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同步练习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同步练习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阅读练习一、课内阅读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 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假设此,不假设无闻也。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及其家穿井/将复何及B.有闻而传之者/传不习乎 C.国人道之/问之于丁氏D. 丁氏对曰/对子骂父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之于宋君。(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 .生活中,为了获得真知真见,防止道听途说,我们应该怎么做?阅
2、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杞人优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假设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假设躇步趺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 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3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假设屈伸呼吸()(2)亦不能有所中伤( )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2)其人日:
3、“奈地坏何?”.“其人舍然大喜”和“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两个人“喜”的原因有什么不同?“其人”:“晓之者Z二、比照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家穿井得 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假设此,不假设无闻也。(穿井得一人)(二)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日:“乐正夔一足,信乎? ” 孔子日:“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 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4、。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日:夫乐,天地之精 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假设夔者一而足矣o故 日夔一足,非一足也。”(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注释】乐正夔: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的官员。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龙 而只有一足的动物,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重黎:古代中国传说中人名,重与黎, 为羲、和二氏之祖先。六律:即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五声:指“唇、 舌、齿、牙、喉”。6 .解释以下加点词的含义。(1)家无井而出溉汲溉汲: (2)国人道之道:8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9 .从穿并得一人这个故事中,
5、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从多个角度思考)在现实生活 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10 .穿井得一人中的宋君和(二)文中的鲁哀公有何相似之处?试结合文章分析。甲文: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亡处亡气。假设屈伸呼吸,终日在天 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日:“奈地坏何? ”晓之者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假设躇步锄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 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乙文:晏子春
6、秋节选景公梦见彗星。明日,召晏子而问焉:“寡人闻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国。夜者,寡人梦 见彗星,吾欲召占梦者使占之。晏子对日:“君居处无节,衣服无度,不听正谏,兴事无已, 赋敛无厌,使民如将不胜,万民次怨。葫星又将见梦,奚独彗星乎!“【注释】怨:怨恨。奚(xD独:哪里只是。1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假设屈伸呼吸假设:其人舍然大喜舍: 召晏子而问焉召: 赋敛无厌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假设躇步朋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寡人闻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国。12 .以下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中的“晓之者”是通过解释说理的方法,让杞人消除了顾虑。B.乙文中
7、的晏子通过批评警告的方式,提醒景公真正会导致亡国的原因是萌星而不是彗星。C.甲文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忧的道理。D.甲乙两文同样都是面对“因为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事忧虑”的人。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 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假设此,不假设无闻也。【乙】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日:“不信。” “二 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日:“不信。”
8、“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日:“寡人信 之。”庞恭日:“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 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日:寡人知之。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4.解释以下加点的词的意思。及其家穿井()*国人道之()质于邯郸()*市之无虎也明矣()15.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非得一人于井中于我如浮云 B.有闻而传之者学而不思那么罔 C.国人道之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 D.夫市之无虎也明矣夫学须静也 .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A.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B.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C.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9、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D.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17 .仔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的填空。【甲】【乙】两文都谈面对传言的问题,【甲】文中宋君听到传言后,是这样做的:“,【乙】文中从故事结尾“果不得见”说明魏王 (填“真的”或“没 有“)听信传言。从两文中,明白了生活中面对传言我们应该有的精神。(一)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 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问诸丁氏。丁 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
10、人于井中也。“求闻之假设此,不假设无闻也。(选自穿井得一人)(二)余乡延溪有石犀牛,其来颇久。近岁居民艺麦,被邻夜食几尽。牛主惧其 讼已,乃故言日:“早见收儿,吉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是乎? ”众皆 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夫,邻牛食麦,石犀受 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诸理?(选自犀怪)【注入延溪:地名,在湖南桃源东。艺:种植。讼:诉讼,打官司。殆:大概。 揆(kui):度量,考察。18 .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及其家穿井穿:挖掘、开凿 B.有闻而传之者闻:知道,听说 C.乃故言日故:故
11、意D.国人道之 国:国家 .请给语段(二)中的画线句子断句。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20 .两个语段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 C 2. (1)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2)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3. (1)不可轻信传闻,不能盲目传 播;(2)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4. 你 伤害5. (1)杞国有一个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吃不下饭, 睡不着觉的人。(2)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 6.其人:不再担
12、忧天塌地陷了。“晓之者,杞人 不再担忧天塌地陷了。7. 溉汲:打水浇田。 道:讲述。8.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 人。9.道理:说话要防止歧义。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 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 人云亦云。(两点即可)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不过,我们对待传闻应采取审 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 讹。10.相似点:都对传闻持有谨慎的态度;都愿求证传闻的真伪。11. 你
13、;同“释”,解除、消除 召见 满足12.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何还担忧地会陷下去呢?我听说,有彗星出现的国家一定会亡国。13. B14. 及:等到 道:讲述 质:作(为)人质 明:显而易见(明显、明 了) 15. D 16. C 17.(打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这件事。18.(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真 的求实(实事求是)19. D 20.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21. (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呀。(2)人们都相信他的话,说石犀牛年代久远成妖怪。22.共同点都是有人不去考证就听信他人的话;告诉我们不可随意听信谣言,散播谣言,要求真求实,积极考察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