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兴亮文选 九评何婧旖文选(贾勇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汪兴亮文选 九评何婧旖文选(贾勇指导).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汪兴亮文选:兼评何婿旖文选(贾勇指导)初二学生何婿旖,曾经点评高佳怡和徐凡力近来的研究发现,这一点将在本文的文末揭秘。先来看一下汪兴亮的作品之一:劳动美爱劳动的人是美的化身,爱劳动的人是健康的化身,爱劳动 的人是道德的化身。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劳动,没有多少人 去劳动但是破坏环境的人没有变少,相信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吧, 有的话,就马上制止他吧!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可以去参加社区开展的环保之类的活动, 我建议大家可以踊跃的报名参加,就像我放暑假的时候,小区在 建设一个长廊,我还去给进行过帮助,帮助辛苦的工人叔叔和水 泥,也给叔叔递过砖头,在我的带领下,小朋友们也踊跃的参 加,大家一
2、起劳动,我们小区通过全民劳动争取到了属于我们的 荣耀,得到了模范校区的称号,这是属于我们大家的荣耀。劳动是美的,这份美我们都应当去守护,当然这份守护是需 要付出辛苦的,每一片美丽的环境都来之不易,所以千万不要 破坏环境,不要破坏大家努力的劳动成果,所以我才说劳动是美 的,劳动的人是美的化身,让我们为这些美的化身的人鼓掌。由此可知,子路所说治理千乘之国,并不是脱离实际的自我夸耀,而是他力所能及 的。孔子之所以批评他,是因为他“率尔而对”,“其言不让”。在孔子看来,没有礼义 就没有一切;纵有天大的政治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何况当时师生谈话也是有一 定的礼仪讲究的。礼记曲礼上篇说:“侍于君子,
3、不顾而对,非礼也。”公冶长篇又记:孟武伯问:“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指 担任县长或总管),不知其仁也。”孟武伯问:“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指接待外 宾办理交涉),不知其仁也。”这里又证明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理想和孔子对他们两人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致的。孔子 认为冉有二人尽管态度谦逊,不是“率尔而对”,但所谈内容无非是为邦为国一套,这在 当时的孔子看来似乎是不那么感兴趣了。(三)那么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皙,说“吾与点也”,而且记录者还在曾皙发言前先制造 一种气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特意表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气象宋儒推崇曾
4、 点,明代学者则略有微辞。如张岱说:“曾点念念要与三子比量,所以不能信受喟然之 意。”杨升庵说:“曾点因种瓜而伤曾子之额,扑之仆地,如此暴戾,岂是春风沂水襟 怀,所以毕竟自信不过。” ?这个问题,历来意见纷纭。解放以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 性说法:“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见杨树达论语疏证。“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 第116页。“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 乘椁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先秦文学参
5、考资料第 349 页。这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而且这篇文字在论语中篇幅亦长,恐怕是 战国时期孔门后学所记。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以上说法,各有所侧重。因为曾点的政治抱负是通过春风沂水的描述而曲折表露出 来,所以见仁见智,可以圆通,似不必拘泥于一说。按照这个原则,我这里可以提出另一 种根本不同于上述意见的看法,根据是论衡明零篇:曾皙对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舞零,咏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 ”鲁设雪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 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零祭乐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 之从
6、水中出也。风乎舞雪,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 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干身?由此 言之,涉水不浴,雪祭审矣。王充在这里明白无疑地解释了曾皙所述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就是零祭的仪式。零 祭,是春天人们求雨的祀礼,所以礼记说:“零祭,祭水旱也。”王充的解释根据亦 足。因为鲁国当时通用周历,所以说周之四月,正是夏历二月;天气尚寒,怎么能浴?冠 者、童子都是零祭乐人,他们在祭祀时,须涉沂水;十二三个人鱼贯而行,象征着龙从水 中跃出。“风”,解释为“唱歌”,“归”通“馈,即“,者口合训诂。“归”通“馈”,在论语中不乏其例。如阳货篇
7、“归孔子豚”的“归”即作“馈”讲,是 送食、进食的意思。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箴(论语作点),字皙,侍孔 子,孔子曰:言尔志。箴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 舞雪,咏而归。”集解徐广曰:“一作馈”,这是古本论语“归”作“馈”之 证。从文意来说,王充的解释似更符合原意。因为,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 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 者,因而内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赞叹了。孔子不满子路,是因为他“非礼”;赞赏 曾皙是因为他懂得古礼。礼与非礼乃是儒家人生理想中的首要问题。这样解释,全篇上下 文意就脉络贯通了。此外,我们知道今本
8、论语是鲁论语的传本,在汉代时,还有 今天已经失传的古论语齐论语。论衡的解释或许是出之于古论语吧!(选自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神文作者高佳怡和初三学生徐凡力,近来的研究有一个共同发现一一中国历史上的“头蛆”和“二蛆”,绰号是同一个, 你知道吗?首先解释一下“头蛆”。其实就是秦桧。据野史记载,他老婆王氏在与金国人通奸时,称呼秦桧为二老 豹子,可见秦桧的绰号(外号)叫二老豹子。再说“二 蛆”,就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极臭的太监魏忠贤,诸多研 究者认为他也不属于人类,故称其为“二蛆”。令人难 以置信的是:“二蛆”的绰号(外号)竟然也叫二老豹 子。简言之,“头蛆”和“二蛆”的绰号都叫
9、二老豹子, 这是根据相关史料研究的结果。在这个暑假里,我最最崇拜的人就是辛勤的清洁工人,为什 么呢?因为他们才是真真正正美的化身,他们是装点城市魅力的 蜜蜂,他们留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那么的有价值,那么的值得 人尊敬,这就是我们大家应当去学习的,这就是美的化身。他们用每一滴汗水来换取城市的美丽,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来 装点这美丽的城市。劳动美,劳动美,劳动最美!因为黄冰倩等诸多神文作者共赞初二学生何婿 旖,所以再来看一看初二学生何靖旖的原创文之一 爱心,如下一一生活中人人都有爱心吗?是有还是没有,又或者是不想表现出来?“人之初性本善”,在人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但由于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
10、本性就会发生 改变。这一点说明自身与接触到的人和事息息相关。而“爱心”是我们在学校里听过最多的词之一, 因为人们一直在追求爱心,学习爱心,传承爱心,让 它成为自身好习惯的一部分。在别人和家长看来,一个好孩子除了要学习好、懂礼貌,更直接的是从他那细微行动中,看他有没有爱心;懂不懂得分享;会不会做出一些行动,使环境 更好、更美。可想让大家都觉得你自己是一位有爱心的人,具体的办法还得是实践,我们并不用做多伟大的事,我 们只用做有价值、有意义的能力范围内的事,如:在 家中,帮父母做家务;在校中,认真学习帮老师和同 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社会中,遵守交通规则, 不做无道理的事这些事情虽然感觉都是生活中
