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共7课)6(2022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共7课)6(2022新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2.知道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3.知道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科学探究目标1.能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2.能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环境的珍贵。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记录、交流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难点通过绘画将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动关联起来。 【教学准备】学生地球圈层轮廓图、学生活动手册。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地球圈层轮
2、廓图、海洋资源示意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片段。 【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播放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中有关外星人的片段。2.提问:你们认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说一说你们所了解的“外星文明”。(教学提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讲解:目前,所有的“外星文明”故事都是虚构的,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除地球之外的星球存在生命,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4.揭题:(教学提示:播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3、我们居住的地球。(板书:地球宇宙的奇迹)设计意图从学生十分喜爱的电影片段引入,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充分表述他们所了解的“外星文明”的欲望。然后,明确指出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并播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最后,通过一系列设问引出本课主题。 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1.过渡:地球上的物种如此丰富,这些物种能在地球上不断地延续下去,它们的生存有哪些必要条件呢?2.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各自认为的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3.讲解:我们知道生命离不开水、阳光、空气、食物和土壤。除此之外,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还需要各种能源。阳光是许多生物生存的能量来源,同时也存
4、在对生命有害的辐射,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有效地阻隔了这些辐射,也使地球保持着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探索二:画一画我们的地球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生命存在的一些必要条件,接下来,请大家根据教材P39资料,画一画我们的地球。2.活动:给学生分发地球圈层轮廓图,指导学生在图上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探索三:了解地球是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0太阳系图。)太阳系有八颗行星,但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存在,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2.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0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然后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概况对比表,引导学生思考其他行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5、3.小结: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不能同时具备水、大气、适宜的温度和气候等生命存在的条件,因此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独特的星球。我们的地球家园只有一个,要倍加珍惜。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讨论、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然后以绘画和标注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命存在的条件以及地球具备的环境特点的理解,再让学生阅读资料,进一步理解地球是一颗独特的、唯一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引导学生建立对地球的认知,树立珍爱地球的意识。三、拓展与小结1.拓展:出示海洋资源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0“丰富的海洋资源”图文资料。2.提问: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预设: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资
6、源。)哪些是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没有总结到的?(预设:海洋中的生物还是地球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3.小结:地球上的海洋是个大宝藏,也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生存条件,我们同样要珍惜海洋资源。设计意图通过图文或视频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地球独特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 【教学后记】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2.知道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科学态度目标关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改善环境问
7、题的信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难点分析研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教学准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师“面临的环境问题”班级记录表、有关环境问题的视频及其他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地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存环境,现在全球的环境状况怎么样?(预设:环境问题很严峻。)说一说,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我们的地球家园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预设:草原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越来越多的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威胁、全球变暖)2.讲解: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
8、类活动引发的,例如大气污染。(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1大气污染的图片。)大气污染影响交通安全,损害人体健康,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3.揭题:还有哪些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又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板书: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对全球环境现状和我们的地球家园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前认知,再以较常见的大气污染为例,激发学生探究环境问题的兴趣。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本单元主要指自然环境。环境问题:环境的结构与状态因人类活动而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可分为环境污染和
