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6篇.docx(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6篇 为了新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老师们需要制定一份教学设计,写好教学设计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之路更加顺利,以下是范文社我精心为您推荐的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6篇,供大家参考。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 教学目的:1、通过难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秤,知道秤在生活中的作用。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的单位千克,活动体验1千克大约有多重,使学生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与数学联系着。 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质量观念,知道千克的符
2、号为“kg”; 2、了解用秤(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交流、实验等能力;了解、体验身边的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千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质量概念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大米、台秤、弹簧秤、书、1千克铅块、两个同样大小的盒子(一个是空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如何判断物体的轻重。 1、同时出示一本厚的书和一本薄的书。 老师问:这两件谁重呀?为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用眼看一看(观察) 2、出示两个差不多大的盒子,一个里面装有物品,一个里面是空的。 老师问:这下又是谁重了?为什么? 学生说。 这时大家出现了两种答
3、案,并有争论。关键是在于这两样东西差不多大,关靠眼睛看不出谁重谁轻。谁能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快速的判断出到底谁重呢? (用手掂一掂) 让学生上台用手掂一掂。(两名) 板书:用手掂一掂 3、刚才两名同学用手掂出了它重一些,那么它到底有多重呢? 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 学生说:(用秤称一称) 板书:用秤称一称 二、认识秤 1、谁能说说你见过了哪些秤,大概是用来称什么的? (学生边说边出示挂图) 老师简单地介绍各种秤的名称以及用途。 再问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而且最为方便的是那一种秤呢? 学生说:台秤。 2、出示台秤,还有台秤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和挂图。 老师说:大家观察一下,看看这个台秤
4、,都有些什么组成的? (有学生说道:上边有“kg”这两个字母。) 三、认识千克 1.老师说:既然大家观察那么认真,发现了那么多东西。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个新的单位“千克”,请大家看小黑板上的内容。 出示小黑板。 (小黑板上内容是“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作单位。可以用符号表示。) 学生回答,老师指导,完成小黑板。 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并要求记住。 老师补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把“1千克”称为“1公斤”。 2、出示一个1千克重的物体(铅块)。 师说:现在我们来称一样东西,请大家认真观察。 把铅块放在台秤上边。 (学生观察) 师问:台秤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说:指针指到“1”了. 师问:指针指
5、到”1,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说明了它重1千克。 (板书1千克) 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吗? (让学生上台指一指)(1名) 四、课堂练习(想想做做) 1、书本第30页第一题 师说: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图中的内容,再完成题目。 (学生做题) 师问:第一幅图中盐水鸭有多重? 学生答:1千克。 师说;第二幅呢? 学生说:5千克。 师说:大家再仔细看看,看看谁有新发现? (净含量) 师问:什么是净含量? (让学生说) 2、出示电梯图。p31(2) 这是贴在电梯里的一个标志,谁能说说这个标志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要把它贴在电梯里? (有一个1000kg) 这说明了什么? (电梯最大
6、能载重1000kg,千万不能超载,否则会发生危险!) 出示卡车图。 在这辆卡车上面有没有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千克? (5000kg) 这个5000kg的标志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辆汽车的最大载重量是5000kg) 注意:有学生把“1000kg”和“5000kg”说成是“1千克”和“5千克”。应要纠正,并强调“kg”是千克的符号,千克时一个完整的单位名词,不可拆分。 3、p30(3)说出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 这一题要提醒学生:称不同重量的东西可以用不同种类的适合的秤。 五、实践活动 (一)称大米 1、老师先示范。 2、让学生分小组称出一千克的大米,然后分别拎一拎,感觉一下1千克的重量,最后让学生说说
7、是什么感觉? (二)称书本和文具 1、先整本整本书称 2、不够时可以再加上一些文具,直到称够1千克的东西 3、观察,1千克的东西有多少. (三)估计物体的重量 1、出示1千克的枣子、2千克的香蕉、3千克的苹果,分别用袋子装好。 2、让学生上台拎一拎,估计重量,然后老师称一称。 六、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啊?你有哪些收获?(出示课题) 七、课外作业 1、练习册 2、利用国庆长假期时间,陪家长到菜场买菜,看看买到了哪些菜,分别各重多少千克?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认识克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33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 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体
8、会1克有多重。 教具准备:2分硬币、各类标有克作单位的包装袋、直尺、羽毛、黄豆、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克作单位? 二、新课学习: 1你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克?请举例。 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轻还是重? 3一把直尺呢? 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 5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 橙子:150克哈密瓜:1250克 6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分别标有多少克? 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盒大约