11、的小事,可是却有很多人依旧做不到,因此想做有爱心的人,即简单但 又不简单。所以,社会中的人现在还有爱心吗?以我的角度认为,当今社会中之所以有爱心的人越来越少,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些人会利用“爱心”去骗人的利益,让受害者遭到不可估量的损 失。因此人们才会十分警觉,不敢轻易付出爱心。面 对这一社会现象,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重视,做出了 “扫 黑除恶”“反对网络诈骗”等标语。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是最容易被骗去“爱心”的受害者之一。所以面对别人向你请求帮助时,要多留意些。最后,付出爱心到底是好是坏呢?其实它是双向的,只取决于使用者想达到的目的。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它那闪亮的一面展现给众人,并把黑暗的一面
12、做为提醒自己的警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了!参考答案暮春时节,微风习习,吹动我轻薄的衣裳。我要邀约五六位情投意合的好友,带上六 七个童子,去一路领略春天的气息,我们将去沂水中洗去尘土,到舞雪台上临风起舞,兴 尽时放歌而归。(鼓励学生发挥想像,有自己的诗意描述,不必要求逐字逐句地严谨翻 译。)我们可以理解为曾皙勾画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趋淳,民德归厚,天下太 平,它与儒家以“礼乐”治理天下的社会理想相吻合。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超脱现实、 逍遥闲适、回归自然的人生图景它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冥合为一,追求一种精神的 清洁和灵魂的自由。三解释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设题意图本题的主要目的
13、是引导学生整理过去学过的“以” “因”这两个文言虚词的常见义 项,帮助学生养成自行梳理文言常用词语的习惯。参考答案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毋吾以也以:认为。则何以哉以:用、做。为国以礼以:用。因因之以饥僮因:接着。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凭借。批大隙,导大嶷,因其固然因:顺应。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跟着。四简要说明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设题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学会举一反三地梳理学过的其他倒装句及状语后 置句。参考答案1 .不吾知也倒装句,即:“不知吾也”,就是“不了解我”的意思。2 .浴乎沂,风乎舞零状语后置句,意思是“在沂水中沐浴,在舞雪台上临风”。五孔子听了冉有、公西华言其志
14、之后,没有发表意见,却私下向曾皙谈了自己的看 法,对于孔子的这种做法,你有什么看法?设题意图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目的,一个方面是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提高文化素养;另 一个方面,还应该强调古代与当代文化价值观的对话、交流,帮助学生培养多角度思维的 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态度。本题意在引导学生用现代眼光评价古代贤人的行为举止, 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不必要求学生得出统一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参考答案(略)。有关资料一、相关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昌平乡)。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 (前551),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生长在春秋末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 会
15、变革时期。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总结了在他以前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下 一代,开私人讲学的先例。相传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在论语中记载了他的教 育思想和不少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俳不发”,“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都是很有名的。子路: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他对政治、军事,均有所长,但性格比较刚 直,有些粗鲁。在论语中经常有孔子批评他的话,如:“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先进)“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述而)“由也好勇过我,无 所取材。”(公冶长)但孔子也肯定过他,如“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 (雍
16、 也)曾皙:孔子弟子,名点,是曾参的父亲。公西华:孔子弟子,姓公西(复姓),名赤,字华。冉有:孔子弟子,姓冉名求,很有才华。孔子说过:“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二、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 贵族的冠、婚、丧、祭、饕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 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 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 乎,失其度矣。”2 .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 公十一
17、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 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 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 妨焉。3 .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 “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4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 “非礼勿
18、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 .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 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 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 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 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 .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
19、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 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7 .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 神。8 .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三、参考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 一点,就不敢回答我的问题。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假如有人知道了你 们,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