9、生态破坏两类。 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环境问题1.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我们的地球家园面临的环境问题,相信大家还有更多的看法想要交流。2.布置任务:请大家列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思考哪些与人类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完成记录表。3.小结: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其中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尤为常见,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探索二: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1.过渡:我们梳理了各种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环境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如何表现的,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2.活动:播放有关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
10、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环境问题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3.布置任务:请大家分组活动,各组挑选一种环境问题,讨论其表现及产生的影响,并利用气泡图进行梳理,完成后依次展示、讲解。探索三: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1.过渡:近年来,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升高,已引起了地球表面的许多变化,例如北冰洋的浮冰减少。(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2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的图片。)2.活动:出示北极浮冰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3.小结:冰雪环境对北极熊的生存至关重要,而全球变暖导致现在的北极地区浮冰面积急剧缩小,这几乎给北极熊带来灭顶之灾,甚至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4.活动:播放全球变暖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全
11、球变暖的情况并利用气泡图梳理全球变暖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影响。5.小结: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临海城市甚至会被淹没。同时,也给空气和海洋带来巨大的能量,导致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变得频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环境问题,并对一些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三、拓展与小结1.过渡:大家已经了解了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那你们知道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吗?(预设:我们小区存在噪声污染,如大音量播放广场舞音乐;学校里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如用完水不拧紧水龙头;)2.布置任务: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了解
12、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通过拜访相关人员或查阅资料,了解其产生的原因。设计意图让学生开展环境问题调查,关心社会问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也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后记】3.珍惜水资源【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2.知道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3.知道新技术帮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获取有关水资源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明确我国水资源的状况。2.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并利用图表进行比较、分析。3.设计、制作简易的滴灌装置。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关注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3、体会到滴灌装置技术能节约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难点阅读、计算、比较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教学准备】学生制作简易滴灌系统的材料。教师所在地区的人均月用水量数据、滴灌技术相关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其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但许多地方却严重缺水。(教学提示:出示干旱地区人们排队取水、某些庄稼因缺水而干枯等图片。)2.揭题:为什么许多地方的水资源会紧缺呢?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珍惜水资源。(板书:珍惜水资源)设计意图首先介绍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然后用图片
14、介绍世界性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聚焦本课的核心问题。 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认识水资源是宝贵的1.过渡: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显示,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立方千米。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担忧水资源的问题呢?2.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344图文资料,计算水资源状况,并分组讨论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3.小结:虽然地球是“水的星球”,但由于地球上大多数的水资源无法利用或难以利用,因此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从世界上来看更少,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导致水资源更显紧张,再加上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的问题更值得担忧了。探索二:家庭用水
15、调查1.过渡:前几天,给大家布置了调查家里月用水量的任务,大家完成得怎么样?(教学提示:请学生出示带来的家庭水费收据或记录的数据。)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计算每位组员家庭人均用水量。3.展示:将各组统计、计算的数据汇总到班级记录表,并请学生估算班级每人每月的平均用水量。4.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所在地区的人均月用水量数据。)你们计算出的人均月用水量与自己预计的相比如何?与本地的人均月用水量相比如何?(预设:比自己预计的要大,比本地的人均月用水量也大。)5.小结: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虽然相对较多,但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再加上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城市、农
16、村都存在缺水状况,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探索三:了解正在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1.过渡:水资源如此珍贵且短缺,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大家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预设:水污染防治、节约用水等。)2.讲解:关于水污染防治,2017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指出,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节水方面,现已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水措施;农业方面,倡导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喷灌、雾灌等,其中,滴灌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3.活动:播放滴灌视频,并引导
