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五律诗四首整合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742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古诗词诵读五律诗四首整合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外古诗词诵读五律诗四首整合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古诗词诵读五律诗四首整合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古诗词诵读五律诗四首整合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外诵读五律诗四首整合教学设计整合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送友人(李白)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2.创意说读,比较思辨,体会诗人的情感。3.联读整合,领悟景与情的融通。教学过程一朗读,初步求同 1.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读,读清标题节奏,强调“阙”“辅”“宦”“歧”“混”“楫”读音。二读,朗读指导:读好二一二节奏或二三节奏,“二一二”节奏中的“一”要读饱满。勾画韵脚,韵脚要读响亮。自由朗读体会。展示,评价。2.说说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预设:都是五言律诗;都先写景再抒情;都是赠送类诗歌,一个送别朋友,一个赠给高官

2、。追问:这样的诗歌应该读出什么情感?带着情感再读诗歌。3.创意说读。结合注释和阅读提示,理解诗意,用下面句式代诗人言说:(屏显)朋友啊,丞相啊,示例:送友人朋友啊,你看那青翠的山峦,沉默着横亘在北边的城墙外。波光粼粼的小河,在阳光下闪烁其词,慢悠悠地绕过城东,向远方流去。它也想留下一句祝福的话么?此地一别,你成了一株无根的蓬草,不知风,会把你带到哪一方天空,或是哪块陌生的土地?浮云是游子飘忽不定的心情,在天空徘徊着,不忍离开。西山的夕阳,栖在峰峦上深情地注视着,也充满了依依惜别的离情,舍不得落下天际。再怎么不舍,终于还是要分手了。我不说话,只把你装在我的心里。马儿萧萧长鸣,眼里是无尽的哀伤。(

3、唐诗素描改写)学生自主说读。交流。二联读,分类比较1.朗读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读准节奏,读出韵味。2.自定标准,把四首诗歌分分类,并结合具体诗句阐述理由。预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为一类,标题中都有“送”,都是送别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一类,以写景抒怀为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为一类,都是写给别人、表情达意的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类,是自我感怀的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是抒发友情的送别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破山寺后禅院是表明诗人志向的诗歌,前者求“仕”,后者求“隐”。3.送别,是古典诗歌的传统母题。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

4、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它们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哪一个更相似?(屏显,积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具体诗句陈述理由,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提示和自己的理

5、解,整体感知诗意。)4.评诗歌之“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投赠诗,也叫干谒诗,即写诗来谋求官职。这样的诗歌,要称颂对方以得到引荐,也要言语得体,保住读书人的体面。孟浩然这首诗“大方得体,深婉有致”,余党绪老师称其为“最体面的干谒”。如果要评诗歌之“最”,你觉得这四首诗歌各有哪些“最”?比一比,说一说。预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豁达的别离、最豪迈的送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最委婉的求职信题破山寺后禅院最入境的游览、最彻悟的游历送友人最深情的送别、最潇洒的送别三整合,删改思辨1.四首诗歌或赠送别人或说给自我,语言都含蓄深致。揣摩一下,诗人最想说的话是哪几句?为什么要写其他几联?(引导学生关注律诗的起承

6、转合,领悟律诗中诗人内在情绪的起伏变换)2.诗人抒发情感时,除了直抒胸臆外,常常寄意赋形于山水,情景交融。如果互换场景,符合诗人表达的情意吗?(屏显)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屏显)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山光悦鸟性,湖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小结: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其实不然。无论诗人写诗,还是我们写文章说话,表达更得体更打动人心,就要处理好情与景、情与理之间的关系。对朋友、对领导、对自己,用合适的场景表达合适的情意,赋形山水景物来抒发情感,才能做到文气贯通、以情感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