20、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 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功夫,就 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六七十里见方,或者五六十里见方的国 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 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 敢说能够作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 稀疏下来,接着铿
21、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 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啊!”(曾点)说:“暮 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住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 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零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 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后走。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 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 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 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哪里见得六七十里见
22、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 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有宗庙祭祀、诸侯会盟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 呢?如果他只能做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相呢? ”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散论(朱宏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是论语先进篇的一章,看起来文字不多,篇幅不长,但在语录体的论语中算得上是难得的长篇了。论语全书共20篇,498章(按朱熹说),计约12 700字。每章大都篇制短小, 甚至只有片言只语。惟侍坐结构首尾完整,形象较为鲜明,通过对话表示了各自不同 的意趣、性格和志向,读后耐人寻味。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 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一幅先贤论志
23、的图画。当然,我们不必像宋儒那样去津津乐道本篇中 的所谓“曾点气象” “圣贤气象”四书集注朱熹引程子曰:“孔子与(曾)点,盖与 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却不能不承认本篇是论语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章。 尤其是本篇所记载的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和对于人物的不同神态的刻画,不仅体现了论 语蕴藉含蓄、简淡不厌的语言特色,代表了全书的文学成就,而且可以说是魏晋时那种 速写式的轶事体小说的滥觞。(一)侍坐一开始,孔子就开门见山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说:“居则 S: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这就明确地提出这次谈话的中心,也是文章 的中心是论志。论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谈理想。论语的大部
24、分篇幅固然是用 来谈仁、义,谈礼、智、信的,但也有不少篇幅是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的。本篇就是 孔子启发弟子们谈自己的理想,并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内容和态度,表示不同的看法和评 价。子路是个急性人,孔子话音刚落,他就抢先发言。“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出子 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子路所说的“千乘之国”,在当时大约是中等偏小的国家, 万乘之国如晋、楚、齐、秦等才是大国。子路认为:凭自己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 国家是绰绰有余的。即使是这个国家处在外有侵侮,内有饥荒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 转危为安;用不了几年功夫,就可使这个国家强盛起来,使那里的百姓都懂得礼义。冉有、公西华则是在孔子点了名以
25、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他们两人所说的都是诸侯 邦国之事,本质上和子路所说的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态度要谦虚谨慎得多,语气要委婉得 多。他们认为自己只能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这样一个小诸侯国或大夫封地里做点具 体工作;或使百姓富足,或可折衷樽俎。至于礼乐方面的熏陶和教育,那是只能另请贤明 了。冉有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说“愿为小相”。显得那样平易、谦和,称 得上是孔门弟子中的彬彬君子了。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 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风乎舞雪,咏而归。”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
26、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 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但却引起了孔子的无限赞叹;孔子说:“吾 与点也! ”明确表示了他的思想倾向。人生理想是个总的概念,实际上包含着政治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修养两个方面。子 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理想虽不尽相同,但都侧重于政治方面。而论语公冶长篇 所记孔子与弟子们论志则是偏重于伦理的:颜渊、子路侍。子日:“盍各言尔志? ”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 之而无憾。”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 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曾皙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 一片
27、和煦春光,既可理想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 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二)按照循循善诱的方法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弟子们的看法作出臧否和评价,这是孔门 教育的重要方式。在侍坐里,孔子对弟子们所谈的人生理想,就表示了三种不同的态 度,并各个作了评价。对曾皙表示赞同,甚至欣赏。对子路表示否定,但心平气和, 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满情绪。对冉有、公西华没有表示可否。这里我们先分析 、两种。论语记载孔子曾将自己弟子按各自特长分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指熟悉古 代文献)四类。子路、冉有属政事一类,是两位有政治才能的人物论语先进篇: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子路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日:“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 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子日:“求也艺,于从政也何有? ”公冶长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日:“不知也。”又问,子日:“由也千乘之国;可使 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