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和吸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2. 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 认同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2) 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味馒头,消毒纱布,镊子,小汤勺,试管 3 支,大烧杯,玻璃棒 2 根,温度计 1 根,纸杯,手套,小刀,标签纸,碘液。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册,书,组长负责收集唾液。四、课时安排:1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自己精心制作的馒头,还请同学们仔细品尝,看能
2、否品出不一样的味道来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戴上手套,在组长的组织下细细咀嚼,体验馒头在口腔中的滋味吧!生:品尝馒头。师:看同学们品的那么有滋味,老师禁不住弱弱的问一下,馒头甜吗? 生:甜或不甜。师:看来真是同样的馒头不一样的味道呢。#你的馒头什么味道? 生:刚开始是没味道的,但是自己细细咀嚼后又有一点儿甜。师:是不是和他有一样的感觉?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生:淀粉。师:淀粉一种无色无味的大分子物质。在我们嘴里之后却变甜了,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淀粉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师: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馒头变甜的呢?在我们”吃”的过程中有哪些结构参与了这个过程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馒头变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
3、关?生:小组讨论,交流答案。舌头的搅拌,牙齿的咀嚼和唾液。师:那究竟是谁在起作用呢?还是他们共同在起作用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揭晓答案。请同学们翻到探究实验册的第 5 页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二)实验探究师:根据以上分析,针对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同学们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生:学生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1. 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1) 馒头变甜与舌头的搅拌有关吗?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吗?(3)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有关
4、吗?(4) 馒头变甜与舌头的搅拌、牙齿的咀嚼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吗?师:看来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现在关键是如何制定计划来论证我们的假设。如何设计对照实验?请结合老师给的实验材料和提示, 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部分装置,小组设计实验。2. 制定计划(1) 实验材料:试管,标签纸,量筒,唾液,玻璃棒,碘液,恒温水浴(37,30,45),镊子,馒头,小刀。(2) 实验提示:1) 如何检验淀粉是否分解?2) 如何模拟口腔的环境?3) 如何模拟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如何探究唾液的作用?4) 馒头块要多大合适?5) 注意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3. 制定计划师:请结合以上提示,完成实验探究册
5、上的第 6-7 页的三,制定计划。生:结合提示,小组完成实验探究的制定计划。师:巡视,指导。师:现在请同学们交流彼此的设想。生:交流设计的实验。师:结合学生的设计,总结出实验的步骤。(1) 制备馒头小块1cm 左右的正方体 A、B、C3 块,其中 A 和 B 分别用小刀切碎;C 不做处理。(2) 分装馒头小块取三支相同的试管,分别编上 1、2、3,然后按照下表操作。试管编号123处理馒头碎屑馒头碎屑馒头小块2ml 唾液2ml 水2ml 唾液搅拌搅拌不搅拌将 3 支试管同时放入 37的温水中,保温 5-10 分钟。滴加 2 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现象不变蓝蓝色很深蓝色较深4. 实施计划5.
6、 得出结论(1) 实验结果:1 号淀粉分解,2 号没有分解,3 号分解的很少。(2) 实验结论:淀粉的分解与唾液的分泌,舌头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都有关系。6. 表达和交流(1) 舌头、牙齿和唾液,谁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生:唾液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2) 舌头、牙齿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生:馒头与唾液接触面积大,分解得才更快。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 馒头中的淀粉才能与唾液充分混匀,唾液中的淀粉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拓展-小资料】酶是一种有机物-蛋白质。酶要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我们人体的温度是 37,这时候酶的活性最高
7、。【课外拓展】当然我们还可以就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行探究。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课后进行探究。师: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吃饭吃的太快,还没来及嚼碎就咽下去,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我们只有充分的咀嚼,才可以让更多的淀粉分解。师:但是即便细嚼慢咽,食物中的淀粉也只有一小部分被分解为麦芽糖,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麦芽糖要继续分解成葡萄糖,才可以被细胞吸收,这样我们才能获取馒头中的营养。馒头逐步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其实就是食物的消化。(三)食物的消化1. 消化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如淀粉麦芽糖葡萄糖。2.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肠腺等。消化系统消化
8、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师:结合图片讲解,每个器官都有什么作用呢?他们又是如何消化食物的呢?如果我们不小心将西瓜子咽了下去,这粒西瓜子在他的体内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呢?请同学们课后结合 P29 图 4-22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以“西瓜子历险记”为题,写一篇科普小文章。(四)课堂小结:学有所获师:学了这么多,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交流所获。(五)大显身手师:看来同学们收获都不小,现在我们就来大显身手吧。生:课堂练习。1. 淀粉在口腔的分解与舌头的搅拌、 和 有关。2. 淀粉在口腔里初步被分解成 ,要被细胞吸收最终要分解成 。3. 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4. 与淀
9、粉在口腔中的分解具有最根本的关系的是()A.唾液B.舌头C.牙齿D.淀粉酶5. 如图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1) 实验第二步,2 号试管中应滴加约 2mL 对照组是 号试管。(2) 隔水加热的水温为什么设定为 37? (3) 滴加碘酒后, 号试管呈蓝色。(4) 我们进食时细嚼慢咽,是为了使食物团块变小,增加食物与唾液的 , 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六)课后作业1. 结合 P29 图 4-22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以“西瓜子历险记”为题,写一篇科普小文章。2. 选做:探究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六:板书设计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一、探究实验1.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 舌头、牙齿、唾液(淀粉酶) 二、食物的消化1. 消化2.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