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ppt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司机必须有驾驶证、医生行医要有资格证,在中国似乎各行各业都得有从业资格证,而父母不需要任何培训就可以上岗,他们培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也是国家的未来。一个好的、正确的家庭教育影响的不止一代是能够代代相传的!第1页/共35页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n n(一)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论,重视早起生活经(一)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论,重视早起生活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重视人的内在动机、欲望、冲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重视人的内在动机、欲望、冲突等潜意识历程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突等潜意识历程对人格发展的影响。n n(二)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行为时条件作用的结果,(二
2、)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行为时条件作用的结果,所有的行为都由学习而来,都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好所有的行为都由学习而来,都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好的行为与坏的行为的学习过程基本相同。塑造儿童就的行为与坏的行为的学习过程基本相同。塑造儿童就是要塑造他们的行为,同时要控制环境。是要塑造他们的行为,同时要控制环境。n n(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个体处于被接纳、(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个体处于被接纳、关怀、爱与尊重的环境中,个体就有积极发展的可能。关怀、爱与尊重的环境中,个体就有积极发展的可能。第2页/共35页社会学基础社会学基础n n(一)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具有自动调整、顺应与改变的功能。n
3、n(二)冲突具有社会功能,有了冲突,才可能使社会成员重新思考个人的角色,并且重新分配资源或权力,团体外冲突有助于提高团体的凝聚力,减少团体内冲突。n n(三)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之所以结婚,父母之所以照顾与教育孩子,都是为了满足本能的需要,他们回因孩子的成长、发展与成就,而获得喜悦与快乐,并受到他人的赞美,得到肯定和支持,因为获得个人利益。而孩子之所以听从父母、表现出各种顺应行为,是为了求得父母更多的给予,以满足个人的需要。当人际交换不是完全的均衡和充分的满足时,竞争与冲突自然会发生。n n(四)通过符号互动,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可以与他人交流,沟通彼此的观点。亲子沟通也可以看做是主观解释、分析他
4、人符号,进而相互交流的过程。n n(五)家庭结构与生活模式是社会进化的结果。当社会价值、科学技术、生活模式、身心需求改变时,家庭也可以进化到不同的状况与类型。第3页/共35页人类学基础人类学基础n n婚姻是人类社会普遍的、共同的现象,婚姻就是社会婚姻是人类社会普遍的、共同的现象,婚姻就是社会对男女在性与经济上结合的认可。婚姻与家庭同是人对男女在性与经济上结合的认可。婚姻与家庭同是人类进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个体生活与生命延续的组合。类进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个体生活与生命延续的组合。n n家庭教育或子女教养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理念、家庭教育或子女教养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理念、方法、技术是可以学习与
5、传播的,它们也是文化的基方法、技术是可以学习与传播的,它们也是文化的基本要素。本要素。第4页/共35页生态学基础生态学基础n n个人与家庭及环境是不可分离的,个人与家庭形成的体系对个人的发展影响巨大,所以健康的家庭生态环境的建立与维护时必要的。n n(一)人的需求、个性特征的改变与环境的变化都是人与环境交换的结果,而非单纯的人格或环境的作用。n n(二)当环境的要求、经历与事件被当成是具有挑战性的,并能给个人带来成就与尊严时,它对个人就有积极的影响;反之,如给人带来伤害、失落与冲突,环境就会对个体产生不良影响。n n(三)应对就是个人对内在压力的调适方法,目的在于问题的解决和对消极情绪的处理。
6、n n(四)住所时一个人或家庭生活的地方,有物理和社会情境两种特质。n n(五)安顿是个人在环境中的适应状况,也显示个人在社区中所占有的位置。n n(六)家庭就是一个生态环境,家庭又与外在的生态环境相关联。第5页/共35页辅导与咨询基础辅导与咨询基础n n辅导与咨询关心如何有效地帮助别人,家庭教育是助人活动之一。n n家庭治疗,就是以系统性的观点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成长与适应的助人过程。家庭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处理家庭问题,使个人与家庭均能获益。n n(一)家庭治疗最关心的是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其成员间的互动模式及其对家庭成员的影响。n n(二)家庭问题是多重原因的循环因果或互为因果作用造成的。
7、n n(三)家庭本身具有维持内在功能的机制,可以自然地进行调节达成均衡状态,但这种均衡也会因为面对不同挑战与情境而被打破。n n(四)家庭三角形是指在家庭两人间的次级系统中加进了第三者,使得人际关系受到影响。第三者可能是外遇,可能是酒精,也可能是朋友或电脑、赌博等。n n(五)家庭系统中存在很多无形的疆界,规范了成员间的接触,并保护家庭内部的独立状态,界限有利有弊。第6页/共35页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沟通分沟通分析法析法n n沟通分析法沟通分析法人生定位人生定位n n沟通分析法认为每个人从小就根据对自我的知觉做各种决定,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反映类沟通分析法认为每个人从小就根