17、学生阅读教材P45滴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当前先进的农业灌溉节水技术。探索四: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节约用水1.过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为了节约水资源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2.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黄色标签资料,并分组讨论生活中更多节约用水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调查家庭用水量,并计算、分析、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通过介绍当今社会的节水、防污措施,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促进学生建立节水意识,培养节水习惯。三、拓展与小结1.小结:解决水资源有限和用水需求的矛盾,需要我们持续关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环境问题,并利用新技术帮助我们节约用水。2.拓展:请
18、大家设计制作一个给盆栽植物浇水的简易滴灌装置,要求每分钟滴的水不超过35毫升。【教学后记】4. 解决垃圾问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2.知道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3.知道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调查统计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的质量和种类。2.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回收利用的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2.关注垃圾的去向。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的产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评价堆肥箱设计。 【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垃
19、圾问题,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难点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布置各项调查任务、学生活动手册。教师教学课件、空堆肥箱和安放场地。 【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提前几天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拍摄住处附近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展示学生课前拍摄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引导学生介绍照片拍摄的地点,说一说拍摄时的情况和感受。(预设:我是在街边的垃圾堆放点拍摄的,那里的垃圾堆放杂乱,味道很大,严重影响了街道环境。)2.展示:出示多张垃圾堆和垃圾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垃圾问题对环境的影响。3.揭题: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怎样解决垃圾问题呢?今天
20、,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板书:解决垃圾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布置拍摄任务并展示学生拍摄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体会垃圾问题与每个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调查垃圾问题1.过渡:要解决垃圾问题,我们先要了解垃圾: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教学提示: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地点观察该处产生的垃圾及其种类,估算每天产生垃圾的质量,并查询垃圾最后的去向。)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交流、整理收集到的有关垃圾的信息,并汇总到班级记录表中。3.提问: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和丢弃垃圾,通过调
21、查,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了吗?(预设:垃圾会污染环境,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甚至影响生物的生存。)4.小结:垃圾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大多数都会进入垃圾填埋场,而填埋垃圾并没有完全解决垃圾问题,我们仍要寻找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探索二:家庭生活垃圾统计1.过渡:垃圾来源复杂,我们先从身边的垃圾了解起。如果一个家庭(按平均4口人计算)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3千克,那么我们全班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会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全校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会产生多少生活垃圾?整个城市一天会产生多少生活垃圾?2.活动:指导学生估算全班、全校所有同学的家庭及所在城市(地区)一天产生
22、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3.小结:一个城市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数量就如此庞大,那么全世界一天会有多少垃圾产生呢?(教学提示:出示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远比想象的多,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无法避免垃圾问题,这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垃圾问题的原因。4.讲解: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要学会将垃圾分类。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5.活动:出示生活中常见垃圾的图片,指导学生分组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6.小结: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有助于解决垃圾问题。探索三: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1.活动
2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8解决垃圾问题的三种方法。2.提问:结合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的垃圾名称卡片,大家说一说不同类别的垃圾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预设:尽量少购买易拉罐饮品,从源头上减少金属物垃圾;可以将塑料瓶回收利用,制成化纤,变废为宝;过期的药品、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在处理过程中要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3.追问: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对于解决垃圾问题,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预设: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减少食物浪费;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废物利用;重复使用;)4.小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选择,都会凝聚成巨大的力量。我们要逐渐养成垃圾减量的环保行为习惯。设计
24、意图通过调查与交流,让学生明确垃圾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估算的过程,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垃圾数量的庞大。模拟分类活动能够比较直观地展示垃圾的种类,便于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垃圾的分类处理。再思考交流日常生活中能为解决垃圾问题做些什么,让这些环保知识逐渐内化成学生的行为习惯。三、拓展与小结1.小结: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严重危害我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处理大量的垃圾是相当有难度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想办法减少垃圾的产生,削减垃圾的总量。垃圾分类是有效处理垃圾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2.拓展:指导学生做一个堆
25、肥箱。将厨余垃圾掺入洗菜水或者洗拖把的水,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土壤,让堆肥慢慢腐熟。提醒学生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3个月。当堆肥腐熟后,可组织学生把堆肥施在花木根部。设计意图做一个堆肥箱是很好的动手实践活动,也是一次很好的垃圾再利用的体验活动。 【教学后记】5.合理利用能源【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有一些能源是有限的。2.知道能源的利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3.知道要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科学探究目标1.讨论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2.能够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强烈的能源意识,养成合理利用能源、节约利用能源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地球上的一些能源是有限的。 【教学重
