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7233685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帅气的我为您整理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

2、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

3、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 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4、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5、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10,学习了15的写法之后的一节有关“0”的教学。“0”的教学较其他数字教学难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单独提出一节结合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0”,重点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广泛的搜集资料以及整个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为课堂上学生理解“0”的意义作好铺垫,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进行理解而不觉的枯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0”表示的几种意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的温度、起点、占位等含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掌握“0”的含义,在

6、生活中运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0的含义和正确书写0。 教学准备: 1、把学生每6人一组,分成8个小组,每组有6根鱼竿、5条鱼。 2、电脑课件、实物投影、温度计、直尺、小猫头饰、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激趣。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2、猜一猜: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总说妙妙妙。 黑夜巡逻眼似灯, 日里白天睡大觉。(打一动物)谜底:猫 3、下面我们一起戴小猫头饰扮演玩小猫钓鱼的游戏。 (出示课题:小猫钓鱼) 二、自主探究体验,初步感知“0”的含义。 1、在动中学,理解“0”。 (1)、以小组为单位

7、进行钓鱼比赛。 (2)、小组汇报,交流,并说说你钓了几条鱼,可以用几来表示? (3)、学生讨论:一条鱼也没钓着,究竟用几来表示?(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当一条鱼也没钓着时,可以用“0”表示。) 2、在乐中说和做,加深对“0”的理解。 (1)、老师做,学生说。 师(手里拿3支铅笔)问: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3支。 师(把手里的铅笔放进文具盒)问:我现在手里还有铅笔吗?用几表示? 生:没有,用“0”表示。 (2)、学生之间互相做,互相说。 (3)、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 三、发散思维,丰富“0”的含义。 1、想一想:你们还在哪里见过“0”? (1)、小组内讨论,交流。

8、(2)、全班汇报。(温度计上有“0”,直尺上有“0”) 2、认一认。 (1)、出示温度计,讨论:“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表示气温是0度) (2)、指导观察直尺。 、找出数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数学顺序开小火车读一读。 、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开始,是起点。“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四、“0”的书写。 1、师:“0”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像一个鸡蛋、像拼音里的“0”字)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0”?要注意什么? 3、听写“

9、0”儿歌(电脑显示): 数学“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先听儿歌,并伴随音乐有节奏朗读一遍。)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书空。 5、写一写。 (1)、学生尝试写。 (2)、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优缺点。) (3)、再次写“0”。(学生在课本第8页上写“0”) 五、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课本“小猫钓鱼”主题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第四个空里为什么写0?) 2、一笔画(从“0”出发)。 3、游戏:排一排。 (1)生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2)小组汇报排的结果。

10、(上台展示) 多数组按0,1,2,3,4,5排,少数组按5,4,3,2,1,0排。 (3)说一说。 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什么数? 4、开放题。 听老师讲故事:大树上有5只小鸟,一个猎人“砰”地放了一枪,鸟儿怎样了?猜一猜现在树上还有几只鸟呢?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汇报给家长听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一、预期效果 1、应掌握的知识 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

11、能准确地比出物体的轻重,从而认识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2、发展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应培养的情感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初步让学生感知“轻”、“重”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通过观察、操作、尝试体验“轻”、“重”、“最轻”、“最重”的含义,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在探索中辩析易错概念;第二个层面是练习,在练习中充分注意到问题的开放和

12、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是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学情认识 学生对比较轻重、高矮、长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认识不足,本单元就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相对性的认识。 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等学生并不困难,但对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才能获得,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 4、 经验介绍 “轻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高矮、长短、厚薄等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体验活动。教科书在安排上体现了三个层次: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

13、 “说一说”这一环节通过两个小动物玩跷跷板,使学生一眼看出谁轻谁重,认识到重量差别大的两个物体可以通过看得出比较的结果;“掂一掂”这一环节通过淘气和笑笑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认识到用眼不能看出轻重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称一称”这一环节,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当看、掂都难以分辩物体轻重时,可以借助工具来比较,从而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最后通过一组练习来使学生获得得间接比较轻重的方法,知道轻重和大小、高矮一样是相对的,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三、实施要领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教学流程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一)、创设情

14、境,初步感知轻重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 轻 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发现相关数学信息。 生1:大象重、小狗轻; 生2:大象重、小熊轻; 生3:小猴重,小狗轻。 根据低年纸儿童的年龄

15、和心理特特征,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且由动物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体会“轻重”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1) 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16、,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6)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7)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交流一下。 2、称一称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

17、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2)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7)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 先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 再掂一掂、称一称。 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生1:文具盒轻、数学书重; 生2:数学书轻、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数学书一样重。 得出:讲桌上的文具盒比数学书重。 得出:现在文具盒比数学轻。 如一本书和一个本子比,一本书和多个本子比,等等。 学生猜测结果。 小组讨论方法,交流意见。 汇报交流,充分听取同学想出

18、的不同方法,给予适当的评价。 分小组进行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在“掂一掂”这个环节中,通过猜想、推测、实践等探究活动,把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探”,通过学生掂自己的物品,别人的物品,积累轻重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在“称一称”这个环节中,通过设疑讨论操作深化,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领悟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

19、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4、第4题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独立判断,并说一说判断过程。 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独立完成的、合作讨论的、指导完成的。通过三种练习形式,练习不同层次的题,难易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较难的题目,通过讨论交流,也能顺利完成,达到数学目的。在练习中不限制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尽情表达,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学业诊断 1、常见错误分析:

20、常见错误分析 1、比较轻重时,判断天平称翘起的那边重。 缺少实际生活经验,不懂得天平称的原理。 2、( )比( )重,()比( )轻矮,各个量填反。 缺少观察比较的技能和表达的方法。 3、三种物体比较轻重,错误把数量多的判断为最重的。 缺少实际生活经验,等量代换的思想理解有困难。 2、诊断问题 诊断1:( )比( )重? 诊断目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表达方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认识图形 篇四 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备课时间:2月 25日 周节:1周 1 节 授课时间:3月1 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

21、”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22、(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

23、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演示,出示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有没有摆出圆的?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 8、间休:幸福拍手歌 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师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哪个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练习一1、2题 3、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 29 页 共 2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