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7169876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长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717 长长 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贵州省麻江县杏山中心学校学员姓名:张贵敏课题名称长城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上册教学时间2013 年 11 月 7 日一、教材简析:语文课程标准 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教育注意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课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第五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式,领略祖国风光的秀丽与壮美,培养学生热爱祖

2、国的情感.学好本节课,为更好的学习本单元写景习作奠定基础.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特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二、学情分析从整体的水平看,三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常用的标点符号,了解了基本的修辞手法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同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欠佳,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教师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崇、峻”等 8 个生字。会写“崇、旋”等 13 个生字。朗读课文内容,了解长城高大坚

3、固、气势雄伟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讨论交流,更深刻地了解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四、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内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五、教学资源课本、课文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六、教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或传说。2、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13、教师准备有关长城的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教学活动 1(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你了解有关长城的传说有哪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些?说出来与伙伴们一起分的资料。享。2.学生齐读课题。2.(出示图片),提问:通过启发谈话,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图片和多媒

4、体课件,激发学生利用阅读期待,可以激发学生乐意阅读的欲望.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长城的位置在哪儿?它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板书课题:长城)3.出示长城课件,欣赏祖国八达岭长城.教学活动 2(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1)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2)读流利。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播放有长城的配乐,学生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读后思考: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4.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板书设计:长城长城长城远景图(蜿蜒盘旋像长龙)长长城

5、的起止长度(一万三千多里)2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同桌交流问题答案。通过听读、自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提高“我会读”的自信心。板书简洁明了,易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特点。长城外侧的垛子(了望口和射口)城台高大坚固教学活动 3(三)有关长城法制内容渗透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它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现已成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遗址。我国对文物遗址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保护,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第一款内容及第十二条:“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6、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教学活动 4(四)朗读展示台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落,在大伙儿面前秀一秀!中朗读课文片段。言文字的情感。教学活动 5(五)巩固生字1.识记生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1)学生自读生字,想方式学习课文。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2)小组交流,互帮互学。(3)教师点拨引导。2练习写字。(1)指导观察。要把这13 个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2)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要求把生字写得正确、美观。(3)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为学生提供变被动识字写字为主动识字写字,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我会认”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共

7、享识字的方法,而且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有关法制内容的渗透,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内容,懂得保护祖国文物的意识,从小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教学活动 6(六)课堂小结长城如今已成为旅游胜地,世界各国的游人都来观瞻它的雄伟.我们身为中国人,有责任好好保护它,因为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长城,还留下了他们的精神:勤劳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抵抗外敌侵略的精神。现在我们处在和平年代,更需要这种精神。3教学活动 7(七)作业布置(选作题)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再与伙伴们分享。教学活动 8(八)教后反思作业布置的多样性,为班级

8、潜能生搭建学习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长和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如学习长城的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谈感受,再抓住语言文字“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一万三千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语。一是抓住课文中“从东头的三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让学生从地图上寻找长城经过的省市,让他们感受了“一万三千多里”这一数字的长度.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

9、我通过课件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在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上,我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一块条石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同学的体重。有了实例对比,学生对长城上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的艰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时机渗透了有关长城的法制内容,学生初步了解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内容,懂得保护祖国文物的意识,从小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让学生体会长城“长、高大坚固这两个特点,这对于几乎不出远门的山区学生来说,在心里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虽然我在教学中反复

10、让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观看有关视频,学生理解得仍有些费力。要学生真正理解“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如果学生已经亲自到长城游览过,亲自感受过长城的气魄雄伟,课堂效果会远比教师的说教好许多。附课文长城:17 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4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