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园地三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同一事物的不 同称谓。(2)说一说表示程度的副词在句 子中的作用。(3)积累背诵熟语,理解有关季节 气候的谚语的意思。(4)交流运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 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来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5)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细致 描写。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积累的好 习惯。(2)培养学生有礼貌说话、听话好 习惯。(3)培养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 感情。(2)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爱眼护眼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 .积累背诵谚语。2 .学会多感官
2、、连续、细致观察 事物,并能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课前一备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感受眼睛的重要。1 .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眼 睛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传递信息的 门户,人们有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 取的。一个正常人无时无刻不在使用 眼睛,生活、工作、学习,离开了眼 睛简直难以想象!但是,眼睛又是很 脆弱的,我们平时是否注意保护眼睛 了呢?二、火眼金睛,发现用眼不良习 惯。2 .播放PPT(四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他们的做 法对不对。3 .小组交流,说一说图中小朋友 错误做法的危害。4 .出示课件:小学生视力调查情 况我国812岁的小学生中,约有 47个儿
3、童就有一个近视眼,全国学生 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说明,我国小 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 8%,中学生为 55. 2%o三、深入调查,了解用眼情况。1 .通过以上数字,面对现在孩子 们的视力问题,了解我们班的视力情 况。2 .分小组调查,汇报调查结果。3 .分小组调查孩子们视力下降的 原因,统计哪种原因所占比例大教师提示从以下几方面调查:(1)遗传因素(2)用眼过度(经常长时间看电 视、看手机、玩游戏、看书)(3)不良习惯(读写姿势不正确、读书环境)(4)用眼不卫生(5)视力下降时没有及时配合治 疗。4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四、提出保护措施。1 .教师谈话:眼睛近视了,会给 我们的学习、生
4、活带来很多烦恼。2 .让近视的同学诉说自己的烦 恼,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眼睛的重要性。3 .我们平时应该怎么保护眼睛 呢?4 .小组讨论,制定出保护建议。交际引导:小组讨论时,注意说 话音量,防止干扰其他组。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看法接近, 可以先认同,再补充。5 .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评议。6 .集体评议。评选大方响亮奖和 认真倾听奖。五、立下誓言,爱眼护眼。1 .根据大家的汇报结果,记录保 护眼睛建议。(1)读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 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一拳远,手 离笔尖一寸远。(2)不在车上或走路看书,不躺着 趴着看书,强光弱光不看书。(3)看书、写字等每隔一小时小休 息0分钟。(4)坚持做
5、眼保健操。(5)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作息要 有规律。(6)眼睛疲劳的话,不要用手揉眼 睛,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就会好很多。(7)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偏 食,可以适量吃些明目的食物。2.小结:我们从现在起要养成良好的习 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第二课时习作一、激趣导入。1 .说新发现学生谈谈今天的新发现并说说怎 么发现的(板书:看、听)2 .我发现板书:仔细、认真。小结:观察的“好帮手”:眼睛、 鼻子、耳朵、舌头、双手、大脑3 .本组课文我们学习2篇与观察 有关的课文。它们都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同学们知道这些作者为什么会 写得这么有趣吗?(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与作 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
6、开。)4 .小结:对,同学们说得很好。 它们都与作者平时的认真、连续的观 察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这些文章 才显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把它 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自己的习作 也显得生动有趣。二、审题。(本次习作写什么) 本次作文要求写观察日记。三、方法指导。1 .确定观察什么?我们可以观察 种子发芽的过程,可以观察树叶的变 化,可以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还可 以观察自己家的小猫、小狗等。2 .怎样观察?(1)学习本单元课文作者的观察 方法。选择观察重点,规定观察时间, 安排观察顺序。(2)五官观察法,观察不仅仅需要 视觉,还要充分调动听觉、嗅觉、触 觉各种感官
7、参与,抓住事物特点及变 化,仔细、全面的观察。(3)观察细致有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重点观察。 首先要对事物的全貌有个比拟清晰的 认识,然后从诸多方面考虑什么才是 事物的特点。观察对象的不同,所采 取的观察顺序也不一样。(4)将观察所得及时记录。(5)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养成观察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进行观察。留心 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四、选材立意。(确定自己要写的 内容)1 .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2 .自己用什么方法观察的。3 .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你当时 有什么想法或心情。4 .写作文时学习本单元作者是如 何把事物特点写清楚的,可以运用适 当的修辞手法,一定要
8、有自己的情感。5 .为了使观察的内容主次清楚, 详略得当,还要抓住重点内容把细节 局部写具体,其余的内容那么略写或一 笔带过。五、交流提供,评议作文。1 .整理自己的观察日记,在小组 内提供。2 .讲评的方法有:(1)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小组互 相读、听、评出每一组的一篇好作品, 看谁观察的细致,内容记录的准确、 形象。全班宣读,挑出最正确作品全班 讲评。(2)用范文比照讲评,说明应该怎 么写,不该怎么写。指导学生从模仿 走向独立。(3)同一内容,优、劣比照讲评, 为学生指出缺乏和修改方向。(4)对其中有缺乏的也挑一篇讲 评,让全班寻找缺乏,从比照和修改 中取长补短,激励学生互相催促、不 断进
9、步。(5)小结:“文章出自苦寒来”,要 想文章写得好,只有勤观察、多记录、 善思考、常运用。第三课时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 累一、交流平台。1 .谈话导入。在本组课文的学习 中,我们学习了作者是如何进行细致 观察事物的方法,其中我们学习了按 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运用多种感官, 从不同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 觉、触觉)来观察事物的方法。2 .体会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 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然后全 班交流我们从课文和课外阅读中我们 还有哪些体会。3 .迁移练习。各自找一篇课文看 看作者是如何观察的,交流心得。4 .拓展练习。在自己读过的课外 书中,找一找作者如何观察事物并且 如何
10、把事物特点写生动具体的,和同 桌交流交流。二、词句段运用。(一)第一局部1 .出示课件。狗鼠鸟猪马鱼牛 虎窝洞巢圈塘厩穴 棚2 .大家认真思考:你能为这些小动物们找到家吗? 它们的家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吗?动手 连一连。3 .提示:鸟窝也可以叫鸟巢。4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5 .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1)自由读记,读中正音。(2)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6 .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二)第二局部1.出示课件:A.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 灰色。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 成灰色。B.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 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 寸深,一指宽,
11、这便是蟋蟀的住宅。2 .学生说一说题目的要求。3 .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说一说每组句子的不同,体会表示程度的副 词在句子中的作用。4 .仿照第一句提示,同桌交流第 二句,说一说“最多”这个词写出了 什么?5 .自己从本单元课文中再找一找 类似的句子,说一说表示程度的副词 在句子中的好处。三、日积月累。6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学习有关 季节气候的谚语。7 .出示课件立了秋,把扇丢。二八月,乱穿衣。夏雨少,秋霜早。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 来。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 棉。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 春。8 .老师简介句子的意思。(1)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由读,再点名学生试 读。(3)自由朗读。(4)比赛背诵这几句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