26、难点】重点研讨能源的利用过程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关注能源问题。难点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 【教学准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透明密封袋、温度计、计时器。教师火力发电的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大家有没有碰到过家里停电或停燃气的情况?(预设:有;没有。)如果没有了电和燃气,会发生什么状况?(预设:没有了电,所有家用电器都不能使用,夜晚将一片漆黑;没有了燃气,我们将无法做饭、烧水,生活会很不方便。)2.提问:电和燃气都属于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能源呢?如果停止能源供应会发生什么状况?(预设:开车、做饭、看电影等都使用了能源,如果停止能源供应,这些都
27、无法实现。)我们每天使用的电、燃气都源于什么?它们来自哪里?(预设:电来自发电厂;燃气来自燃气公司。)3.讲解:我们使用的电大多数来自火力发电厂,通过煤燃烧发电;燃气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它们能够为我们的房间调节冷暖或带来光明,也能驱动车辆、烹调食物、转动机器。4.揭题:使用这些化石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吗?(预设:会给环境带来污染。)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合理利用能源。(板书:合理利用能源)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使学生联系生活,感受能源的广泛使用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确定使用化石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后,聚焦本课主题。能源: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
28、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 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1.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9“2017年我国的电能来源”饼状图和小资料。2.提问:大家获得了什么信息?(预设:电能是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目前的电能来源多样,但火电占最大比重。)3.追问:(教学提示:播放火力发电的视频。)广泛使用化石能源存在什么问题?(预设: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最终会枯竭;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污染。)4.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问题”,并将结果汇总于记录表中。5.小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9、都和能源有着密切关系,而传统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一段时间后会枯竭,并且长期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会加剧环境污染,因此我们要关注并解决能源问题。探索二:模拟温室效应实验1.活动:我们知道过度使用化石燃料会引发温室效应,什么是温室效应?请大家阅读教材P50图文资料。2.布置任务: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温室效应”,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温室效应模拟实验。(教学提示: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3.小结:温室气体就像密封袋那样,既能让阳光的热量到达地球表面,又能阻止地球一部分热量的散发,从而使地表附近大气温度上升,导致全球变暖。探索三:探寻能源问题的解决方案1.过渡:化石能源有限,而且使用过程中会污染环境
30、,加剧温室效应。因此,我们要探寻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可以从节约每一度电做起。2.活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P51“节约每一度电”资料。3.提问:研究人员发现,一台1.5匹的空调,如果夏天温度调高1 ,每天运行10小时,可节省约1.8度电。按照这个数据,一个季度(3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度电?(预设:1.890162度。)4.讲解:每一度电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化石能源以及排放废弃物,所以节约用电相当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此外,新技术的利用也可以让我们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减少电能的消耗。5.活动:出示相同亮度的普通灯泡和节能灯泡的耗能情况(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功率数据并对比,了解新技术的节能效果。
31、6.过渡:为了应对能源危机,除了节约用电、利用新技术节能,我们还要开发新能源。(教学提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1“开发新能源”资料。)7.小结:新能源是目前尚未广泛利用而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它们具有取之不尽、环保清洁的特点。8.提问: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预设:随手关灯;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少开空调;建议家里使用新能源;)9.小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于能源的供给。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枯竭将会引发能源危机,且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污染环境。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养成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习惯。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小组讨论,使学生知道
32、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而且使用过程中会污染环境。通过做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并阅读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感受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并关注新能源。研讨汇报三、拓展与小结1.小结:能源问题是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现有能源资源日趋减少的矛盾,还包括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2.拓展:课后查阅资料,收集一些合理利用能源的新方法、新技术,在下次课上分享、交流。 【教学后记】 6.让资源再生【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有些资源不可以再生利用,有些资源可以再生利用。2.知道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科学探究目标模拟再生纸的
33、制作。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2.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再生纸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造纸流程并制作再生纸。难点研讨用废旧纸制作再生纸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纸巾(或废报纸)、水、水杯、搅拌棒、干毛巾、棉布、塑料片、自制的再生纸成品。教师多种再生纸样品、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玻璃瓶、塑料瓶上的循环再生标志。)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预设:循环再生标志,表示这个物品可以回收再利用。)2.讲解:(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52再生资源背景图。)这些物品都有循环再生