9、重多少克? 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3、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 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 4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2千克=()克3000克=()千克 9000克=()千克7千克=()克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5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后记: ?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
10、实物和相应重量的连线以及选择相应的计量单位,巩固已初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概念,体验这些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 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估计:出示书上的图片,(梨、公鸡、鸡蛋、猪) 先让学生进行估计,每样物品大概有多重?然后进行连线练习。 二、填空:在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 铅球重4()篮球重650() 乒乓球重()杠铃重50() 三、填“”、“”或“=”。 800克()4千克3千克()3000克 2千克()1500克7000克()
11、9千克 三、 算一算: 出示一袋重为190克的面包,再出示4个一袋的面包,每个重为70克,想一想这5个面包一共是多少克? 四、 比一比: 出示一袋牛奶馒头,净含量为400克,一袋素菜包,净含量为420克,一袋三鲜馄饨,净含量为600克。(1)一袋三鲜馄饨比一袋牛奶馒头重多少克?(2)一袋牛奶馒头比一袋素菜包轻多少克?(3)你还能提哪些问题? 五、 想一想: 一个空杯重240克,1号杯重300克,(1)1号杯里的水重多少克?(2)你能估计出2、3号杯里的水各重多少克吗? 六、 实践活动: 到食品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千克。
12、(请大家利用休息日到商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七、 思考题: 每个菠萝都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的几倍?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 八、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九、 作业:完成练习四的第3、4、5题。 十、 教学后记: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 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
13、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出“倍”,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请看,小兔子们看到这些各种各 样的萝卜,特别的开心。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板书: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师:看,黑板上有这么多关于萝卜的信息,请你比一比各种萝卜的数量,你会有什么发现? 二、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1、说出是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份 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1份的话,也就是几个2?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呢?请你上来圈一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你能圈一圈,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些吗? 说出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小朋友们
14、看,像这样,胡萝卜有2根,我们把它看做1份,也就是1个2, 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板书)。那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愿意尝试一下完整地说一说。还有谁也会说?你也想说一说? 2、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了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那么你能找到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数关系么? 师:我请1位小朋友上来摆一摆,圈一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有没有小朋友不圈就知道他们的倍数关系? 3、师:请看。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红花有8朵,黄
15、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 苹果有2个,香蕉有16个,(香蕉)的数量是(苹果)的(8)倍。 师: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还会举例吗?看来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着很多倍数关系,下课以后你可以慢慢观察。 三、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1、师:小朋友们请看,现在兔妈妈又找来了1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还是胡萝卜的3倍吗? 师:红萝卜为什么是3根3根的圈?把谁看做1份?那我们圈红萝卜的时候能不能随意的圈?应该怎么圈?有这样的几份?那么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都是红萝卜和胡萝卜在比较,为什么一下是2倍,一下又是3倍呢? 2、数学书p50页第1题。 红、蓝圆片 师:请看,
16、谁是谁的几倍?那么乱你也能看出的3倍呀? 红、蓝、绿圆片 师:看,老师又增加了一种颜色,说说看,你还发现了哪些倍数关系? 3、3根与10根的倍数关系 摆一摆 师:请看,白萝卜的根数还是胡萝卜的5倍吗?(胡萝卜3根,白萝卜10 根)不着急,等会儿请你们用小棒代替萝卜来摆一摆。现在先听我指令:有几根胡萝卜?请你拿出3根小棒摆在第一行;有几根白萝卜?再拿出10根小棒摆在第二行。请你移动小棒,看看第二行的小棒是第一行小棒的几倍?请生上台摆。(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小棒的3倍还多1根) 改变第二行小棒的数量(要摆) 师:你有什么办法,改变第二行小棒的数量,让他们成倍数关系?(减少1根或 增加2根)你还
17、可以利用手上的其他小棒想想办法吗? 师:以此类推,要成倍数关系,每次增加几根?再增加1个3根是几倍?再加1 个3根?那我可以把小棒不断减少吗?剩下1倍,请你说说谁是谁的1倍。(1个3也可以说成3的1倍) 改变第一行小棒的数量(可以不摆) 师:那如果第二行小棒的数量不变,你能改变第一行小棒的数量,使他们成倍数 关系吗?(第一行:1根、2根、5根、10根)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同一道题,想出了多种方法解决,掌声送给自己。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摆一摆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亲自摆一个倍数关系?要求:用小棒摆一摆,表示第 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的4倍。(展示学生作品,尤其发现摆错的)
18、 师:为什么我们摆的方法不一样,用的小棒根数也不一样,可是都能表示第二行 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呢?(把第一行看做1份,只要第二行有像第一行那样的4份,我们就可以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倍 胡萝卜: 1个2 红萝卜:3个2 的根数是的3倍。 白萝卜:5个2 的根数是的5倍。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
