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毛滂诗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5049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毛滂诗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毛滂诗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毛滂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毛滂诗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歌专题训练-毛滂诗歌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临江仙都城元夕毛滂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注:这首词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觚棱:宫殿的屋脊。1以上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写想象中汴京元宵夜之景,灯火辉煌,华丽的车马云集,一派热闹景象。B词人以想象中的仙境来比喻都城元夕的盛况,认为汴京元宵之夜之美宛如神仙境界。C下片写羁旅之愁,上片越是写的繁华热闹,反而越表现出词人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D词人看到了“江南客”的憔悴面容,想到自己羁旅之苦,于是从繁华回

2、到凄冷中来。2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武陵春宋毛滂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剩落瑶花杉月明,嫌怕有纤尘。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随孙使君在元宵前夜观雪,词中既写景又写人,景美情重,景着人意,浓淡相宜。B词上阕首句从听觉角度来写风吹落檐冰发出的声响,能让读者体会到冰柱光滑的质感。C“剩落”一句以瑶花喻雪花,并选取月光透过杉树的特写镜头,构成了一幅月夜美景图。D“凤口衔灯金炫转”句与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都描写灯笼,手法

3、相同,各有其趣。4后人认为,这首词的人物心理描写饶有蕴味,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生查子富阳道中毛滂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浊生查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名。这首词是毛滂辞官后,行于富阳途中所作。香:祈祝燃香的轻烟。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出城后一直陷于黯然萧索的氛围中,内心涌现出强烈的怅意和思念之情。B词人在见到所思之人花容憔悴,困慵无绪的状态之后,再也无心抚弦歌唱。C词人用一个“乱”字作结,表现了他思人念己、瞻前顾后、愁肠百结的难言之隐。D词人眼里的大自然景物毫无美感,只是平

4、添迷离惝恍,凄恻悲凉,恼人烦乱。6“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试做分析。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毛滂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注】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7下列对本诗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的“梨花枝春带雨”(长恨歌),张泌的“黛眉愁聚春碧”(思 越人),为前二句所本。然却用得脱化无痕,形神兼胜,真是色绘高手。这两句塑造了一位含愁带泪的佳人形象。B“此恨”句,说明离愁对于双方是同样的沉重,要知道两

5、人的地位是不同的。 今番解手,就要相见无期了。所以这次分离,多半成了长别。C下片“断雨”二句,写景色之荒残;零零落落的雨点,澌灭着的残云,与 离人的心境正相印合。这是一层意思。D从艺术风格来讲,这首词与一般别情之作不同,它是以华丽之语传至性之情而名传后世的。8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 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玉楼春已卵岁元日 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注莲花漏:一种状如莲

6、花的铜制漏水计时器。酴酥:屠苏,草名。古人用屠苏草浸泡酒,以驱邪避瘟疫。沈;汁。作动词,用布绞取汁。冻酒,用冷冻除水法而得到的酒。柏叶椒花:用柏叶、椒花浸泡的酒。元旦时饮用,以祝长寿。东君:春神。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玉楼春:词牌名,是词格式的名称。己卯岁:已卵年,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循环年。B“一年滴尽莲花漏”,紧扣题目中的“元日”,意谓旧年已过去,新年即将开始。C“晓寒”两句,运用比喻,写天气虽寒冷,但春天的讯息已从柳条上透露出来了。D“佳人”句,写美女反复敬酒,祝人们长寿。它承上阕的有关内容,启下阕第二句。E“柏叶”句说举起酒杯的美女们使柏叶椒花酒散发出一片芬芳,“

7、翠袖”代美女。10词的上阕与下阕各侧重写什么?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毛滂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11本词通过对夏日松窗午梦初觉的描写,创造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12这首词描写了午梦初醒时的情景,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案】1 D“看到了江南客的憔悴面容”错,“江南客”是作者自指。2以乐景衬哀情(或“反衬”),词作描写想象中汴京元宵夜晚的繁荣景象,以乐景写哀情,表现愁苦的心境。直抒胸臆。“江南憔悴客”

8、表现自己憔悴无奈的内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小屏风畔冷香凝”“窗破月寻人”表现了词人的孤独寂寞。3D“凤口衔灯金炫转句与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都描写灯笼,手法相同”分析错误,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花千树”指的是树上都挂着灯笼,并非针对是千树花儿绽放,而是词人的想象。毛滂的“凤口衔灯今炫转”,写的是实景,“凤口”是把房子挑起灯笼的屋角比喻为“凤口”,“街灯炫转”是实际看到的灯笼景物。因而,二者使用的手法不同。4一、担忧。“嫌怕”句写词人担心雪地染上纤尘,以此衬托出月光与雪色的明亮皎洁。二、错觉。“人醉觉寒轻”,写词人与使君饮酒至醉,醉意中,觉得寒意似乎减轻了,流露作者轻快、愉悦的心情。三

9、、期望。结尾两句写词人希望清亮的月辉有情有义,能照人身上,并提醒自己与座中人不要辜负这五更天呈现出来的春景;表现了词人美好的愿望以及天真充满情趣的心理。5B“词人在见到所思之人花容憔悴”理解错误。“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两句写所思之人的花容憔悴、困慵无绪,再也无心抚弦歌唱了,这是词人睹物思人,从而产生的设想,并不是词人之所见。6这句词表现了词人内心的郁闷,钱塘潮水不能将心爱的人带到身边;而朋友为自己祈祝燃香,香烟却随风飘散了。人既不能来,香也闻不到,祈愿是枉然,寄信更不通,强烈地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痛苦之情。7D“以华丽之语传至性之情”不正确。此词的语言特点应为浅近或者浅易,并不是“华丽”。8不

10、合适。从抒情对象考虑,“断魂”一词表达了对妻子的担忧与牵挂,有生离之痛,而“我寄愁心与明月”更多的只是对友人的同情与思念; 从抒情意境考虑,“潮”让人联想到词人思念如潮,显得凄凉悲切,而“明月”含有诗人对团圆的美好期盼,与“断雨残云”的意境不符。“断魂分付潮回去”的感情更深切。9CEC项,“运用比喻”错。“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是运用了拟人手法。E项,“柏叶句说举起酒杯的美女们使柏叶椒花酒散发出一片芬芳”错。应是柏叶椒花酒使举起酒杯的美女们一片芬芳。“芬”,使芬芳。10词的上阕侧重写辞旧,旧年已尽,人们忙着制屠苏酒来驱邪避瘟疫。下阕侧重写迎新,美女们用柏叶椒花酒,祝人们长寿。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11 创造出幽静、清爽、迷离恍惚的意境,表达了词人高卧松阴下的闲适、恬淡、愉悦之情。12上片实写,词人午梦方醒的眼前之景,松阴笼罩,凉意可人。结尾三句虚写,用“瘦”“寒”“冷”诸字,把现实中的松窗凉意带入梦境,升华为幽静恬美,富于诗意的意境。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留恋、热爱之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