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161701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项项 目目素质要求5 分操作前准备5 分技技 术术 操操 作作 要要 求求1、服装。鞋帽整洁。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3、沉着、稳重、熟练。1、备齐用物,放置合理2、各种用物完备、便于应用.分分值值12232251111111122扣分原因扣分原因得分得分操作规程60 分(1)病人卧位正确。(2)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用等渗盐水试吸导管是否畅通.(3)将病员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员可用压舌板帮助张口,夹持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咽部,将口腔、咽部分泌物吸尽.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吸痰动作要轻柔,将吸痰管从深部左右旋

2、转、向上提出,以吸净痰液.(4)吸引时如痰液粘稠,堵塞吸管不易吸出,可叩后胸背,通过振动,促进痰液被吸出;或用蒸汽吸入,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后吸出。(5)小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6)在吸痰过程中及吸痰完毕后,应随时用纱布擦净面部的分泌物,必要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如病员情况稍有好转,可暂停抽吸,但吸引器仍需放置床旁.以备随时应用。(7)吸痰后擦净面部。(8)整理用物。操作熟练程度15 分理论问题10 分总 分1.动作轻巧、准确、稳重。2.注意节力原则。105100理理论论问问题题一、吸痰瓶中的长短连接何处?为什么?长管接吸痰管,短管连接机器以保持瓶内负压.二、吸痰时应注意观察什么

3、?观察吸出痰的颜色、量和气味,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及病人一般情况。三、吸痰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电源的电压和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等,各管连接是否正确,吸气管和排气管不能弄错。2、贮液瓶内吸出液不宜过满,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3、电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每次不可超过 2 小时。4、治疗盘内的吸痰用物应每日更换一个,气管切开所用治疗盘应保持无菌.5、小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6、吸引器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做好清洁、消毒、保养工作.四、气管切开护理要点?1、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一切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感染。2、应了解气管套管的构造,以免在危急时因慌乱而造成错误.3、每次吸痰时间不宜太长,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抽吸方法。4、内套管需按时消毒。分泌物多时,尤其是小孩应随时清洗消毒。5、气管管套上的细带,每日应注意调整。系带应打三个外科结固定,松紧以能容纳一手指为宜。6、保持适当室温(1822)及湿度(7080%)。7、保持切口清洁,外套管下垫纱布经常更换。8、梗阻解除后,病情好转就可以试行堵塞内套管.拔管后颈部伤口不必缝合,缝合后使肉芽向内生长入气管,可用大块油砂布或消毒纱布遮盖,一般一周左右创口完全愈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