19、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拍手游戏 师:上课之前,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让学生说出是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 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 就用他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就是刚才这道题,全班共同拍3个2) 预备:(师做好示范的动作)开始!(师边拍边数1、2;空一小会儿,再1、2;再空一小会儿, 1、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20、) 请你们拍2个3下 。预备,心里数,开始!(老师带全班学生共同拍,师口型数数,不出声音) 3、刚才咱们合作做了个小游戏,现在哪两个同学愿意到前边玩?你们两分分工,谁先拍,谁后拍?开始吧! 4、你们想玩吗?两人一组,每人玩一次。 5、我们看这组同学是怎样玩的? 指其中的一个人:他给你出题了,你来拍,大家一起来猜他(指出题人)出的是什么题目?大家猜完后反问:你出的是 ?(换另一个学生拍) 师:课下同学们两人一组,可以继续玩,现在我们开始上课,看谁最精神!上课。 一、情景引入“倍”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农场去看一看,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指两人说到下面的程度:2只公鸡,4只母鸡,8只小鸡) 问:请你
21、比较一下公鸡和小鸡的数量,发现什么了? (公鸡的只数比小鸡少6只。 小鸡的只数比公鸡多6只。) 问:怎样摆就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小鸡的只数比公鸡多6只呢? 学生到前面摆 问:摆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一一对应)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小鸡的只数多,公鸡的只数少,在比较中,我们除了知道小鸡的只数比公鸡的只数多、小鸡的只数比公鸡的只数少以外,还能知道什么呢? (预设)一: 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表扬:真好!你都会用倍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了” (预设)二: 学生没有说到:“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教师直接说出小鸡与公鸡的数量之间还存在这另一种关系,就是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倍的知识,板书
22、课题:倍的认识 一、初步认识“倍” (1)小鸡和公鸡比,公鸡有2只(同时板书:2只)小鸡有几个2只呢? 怎么摆就能明显的看出公鸡有4个2只? 反馈:谁愿意到黑板上摆一摆。为什么中间要空开?大家一起数数是4个2吗?学生数师板书:4个2只) (2)小鸡和公鸡比,我们就以公鸡为标准,把2只公鸡看成1份(圈公鸡),几只公鸡是1份?(2人说) 小鸡有4个2只(手点数),也就是有这样的几份呢? 跟老师一起做一遍,学生书空 小鸡和公鸡比,我们就以公鸡为标准,把2只公鸡看成1份(圈公鸡),小鸡有4个2只(圈小鸡),也就是有这样的4份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 (3)像这样,小鸡和公鸡比,公鸡有(2
23、)只,小鸡有(4)个(2)只,(配合手势)我们就说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板书: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生齐读 二、进一步理解“倍” 师:还谁和谁之间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啊?那么我们先来小鸡与母鸡之间的关系吧。 (1)出示图片:母鸡有几只?小鸡有几只?(同时在黑板上贴出2只公鸡和8只小鸡)(2人说) (2)小鸡和母鸡比,母鸡有4只(同时板书:4只)小鸡有几个4只呢? 怎么摆就能明显的看出小鸡有2个4只? (谁来摆一摆,大家一起数数是2个4吗?学生数师板书:2个4只) 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几倍呢?你怎么知道的?借助你手里的学具,看着提示,摆一摆,说一说 (3)小鸡和公鸡比,我们把2只公鸡看
24、成1份(圈公鸡),几只公鸡是1份?(2人说) 小鸡有4个2只(手点数),也就是有这样的几份呢? 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圈4份小鸡:师带着数) (4)像这样,小鸡和公鸡比,公鸡有2只,小鸡有4个2只,(配合手势)我们就说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板书: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5)谁来说说小鸡是公鸡的几倍?2人(生说: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6)自己说说: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3、小结: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8只小鸡和2只公鸡这两个量之间,还存在着倍数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倍的认识”(板书:倍的认识) 二、进一步理解“倍” 师:咱们先来看看小鸡和母鸡之间的关系吧 1、出示图片
25、:母鸡有几只?(摆) 2、小鸡有几个4只?怎么摆?是几个4只?(2个4只) 3、小鸡和母鸡比,谁能告诉大家,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几倍?(板书: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2倍)你怎么知道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2倍? 4、生反馈,师圈图(母鸡有4只看成1份,小鸡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2个4只,我们就说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2倍) 5、谁还想说? 第一种:大部分学生不会说 师:没关系大家用手中的学具来代替这两种动物摆一摆说一说,如果不会可以找同桌同学帮帮忙或者举手问老师。 (1)师:谁能说一说?指名说说。(2人说) 第二种:学生能说上来 师:你说得真清楚!大家用手中的学具来代替这两种动物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小鸡的只数
26、是不是母鸡的2倍? (1)师:谁能说一说?指名说说。(2人说) 看来,你们对倍有所了解了。 看着黑板上的两句话,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同样是6只小鸡小鸡,怎么一会是母鸡的2倍、一会又是公鸡的3倍呢? 2、小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清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三、深入理解“倍” 1、还有那两种动物之间有倍数关系?(母鸡和公鸡之间有倍数关系) (1)借助手中学具摆一摆,说一说。谁到前面来摆? (2)摆的生说一说,都谁摆的跟他一样?板书: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2倍。) (3)找三人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结:看来你们认识“倍”这个新朋友了。
27、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篇4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图形的画面。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认识”。 (出示课题:图形的认识) 看!这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机器猫) 今天,机器
