆重大事件陈桥兵变重文轻武宋夏议和澶渊之盟耶律阿保机(1).辽宋的战与和战:北宋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和:辽军逼迫北宋签订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1)宋辽为兄弟之国,2)宋辽维持已有边界。3)宋每年向辽提供“岁币”。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2).宋、西夏的战与和西夏西夏保持帝号,同时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为“岁赐岁赐”。战: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和: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冗兵冗兵”“冗官冗官”“冗费冗费”原原因因根源根源为削弱官员权力,实为削弱官员权力,实行行一职多官
15、制一职多官制;机构设;机构设置重叠置重叠扩大扩大科举科举取士人数取士人数和和恩荫恩荫赏赐,官僚膨胀赏赐,官僚膨胀政府将受灾政府将受灾流流民编入民编入军队军队扩大禁军扩大禁军数量数量为对付辽、西为对付辽、西夏在夏在边境边境屯兵屯兵军队官员军队官员激增激增每年向辽、每年向辽、西夏交纳西夏交纳“岁币岁币”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北宋中期北宋中期“三冗三冗”现象形成背景及后果现象形成背景及后果后后果果军队战斗力低军队战斗力低下(下(积弱积弱);军费负担军费负担沉重沉重 官吏因官吏因循保守,循保守,导导致致行行政效政效率低下率低下、吏治腐败。、吏治腐败。财政危机财政危机(积贫
16、积贫)2、北宋的财政危机冗兵冗官冗费积贫积弱 (2019全国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强了社会贫富分化链接高考A A三、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一)庆历新政庆历新政:1.背景:北宋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2.改革者:范仲淹3.支持者:宋仁宗4.改革目的:整顿官僚机构5.改革结果:失败6.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严重(政府纵容兼并政府纵容兼并)苛捐杂税苛捐杂税阶级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不断农民反抗不断北宋前
17、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于是宋朝统治者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农业政策宋代有人说:“历代以来的一切苛捐杂税,本朝都有”。1.背景变变法目法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必要性:必要性:“三冗三冗”两积严重,两积严重,加加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严重,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严重,社会社会危危机加剧机加剧。可能性:可能性:“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提提供了经验教训供了经验教训。(二)王安石变法1.背景2.内容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1 1)富富国国方方面面,官官府府向向农农民
18、民提提供供农农业业贷贷款款、拨拨巨巨资资从从事事商商业经业经营;营;(2 2)强强兵兵方方面面,对对农农民民进进行行编编制制管管理理和和军军事事训训练练,希希望望借借以逐渐恢复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领域措施内容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方田均税法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募役(
19、免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领域措施内容军事上强兵之法(改变积弱局面)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将兵法(置将法)废除北宋初年的更戍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的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以训练。裁兵法整顿厢军及禁军,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测试士兵,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保马法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军器监法监督制造兵器政治上取士之法(培养变法人才)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考试内容以经义和策论为主
20、);设明法科整顿太学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唯才用人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上课内容:第 9 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三、第四目)上课要求:提前三分钟侯课,准备好上课所需物品教师寄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结果则顺其自然。作业讲评预习检测1、南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2、与南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女真族金 材料:熙宁二年材料:熙宁二年二月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七月行均输法。行均输法。九月九月行青苗法。闰行青苗法。闰十一月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三年十二月行保甲行保甲法。
21、法。四年二月四年二月改革科举。改革科举。十月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五年年 三月三月行市易法。行市易法。五月五月行保马法。行保马法。八月八月行方田均税法。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年六月六月置军器监。置军器监。八月八月行免行法。行免行法。七年九月七年九月行将兵法。行将兵法。推行变法操之过急。推行变法操之过急。启示:要注意改革的渐进性,切勿急于求成。启示:要注意改革的渐进性,切勿急于求成。3.变法失败的原因遭到大官僚贵族和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遭到大官僚贵族和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启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启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各阶层利益统筹
22、兼顾。对各阶层利益统筹兼顾。变法中执行不善,加重了人民负担。变法中执行不善,加重了人民负担。启示:改革者要注意改革的策略性,关注人民利益。启示:改革者要注意改革的策略性,关注人民利益。两位太后也跑来起哄。两位太后也跑来起哄。两位太后也跑来起哄。两位太后也跑来起哄。神宗后迫于压力罢神宗后迫于压力罢神宗后迫于压力罢神宗后迫于压力罢免了王安石。免了王安石。免了王安石。免了王安石。宋神宗的动摇宋神宗的动摇启示:改革者要有坚定的改革决心、大无畏的改革精神。启示:改革者要有坚定的改革决心、大无畏的改革精神。1 1.执执行不善行不善,反加重人民负担。,反加重人民负担。2 2.触犯触犯官僚集团的利益官僚集团的
23、利益。3.3.变法后期失去变法后期失去宋神宗宋神宗的支的支持。持。4.4.推推行新法行新法操之操之过过急急。5.5.根根本原因:变法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领本原因:变法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改导的改革,无法革,无法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只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只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行局部调整。强兵效果不明显,强兵效果不明显,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人民的负担,也引起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引发党争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变法是一场封建地
24、主阶级领导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变法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只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失败的根本原因)系,只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失败的根本原因)3.3.局局限限性性2.2.进进步步性性4.4.评评价王安石变法价王安石变法1 1.变变法性质法性质封建地主阶级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一次改革。封建地主阶级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一次改革。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了大笔收入大笔收入。1范仲淹在杭州任职时,正逢大饥。他号召富人兴造土木工程,开展宴游活动。官府也翻新粮仓吏舍,日役千人。两浙唯杭州
25、晏然,民不流徙。下列对范仲淹施政措施的正确认识是()A招民为役以赈饥民B不恤荒政伤耗民力C鼓励消费刺激生产 D宴游兴造靡费财政2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危机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A AD D3北宋为应对边疆战事,供养了大批招募的军队,但多而不精,战斗力弱,为此王安石变法实行了()A专职从事军事的募兵制B工匠源于民间的雇募制C“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D自愿加入的志愿兵役制4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
26、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C CC C1.南宋的建立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靖康之变”。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偏安:靖康之变后,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赵构定都临安,主和派得势,故不思收复北方土地,与金耻辱地议和,仅以保有江南一禺,史称“偏安江南”。2.南宋与金的战和岳飞抗金、绍兴和议、南北对峙四、南宋的偏安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
27、: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庙塑像岳飞庙塑像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青山有幸埋忠骨,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白铁无辜铸佞臣。两宋时期多次出现“以钱财换和平”的事件。有“岁币”、“岁赐”、“岁贡”。对此,说说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问题讨论观点一:“以钱财换和平”是两宋统治者无能的表现 北宋每年要支付辽和西夏大量的“岁币”、“岁赐”。南宋每年要支付金“岁贡”。这些都加重人民负担,加剧财政困难。两宋的安宁是用牺牲政治、经济利益为代价换取的。是统治者无能的表现。观点二:“以钱财换和平”是两宋统治者明智的选择两宋统治者通过多次“和议”,维持了边境长期和平,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是明智的选择。观点三:?(2018全国卷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链接高考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人)南宋(62人)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载2436B B两宋的政治和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