8、据对自我的知觉做各种决定,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反映类型,这就是人生定位。型,这就是人生定位。n n1.1.我行我行你也行。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拥有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地位,能积极地面对自己及你也行。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拥有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地位,能积极地面对自己及他人。(我很快乐,你也快乐;我是好父母,你是好宝贝;我很爱家庭,你也爱家庭)他人。(我很快乐,你也快乐;我是好父母,你是好宝贝;我很爱家庭,你也爱家庭)n n2.2.我行我行你不行。认为自己好而别人不好,不信任他人。以挫折和愤怒的态度去面对世界。你不行。认为自己好而别人不好,不信任他人。以挫折和愤怒的态度去面对世界。(我讨厌你,你真
9、是辜负了我的希望)(我讨厌你,你真是辜负了我的希望)n n3.3.我不行我不行你行。自我贬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渴求他人的恋爱。(我实在不是好妈妈,你你行。自我贬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渴求他人的恋爱。(我实在不是好妈妈,你应该给别人养)应该给别人养)n n4.4.我不行我不行你不行。觉得自己及他人,甚至整个世界都是无意义且乏味。(我生了你,真实作你不行。觉得自己及他人,甚至整个世界都是无意义且乏味。(我生了你,真实作孽呀)孽呀)第7页/共35页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沟通分沟通分析法析法n n沟通分析法认为个体的人格形成于幼年时期,受到父母的影响极大,所以沟通分析法认为个体的人格形
10、成于幼年时期,受到父母的影响极大,所以如果父母以健康的态度面对孩子,就可以协助儿童扩展生活经验。如果父母以健康的态度面对孩子,就可以协助儿童扩展生活经验。沟通分沟通分析法认为成人应具备下列特质与态度以协助儿童成长:析法认为成人应具备下列特质与态度以协助儿童成长:n n1.1.高度觉察力高度觉察力 7.7.强化强化n n2.2.接纳接纳 8.8.有传统有传统n n3.3.诚实诚实 9.9.以身作则以身作则n n4.4.坦白坦白 10.10.幽默幽默n n5.5.一致一致 11.11.期盼期盼n n6.6.有希望有希望 12.12.常相伴随常相伴随n n【小组模拟演练】【小组模拟演练】第8页/共3
11、5页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父母效父母效能训练能训练n n父母效能训练注重对父母三种沟通技能的训练父母效能训练注重对父母三种沟通技能的训练n n(1 1)积极倾听)积极倾听能接纳孩子;能从孩子观点看问题;能尊重能接纳孩子;能从孩子观点看问题;能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能让孩子承担问题责任;给孩子提供探索问题的孩子的自主性;能让孩子承担问题责任;给孩子提供探索问题的机会;对孩子关怀且不批判。机会;对孩子关怀且不批判。n n(2 2)使用)使用“我我信息信息”说出父母自己的感受;说出为何有说出父母自己的感受;说出为何有此感受;说出为何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不高兴。此感受;说出为何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不
12、高兴。n n(3 3)积极沟通)积极沟通亲子冲突不可避免,不需要掩盖与逃避。亲子冲突不可避免,不需要掩盖与逃避。n n接纳;专注;使用沉默技巧;求共识;排除障碍;避免矛盾;有接纳;专注;使用沉默技巧;求共识;排除障碍;避免矛盾;有耐心耐心第9页/共35页有效沟通有效沟通n n当你滔滔不绝而孩子沉默不语或点头称是时,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当你滔滔不绝而孩子沉默不语或点头称是时,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这只不过是孩子想尽快逃脱你的喋喋不休的一种手段罢了。解决,这只不过是孩子想尽快逃脱你的喋喋不休的一种手段罢了。要想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老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只有积极倾要想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老师首先要学会
13、倾听,只有积极倾听孩子的诉说,老师才能捕捉到他的需要与愿望,准确地找到解听孩子的诉说,老师才能捕捉到他的需要与愿望,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走进孩子的内心,采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决问题的切入口,走进孩子的内心,采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10页/共35页n n 第11页/共35页n n 第12页/共35页n n 第13页/共35页沟通中的沟通中的“你向信息你向信息”与与“我向我向信息信息”第14页/共35页第15页/共35页n n 第16页/共35页n n 第17页/共35页n n 第18页/共35页n n 第19页/共35页n n 第20页
14、/共35页n n 第21页/共35页n n 第22页/共35页n n 第23页/共35页n n 第24页/共35页n n 第25页/共35页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行为改行为改变技术变技术n n1.1.积极强化积极强化n n2.2.负强化与惩罚负强化与惩罚n n3.3.隔离法隔离法n n 在隔离的环境中,儿童可能会因失在隔离的环境中,儿童可能会因失去逞强、吸引他人注意、与同伴结盟等的动机,去逞强、吸引他人注意、与同伴结盟等的动机,从而改变行为。从而改变行为。n n4.4.代币制代币制n n5.5.社会技巧训练社会技巧训练第26页/共35页施行惩罚时应注意施行惩罚时应注意:n n1.