28、猫想请同学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图形乐园里的景色可真美,机器猫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玩吗? ?本节课以“玩积木”引入,选取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内容。这一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后边的各种体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1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 (分小组活动) 2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时候挑选起来方便,我有个建议,能不能把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摆放回去呢? 3师:请各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把这些积木按什么分?分几组? 4小组汇报。 (请学生将积木
29、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形状分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分的这种情况(出示按形状分的组)来研究。 ?一上课,让学生自己玩。这是随意的玩,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的玩,这时,学生眼中的积木仍旧是玩具。收积木时,教师建议学生把积木分类摆放整齐,这时学生开始关注积木的形状。】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球的认识 1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2问一个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再问其他学生:你呢?其他同学呢? 3师:虽然他们拿的是不同的球,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它们的形状怎样? 师:(出示图)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
30、”。 4师: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5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 6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呢? 看来,球是能滚动的。 (二)圆柱的认识 1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硬纸板上,滚一滚,问学生: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为什么不是? 2师:请你从桌上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摸一摸,再看一看,你还发现什么了? 3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4师:(出示图)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圆柱”。 5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三)正方体的认识 1教师指大屏幕中正方体这组积木
31、问:你们把这几块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 2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3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板书“摸”。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当学生发现正方体6个面都一样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板书“数”。 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 板书“看”。 小结:我们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四)长方体的认识 1教师指大屏幕中长方体的积木问: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 2师:
32、请你从这堆积木中任意拿出一块,用刚才研究正方体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样的积木有什么特点。 3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 比比看,谁的注意力最集中,能看清它是怎样数的? ?通过“数”的反馈,引导学生掌握“有序地数”的方法。】 (3)长方体对着的两个面一样。 (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长方体) 师:我们把这种图形,称做长方体。(贴图并板书) 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教师再举起一块长
33、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研究长方体的特征,采取放手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研究正方体的方法,进行独立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对学习方法的反思。】 师:下面请同学们收学具,各组把积木倒在袋子里。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五)基本练习 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四、游戏活动,发展思维 (一)神奇魔术师 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上来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游戏1:请一个学生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同学给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然后拿出来请同学
34、判断。 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 (请一个学生上来,根据同学们指定的形状摸一个物品) 游戏3: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做这个游戏。 ?神奇魔术师的游戏,让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对各个形体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促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 (二)超级侦探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藏着一样东西,这回不许看,也不许摸,只能用耳朵听一听,然后根据你听到的声音,猜一猜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你们能行吗? 游戏1:教师把盒子左右晃一晃。问: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你能猜出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吗?(球) 你能肯定是球吗?还可能是什么?(圆柱)教师再把盒子前后晃一晃,转圈
