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知识要点总结--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796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5)章 知识要点总结--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4、5)章 知识要点总结--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5)章 知识要点总结--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5)章 知识要点总结--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理必修一(四、五单元)知识要点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一)水循环1、海洋水约占全球水储量97%,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冰川是地球淡水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高山地区,占淡水储量的2/3以上。人类利用较多的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2、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水循环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 3、水循环的意义: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2、;影响全球各地天气、气候和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塑造着地表形态。4、洪涝灾害的防治: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1)洪水灾害:是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及水利工程失事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2)雨涝灾害:是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性降雨,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的现象。(3)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A.加强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和预报。B.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分洪区,滞洪区,蓄洪区,排涝设施等。C.非工程措施:有加强洪泛区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紧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5、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措施 修筑水库

3、跨流域调水 农林措施:“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不利行为: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二)海水的性质和运动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水的性质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1)表层海水的温度:太阳辐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热源。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冬季低。不同海区水温低纬度高,高纬度低。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水温。(2)垂直方向上海水温度:表层区水温趋于均匀分布,在温跃区,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深水区水温变化缓慢,温度偏低。2、

4、海水温度变化的意义:能调节大气温度,使沿海地区夏季增温慢,冬季降温慢。海水温度升高会使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使海洋浮游生物数量下降,影响鱼类,鸟类,海兽的生存。3、海水盐度: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世界海洋平均盐度为35。(1)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盐度的高低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赤道地区降水多,盐分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大,盐分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小,反复结冰,融冰,盐度偏低。暖流流经处,盐度高,寒流流经处盐度低。大陆沿海地区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盐度降低。(2)海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分层: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随着深度增加盐度会发生显著变

5、化,这一层称为盐跃层。到一定深度年度盐度近似均匀分布。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3)海水盐度变化:海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分层: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随着深度增加盐度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层称为盐跃层。到一定深度年度盐度近似均匀分布。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4)海水盐度变化的影响:会对渔业和生态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黄河河口区表层盐度增加,入海径流量减少导致海洋生物数量减少,种群退化,河口区生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4、海水的密度: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

6、水的质量。与温度、盐度、压力有关系。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变化,例如大西洋海水表层密度是从赤道附近海域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的。最大密度出现在极地海区。在河流入海口,由于淡水多,盐度低,因而密度较小,但河水携带的泥沙可使密度变大。海水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明显的密度跃层,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向差异很大,低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垂相向差异大,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垂向上的变化很小5、海水的运动形式:A、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包括风浪和涌浪。B、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白天涨落为潮,夜晚长洛为汐。C、洋流又称为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7、分为暖流和寒流,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度的为暖流,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为寒流。D、洋流的地理意义: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如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如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如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海水)等;上升流形成的渔场,如秘鲁渔场(秘鲁寒流)。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

8、燃料。 (三)海洋与人类1、海洋生物资源:又称为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军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主要包括鱼、虾、贝、藻。 2、海洋矿产资源:A、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B、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C、海洋中还蕴藏着大量的锰结核以及滨海砂矿。 3、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包括运输空间如航线港口,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海上生产生活空间,如海上工厂,人工岛海上博览会,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等4、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过度捕捞和对海洋生物

9、栖息地的破坏。 B、人类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特别是石油污染。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和土壤内蒙古东部山地以森林为主;中部高原地区以草原为主;西部高原以荒漠为主。原因是受降水分布的影响。一、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分类: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1自然植被有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类型。2.人工植被主要指各种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1)森林分布: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类型:可分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暖(2)草原分布: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3)荒

10、漠分布: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可分为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等。特点: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二、植被与环境1.大尺度上的植被与环境(1)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二者的组合状况。(2)气候带: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性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3)植被:受气候的影响,植被形成带状分布。(4)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分布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2.中尺度上的植被与环境(1)在中尺度上,受地形的影响,植被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2)气候带:在一定高度的

11、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3)植被:与气候带相应,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3.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1)植被减少,最终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退化;恢复植被,可以改善整个生态环境。若森林遭受严重破坏,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土壤: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三、土壤1.定义: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

12、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成土因素2.成土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类活动成土母质定义: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决定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质地和化学成分)。A影响土壤质地: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石灰岩等)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花岗岩等)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黏粒较少。B影响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基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钙、铁、锰、镁含量高;酸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硅、钠、钾含量高气候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温度:温

13、度提高会导致土壤内生物对土壤有机物分解速率增加降水:湿润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分对土壤也有淋溶作用风:其他条件一定时,风力增强,可加速岩石的物理风化、影响: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温暖湿润的气候,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南方红壤)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腐殖质:土壤中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重新合成的复杂的有机物质,呈棕黑色或棕褐色,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体的沉积物中。生物A对岩石进行化学、生物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如右图。地形在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较快,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时间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如下图。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