34、标志,可以回收再利用。地球上的有些资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这样的资源称为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塑料、玻璃和纸,这样的资源称为可再生资源。3.活动:(教学提示:出示再生纸。)这是再生纸,大家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它的标志。4.揭题:怎样做一张再生纸呢?再生纸对环境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张再生纸。(板书:让资源再生)设计意图循环再生标志虽然常见,但学生一般不太关注。因此,先引导学生认识该标志,了解资源分为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再提出本课任务制作一张再生纸。 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1.过渡: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凝聚着祖先
35、的智慧。在制作再生纸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2.活动:出示“中国古代造纸流程”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中国古代造纸流程3.交流:了解古代的造纸流程后,你们对制作再生纸有了什么想法呢?请大家分组讨论再生纸的制作方法。探索二:试着做一张再生纸1.活动:分发纸巾(或废报纸)、水杯、搅拌棒、棉布、干毛巾等材料,指导各组学生分工协作,动手制作到通风晾干这一步骤。2.提问:在制作再生纸的过程中,大家有什么体会?(预设:搅拌纸浆时要尽可能地搅拌均匀,平铺、挤压时要将纸浆铺均匀,这样做出来的纸才会厚薄均匀。)3.活动:(教学提示:分发事先自制的再生纸成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再生纸,并体
36、验书写,说一说再生纸的特点。(预设:亮度偏低,颜色灰暗;表面比较粗糙,存在斑点;有些地方有褶皱,写起字来不那么顺畅;)4.讲解: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经过分选、净化、打浆、抄造等十几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纸张。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使用1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7克。探索三:了解造纸厂的造纸流程1.过渡:体验了再生纸的制作,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造纸厂是如何造纸的。2.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3“造纸厂的造纸流程图”和“再生纸对环境的影响”资料。3.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古代和现代造纸流程的异同,比较再生纸和普通纸的制造有什
37、么区别。设计意图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流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体验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比较再生纸的制造和普通纸张的制造的区别。三、拓展与小结1.小结: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可以节约大量原材料,进而起到保护树林、竹林等生态资源的作用,还可以减少对煤和水的消耗,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2.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与资源回收再利用有关的情况?(预设:玻璃制品可以回收,再生玻璃使用广泛;金属制品可以回收,比新开采矿石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一些塑料制品也可以回收再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3.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过程,并调
38、查你们家废弃物的回收情况,做一份统计表,下节课进行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对资源再生的认识,了解更多的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情况,进一步感受资源再生的意义。 【教学后记】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2.知道人们的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能够通过努力改善环境。3.知道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有平衡协调的措施。科学探究目标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2.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家乡的环境保护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
39、面的影响,要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环境问题,提出改善环境的措施。难点分析环境问题,找出平衡、协调的办法。 【教学准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反映当地典型环境治理前后的某一区域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前几课,我们都是探索、研讨某一个方面的环境问题,而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往往是综合的、复杂的,不同身份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可能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2.提问:自然水域中的大多数生物靠什么维持生命?(预设:干净的水、充足的食物、安全的栖息地。)3.追问:(教学提示:出示某河流或湖泊水体污染严重和水质恢复后的照片。)生活在自然
40、水域周边的人们是如何对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预设:人们会从水域中获取生活用水,会捕食或养殖水生生物;可能会将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垃圾排放到水域中,造成污染。)4.揭题:接下来,我们以某市的城中湖生态环境成功恢复为例,来思考设计意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板书: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通过展示某自然水域水体情况的前后变化,让学生感受污染的触目惊心,激发他们深入研讨实际环境问题的兴趣。 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1.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455资料。2.提问:早先,未被污染的城中湖是什么样的?(预设:清澈见底,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污染后的城中湖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预
41、设:污染加剧,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生生物减少。)3.追问:治理后的城中湖又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预设:生态环境全面恢复,成为旅游新名片。)4.过渡: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环境破坏环境治理环境恢复的例子。从这个实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环境问题是很复杂的,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5.活动:指导学生分组,从湖周边生活的普通市民、湖区渔业养殖户、湖景区游船船主和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四个角色中选择一个,分析、讨论城中湖事例中的环境问题,列举本组扮演的角色在加剧城中湖环境问题严重性方面的行为,完成记录单。探索二:提出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1.过渡:不同的人由于居住的地域和从事的工作不同,在看待某个环境
42、问题时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对解决环境问题的看法也会不同。2.活动:请各组同学从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提出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的三种方法,进行班级辩论。解决方法可以先从不触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来考虑,但其他小组如果利益受损,可以提出来。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平衡、协调,让学生体会实际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理解要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有平衡协调的措施。三、拓展与小结1.小结: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实际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视角来分析,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我们有综合分析的能力并采取平衡协调的措施。2.拓展:收集资料,了解我们所在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治理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真实的环境问题,并综合地分析、判断、评价当地的环境问题。 【教学后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