35、晃一晃。问:现在你能肯定里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球)打开看看。你们猜对了吗? 看来,通过听我们也能判断出物体的形状。板书“听”。 游戏2:再拿出一个盒子,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晃,让学生听。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根据声音猜出可能是长方体,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圆柱。) 在大家出现了不同意见时,我们想知道谁猜得对,应该怎么办呢? 生:打开看看吧! (教师打开后,把里面的东西放到实物投影下边。让学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面是正方体,学生猜是正方体,这时再举起来让大家看。是长方体) 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会看错?通过这个游戏,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超级侦探的游戏,则是通过
36、“听”使学生在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沟通了形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发现图形特征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可能性思想的渗透,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研究问题时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渗透观察物体、考虑问题时要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五、观察生活,解决问题 (一)欣赏 “五一”放假期间,我带孩子出去玩儿,发现周围的环境变化可大了。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使我们城市越来越美了。请你们欣赏一组我拍的照片。 (展示多种建筑物的图片) (二)数一数 1小动物们看到我们的城市这么美,它们可羡慕了。他们找来了一些材料,准备建一座动物乐园,你们看看他们都找来了什么形状的材料
37、? 2(出示图)动物乐园建好了,请你帮助统计一下,他们所有的建筑材料的数量。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对于每种图形的特征,不需要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因为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通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培养了学
38、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以“玩”为主线,将各个教学目标贯穿其中,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学习和体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层的玩,是让学生无意识地玩,学生是在原有的对积木认识的基础上玩。(这时的积木在学生眼中就是玩具。) 第二层的玩,是让学生整理积木。学生在整理积木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意识的玩开始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向转化。 第三层的玩,则是在学生发现了图形的特征之后,教师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摸一摸、猜一猜”。学生在袋子里摸出指定形状的积木的过程,就是对图形的特征进行再认识的过程。 第四层的玩,实际上是一个发展性练习让学生用“听”的方法判
39、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形状。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每个图形特征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几个图形特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使学生意识到任何研究方法都不能孤立存在,要学会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由于情境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层次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比较恰当。因此,全班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态度积极,主动参与,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篇5 一、案例背景,基本信息 设计者:谢林红,文集青星小学 学生:文集青星小学一年级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取了
40、认数、写数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熟悉、感兴趣、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具体的数学题材,努力创设浓厚、鲜明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知识。例1从小白兔采蘑菇引入0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和3、2、1一样也是一个数;例2通过小白兔拔萝卜,让学生明白“没有了”也用0表示;例3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认识直尺上的数“从0开始”,体会0可以表示起点,并认识已学过的数的排列顺序。接着教学0的写法。“想想做做”一方面巩固0的认识和5以内数的顺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崩斫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闭莆0
41、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碧寤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四、学习者分析 这虽是学生初入学的第三课,但在生活实践中他们对“0”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所以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0”的经验,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教师选择有趣的话题,让孩子们在动中完成学习。经历了观察-“眼”动,操作-“手动,讨论-”嘴“动多种感官参与,一人动,同桌动,小组动,在动中不断体验成功,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主动完成学习。 六、本节课是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教学
42、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格尺等也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3苯裉煺饨诳挝颐抢慈鲜0。揭示课题: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苯萄1。 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 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硎尽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教师在写0时,注
43、意动作慢一点,让学生看清楚0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苯萄2及0的写法。 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 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 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 3苯萄3。 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