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原创模拟卷A卷(湖北)(考试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原创模拟卷A卷(湖北)(考试版.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资源绝密启用前|1 考试研究中心命制20192019 学年下学期期末原创卷 A 卷七年级语文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3030 分)分)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颀长(shu)锲而不舍(qi)呵责炯乎不同B呜咽(y)悄然兴起(qio)吆喝川流不息C妖娆(ro)慷慨淋漓(ki)停滞张皇失措D崎岖(q)诚言不谬(mi)思辨梦寐以求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基础科学已被人们接受的事物,我们的知识疆界。应用科学利用基础科学获得成果并把它们为有用的东西。A质疑开拓转化B怀疑开拓转变C质疑拓展转变D怀疑拓展转化3下
2、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C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D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A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B初一年级一、二班的十五六名学生在操场上踢足球。C人的一生,总是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D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教育资源二、
3、(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57 题。冬 眠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无论冬眠动物,还是非冬眠动物,甚至人类,其心脏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因此心脏细胞调节钙离子浓度的机制,是
4、冬眠时心脏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后来的研究证实,心脏细胞的这种变化还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然而,人们却一直没有发现这种遗传基因。直到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HP。HP 只能在冬眠动物身上找到,并与冬眠同步出现。这表明,HP 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人类身上也能找到类似冬眠的现象吗?人类也可能冬眠吗?答案是肯定的。人在睡眠时也有体温降低、心跳放慢的现象,这在性质上与冬眠相似。而身体硕大的熊的冬眠,为实现人类的冬眠提供了可能。如果以 HP 为线索,也许能重新认识熊的冬眠。一旦控制熊冬眠的遗传基因得以
5、破译,人的冬眠就不是不可能了。这样,人类就能把自身的代谢控制到最低极限,从而有利于癌症等疾病的长期治疗、未来的宇宙旅行等。5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当哺乳动物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从而具备了冬眠的功能。B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发生了进化。C冬眠的哺乳动物比起人类来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机制。D冬眠的哺乳动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体温是否可以调节。6按照传统的看法,下列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也相应提高。B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
6、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C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D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虽然冬眠只是冬眠动物的一种机能,但是从人类治疗疾病和宇宙旅行等需要来看,研究人的冬眠还教育资源是有重大意义的。B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秘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C人在睡眠时体温降低、心跳放慢,这虽然不能认为就是冬眠,但是对研究人类实现冬眠具有重要的启示。D身体硕大的熊跟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熊冬眠的遗传基因一旦得以破译,人的冬眠就有可能实现。
7、三、(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 题。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选自后汉书,有删节)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宽尝行尝:曾经B叩头谢曰谢:道谢C乃徐言曰徐:缓缓地D其性度如此度:气量9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8、B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C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D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一个丢了牛的人,认为刘宽驾车的牛是自己的。B认牛者觉得自己愧对刘宽,愿意到刘宽住处领受刑罚。C州里的人都很佩服刘宽不跟认牛者计较。D刘宽的夫人故意让婢女弄脏了刘宽的朝服。教育资源第第 II 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9090 分)分)四、(10 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认之。12填空。(6 分,每空 2 分)(1)苔痕上阶绿,_。(刘禹锡陋室铭)(2)念天地之悠悠
9、,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母亲在公共汽车上的表现铁 凝我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声乐教授。她对自己的职业是热爱的。因此她一开始有点不知道怎样面对退休。她喜欢和她的学生在一起;喜欢听他们那半生不熟的声音是怎样在她日复一日的训练之中成熟、漂亮起来,当然,我母亲有时候也喜欢对学生发脾气。一般是由于他们练声时和处理一首歌时的“不认真”“笨”。不过在我看来,我母亲对学生发脾气稍显那么点可笑。现在的年轻人谁会真在意你的脾气?但我观察我母亲的学生,他们还是惧怕他们这位徐老师(我母亲姓徐)。他们知道这正是徐老师在传授技艺时没
10、有保留没有私心的一种忘我表现,他们服她。可是我母亲退休了。我记得退休之后的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过,让我最好别告诉别人她的退休。我说退休了有什么不好,至少你不用每天挤公共汽车了,你不是常说就怕挤车嘛,又累又乏又耗时间。我母亲冲我讪讪一笑,不否认她说过这话,可那神情又分明叫人觉出她对于挤车的某种留恋。我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公共汽车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受奔波之苦。我母亲就在常年的盼车、赶车、等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上车经验。有时候我和我母亲一道乘公共汽车,不管人多么拥挤,她总是能比较靠前地登上车去。她上了车,一边抢占座位(如果车上有座位的话)一边告诉我,挤车时一定要
11、溜边儿,尽可能贴近车身,这样你就能被堆在车门口的人们顺利“拥”上车去。试想,对于一位年过 60 岁的妇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啊。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我母亲便会让过车头,贴车身极近地随车奔跑,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教育资源脚的我,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她这种情态让我在一瞬间觉得,抱怨挤车和对自己能巧妙挤上车去的得意相比,我母亲是更看重后者的。她这种心态也使我们母女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总仿佛不是母女同道,而是我被我母亲率领着上车。近几年来,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逐渐得到了缓解,可我母亲在
12、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固执地使用她多年练就的上车法,她制造的这种惊险每每令我头晕,每次望着母亲找到一个座位之后心满意足的神情,我忽然觉得母亲练就的所有“惊险动作”其实和我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有关联。在我童年、少年的印象里,我母亲就总是拥挤在各种各样的队伍里,盼望、等待、追赶:年节时买猪肉、鸡蛋、粉条的队伍;凭票证买月饼、火柴、洗衣粉的队伍;定量食油和定量富强粉的队伍每一样物品在那个年月都是极其珍贵的,每一支队伍都可能因那珍贵物品的突然售完而宣告解散。我母亲这一代人就在这样的队伍里和这样的等待里练就了常人不解的“本领”而且欲罢不能。我渐渐开始理解我母亲不再领受挤车之苦形成的那种失落心境,我知道等待公共汽
13、车挤上公共汽车其实早已是她声乐教学事业的一部分。她看重这个把家和事业连接在一起的环节,并且由此还乐意让她的孩子领受她在车上给予的“庇护”。那似乎成了她的一项“专利”,就像在从前的岁月里,她曾为她的孩子她的家,无数次地排队、拥挤、等待一样。不久之后,我母亲同时受聘于两所大学继续教授声乐。她显得很兴奋,因为她又可以和学生们在一起了,又可以敲着琴键对她的学生发脾气了,她也可以继续她的挤车运动了。我不想再指责我母亲自造的这种惊险,我知道有句老话叫做“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是,对于挤公共汽车的“爱好”,难道真能说是我母亲的秉性吗?13从文中来看,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 分)14根据上下文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语意。(6 分)(1)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2)那似乎成了她的一项“专利”(3)可是,对于挤公共汽车的“爱好”,难道真能说是我母亲的秉性吗?15母亲对挤公共汽车为什么那么留恋?(6 分)16“我”对母亲在公共汽车的表现经历了怎样的态度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6 分)教育资源六、(8 分)根据要求完成 17、18 题。2019 年 9 月 11 日9 月 17 日是全国第 20 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17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 分)18为了更好地在校园内推广普通话,请你提供三条切实可行的活动建议。(6 分)七、(50 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我们身边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从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头上也没有什么耀眼的光环。但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对你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他(她)或是有恩于你,或是感动过你,或是令你敬佩,或是让你羡慕不已他(她)就是你心目中的“大人物”。请以“大人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写出你为什么认为他(她)是大人物的理由。(2)字数在 600 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