15、1.惩罚只适用于要立即制止的危险或侵犯他人的行为,惩罚只适用于要立即制止的危险或侵犯他人的行为,如打架、骂人、在马路边玩耍等行为。如打架、骂人、在马路边玩耍等行为。n n2.2.实施惩罚要让行为者知道被惩罚的原因。实施惩罚要让行为者知道被惩罚的原因。n n3.3.避免因个别的行为而惩罚全部。避免因个别的行为而惩罚全部。n n4.4.多利用非语言方式惩罚多利用非语言方式惩罚n n5.5.不能因单一行为而否定全部人格不能因单一行为而否定全部人格n n6.6.避免体罚避免体罚n n7.7.惩罚非必要不轻易使用惩罚非必要不轻易使用n n8.8.惩罚尽量私下进行惩罚尽量私下进行第27页/共35页社会技巧
16、训练的步骤社会技巧训练的步骤社会技巧训练的步骤社会技巧训练的步骤n n1.1.行为教导行为教导n n2.2.示范示范n n3.3.行为演练行为演练n n4.4.矫正反馈矫正反馈n n5.5.积极强化积极强化n n6.6.家庭作业家庭作业第28页/共35页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有效教养的系统训练有效教养的系统训练n n1.1.不良行为目标的形成与消除不良行为目标的形成与消除n n赢得注意、满足归属感是儿童的心理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赢得注意、满足归属感是儿童的心理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可能就以攻击等他们可能就以攻击等“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去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此
17、就会形成恶劣的去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此就会形成恶劣的亲子关系,并会使儿童产生不良的适应。亲子关系,并会使儿童产生不良的适应。n n检查孩子不良行为目标检查孩子不良行为目标n n1.1.获得注意获得注意n n2.2.争取权力争取权力n n3.3.进行报复进行报复n n4.4.表现不适应表现不适应第29页/共35页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有效教养的系统训练有效教养的系统训练n n2.“2.“自然结果自然结果”与与“逻辑结果逻辑结果”n n自然结果是让儿童面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自然结果是让儿童面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n n逻辑结果是让孩子结构不良行为的逻辑性后果逻辑结果是让孩子结构不良行为的
18、逻辑性后果n n在处理儿童类似的不良行为时,父母不能有愤怒、在处理儿童类似的不良行为时,父母不能有愤怒、惩罚性的态度,也不要批评儿童,以便他们有机会对惩罚性的态度,也不要批评儿童,以便他们有机会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第30页/共35页“自然结果自然结果”与与“逻辑结果逻辑结果”第31页/共35页“自然结果自然结果”与与“逻辑结果逻辑结果”第32页/共35页“自然结果自然结果”与与“逻辑结果逻辑结果”第33页/共35页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亲子关系的训练模式有效教养的系统训练有效教养的系统训练n n【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角色扮演】n n要进行有效沟通,父母先要放弃这些角色要进行有效沟通,父母先要放弃这些角色n n1.1.司令员司令员n n2.2.道德家道德家n n3.3.万事通万事通n n4.4.法官法官n n5.5.批评家批评家n n6.6.心理学家心理学家n n7.7.抚慰者抚慰者第34页/共35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第35页/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